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

第408章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第408章

小说: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琰望着院外大树,喃喃自语:“他让我第一时间去找他,可这会又上哪找他去?”出了一会神,又道:“既然找不到贾福,我便直接去找皇上去,让他看在去逝的爹爹份上,饶相公一命。”想到这便匆匆收拾行装,首途前往万年县。
  朝那在安定郡治所临泾之西,是雍州的西垂的一个小县,离万年县几近千里之遥。她一个单身女子在道上奔波,所受之苦,自是可想而知,好在雍州经张既一番治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治安状况良好,不用担心会有色狼突然从道旁窜出,为非作歹。在途非止一日,这日蔡琰来到万年,正要进城,忽地想到:“当时甄夫人便说皇上将我许配给董祀乃是不怀好意,贾福虽没有明说,显然也是同意她的观点。若我去见皇上,岂不是自投罗网。再者贾福千叮万嘱,让我一有危难一定要先去找他,若是我自作主张,一有起事来,贾福也没办法帮我了,说不定还会怨我,我连他都得罪了,那样相公的命可真就保不住了。这城还是不忙进,长安离万年不远,还是先到贾府找甄夫人,她素来机智,或许会有办法。”
  一想到此,便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一丝曙光,精神一振。当下也不进城,转向西南,径向长安走去。次日正午,长安在望,蔡琰进得城来,径投贾府。
  长安贾府,甄宓正坐于案边,低头看着地图,怔怔出神。自从她嫁到贾府后,贾仁禄每次出征,她都要对着地图出神,透过那张巨大的地图她仿佛来到了烟尘弥漫的战场,来到了贾仁禄的中军大帐,见到了同样正对着地图出神的贾仁禄。
  正愣神间,忽听几声敲门声响起。甄宓回过神来,抬头一看,却是貂婵,问道:“姐姐有什么事么?”
  貂婵道:“不知他什么时候能回来?”
  甄宓道:“怕没有这么快,我听说皇上刚下旨令他追击司马懿,乘机收复并州。”
  貂婵幽幽地叹了一口气,道:“不说这个了,皇后娘娘来了。她像是有什么心事,这次是秘密前来,我将她让到了密室。你也知道我笨嘴笨舌的,不会招待贵人,万一应对失旨,罪过不小。还是由你去见她吧,我在旁边照应茶水也就是。”
  甄宓吃了一惊,忙和貂婵来到密室,见到孙尚香便即行礼,客套一番之后,甄宓问道:“不知皇后娘娘来此有何贵干?”
  孙尚香道:“皇后娘娘……”呵呵地苦笑了两声,又道:“皇上听闻刘贵妃有喜之后,便有意废了我这个皇后,我这个皇后娘娘怕也没几天好当了。”
  甄宓心中一凛,道:“竟有此事?”
  孙尚香点了点头,两行眼泪,沿颊而下。甄宓道:“看来皇后在宫里过的很不开心。”
  孙尚香道:“原来他不是这样的,对我很好。可自从兄长不顾同盟之义,联姻之情,强攻襄阳之后,他便对我十分冷淡。想来他是将对兄长的愤意全都转到我身上来了,这事自是兄长不对,倒也怪他不得。”
  貂婵替她打抱不平,道:“你哥哥是你哥哥,你是你。你哥哥得罪了他,你又没有得罪他,他怎能这么对你?”
  甄宓道:“这事也不全怪吴公。我听仁禄说,刘贵妃曾力劝皇上登位,劝谏的手段极是高明,点明利害,让皇上清楚的认识到不登基即位,便有可能使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毁于一旦。看来这人很不简单,皇后娘娘端庄贤淑,自然不是她的对手。”
  孙尚香轻轻的叹了口气,眼泪扑簌簌地落了下来,道:“他当了皇上自然是三宫六院,后宫佳丽如云。可皇上毕竟只有一个,后宫这许多妃嫔之中,能得皇上宠幸的又有几人?当初徐氏和大乔便劝我同母亲说项,别将我嫁给皇上,我当时听闻皇上是天下英雄,心向往之。也就把她们的话当作耳旁风,而且也不知道她们为什么不喜欢我跟着皇上,现在我总算是明白了。”
  貂婵道:“没想皇后娘娘也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如今天下间,怕也只有他与其他的男人不同,对女人千依百顺,有时简直还恭而敬之,一点也没有做丈夫的架子。”说着想起远征在外的贾仁禄,一阵甜蜜,一阵心酸,一阵担忧,霎时间如同打番五味瓶,各种心思纷至踏来。
  孙尚香破涕为笑,道:“你是在说骠骑将军吧,我常听徐氏提起他,心想能让徐氏神魂颠倒的男子,一定非比寻常。可来长安时才发现,他不过是一个寻常的不能再寻常的男子,真不知道他有什么好,你们都拿他当珠当宝。再者我原本可以回到江东,都是他从中作梗,让我回不成。这样我虽免了相思之苦,却终日独守深宫,孤独寂寞,平添不少愁怅,我真不知是该感激他还是该恨他。不过我知道你们是徐氏的好友之后,便对你们有亲近之感。刚才那番话,我从未对他人说起,不知怎的竟和你们说了。憋在心里的话都说了出来,心情也好多了。我身份特殊,不能久呆,就不多打扰,告辞了。”
  甄宓道:“皇后刚才说到,皇上已打算废后?”
  孙尚香点了点头,默默流泪。甄宓道:“皇后难道没有办法使皇上打消这个念头么?”
  孙尚香摇了摇头道:“没有,我来这里也是想求骠骑将军想想办法,让皇上打消此念。你们也知道我的身分,若是皇上将我废了,兄长一定会勃然大怒,兴师问罪,争端一起,好不容易太平的边境,又将重燃战火。”
  甄宓柳眉一蹙,道:“我也知道事关重大,可这毕竟是皇上的家事,仁禄不好插手。再者勾结宫眷,图谋不诡,也足以灭族。仁禄若是应承了这件事,稍一不慎,皇后和他,都要遭殃的。”
  孙尚香道:“我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才……”
  便在这时,梅花来报蔡琰有要事求见。


第425章庆功酒宴

  甄宓道:“她不是在朝那么?怎么竟会千里迢迢的跑到长安来。”
  孙尚香道:“这个我倒略有耳闻,听说她丈夫董祀犯了大罪,皇上已将其革职,抓到廷尉大狱问罪。”
  甄宓道:“事全赶到一块了。可如今仁禄已过黄河追司马懿去了,听闻他军行甚速,每日都要驱驰两三百里,方始扎营。如今到了哪里没人知道,一时之间,上哪找他去?”
  孙尚香道:“我也知道你们的难处,刚才的话就当我没说过。”
  甄宓道:“皇后娘娘放心,这事既牵扯到刘贵妃,仁禄就一定会过问,我想他一定会有办法的。只不过如今他远征在外,无法出谋献策,还请皇后暂且忍耐。”
  孙尚香点了点头,告辞之后,悄悄地从后门去了。
  甄宓知道蔡琰一定也有机密之事要说,也将她让到了密室。蔡琰纳头便拜,泪如雨下,甄宓忙扶她站起,道:“董祀之事我们也听说了,可如今仁禄……”
  蔡琰道:“我也知骠骑将军出征在外,一时难以找寻。我原本打算去万年向皇上求情,都到了城门口了,忽地想起夫人足智多谋,不让须眉,便来向您求教。”
  甄宓暗叫好险,道:“你是说你原先打算去向皇上求情。”
  蔡琰点头道:“正是。不过我总觉得的皇上将我嫁给董祀是别有用心,担心去了自投罗网。”
  甄宓连声叫道:“还好,还好。你若去见了皇上,怕是连仁禄也救不了你了。”
  蔡琰道:“我就担心这个,所以才来的。不知你可有什么主意?”
  甄宓沉吟半晌,道:“那次谈话之后,我曾问过仁禄,若是你真遇到危险,该如何解救。可这家伙就爱关子,只是神秘兮兮的说了两个字‘宴会’。我接着追问他,他却说到时候就知道了。如今他正在外征战,别说一时找不到他,便算是找得到,他正忙得焦头烂额,我们也不好意思拿这种事去烦他,让他分心。”
  蔡琰点了点头,道:“既然他提到宴会,看到要想救相公,就要在这两个字上大做文章 。”
  甄宓沉吟良久,道:“我实在是想不出来。这家伙的脑瓜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咋就能想出这许多稀奇古怪的主意?”
  蔡琰知道这两个字关系着董祀的命,说什么也要想出其中的奥妙,便道:“会不会是要我摆个酒宴请皇上前来,同他好好谈谈此事呢?”
  甄宓沉吟片刻,摇了摇头,道:“不太像,那样和你去找皇上有什么区别?”
  貂婵道:“我这人脑子很笨,这主意我出不上来,我说说我的亲身经历,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帮助。当初曹操把我许给仁禄,也是不怀好意。其后他便设计陷害仁禄,诬陷仁禄行刺于他,将他关了起来。我那时急得和什么似的,亲自跑去求曹操放人,曹操果然原形毕露,要我顺从他,才肯放了仁禄……”
  蔡琰心中一凛,愁眉紧锁,道:“若是皇上也这样,那可就糟了,我宁死也不肯到皇宫里去,不过相公……”顿了顿,道:“那后来呢,仁禄是怎么脱险的?”
  貂婵扑哧一笑,道:“这小子的主意,董祀不一定学得来。他在狱中装疯卖傻,让曹操以为他疯了,再加上众大臣求情,这才将他放了出来。”
  甄宓道:“这主意只能用一次,皇上十分了解仁禄,不可能不知道这段往事,董祀若是也跟着装疯,肯定会被皇上识破的。”
  蔡琰急道:“嗯,那该如何是好?”眼圈一红,泪水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貂婵道:“那时我是孤身一人到丞相府去的,若非仁禄装疯,到现在我坟头上的树都应该长得很高了。事后我回想起来,犹有余悸,心想当时要是多个心眼,让奉孝陪我一道去,曹操便不敢非为做歹了,这事情没准就迎刃而解,仁禄也就不用装疯了。”
  甄宓轻拍脑门道:“原来如此!我知道‘宴会’二字是何含义了。”
  蔡琰心中一喜,道:“哦,是什么,快说,快说。”她原本哭得眼泪汪汪的,此时骤然停止哭泣,表情极不自然,长长的睫毛上兀自挂着两颗晶莹的泪珠。
  甄宓道:“貂婵说的没错,她一个人去,结果险些遭到污辱,若是她去的时候有许多人在场,曹操碍于名声,便不敢乱来了。如今也是这样,等皇上大张筵席时,你再跑去求情,到时无数双眼睛盯着,皇上既便有非分之想,也不敢胡来。”
  貂婵拍手叫好道:“没错,没错,就是这个主意,还是甄妹妹聪明,这样一来董祀就有救了。”
  甄宓笑了笑,道:“多亏了姐姐提醒,不想我怎么也想不出来的。”
  蔡琰乍闻妙策,很是高兴,笑得十分欢畅,蓦地里愁云暗生,秀眉微蹙,道:“相公应该很快便会被定罪了,在此期间,皇上要是不摆酒宴,相公岂不是……岂不是……”说到此心中一酸,泪珠在眼眶中滚来滚去。
  甄宓道:“嗯,现在就是要办法让皇上办一场酒宴……”说着陷入沉思。
  一时间密室中三人谁都不说话,各自想着主意。过了良久良久,三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蔡琰伏在貂婵身上,抽抽噎噎地哭了起来。
  甄宓道:“无缘无故想让皇上办场酒宴,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貂婵道:“那我们办一场酒宴,请皇上来,不也一样?”
  甄宓摇头道:“不行,事后皇上回过味来,仁禄便该倒霉了。”
  蔡琰关心则乱,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相公岂不是救不出来了。”
  貂婵抚摸着她的秀发,柔声安慰道:“别急,别急,这办法总会想出来的。”
  蔡琰刚要说话,忽听脚步声响,红袖走了进来,喜道:“捷报,捷报!司马懿败过黄河后,老爷不让他喘息,乘胜逐北,一昼夜行两百余里,战数十合,司马懿皆不胜而走。到了平阳,麾下将士个个疲不能兴,军中粮草匮乏,老爷仍令将士穷追,子龙将军执辔苦谏,言道司马懿足智多谋,老爷若是冒然深入,万一有个差池,后果不堪设想。且士卒饥疲,已不能再战。如今应该坚壁固守,休养士卒,待兵粮毕集,再追未晚。可老爷却说:‘司马老流氓计穷而走,军心涣散。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此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若坚壁待粮,则司马懿得到喘息,安排好计策,要想再打败他可就难了。我受皇上厚恩,无以为报,正该竭忠徇国,岂能爱惜性命!’不听子龙将军之谏,继续引兵穷追,在介休西南的冠爵津中追上司马懿,一日六战,皆大获大胜,俘斩魏兵计有数万人。当晚老爷便于冠爵津西面山谷中安营,其时老爷已三天没合眼,两天没进食了。军中将士见老爷尚且如此,都不敢叫苦。次日一早,老爷便引兵攻介休。其时司马懿尚有众五万余人,出西门,背城布阵。老爷命孙将军为先锋引一军冲入敌阵,久战不利,孙将军败走,魏军乘势冲上。老爷看准时机,命子龙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