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星际强兵 >

第325章

星际强兵-第325章

小说: 星际强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也是绝大部分参谋的问题。

  如果连三个雷凌族军团都吃不下,那么在敌人增兵之后,获胜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也就更加没什么好打的了。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玉阳微微一愣,仍然不大明白的看着杨屹。

  “我们的目的不是在这里消灭多少雷凌族军团,也不是取得多大的胜利,而是拖住雷凌族的舰队,让万罗战皇无法及时赶去对付星魂女皇统帅的织星族舰队,让织星族舰队能够顺利到达北四区,能够及时为人类联邦解围。只要成功了,哪怕我们在此遭受惨败,甚至全军覆没,那也死有所值。”

  没等杨屹说完,玉阳就微微点了点头,他开始忘记了这一点。

  “显然,我们来此不是寻求跟雷凌族军团决战。更重要的是,达到目的的办法肯定不只是决战,甚至不是决战。不管怎么说,我们先一步来到这里,而且在雷凌族军团到达之前完成了对星球内部的探测工作,比敌人更了解这颗星球。我们要做的,只是拖住敌人,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我们的优势跟敌人打游击战。”

  “游击战?”俄蒂丝眉头紧锁,很是疑惑。

  “简单的说,就是在什么时候打,在什么地方打,打多大的规模,以及在什么时候结束战斗由我们决定。只要能够做到这几点,我们就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牵着敌人走,让敌人既无法彻底消灭我们,又无法摆脱我们,更无法顺利撤走。只要能够牵制几个军团,我们就算成功了。”

  俄蒂丝仔细思索起来,还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大概是明白了杨屹的意思。

  “当然,这只是我的设想。虽然已经知道敌人去了哭泣平原,在那里大搞建设,但是我们掌握的战场情报并不够,也不知道敌人接下来的举动。至于怎么打,等我们对敌人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没人反对,至少没人能够提出更好的办法。u

  

第四百四十章 尽职尽责


  哭泣盆地中心,一座巨大的建筑物拔地而起。

  虽然没有带来专门的建筑设备,让施工变得有点麻烦,但是在舰队里面有专门用来运送设备的舰船,而且以雷凌族的强大实力,在这颗满目疮痍的行星上建造一座要塞级别的军营显然算不上困难。

  如果有专门的建造设备,工程进度还能加快不少,而且建造的营地更加牢固。

  只是,为什么要在这里建造营地?

  卡尔森并不清楚,他只是按照舰队司令下达的命令行动,而且做为工程负责人,他也不需要知道为什么。

  在雷凌族的任何一支舰队里都有一个像卡尔森这样的工程负责人。

  这不但是雷凌族的传统,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来到南阿尔法星系,并且发动针对土著文明的战争时,雷凌族的每支部队里就有专门负责工程营造的人员。正是如此,雷凌族的军团才战无不胜。虽然工程人员的战斗力不怎么样,但是在激烈的战斗中,工程人员营造的军营与防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数千年里,雷凌族的军事工程人员创造了很多奇迹。比如在第一次格林尼治战争期间,雷凌族的军事工程人员在短短一个月内将一颗小行星改造成了太空要塞,并且在此挡住了硅魅大军的步伐,为银河系联盟的其他文明争取到了完成战争动员的时间,让其他文明组建了更多军团,也才有了随后的战略大反击,以及最后的胜利。

  显然,在这里建造一座要塞级军营根本算不了什么。

  虽然矿渣星上的资源早就被开采光了,被废弃了数千年。但是在这颗行星上,依然有很多能够利用的材料。当然,建造营地需要的最多的材料随处都是。也就是任何一颗固体行星上都有的岩石,准确说是二氧化硅。对岩石进行简单加工后。使其具备可塑性就能用来建造各种基础设施。

  比如,那座巨大的指挥塔。

  “指挥塔”只是通俗称呼,其实那是军营的核心。随后,工程人员将在里面安装一台用来维持整个营地的大型原能转换器,以及将原能转换成其他能源,以及把获得的能源输送到营地各出的设备与管道,最后还会在里面安装一套能够维持整座军营的生态系统,彻底的改变军营里面的环境。

  在工程人员完成这些工作之后。军团就能进驻了。

  按照雷凌族军团的标准,即便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工程人员也能利用军团携带的工程设备,在一天之内建造出一座足够容纳整个军团的军营。如果有足够多的设备,特别是重型设备,一支工程部队能够在十天之内建造出能够容纳一百支军团,而且具有完善的防护设施的要塞级军营。

  只要军营建成,雷凌族军团就战无不胜。

  虽然雷凌族拥有银河系联盟最强的军事实力,但是雷凌族军团擅长的不是进攻,而是防御。相对而言。反到是织星族军团更加擅长进攻。在过去数千年里,雷凌族军团所取得的重大胜利,几乎全是通过防御获得。简单的说。只要让雷凌族军团在战场上站稳脚跟,也就是建造起了牢固的要塞与防线,即便是由战皇亲自统帅的硅魅大军也未必能攻破,而且雷凌族军团很少在防御战斗中被敌人打败过。雷凌族军团在防御作战中最重要的依托,就是牢不可破的军营。

  依托以军营为核心的防御工事,雷凌族军团能够挡住十倍、甚至百倍于己的强敌。

  在第一次格林尼治战争中的“所罗门战役”中,雷凌族军团依靠临时建造的要塞,用十个军团的兵力在所罗门小行星抵抗近千个硅魅军团的轮番攻击,坚守了足足十年。直到援军赶到。这场被所有文明记入军事教科书的经典战役成就了雷凌族的威名,同时让雷凌族军团声名远扬。

  也正是擅长防御。所以在历次格林尼治战争中,雷凌族军团都是战场上的中流砥柱。在几次格林尼治战争中。雷凌族军团的主要任务就是建造、守卫与控制前沿基地,其他文明的军团则负责进攻。最有代表性的是第三次格林尼治战争,在雷凌族军团的支持与援助下,织星族军团的进攻实力得以全面发挥,结果等到其他文明的军团开到战场的时候,硅魅军团已经被击溃。简单的说,雷凌族与织星族一守一攻,在密切的配合之下就战胜了由战皇亲自统帅的硅魅大军。

  这是雷凌族军团的辉煌历史,卡尔森当然知道。

  只是,现在的情况却不是很理想。

  虽然只有十支军团跟随舰队行动,但是舰队司令官却让卡尔森在这里建造一座能够容纳一百支军团的要塞级军营,而且必须在十天内完工。如果有足够的重型设备,卡尔森不觉得有多大的挑战性。问题是,没有足够多的重型设备,连人手都不够。卡尔森想不明白,只有十支军团,为什么要建造一座能容纳一百支军团的要塞级军营?只不过,卡尔森知道,舰队司令官的命令很有可能来自万罗战皇。这就意味着,肯定有更多的军团正在赶来,而且很快就会到达。

  万罗战皇调动了一百支军团?

  要知道,即便在一千年前的第五次格林尼治战争中,雷凌族也只在三场决定性的关键战役中出动过这么多兵力。如果不是决定性战役,比如只是守住或者巩固防线,十个军团就足够了。

  别忘了,依托牢固的防线,十个雷凌族军团足够抵挡十倍于己的硅魅大军。

  再说了,矿渣星在中心大区,就算邻近北部大区,离北四区也有上千光年,硅魅大军很难在此发动大规模进攻,因此遭到围攻的可能性很小。现在有十个军团跟随舰队行动,有什么理由增派兵力,而且是一百个军团?

  这种战略上的问题,卡尔森想不明白,也没多想。

  做为一名基层军官,卡尔森要做的只是服从命令,按照命令行动。至于为什么,根本不是他需要搞明白的事情。

  当然,做为一名参加过第五次格林尼治战争的老兵,卡尔森懂得军队的纪律。

  在军营的指挥塔落成后,他没有偷懒,现在也不是偷懒的时候。指挥塔只是核心,而一座完整的军营,还需要很多其他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卡尔森在此建造的是一座要塞级军营,也就是能够驻扎大量军团的要塞,而要塞的关键是完整的防御设施,也就得构筑一道坚固的外围防线。

  按照军团的建造程序,在建造要塞级军营的时候,首先完成指挥塔,然后就是至关重要的外围防线。要在完成外围防线之后,才开始建造内部的基础设施。只有这样,才能在遭到攻击的时候守住军营。

  问题是,在这个鬼地方,哪来的敌人?

  虽然卡尔森是第一次来到矿渣星,但是他看过相关资料,知道这颗星球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废弃了。

  这是一颗荒芜的星球,不但没人在此定居,连路过的飞船都很少见。

  硅魅联盟的敌人?

  显然不可能,如果矿渣星上有硅兽,早就被舰队发现了。

  卡尔森依然想不明白,不过依然没有多想。

  做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工程负责人,在指挥塔落成之后,他就开始着手建造外围防线。

  显然,这是一件苦差。

  在此之前,外围防线由三个军团负责。因为只是临时驻守,所以军团在盆地外围建造的只是一些临时工事。接下来,卡尔森率领的工程部队得在这条防线上建造永备工事,并且逐一替换军团修建的临时工事。如果只是一座普通营地,问题还不是很大。可是,卡尔森他们要建造的是一座能够容纳一百支军团的大型营地。更要命的是,矿渣星上没有居民,所有补给都得通过飞船运送,也就得在营地里设置让飞船起降的场地,以及用来储备武器、弹药等物资的仓库,因此营地规模比通常情况大了一倍,而营地的外围防线也就更加漫长,需要修建的工事就更多。

  显然,要在十天内完成这座要塞级军营绝对不可能。

  还好,舰队司令官通情达理,在卡尔森说明了情况之后,也做出了让步,只要求在十天内完成外围防线。

  即便如此,时间依然十分紧张。

  要知道,哭泣平原是一个巨大的陨石坑,半径达到一千公里,外围防线的长度就是六千多公里。就算按照最低标准,每隔十公里建造一座永备工事,也是六百多座,而且还要建造大约一百个机动部队营地。

  别说卡尔森只有三个军团的工程部队,就算十个军团的工程部队全都来了,也未必能在十天之内完成。

  当然,舰队司令官认为卡尔森能办到,卡尔森也就只能相信自己能办到。

  不管怎么说,命令就是命令,就算没有多少信心也要尽力而为,总不能因为觉得无法完成就怠工吧。

  必须承认,卡尔森是一个很负责的工程军官。

  在完成了指挥塔的建造工作之后,他与手下的工程官兵一样,去了盆地外围,亲自参与外围防线的建设工作。

  主要是人手不够,不然卡尔森也不会如此辛劳。

  

第四百四十一章 说做就做


  仔细观察了一阵,杨屹才把望远镜递给了旁边的沈诚闻。∑,等沈诚闻看清楚,杨屹才悄悄退了下去。

  两人埋伏在平原外面的一块洼地里面,前方不远处就是平原外围的环形山。在最高的那座山峰上,亮着刺眼的灯光,一队雷凌族的官兵正干得热火朝天,以山峰为基础的防御公式也以初具规模。

  很快,沈诚闻也退到了洼地底部。

  虽然洼地不是很深,但是很大,能容纳上百人,而且足以挡住敌人的视线。

  洼地里面,还有几十名特侦大队的官兵。他们是特侦大队的精英,全是人魁战士,而且都拥有两个原能转换器,不过只有一个是s级原能转换器,也就是杨屹送的那个,实力比沈诚闻差了一些。只不过,他们都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意志坚定,真要打起来绝对不比敌人的军官差。

  与之前一样,杨屹他们没有使用原能转换器,全都穿着防护服。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他们还把防护服的功率降到了最低,即只维持温度与提供氧气,其他的功能全都关闭,因为电磁辐射同样有可能被敌人探测到。

  在沈诚闻退回来的时候,杨屹已经把官兵集中了起来。

  情况一目了然,附近十公里之内,只有这一座正在建造的工事,而且敌人的施工进度快得惊人。杨屹他们在四个小时前到来,当时还只是打下了地基。虽然早就听说雷凌族军团的工程部队十分强大,但是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就完成了大部分建造工作,杨屹等人依然是万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