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

第298章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第298章

小说: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亓畹笔北阆诺媚蛩ち鳎Σ坏乜峭督盗恕O暮類缶环乓患阏剂顺浅兀闭嫒缜锓缟湟兑话悖环汛祷抑Α
  跟着二十万大军人不喘息,马不停蹄,如墙而进,兵临淯水下寨。次日魏延登城一看,四下里人头涌动,尽是曹军,将城密密匝匝地绕了三圈。魏延常常抱怨没战打,心中憋闷已久,不过猛一下子见到这么多的军队,却也兴奋不起来,怔了一怔,面色凝重,拔剑出鞘,道:“主公将南阳城托付给我,我就要给他守住,我已决意与此城共存亡,你们也是一样。传我将令,死守城池,有敢后退一步者斩!”魏延待下素有恩礼,礼,士卒都乐意为他去死,此时听他如此说,个个视死如归,决心拼死守城。
  过不多时,但听得咚咚咚之声大作,城下曹军中战鼓擂响,数万曹军齐声纳喊,扛着云梯攻上城来。待得曹军架好云梯,蜂拥而上,看看要到城头之时,魏延这才令兵士将整锅整锅地沸水浇将下去,成块成块的大石砸将下去。一时之间城头上矢石如雨,火箭来去,好似飞蝗,云梯尽着。曹军将士眼见着要爬到城头,胜利在望,哪料到魏延会如此欢迎他们,猝不及防,登时中招,一个个不是被烫得浑身起泡,便是被砸得头破血流,要么就是被烧得焦头烂额,狼狈逃窜,惨叫之声响成一团。
  如此攻拒恶斗,直战到日落西山,曹军的尸体在城下渐渐堆高,后续队伍仍如怒涛狂涌,践踏着尸体攻城。夏侯惇瞪着硕果仅存的一只眼睛,向城上望去,长眉倒竖,回头对荀攸说道:“丞相言道刘备虽然看似占尽地利,但还是有破绽的,三处要地之中,就属南阳最重要,而守将居然是资望与经验俱缺的魏延,这简直可以说是胡闹,于是便命我领大军前来。我满望能一鼓而下,没想到敌人抵抗竟然如此激烈,看来这魏延是有些本事。虽说丞相料错了魏延,但我以二十万人打三万人竟然打不赢,却也难辞其咎,唉,我当真没面目去见丞相了。”
  荀攸道:“将军莫恼,敌人占尽地利,我方人数虽多,一时却也难以取胜。不过临来是丞相曾给将军一批攻城利器,将军如何忘了?”
  夏侯惇一拍脑门,道:“你不说,我差点给忘了。”传令道:“传我将令,停止攻城!”随着一声令下,曹军如潮水般退了下去,直退到三十里外,方安下营寨。
  魏延虽见敌军退走,不敢怠慢,当夜同吕绮一道上城巡视,整晚未曾合眼,曹军却不给他们面子,并没有来攻城,而是躲在寨中睡大觉。
  次日天甫黎明,魏延疲劳已极,伏于城头小睡,忽听车声隆隆,魏延大惊醒转,探身一看,只见曹军已兵临城下,当先陈列着数百辆霹雳车。魏延正欲下令迎敌。猛听得城下一声鼓响,曹军一齐拽动石车,但听得飕飕飕之声不绝,大石如雨,不断向城上打来。刘备军将士稍有探出头来的,必被打得脑浆迸裂,掉下城来,一时之间,死者枕籍,堆满城头。
  原来自官渡之战后,曹操认识到了霹雳车的可怕之处,便命高手匠人将官渡时所用的霹雳车加以改进,制作出数百辆精良考究、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霹雳车,组成一支军队以便出奇制胜。攻打邺城时,局面虽然恶劣,曹操却也没将这支军队派上用场。如今攻打南阳,关键就是在一个“快”字,要赶在刘备军马来援之前,便一鼓作气攻下城池,占据有利地形,一旦顿兵城下,刘备大批精兵从关内源源涌出,战局就难以预期了。是以曹操孤注一掷,将这支军队调了上来,归夏侯惇指挥。
  刘备军从来未见过如此厉害的攻城兵器,吓得心胆俱裂,抱头鼠窜,城上登时乱作一团。魏延虽参与过官渡之战,却也没见过霹雳车,不知世上竟有如此神奇的兵器,眼见着无数大石飕飕地从头顶上掠过,吓得头皮发麻,汗流浃背。不过关键之时,不容他害怕。长眉一轩,挺剑傲立于城楼最显眼处,冒着矢石,大声呼喝,指挥兵士守城。守军见主帅悍不畏死,激起余勇,重又回到各自岗位,死命拒敌。城上城下攻拒杀伐,喊声一阵响过一阵。
  过不多时,西门守将来报:“报,曹军猛攻西门,飞石如雨,城墙被砸开一角,曹军像潮水一般涌了进来,守军死伤殆尽,抵敌不住,请将军速带兵增援。”
  魏延瞪了他一眼,问道:“守军死伤殆尽,你为什么没死?”
  那将领道:“这……末将是来报信的。”
  魏延向他瞧了一眼,冷笑道:“报信的?我自有哨探消息之人,却也不用你来多事。”手腕一转,倏地一剑刺出,那将领啊地一声惊呼,长剑刺入了那人小腹,一股鲜血沿着长剑流了下来,那人两眼一闭,登时气绝。
  魏延猛地拔出剑来,看着那具扑地而倒的尸体,冷冷地道:“我说过后退一步者斩!不管你是不是来报信的,只要退了一步,就得死。不怕死的随我来,死守西门!”说着伸手一招,大踏步向西门走去。


第318章狭路相逢

  城上守军见魏延如此英勇,血气上涌,大声呼喊,立时便有两千勇士跟了上去。其余人马则在副将的带领下,死守东门。
  曹操的霹雳车威力虽然巨大,但守城的刘备军人人玩命,个个发疯,用血肉筑成的长城,硬生生的顶住了缺口,曹军一时也奈何他们不得。其中魏延更是不要命的典型,哪里最危险哪里便能看到他在上窜下跳,大呼小叫。守军一看主帅尚且如此拼命,自己怎么好意思贪生怕死,双眼冒火,如颠似狂,拼着老命奔到城墙边上抗敌。
  夏侯惇用尽了所有能想到办法,南阳城在魏延的死守下,却仍屹立不倒。如此猛攻了十余日,夏侯惇黔驴技穷,眼见兵士已疲,不堪再战,可要想退军,却又心不甘,不禁气得暴跳如雷,破口大骂魏延的祖宗一十八代。
  这日一大早,夏侯惇又立于阵前,破口乱骂,忽听西北角鼓声大震,喊杀之声,震动天地。他手搭凉棚,向西北方望去,但见尘土飞扬,似有一支军马杀将过来。曹军大声惊呼,纷纷退后。
  夏侯惇正要派人哨探,忽见一小校飞奔而至,大声叫道:“报!敌将孙礼、吴懿引大批援军至关内杀到,还请将军早拿主意。”
  夏侯惇大吃一惊,向荀攸瞧去。荀攸道:“我军顿兵城下十余日,兵士已疲,不堪再战,如今刘备关内援军已然赶到,我军若再不撤,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夏侯惇遥望城头,愤愤地道:“魏延!魏延!有朝一日我定叫你不得好死!”说完传令道:“传我将令,全军撤退。”
  荀攸喟然长叹,道:“明公真可谓是料事如神,他早就料到南阳攻不下来,临行之时,封了一锦囊与我,说一旦打不下南阳,便可拆开来看,如今是到了拆看的时候了。”说着取出锦囊,拆开一看,上面就写了两个大字:“新野。”
  夏侯惇皱眉道:“主公难道想让我去打新野?这可是刘表的北方重镇,我们军已疲惫不堪,如何还能打得下来?”
  荀攸微笑道:“刘表暗弱无能,其下兵将久不训练,若我出其不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掩至城下,守城将领必然惊惧出降,如此一来,新野可不战而定。”
  夏侯惇道:“如此甚好。”传令大军后退三十里魏延坚守城池十余日,身上大小伤痕共计数十处之多,浑身浴血,遍体鳞伤,肤如刻画,兀自屹立不倒。其时实已是筋疲力尽,只是靠着一丝信念强打起精神,死守城池。眼见着曹军如怒滔拍岸,汹涌澎湃,杀退一批,又来一批,无穷无尽,不禁有些绝望,仰天长叹:“天啊,难道我便要死在此处么?”
  话音未落,忽听西北角喊杀之声大振,魏廷居高临下,侧头一看,见是孙礼、吴懿的援军赶到,心中大喜,下令追杀,大开北门。一万精兵冲了出来,魏延虽已血肉模糊,却也毫不示弱,当先冲阵,大刀左砍右劈,如入无人之境。曹军久经战阵,虽败不溃,夏侯惇自领精兵缓缓殿后,缓缓向东北撤退。
  魏延缩在城内守了十余日,虽窝火已久,却也没到发疯的地步,知夏侯惇勇贯三军,不易抵敌,倒也不敢过分逼近,象征性的追出三五里,全师退还,中途与孙礼大军合兵一处,同进城来。
  魏延喜笑颜开,握着孙礼的手,道:“可算是把你们给盼来了。”两眼一黑,仰天便倒。
  孙礼忙将他拉起,仔细一看,只见他身上伤痕累累,战袍已被鲜血完全染红,不禁虎目含泪,道:“是我们来得太晚了。”忙命人将其搭至床上,召大夫前来诊治。
  孙礼看着虚弱已极的魏延,对吴懿说道:“诸葛军师来时曾对我言道,此番曹军必主攻南阳,叫我们好生防守,小心在意。我原本还以为曹操亲在虎牢,自然主攻那里,颇不以为然,看来此言不虚,只看文长伤成这样,便可知战事有多激烈了。”
  吴懿道:“据我们拿到的曹军兵士供称曹操这次派了二十万大军来夺南阳,并武装了自官渡之后再也未用过的攻城利器霹雳车,实是志在必得,魏将军竟然硬生生的将其顶了回去,真神人也。”
  孙礼来到案前,铺开地图,沉吟道:“宛城处长安、洛阳、许都、襄阳四镇之中,地当要冲,实是兵家必争之地。夏侯惇今番不得已而退,必然复来,城中的三万人马已疲,就我们这五万人马能挡得住二十万曹军吗?”
  吴懿道:“主公现在洛阳督战,不如派人速到洛阳求援。”
  孙礼点了点头,道:“好的,我们这里也奋力守城,让夏侯惇见识见识我孙礼的厉害。”
  吴懿点头道:“我这就去安排。”说着便命人火速赶往洛阳求援。
  不一日差人携着告急文书来到洛阳,递给刘备,刘备一看,眉关紧锁,召来诸葛亮道:“果不出先生所料,曹操攻河内、虎牢是假,攻南阳才是实。这次他派了二十万人去攻,还投入了霹雳车,这霹雳车我在官渡时见曹操用过,确实威力惊人,我看南阳守不住,如今我们这里尚有二十万人未动,我看还是再调十万人上去。”
  诸葛亮盯着地图良久,微微一笑,道:“不用再派援军了。”
  刘备怔了一怔,道:“若是不派援兵,南阳城怕是守不住。”
  诸葛亮道:“如今我军三十万曹军四十万,若明公指挥此战,当用何种方法克敌制胜?”
  刘备沉吟道:“如今曹操主力尽在南阳,若南阳有失,长安不保。若我来指挥,当先集中优势兵力,解决掉南阳的敌军,曹操必然仓皇而退矣。”
  诸葛亮笑道:“夏侯惇世之猛将,荀攸计智无双,有此二人在军中,明公认为能轻易取胜么?”
  刘备迟疑道:“这……”
  诸葛亮道:“以强敌强,伤敌一万自损八千,如此胜利要来有何用?故善战者当避实就虚,我这倒有一个百战百胜的法子。”
  刘备似有所悟,喃喃地道:“避实就虚……先生有什么百战百胜的法子,快快道来。”
  诸葛亮道:“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以彼中驷;取君中驷,以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这是有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主公定然知晓,如今曹操分兵三路,和赛马的情形有些相似,我们若将此计稍加改动,倒也合用。南路兵马最多,由夏侯惇、荀攸亲统,当然是上驷了。中路由曹操亲自统率,兵力虽少却也不可小视,可算中驷……”
  刘备恍然大悟,道:“先生的意思可是让孙礼、吴懿死守南阳以当夏侯惇,翼德、元直死守虎牢以当曹操,而我们集中主力去打夏侯渊?”
  诸葛亮笑了笑,道:“主公英明,我正是此意。”
  刘备拍手叫好道:“若我们合俊乂之兵,以雷霆万钧之势破了夏侯渊,其余两军也就不能独存,必然退走,此战可谓大胜矣,妙计,妙计!”
  诸葛亮道:“再加上仁禄的那支奇兵,我们今番可算是胜券在握了。”
  刘备点头道:“嗯,这支奇兵我想曹操定然料想不到,我们取胜的把握又多了几分。”望向殿外,出了一会神,喃喃地道:“也不知仁禄他们到了哪里了,着实让人有些担心。”
  诸葛亮道:“仁禄自佐主公以来,屡屡以少克众,经验丰富。此次他悬师深入,千里奔袭,虽说困难重重,凶险异常,但我想以他的机智定能一一化解,化险为夷的,主公又何必操心?”
  刘备笑了笑,道:“这小子就是这样,干什么都玩命,好象他的命很不值钱似的。如今他已经是军师将军,也有自己的封邑了,出入居然连亲兵都不带,怪不得屡屡出事。说过他几次,他都当成耳旁风,照旧我行我素,当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他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