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经略大宋 >

第203章

经略大宋-第203章

小说: 经略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赵朔将稿件交还给了巫雅士。

    “既然王爷都同意了,那小生这就去按照官文在写一份……”

    巫雅士的话还没说完,赵朔便打断了他。“这个不急,你回去之后,再商议一下细节,看看能不能再加一些。若是实在想不出来新的,在写成官文不迟。”

    这一下,巫雅士又糊涂了。赵朔几天前可是急匆匆的跟他谈商业,就因为这个,巫雅士才会在回去之后的第一时间召集人手,优先研究发展商业的事情。

    但现在,稿件弄好了,赵朔竟然说不急了,这完全是他没有想到的。

    “王爷,这个不急嘛?”稀里糊涂的巫雅士,小声问出了疑惑。

    见巫雅士如此,赵朔解释道。“先弄一个大的框架,是没有问题的。但鼓励通商,是我们这段时间的优先任务,所以,我还是希望你们仔细的将现在能想到一切可行性方法都写出来。至于以后,可以根据商业的发展,不定时的制定新的律令。”

    “既然如此,小生明白了。”巫雅士略带尴尬的笑了起来。

    巫雅士说完之后,就要离开。

    “等一下,学校的事情和法律的事情,军师多费费心,尤其是学校,我知道难度很大,有什么困难,直接来找我,不用你在那死扛。还有法律的问题,大方向你们弄,但有些细节决定不了的,或者你们之间有矛盾的,可以直接上报给我。”赵朔想起了张初九昨天带给他的消息,对巫雅士叮嘱了起来。

    “多谢王爷。”巫雅士再次行礼。

    这些问题是他这段时间一直犯愁的问题,也是学校和法律建设缓慢的原因所在。

    他是按照赵朔的想法在建设学校和制定法律,但赵朔的想法,可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尤其是这些大儒。他们每个人都已自己为中心,每一件事,都要争斗一番,面红耳赤之后,事情就此搁浅。这也是巫雅士最头疼的问题。

    巫雅士想上报赵朔,但这事听起来更像是他的问题,因为他控制不了这些人,才导致这种情况出现。

    所以,他想靠自己解决这些事情,但那些大儒根本就不叼他。于是,他每天四处说情化解矛盾,但事情是一点进展都没有。

    现在好了,赵朔表态了,以后在处理事情,巫雅士也算有了底气。

第397章 说服赵构

    完颜吴乞买与木托的战斗已经结束,赵朔紧锣密鼓的研究着如何振兴商业。

    这个时候,段正兴和高明顺已经回到了大理,二人将赵朔的条件说了之后,段正严虽然觉得可行,但并没有直接做决定,而是找来了高明亮商议了一番,而后才拍板确定。

    因为段正兴跟秦桧已经商议过了,所以,大理虽然已经同意了跟赵朔签订合约,但却没有立刻表态。

    他们在等待,等待大宋的反应。

    不过,在等待的过程中,进攻李朝的大理军队已经停止了攻击。相对的,进入大理境内的方七佛等人,也停止了四处偷袭。

    这样一来,本已动乱的大理国,又渐渐的恢复了安宁。

    段正严回到大理不就,秦桧和凌振回到了临安。

    二人刚到临安,就被赵构招到了宫中。

    对于这次谈判,赵构也是相当重视的。

    御花园,赵构先询问了凌振,但凌振什么都没说出来,赵构又询问秦桧。

    出于担心凌振会坏事,秦桧提出了要单独汇报。

    对于秦桧的这个提议,赵构看了看秦桧,没有看了看凌振,最后微微点了点头。“凌爱卿啊,你一路车马劳顿辛苦了,先回去好好休息休息。”

    凌振斜侧目看了一眼秦桧,然后对着赵构行了一礼,转身退下。

    凌振退下之后,秦桧将赵朔的条件跟赵构说了一遍,然后低头等待赵构的决定。

    “朕让你去是为了大理的事情,我们表态是不借道,这些你难道都忘了吗?”赵构一脸严肃,双眼微瞪。

    “官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啊。”秦桧诉起了苦。“臣到的时候,大理的使者已经到了,而凌振什么事都没谈臣,就在那等着我呢!”

    将锅甩给凌振之后,秦桧接着道。“臣到达宋王府邸之后,一见面,宋王便将他跟大理的谈判约定给臣看了。大理的使者是大理太子段正兴还有大理丞相高明量的弟弟高明顺。他们为了保住大理,已经同意了跟赵朔通商。也就是说,大理被宋王拉过去了。李朝的战事已经算是结束了。我们的表态,借不借道都已经无关紧要了。”

    秦桧吸了吸鼻子。“如果我就这么回来,那我大宋这一次派出两个使臣前往长安,可就都是无功而返了。并且,还损失掉了大理这个支持者。”

    “那你就私自与赵朔签订合约?你可知道,你这种行为,应该判何罪?”赵构在乎的不是秦桧有没有干成出使这件事,而是秦桧私自签订了合约,损害了他至高无上的皇权。

    “臣不敢啊。”秦桧明智的,急匆匆的跪倒在地。“臣绝不敢私自与宋王签订合约,臣用的是脱氧之计,目的就会回来请求陛下圣裁啊。”

    “可你刚才说的……”赵构盯着秦桧。

    “臣刚才说的是宋王开出的条件,但答应与否,还得看陛下的意思。”秦桧说着,将赵朔盖好打印的盟约拿了出来。“官家,请您过目。”

    “不用看了,你不是都说了吗!”赵构没有去接盟约,依旧盯着秦桧。

    “官家,臣这么做,的的确确是为了我大宋啊。”见赵构不语,秦桧再次表起了衷心。

    “为了大宋……哼哼……”赵构冷冷的看着秦桧。“为了大宋,就可以私自签订盟约?你以为你是谁,是大宋的皇帝吗?”

    醉心于皇权的赵构,还在这是圈子里没有出来。

    “官家不是想强大吗?与宋王通商,我们就可以买到小炮弹和新式火器,我大宋军队是宋王的好几倍,我们要是装备了这种武器,那宋王还有什么可怕的。”秦桧诱导道。“金国与木托血战一场,国力大损,我们要是强大起来,完全可以从海上派兵北山,拿下金国,宋王拿下李朝,相对我们南北夹击,我们若是拿下金国,宋王的处境岂不是比我们更惨?”

    见赵构露出了沉思的表情,秦桧跪着超前挪了几步,趁热打铁道。“臣在回来之前,快马加鞭追赶上了大理太子段正兴,表达了我大宋的想法,并且告诉他们,若没有我大宋在长安给赵朔施压,李朝的战事就不会了,大理就会陷入战乱,达成现在通商这些条件,那更是不可能的。大理能有如此成就,保证从李朝全身而退,都是我大宋的功劳,以后他们若想继续称霸西南,就要做出明智的选择。”

    “大理会这么听话?”赵构有些动心了。

    “大理听不听话,官家可以试一试。”秦桧道。

    “怎么试?”赵构道。

    “这盟约只要我们不表态,就算大理同意了,也绝不敢私自表态。”秦桧嘿嘿一笑道。“官家若是同意了盟约,臣可以再次北山,等臣离开一段时间之后,在宣布这件事,官家可以看到,我们不表态同意,大理就得忍者,我们同意之后,他们才敢马不停蹄的屁颠屁颠的同意,然后给宋王回使。”

    “按照秦爱卿的意思,这个盟约,朕非签不可了?”秦桧的眼神再次凌厉了起来。

    “臣不敢……”秦桧叩首道。“官家,盟约签订之后,蜀地的蜀锦和茶叶可以买到宋王的地界,而宋王那里,除了火器之外,我们都不需要。我们靠卖掉的蜀锦和茶叶,便可以买到这些火器,增加军事力量,这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太值了啊。”

    “赵朔那小子可不傻,金国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买走多少小炮弹,我们通商之后,他会给我们提供足够的用量?”赵朔提出了一个疑问。

    “官家,我们跟金国可不一样,金国的火器发展水平本就低下,所以买了小炮弹之后,用心心思,也没有制作出来,我们可不一样。我大宋的火器是有一定水平的,尤其是凌振,臣觉得,只有有几个小炮弹,凌振就能仿制出来。”秦桧开口说道。

    “你确定?”赵构试探够秦桧之后,终于来了兴趣。

    “官家,凌振以前没有研究出来,那是因为不了解这东西,现在我们手里有了样品,那研究出来,对凌振来说,还不是小事一桩。到时候我们赚着宋王的钱,全力发展,那一天官家一高兴,宋王的地界,不就回来了吗?”

    秦桧说的很隐晦,但赵构却很明白。他嘴角轻扬,大笑了起来。

第398章 秦桧又来了

    秦桧再一次踏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这一次,他走的很慢。因为,他在等消息。

    赵构同意了他的说法,在盟约上盖上了大印,但也同意了试探一下大理的说法。所以,这个时候,大理并不知道大宋已经同意了盟约,还在等待。

    秦桧离开临安的时候,有人跟了上来,人是赵朔的人,简单的交谈了一下之后,秦桧便将事情的经过告知了来人。

    告知之后,来人告知秦桧,他该干什么干什么,大理的事,绝不会耽误。

    虽然来人这么说,但秦桧还是多少有些不放心,所以,他走的还是很慢。

    磨磨的秦桧在离开临安五天之后,被临安刚来的信使追上了。追上之后,信使当众宣旨,秦桧被题为了参知政事。

    秦桧受宠若惊,领旨谢恩,而后,继续前往长安。

    第七天的时候,再次有人追上了秦桧,并悄悄的告知了他,大理已经收到了消息,他可以放心前行了。

    这么两天,就能把消息传到大理?对于赵朔的消息传递系统,秦桧是越发的佩服了。他决定,这一次试探一下,争取能窥探一二。

    大理既然收到了消息,秦桧也便不必再磨磨的走了,于是加快的速度。

    半个月之后,秦桧赶到了长安,并且在城门口碰到了熟人——段正兴。

    段正兴笑嘻嘻的看着秦桧,拱手说道。“秦大人,一别多日不见,可是让我好想啊。”

    看着段正兴,秦桧愣了好久。“段太子,你,你怎么……”

    “秦大人,我是刚到,听说你今天能到,所以特意前来接你。”段正兴说道。

    “你刚到?知道我今天到?”秦桧微微蹙眉。“你怎么会知道?”

    “自然是宋王说的了。”段正兴笑着,拱手行了一礼。“并且,宋王还说,秦大人荣升参知政事了,真是恭喜恭喜啊。”

    段正兴不说还好,这一说,彻底把秦桧吓到了。

    他是半路上被封呃参知政事,而后快马加鞭来到了长安,这个时候,赵朔竟然已经知道了他是参知政事。这已经不是佩服和敬佩了,简直就是恐怖。

    秦桧嘴角抽搐了两下,随后回了一礼。“多谢太子,我刚到,怎么说,也该先去拜访一下宋王,待我拜访过宋王之后,你我再聊。”

    …………………………………………………………

    赵朔府宅,看着急匆匆而来的秦桧,赵朔笑问道。“秦大人啊,升官了,脸上还是看不到笑容啊。”

    “这都是王爷的功劳。”秦桧恭敬的说道。

    “我那个叔叔事还不少,你说服他,费了不少口舌把。”赵朔淡淡的询问了起来。

    “还好,还好。”秦桧躬身回道。

    “有些事,我也不想问的太多,把盟约拿过来吧。”赵朔伸手要到。

    秦桧交上盟约,待赵朔看过之后,才接着道。“王爷,盟约已经成立,那小炮弹是不是可以让我买走一些啊?”

    “这也是我那个叔叔的主意吧。”赵朔将盟约交给了丫鬟小蝶。

    “有陛下的意思,也有臣的意思。”秦桧说道。

    “也有你的意思?”赵朔沉思了一会,咋吧了几下嘴巴。“也是,为了说服我那个顽固的叔叔,秦大人说了很多小炮弹的优点,并且,还建议我叔叔买回小炮弹之后,让凌振大量仿制,强国之后,还准备对金国出手,对我出手。”

    赵朔说的很轻松,但秦桧越听心越凉。

    传递消息快,赵朔也许有什么特殊的办法,亦或者有以前跟戴宗一样的神人。但能将秦桧和赵构的对话都弄来,这可就真的需要本事了。

    要知道,当时除了赵构身边几个贴身的宫女太监之外,就只有他跟赵构了。

    赵构不可能跟赵朔的人说,他要说还没机会呢,所以,能传递出消息的,只有那几个太监宫女。

    皇帝身边的太监宫女都有赵朔的人,想一想,这是多么可怕的渗透力。

    赵构还在研究怎么强大,怎么对付赵朔呢,现在看看,那是多吗愚蠢的事情的。

    赵构说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