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花与剑之歌 >

第16章

花与剑之歌-第16章

小说: 花与剑之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人是谁,为何在他身上竟然会有如此浓烈的悲意?

    林殇左看右看,也没有找到可以为他解惑的痕迹,正在思索间,眼神不经意的扫过了不远处的那座石碑。

    在冰雪的反射下,林殇好像看到了石碑上有凌乱的痕迹一闪而过。

    难道石碑上有字?

    缓缓走到石碑前,抬头望去,石碑上血迹斑斑,一副刀刻的草字碑文如银钩铁划般呈现在他的眼前。

 第26章 :丰碑

    林殇仔细打量着石碑上的字,在浓郁的悲伤氛围里,一段有关忠义与大爱的故事慢慢进入他的脑海。

    “本座云梦泽,梁王驾下御林军统领,因逢侯景之乱,机缘巧合之下,于乱军之中救十一公主,并携其避祸至华山。

    公主心智未熟,少逢巨变,精神欲崩,吾虽心有报国之志,然不能在其面前流露太显恐伤其情,压抑无奈之下,常借酒消愁,对月拭剑。

    时值中秋,月明当空,公主惆怅惶恐更甚往昔,苦劝无果之后,陪其对饮,然不知何故,竟酩酊大醉,酒醒之时,发现大错已铸。

    痛悲羞愤之下,欲以死谢罪,然公主性情淑均,良言慰吾,不惜委身下嫁以消吾之心结。

    戴罪之人,感激涕零,皇天后土之下,指天盟誓,愿一生终一,永不相负。

    既结连理,国仇家恨归一,复仇之火愈烈,常于贤妻就寝之后,暗修武学,以待他日功力精进之后觅机报仇,上报先皇知遇之恩,下报公主不弃之情。

    竹间落叶三番寒暑,剑法大成,本欲告之公主出山复仇,然又恐其担忧不允,无奈之下,留书一封,孤身离去。

    于景贼行营乔装隐藏三载,终得一机会靠近其身,本可手刃雪恨,然被其身边一老者所阻,较量之下,竟不是其一合之敌,剑碎臂断,身负重伤之下逃得一命。

    仇未报,身已残,心伤垂死之际,折返谷中,欲与公主相见,然思度己身,已不复往昔之风采,人鬼一半。隔窗望佳人,凝噎并涕零,一纸相隔,如若天堑,强忍悲伤,踉跄离去。

    行至路途,昏迷倒地,为一无名道人所救,其念吾之忠义,特传一上乘阳系功法,言苦修十年,可下山偿夙愿。

    每日思及国仇家恨,余无不心哀欲裂,故闻鸡起舞,枕月而眠,十载岁月匆匆而逝,功法大成之日,飘然出山。

    此番前行,独臂孤剑,以一人之力,入十万军中,杀伐四起,血流成河,终将景贼毙于剑下。

    国仇既了,私恨难泄,与景贼之护国法师拼至力竭,最终仗兵器之利,将其诛杀,然吾也将近油枯灯灭,不久于世。

    以燃烧生机之法,奔回谷中,灯火阑珊之下,欲见伊人最后一面,然再三思量,终未敢现身,他日一别,今日永诀,相见不如怀念。

    仇已了,神却伤,行至此处,感时日无多,本欲安静坐化,然回光返照之际竟窥得一丝真武之意,武势初成。

    遂以自身为支点,用本体烈阳之力,沟通天地寒气,成一力场笼罩方圆十里,不为其他,只为尽己身最后之力,护伊人之一世无忧。

    吾之佩剑,名曰赤霄,乃前辈所赐,后来之人若至此,可替其觅一明主,此剑非忠正纯良之人不能配之。

    男儿一生,热血一世,天地君亲师,五伦不乱,仁义礼智信,五常不休,胸若寰宇,心似江海,一言一行,表里如一,方不负七尺之躯。

    儿女之情,最是难舍,遇一淑人,当倍珍之,不以其貌优而娶之,不以其形陋而弃之,每遇困境,当挺身而出,站其身前,纵身死魂灭,亦不退后,如此秉性,方可为人杰。

    吾之一生,尽毁于仇恨,若说遗憾,当数不能与伊人携手山水,暮雪白头,人生苦短,若不能随其一生缱绻,便不要负其青春年华,宁在璀璨中凋谢,不在遗憾中孤独。

    以上诸言,皆吾肺腑,后进之人,若辨其有理,可铭记心中,然吾之事迹,可不必挂记宣扬,生前不能名天下,死后亦需淡平生。

    世上万般苦,唯有相思长,隔纸遥相望,涕泪寸断肠,来世若再见,执手镜梳妆,以身化丰碑,永伴伊身旁……”

    字迹到了后面,越来越模糊,想来是此人心力殆尽,已然不支了。

    林殇脸上的泪水从未干凅过,不同的是,前面是由于此处那股莫名悲伤所致,而现在,则是发自内心的难过。

    他可能是唯一一个知道此事前因后果的人,因为,这两个人的故事,他都已知晓。

    当初看到萧十一的遗言时,他也同萧十一一样,认为是云梦泽辜负了这个痴情的女子,所以他从内心深处也是非常痛恨这个所谓的云将军,认为此人薄情寡义,才铸就了萧十一的等待的悲惨人生。

    然而今天了解了真相,他才明白,根本不是他想象的那样。

    当初萧十一所看到的幻影,可能并不是幻影,因为那时候的云将军,可能就在窗外看着她。

    一个是无尽的等候,一个是默默的远观,二人之间一纸相隔,但却永不相知,最后一个带恨而去,一个抱憾而终,此情此景,是何等的悲苦。

    带着无限的惋惜,林殇再次望向云梦泽的背影时,内心深处升腾起一股强烈的敬意。

    一生不忘国仇家恨,以一己之力入十万军中而面不改色,最终即使身残体伤也要手刃仇敌,此为大忠大勇。

    断臂毁容之后,为了不让心上人担忧不安,即使只隔着窗户也不愿现身相见,最后纵使要死了,也要化己身为丰碑,用自己的热血去守护心里最深处的那道影子,此为大爱。

    宁可背上辜负的骂名,也不想因为自己人鬼一半的尊容吓到爱人,宁可在伊人恨意绵绵中孤独,也只想把自己那时丰神如玉的神采留在她的记忆里。

    不与她相见,可能她会恨自己一辈子,然而即便是恨,她也只会恨当年那个丰神俊朗,神采飞扬的自己。

    感情无需时间的长短,无需太久的陪伴,把自己最美好的留在对方的记忆里……这就是爱。

    这些,可能就是当初云梦泽的想法吧!

    有时候,男人的爱如同洋葱,当你剥到最后流着泪说它没心的时候,它其实早已把自己最美好的都给了你,因为在你剥的过程中那一直围绕着你永不散去的辛辣味,就是他能够给予你的全部。

    林殇看着石碑,依稀之间仿佛看到了一个身体颤巍的背影,一边喋血,一边手持利刃在石碑上神情专注的刻画着,一笔一顿之间满是温柔和不舍。

    当最后一笔完成后,背影蹒跚转身,吃力的将身体挪动到悬崖边,任凭寒风吹打着乱发在他的眼前飞舞,然后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向那个日思夜想的方向眺望,于一片孤独中化作一座丰碑。

    以身化丰碑,永伴伊身旁,这,才是人杰!

    用最虔诚的心,林殇朝着石碑揖了一揖,朗声道:“前辈一生大忠大义,爱憎分明,前辈教诲,小子定当铭记,前辈所托,小子若能走出此地,必将替您完成。”

    然后转身走到悬崖边云梦泽的尸体旁,道了声告罪,便将其手中的武器取了下来。

    说来也奇怪,这云梦泽不知死去多久了,然而他手中的剑并没有与肢体有太多的黏连,林殇轻轻拉了两下,便将其连鞘拉了出来。

    剑鞘古朴无华,不知为何物所制,通体乌黑,没有花纹雕刻,唯有两个不起眼的小字刻在其鞘口处。

    赤霄!

    轻按剑簧,“铮”的一声,宝剑弹出剑鞘,一声龙吟在寒风中响起。

    相比于剑鞘的古朴无华,赤霄的本体却是霞光流转,气象不凡。

    其整体为一条神龙状,通体红光氤氲,双足为剑鄂,龙尾为剑柄,龙头为剑尖,对着剑身吹一口气,铮铮剑鸣瞬间响起。

    与其他剑不同的是,此剑没有剑锋,剑锋的位置,被锯齿状的龙鳞所取代,看似缺少了锋利,实则更显狰狞肃杀。

    林殇轻轻的挽了几个剑花,红光流转中,一条神龙上下翻滚,龙吟不断,一股炽热将林殇身边的寒意驱散一空。

    好剑!林殇赞叹不已。

    归剑入鞘后,林殇又是朝着云梦泽的背影鞠了一躬,然后将赤霄插在另一边腰际,准备下山。

    九窍玉雪参已经找到,此番最主要的任务已然完成,心系芝小小师傅的安危,林殇不敢再做耽误下去了。

    缓缓走过之前刻有云梦泽生平的石碑,林殇不经意的又朝石碑瞥了一眼

    突然,他停了下来,又转身退回石碑。

    因为他发现,石碑的另一面也有字。

 第27章 :初识真武

    带着疑惑,林殇再次站来到石碑前。

    相比于之前那面的血迹斑斑,此面石碑上倒是整洁干净,只有一副苍劲的草字碑文。

    “吾之一生,先习剑术后修内功,然垂死之际,却窥真武之意,方知世人皆走偏路,虽可殊途同归,然蹉跎岁月,光阴不待,若于习武之初就入近途,则天下武者多能成就绝顶高手,裂山断流,轻而易举。

    “吾虽窥真武之意,然生机耗尽,时日无多,又不忍将其带入冥土,故将吾之所得刻于石上,以供有缘人参详。

    “夫真武之意,即以自身为桥梁,沟通天地,化万物为己用,人之力有穷时,而天地之浩渺无尽势······”

    林殇越读内心越震撼,当读完整篇碑文时,他的内心深处已然掀起了惊涛骇浪。

    此碑文所述,直接颠覆了他的武学认知。

    一般来说,当世武者修习武学,都是先练招式,再修内功心法,然后通过日积月累的苦修,将自己的丹田不断扩大,平时都是通过真气运行,将真气存储于丹田,对敌之时,可随意调动丹田内力,配合招式,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然而按照云梦泽刻在碑文上的心得来看此种做法实则是最为愚蠢的做法,这样练习,原理上也可以达到所谓的真武之境,但是若与个人的天赋,年龄,所习功法的优劣挂上勾的话,则天下之人,能在有生之年达到真武之意的,寥寥无几。

    所谓真武之意,就是以人为桥梁,沟通天地,化天地为己用,若对敌时,随手一击都可调集整个天地之力,试想一下,普通武者谁人能敌?

    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平时喝水,都是拿着瓢从水缸里舀水喝,但是某一天他喝水时,突然整个水缸的水都流进了他的肚子里,试想下,哪个人能承受得了?

    人的丹田,就相当于舀水的瓢,而整个天地,则相当于水缸,以一瓢之水,对抗一缸之水,结果一目了然。

    云梦泽觉得,当世之人之所以走错了路,那是因为刚刚开始习武时,就把自己的水准设定了在了一瓢水的范围,所有的努力只不过是为了达到把丹田填满的目的。

    但是如果不把目光局限于丹田,而是将整个人体看做水缸,将人体奇经八脉上的每一个穴位都当做丹田来开拓的话,那是不是人体所要容纳的真气要比原来一个丹田的容量大几百几千倍?

    再进一步,将天地看做一个水缸,将整个人体看成一个水瓢,将原来人体的每个穴位看做构成水瓢容量的一份子,那举手投足间,又会迸发出何等威能?

    当达到这最后一步时,则就是达到了真正的真武之境。

    真武之境有多强林殇不知道,但是云梦泽仅凭初窥一丝真武之意,就可以沟通天地寒气,以一己之身锁方圆十里,仅凭自身散发出的威压和武势就可以压的像李忘生这般绝顶高手都上不了空雾峰,可见其是多么的强大。

    林殇被这颠倒常识般的知识惊得大汗淋漓,但是大惊之余,他的内心却也是躁动起来。

    若真按照云梦泽的描述,将丹田和人体身上的每一个穴位都同等对待的话,那么岂不是意味着,自己即使因为身体的缘故不能完成真气的周天运行,不能将真气储存于丹田,那是不是自己可以跳过背部穴位,将真气储存于其它地方?

    想到这,林殇的心脏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眼睛里面满是激动,莫非自己此生真的还有习武的机会?

    从小到大,在得知自己异于常人的体格之后,林殇无不期盼着有一天能够发生奇迹,让他可以像别人一样去修习内功。

    为此,他付出了太多,忍受了太多,每天都起得比别人早,凝练紫气也比别人花的时间多,在别人冷嘲热讽的白眼里,他强忍着屈辱,十几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以望有一天能够靠着勤奋打开习武的大门。

    然而现实很残酷,他的努力与勤奋并没有打动老天,命运之神也并没有眷顾他,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份曾经坚如金铁的坚持已经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