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星际强兵 >

第813章

星际强兵-第813章

小说: 星际强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备。因为战争始终没有爆发,所以四个二流顶级文明囤积下了大量战争资源,比如用来制造小型原能转换器的原晶,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昆阳族手里。别忘了,只有昆阳族拥有圣器。虽然受到各种因素限制,特别是有限的人口规模,昆阳族不具备大规模生产小型原能转换器的能力,但是处于维护自身利益,也为了跟三个一流顶级文明对抗,昆阳族一直掌握着原晶的生产与供应链条。简单说,其他三个二流顶级文明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能获得由昆阳族提供的原晶,而且大部分时候都是以购买的方式获取。如果没有特别的需要,即便是极境族也无法获得额外的原晶。

  数千年来,昆阳族积累了足够多的原晶。

  到与人类联邦的战争爆发的时候,昆阳族囤积的原晶不但能满足自身需求,还能支援其他文明。即便以战时的消耗速度计算,昆阳族囤积的原晶也能使用上百年,短期内不存在原晶短缺的问题。

  事实上,为了尽快战胜人类联邦,昆阳族在战争爆发之后就委托极境族加快小型原能转换器的生产速度。因为没有直接出兵参战,所以极境族没有理由推托,并且陆续开启了多条小型原能转换器的生产线。在玉擎宇统帅人类军团的时代,极境族生产的小型原能转换器还超过了战斗损耗。

  显然,问题就是,有没有足够多的兵员来使用这些小型原能转换器。

  极境族没有参战,自然轮不到由极境族的战兵来使用这些小型原能转换器。兵域族军团的战斗力是个大问题,就算有足够多的战兵也未必能够变得更强大。狂兽族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拥有原体的个体并不是很多,大概只有百万分之一,因此对小型原能转换器的需求也不是很大。

  可以说,昆阳族的条件最优越,几乎所有个体都拥有原体。

  问题是,昆阳族的人口基数实在是太少了,而且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在短期内培养出足够多的成年个体。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战争规模扩大,速胜的希望越来越小,昆阳族必须找到解决办法。

  当时,昆阳族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在族群内部扩大征兵范围,开始面向王室之外招募优秀人员,弥补因为王室成员不足产生的问题。二是寻找替代办法,即能够让平民军人在没有小型原能转换器的情况下获得强大战斗力的办法,而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原能储存器。三是扩充人口规模,为长远打算。

  显然,关键是第三条措施。

  虽然昆阳族出台了鼓励生育的政策,同时降低了成年门槛,但是在短期内,这些政策没什么效果。通常情况下,昆阳族的未成年个体需要三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成年,即便降低了成年门槛也不会低于二十年。如果考虑到政策的推广速度,特别是民众的接受程度,这些鼓励生育的政策至少需要五十年才能产生效果。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昆阳族启动了克隆工程。

  可以说,在当时,克隆是唯一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兵员欠缺的办法。

  只是,克隆人显然不是真正的昆阳人,也无法成为真正的战兵。受此影响,昆阳族不得不放弃精兵政策,即不再由战兵组建军团,只是由战兵担任军团的军官,而克隆战士充当普通士兵。

  因为严重的战斗消耗,所以昆阳族的精兵政策也无法维持下去。

  当然,昆阳族没有大张旗鼓的宣扬此事。

  很简单,克隆智慧生命是天大的禁忌,哪怕在战争时期也不例外。关键就是,克隆智慧生命也是智慧生命,有着自身的需求,也必然有独立意识,却无法像自然诞生的智慧生命那样获得承认,并且认同自身。如果克隆智慧生命大行其道,那么第一个受到威胁的就是其本体。也正是如此,在过去的数千年里,银河系联盟的众多文明情愿发展智能程序,来取代与提高个体的价值,也绝不会采用克隆技术。可以说,如果有别的办法,昆阳族不会用克隆人来扩充军团。

  因为是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昆阳族的克隆基地全都在王室控制的恒星系内,而且由王室直接管理。至于从这些基地里出来的克隆战士,在接受了简单的训练之后,都将以普通士兵身份编入昆阳族军团。

  当然,这已经不再是秘密,或者说是公开的秘密。。

  a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惊天秘密

  

  包括极境族在内,所有文明都对昆阳族的克隆战士视而不见。其实,就连人类联邦也没有当回事。

  当然,人类联邦是敌对方,对昆阳族没有约束力。

  至于极境族等文明,显然也不会为了这件事破坏与昆阳族的关系。别忘了,禁止克隆智慧生命是三个一流顶级文明订下的规矩,与四个二流顶级文明没多大关系。三个一流顶级文明已经覆灭,这个规定也失去了约束力。再说了,昆阳族是四个二流顶级文明的翘楚,也是这场战争的主力。如果其他文明以此指责昆阳族,不可避免的会遭到昆阳族制裁,还要弥补因为昆阳族兵力不足导致的问题。显然,如果是极境族,自然不会为了禁止昆阳族进行克隆活动而出兵参战。

  此外,昆阳族的克隆军团只是辅助力量。

  虽然依靠克隆军团,昆阳族解决了当时最大的问题,即出动了足够多的兵力,补上了战线上的欠缺,但是并没有因为克隆军团的出现而取得决定性胜利。其实,三个二流顶级文明能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头号因素并不是昆阳族的克隆军团参战,而是人类联邦的支柱,即玉擎宇意外亡故。

  当然,克隆军团带来的问题也很明显。

  简单的说,克隆军团降低了昆阳族军团的单位战斗力。

  在此之前,昆阳族军团几乎是无往不胜的存在,在主要战场上,昆阳族军团从没遭受过重大失败。在玉擎宇的时代,三个二流顶级文明依然能够稳住战线,没有给人类军团太多的反击机会,主要就是昆阳族军团扼守着主要的方向。当时,昆阳族军团即是进攻的尖刀,也是防御的坚盾。在战线扩展之后,特别是在玉擎宇如日中天的那段时期,受到总体战略上的影响,也受到了兵力的限制,昆阳族军团从前线撤了下来,充当战略预备队,协助狂兽族与兵域族军团对抗人类军团的反击。这个时期的昆阳族军团,战斗力处于巅峰状态,可以说是战无不胜。事实上,玉擎宇没能彻底扭转战局,除了受人类联邦的综合实力限制,与昆阳族军团的强大战斗力不无关系。如果没有昆阳族军团的支持,只是依靠狂兽族与极境族,恐怕这场战争早已结束。

  显然,昆阳族军团的强大战斗力,正是以精兵政策为基础。

  那么,克隆战士的出现,必然降低昆阳族军团的战斗力。

  其实,昆阳族的统治者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也才保留了精锐军团,只是用克隆战士来组建普通军团。

  当然,这也是极境族不作为的后果。

  如果极境族肯出兵参战,就不会出现兵力不足的问题,昆阳族没有理由搞克隆。

  在去了那些训练王室成员的恒星系之后,康盛女王没有停下,又去了设置克隆基地的恒星系。

  这些恒星系都没有标注在星图上。

  不管怎么说,克隆都是禁忌。哪怕早就成了公开的秘密,昆阳族也从没正式承认,更别说公开克隆基地。

  其实,在克隆问题上,明炎王比上一位统治者更加谨慎,也有所收敛。

  就康盛女王所知,在明炎王之前,昆阳族在五个恒星系里面建造了克隆基地,而且规模都很惊人,每年能够制造上千万克隆战士。到明炎王的时代,克隆基地的数量逐渐减少,最终只保留了一个。不是说昆阳族不再需要克隆战士,而是战局发展比较顺利,对兵力的需求降低了许多。保留一个克隆基地,也只是补充前线军团的战斗消耗。也许在明炎王看来,恢复精兵政策,武装更多的昆阳族战兵才是提高实力的正确办法。至于兵员的问题,也随着族群规模的扩大而有所缓解。其实,只是因为战争还没结束,人类联邦的威胁还没有消除,明炎王才有所保留。

  当然,这是康盛女王之前的认识。

  在来到这个恒星系之后,康盛女王才知道,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虽然这是一个普通的恒星系,只有一颗主序星,还是一颗黄矮星,也只有一颗质量、尺寸与环境都比较合适的行星,但是在这个并不大的恒星系里面出现了一做太空堡垒,还是行星级别的太空堡垒。

  在这座巨大的太空堡垒附近,至少有上百万艘昆阳族的战舰,而且大多是主力舰。让康盛女王瞠目结舌的是,这些战舰与她之前见过的都不一样,或者说跟南阿尔法星系里的任何一个文明的战舰都不一样。

  这些全都是硅魅战舰!

  虽然万分震惊,但是康盛女王很快就明白过来。这些硅魅战舰,显然也是克隆技术的产物。

  在杨屹离开南阿尔法星系之前,率领人类军团击败了入侵的硅魅大军,夺回了所有沦陷的恒星系,甚至俘虏了一些硅魅联盟的战王与战将。只是,在很多地方还有一些没有来得及逃走的硅魅军团在负隅顽抗。在此之后,银河系联盟花了一些时间扫荡这些星球,消灭残余的敌人。

  显然,就是在此期间,昆阳族获得了一些硅魅战舰。

  至于克隆硅魅战舰,显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硅魅战舰本身就是生物,只不过是低级硅基生物。在过去数千年里,银河系联盟一直在研究硅魅联盟,寻找硅魅联盟的弱点,掌握了很多跟硅基生物有关的技术。虽然硅基生物与碳基生物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克隆硅基生物的技术与克隆碳基生物的差别不大。

  可以说,只要有心,任何一个文明都能克隆硅魅战舰。

  很明显,昆阳族早就掌握了克隆硅魅战舰的技术,也许早就开始克隆硅魅战舰,只是一直没有对外公布。

  问题是,昆阳族是为了克隆硅魅战舰才克隆硅魅战舰?

  不可否认,昆阳族最大的短板就是舰队,因为没有强大的舰队,所以昆阳族必须依靠兵域族与极境族。

  也就是说,如果有了强大的舰队,昆阳族根本不需要兵域族与极境族的支持。

  此外,因为有克隆军团,所以昆阳族对狂兽族的依赖也会大幅度降低。

  那么,昆阳族弄出这么多的硅魅战舰,不止是为了战胜人类联邦,也是为了摆脱对另外三个二流顶级文明的依赖。简单的说,有了这些硅魅战舰,以及众多的克隆军团,昆阳族就有称霸南阿尔法星系,甚至独霸南阿尔法星系的资本。

  也许,包括明炎王在内,昆阳族的历代统治者根本没打算跟其他分明分享胜利果实!

  关键就是,这么多的硅魅战舰绝对不可能是一次克隆的结果,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内完成。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早在几百年前,也就是昆阳族组建克隆军团的时候,就开始克隆硅魅战舰。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昆阳族做好了单独打赢这场战争,以及在战后独霸南阿尔法星系的准备。

  此外,在堡垒里面还有很多的昆阳族军团。虽然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但是拥有小型原能转换器,也就是产生了原能波动的个体就是个天文数字。如果全是普通军团,即只有军官才拥有小型原能转换器,那么数量在一亿个以上。就算是精锐军团,即官兵全都拥有小型原能转换器,数量也在一千万个以上。

  昆阳族什么时候拥有这么多的兵力?

  再说了,如果昆阳族拥有这么多的军团与战舰,早就应该派到前线上去,也早就消灭了人类联邦。

  靠近之后,康盛女王有了一个更加惊人的发现。

  这就是,堡垒里面的原能波动极为强烈,其中一些甚至达到了王级强者的程度,即拥有的不是普通小型原能转换器,至少是伪圣器。问题是,南阿尔法星系只有三个伪圣器,分别由极境族、狂兽族与兵域族的统治者拥有,而且是身份与实力的象征。更重要的是,这些伪圣器来自第一代统治者,是圣器的仿制品。因为相关技术早已失传,所在在过去数千年里再也没有能够造出伪圣器。显然,就算明炎王很厉害,也未必能够靠一己之力开发出制造伪圣器的技术。

  那么,那些伪圣器是从何而来?

  难道说,昆阳族已经掌握了跨恒星系统宇航技术,跟北阿尔法星系的硅魅联盟取得了联系,获得了硅魅联盟的支持?

  如果是,那么出现在堡垒里的那些王级强者,很有可能就是硅魅联盟的顶级战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