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色苏联 >

第435章

红色苏联-第435章

小说: 红色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那些车载的反坦克导弹,就显示出优势来了,看情况不妙,他们立刻发动车子,向后猛倒!
  不过,炮弹来得很猛烈,几乎是转瞬即至!
  “轰!”一枚炮弹,在离反坦克导弹发射位两米的地方爆炸,瞬间,地面在震动,无数弹片飞起!
  那名趴在地上的美国大兵,瞬间,感觉到了自己的前胸,像是被什么狠狠地拍了一下一样,就好像是在跳水的时候,肚皮首先接触到了水面,又仿佛是在拳击场上挨了一拳,喉头一热,哇的一声,吐出了一口鲜血。
  他已经受了严重的内伤!
  在大口径榴弹炮的炮弹飞来的时候,趴在地面上是最傻的选择,不过,向后跑,也不是什么好办法!
  纷飞的弹片,追上了那名正在飞快地向后跑的美国大兵,瞬间,他就感觉到自己的后背上,一股巨大的气浪冲击过来,无数的弹片在气浪之中,击入了他的身体之中!
  他踉跄地向前跑了一步,跟着摔倒,嘴里出血,而后背,慢慢地全部变成了红色。
  一辆吉普车,上面载着反坦克导弹发射筒,正在快速地向后退,一枚炮弹,结果正好击中它!在巨大的爆炸中,整个发射车,变成了一团燃烧的火球!
  当然,也有幸运的,几名美国大兵见势不妙,立刻就向己方的坦克的方向跑,躲在坦克的后面,听着炮弹爆炸之后,弹片打在坦克装甲上的砰砰的碰撞声,好在他们自己毫发无损!
  死里逃生的感觉,并不爽,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衣服,已经湿透了。
  反坦克导弹,并不适合在战场上正面使用!尤其是单兵携带的反坦克导弹,它更适合埋伏在对方装甲部队经过的位置上,从侧面搞偷袭,而且,打了之后就跑,立刻转移阵地!
  现在,双方是在正面战场上!面对面地用反坦克导弹,射手是相当危险的,虽然反坦克导弹有距离上的优势,一般的穿甲弹,两千米的距离就已经很逆天了,而反坦克导弹轻松地三千多米的射程,但是,经不住人家用榴弹轰啊!
  反坦克导弹部队瞬间就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蒙特尔知道,己方已经别无选择了!必须用坦克对坦克来解决!
  “注意,装填穿甲弹,准备击毁苏联人的坦克。”蒙特尔继续下达作战命令。
  装填穿甲弹!高大的m1坦克内,肤色黝黑的黑人装填手,将沉重的穿甲弹,塞进了炮膛。
  此时,西方的坦克,还没有使用自动装弹机的,法国人的勒克莱尔是最早用自动装弹机的坦克,不过现在还没有研发成功。好在西方人的个子本来就高大,尤其是在美国坦克里,装填手几乎都是靠黑人来充当。
  在后世,m1坦克虽然使用的是和德国一样的120毫米滑膛炮,但是,弹药完全都是美国人自己生产的,而且,美国靠着自己的技术,生产出来的贫铀穿甲弹,穿甲能力比德国的120毫米提高了一个档次。
  但是现在,美国匆匆换装了120毫米的滑膛炮,炮弹还是没有来得及研制新式的贫铀弹,就跟贫铀装甲一样,还在难产之中,美国的坦克装备的,只是普通的和德国一样的dm33穿甲弹。
  其实,120毫米的坦克炮,莱茵金属公司从六十年就开始探索了,一直到74年,这种坦克炮已经初见端倪。
  同时,一款坦克炮的火力,不仅仅决定于炮本身,还和它使用的弹药有很大关系。而这种44倍口径的120毫米坦克炮,最初使用的是基于以色列m111hetz设计的dm23动能穿甲弹,这种穿甲弹装备豹2。
  随后dm23被dm33取代,同时开始出口到了很多国家,历史上包括日本、意大利、荷兰和瑞士等等。
  之后,法国和德国共同开发的进一步型号dm43,威力更加惊人。与此同时,美国也发展出特有的动能弹,使用贫化铀弹芯的m829系列,在后世的海湾战争中,这种穿甲弹立下了大功。


第九百二十五章 倒霉的一辆
  而现在,美国还没有研制出来新的贫铀穿甲弹,他们使用的是和德国人一样的dm33穿甲弹。
  美国军队的反应也很迅速,其实,就在苏联人坦克开火的时候,他们这边就已经开始做射击的准备了,苏联人的坦克炮弹,落在己方这边的时候,美国的m1坦克,也将炮弹抛射过来!
  采用了玻璃纤维铸塑而成的热护套,保持炮管的温度恒定,精益求精的德国工艺,让这种坦克炮的精度也是相当高的,现在,虽然双方距离还在两千米上,坦克炮的对轰,就已经开始了!
  同时,m1的观瞄系统,也是非常先进的,他们有信心在两千米外击中对方!
  现在,只希望这种德国设计的120毫米坦克炮炮弹,能够击毁对方,这样的话,己方的士气就会大振!
  带着他们的期望,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炮口处一股火苗闪动,一枚亮晶晶的穿杆,抛掉了3瓣铝制弹托,向前飞行!
  新的120毫米坦克炮,凭借着高膛压,让这种炮弹出炮口的速度高达1500米每秒!这两千米的距离,要飞行一秒多钟就到了!
  与此同时,在发现了对面齐射炮弹之后,这边,进攻的t…72部队,齐刷刷地来了一次大停车!
  继续匀速行驶?那得多么狂妄自大的指挥官才能够干出来?
  疾驰中的t…72坦克,发出了吱吱的声音,车体前倾,运动中的急刹车,对坦克也是一项挑战,只见其中一辆坦克,在刹车的惯性下,炮管差点就戳到了前面的地上,来回晃动了两下,才又重新稳定下来。
  刹车,是坦克部队常用的一种战术,毕竟,相对急加速来说,刹车更容易改变坦克的运动状态,于是,那些呼啸着的炮弹,很多都打在了坦克前面的空地上。
  动对静的射击中,坦克的计算机都是已经计算好提前量的,按照目标匀速行驶计算,所以,当目标突然速度变化的时候,就会丧失准头。
  不过,也有一些炮弹,本来是瞄准炮塔的,在目标急刹车之后,重重地撞到了前面的主装甲上!
  细长的钨合金弹芯,钻到了主装甲上,首先碰到的,还是爆炸装甲!当爆炸装甲消耗掉一部分能量之后,这枚弹芯,继续向里面钻!
  进入装甲内部,继续向里钻,向里钻!终于,它钻不动了!
  其实,它已经穿透了中间的夹层,离主装甲还有几厘米,它就已经要钻透了!
  可惜,还是被挡住了!
  这种120毫米的炮弹,在2000米的距离上,可以穿透560毫米的均质钢板,刚好在苏联坦克的抵抗能力之内。
  论穿甲多少毫米,也和穿甲弹的种类有关,比如,爆炸反应装甲,对聚能战斗部的防护力更好,所以能够防住击穿静止的800毫米厚度的均质装甲的金属射流,但是,防硬碰硬的穿甲弹,就只能防住600毫米左右了。
  t…72,毕竟还是苏联坦克装备中的低档货,防护水平赶不上更先进的t…80。
  不过,现在,已经足够了!
  当然,也有倒霉的。
  一枚细长的钨合金穿杆,扎在了一辆t…72坦克的主装甲上,没有引爆反应装甲,直接就扎了进去。
  反应装甲是块状的,靠螺栓固定,而因为种种原因,不可能把所有的位置全部覆盖上反应装甲,结果,这枚穿甲弹,刚好从两块反应装甲的空隙中,穿了进去!
  没有反应装甲的阻挡,钨合金的穿甲弹,立刻就贯穿了主装甲!当贯穿过程中产生的碎屑,撞到了转盘式的自动装弹机的弹药上的时候,瞬间,一股强大的爆炸力,将炮塔掀飞了一米多高!
  黑色的浓烟,炽热的火焰,笼罩了这辆倒霉的坦克,炮塔从天空中重重地落下,翻到了一旁,黑烟还在散发,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战斗,是要有牺牲的,而为了自由,这个牺牲值得!
  有效果,有效果!蒙特尔看着对面的坦克被击毁,瞬间就心中激动,别的炮弹打飞了,这枚命中了对方的炮弹,击毁了对方!
  既然如此,那还怕什么?继续射击!
  而就在发现了己方这边被击毁了一辆坦克之后,东德的装甲兵,彻底地发怒了。
  “炮射导弹,给我揍美国人!”卡尔在无线电里面大声喊道。
  炮射导弹!相比西方世界,苏联的装备中,还有一个独特的武器,就是炮射导弹!
  本来,这种距离上,使用贫铀穿甲弹已经足够,但是,己方坦克被击毁,彻底地让东德装甲兵愤怒了,于是,毫不迟疑地祭出了大杀器。
  在上次的岛国战争中,苏联就已经有了成熟的炮射导弹,就是9m112炮射导弹,最大射程4000米处理论命中率80%,垂直静破甲威力为600毫米,当时的性能已经相当强悍。
  而现在,几年过去了,苏联发展出来了更新式的炮射导弹,就是9m119芦笛,相比原来的9m112,最大的变化就是将原来的无线电指令制导,改为半主动激光制导,大大地提高了可靠性。
  最大射程依旧是4000米,同时,改进了新的弹头,创造性地把火箭发动机前置到主装药之前。从弹尖往后,依次是:第一级空心破甲药型罩、火箭发动机、第二级空心破甲药型罩(主装药)。这样一来,长度受限的炮射导弹上首次实现了串联空心破甲装药,让炮射导弹具备了击穿反应装甲的能力!
  导弹弹头垂直静破甲威力为700到900毫米。不用说现在使用乔巴姆装甲的m1,哪怕是改用了贫铀装甲的m1a1,也绝对经不起这种导弹的打击!
  美国人的开火,让东德坦克兵们无比愤怒,随着炮口的怒吼,拖着火焰的9m119,向着对面飞去!
  唯一不爽的就是,炮射导弹的飞行时间有些长,不过,美国人手工装填炮弹,速度也不是很快。


第九百二十六章 生与死的距离
  装填炮弹,是一个体力活儿,哪怕就是健壮的黑人士兵,也会感觉到胳膊发酸,这也是在后世,随着坦克炮口径的扩大,必须采用自动装弹机的原因。
  而现在,几秒钟的时间,美国的m1坦克,刚刚重新装填完炮弹,还没有开火,对面的炮射导弹,就已经过来了!
  虽然美国的坦克,在这几秒钟内,也进行了机动,随着尾部的燃气轮机的发力,m1坦克快速地向后倒车,凭借着燃气轮机的高扭矩,让m1坦克的加速能力相当强悍。
  可惜,没有用!因为,对面射来的是导弹,能够跟随着m1坦克的运动而机动飞行!
  除了几枚在中途出现故障,丢失目标之外,其余的导弹,全部准确地命中了目标!
  随着与m1坦克的主装甲发生了亲密接触,前面的空心破甲药型罩,喷出了一股金属射流,这股射流打在m1的主装甲上,立刻就烧穿了一个窟窿,露出了里面的陶瓷装甲块来。
  跟着,第二级空心破甲药型罩,也发力了,沿着刚刚打开的缺口,继续向里面释放金属射流!
  本来第一股射流是用来对付反应装甲的,在m1这种装甲上,前后两股金属射流,全部用来击穿m1的主装甲,被英国人吹得防护力强悍的乔巴姆装甲,迅速地被金属射流烧穿,跟着,金属射流射中了内部。
  “轰!”巨大的爆炸声响起,这辆m1坦克,在击穿之后,弹药跟着发生了殉爆,不过,炮塔并没有飞起来,只是从炮塔的座圈位置,冒出了一股巨大的气流来!
  “轰!轰!”一辆接一辆的m1坦克,被击中起火!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坦克都被击中后引爆,有的9m119导弹,刚好扎在了前面临时堆起来的沙袋上,结果,沙袋被轰开的同时,金属射流发生的溃散,更有甚者,反坦克导弹在飞来之后,扎到了沙袋里面,压电引信没有爆炸!
  瞎火率有些高,虽然这样,还是让美国人瞬间就哭爹喊娘了,这一轮的反坦克导弹的袭击,让他们的坦克,被摧毁了半数!
  这交换比例,让美国人怎能接受!岛国的战争之后,苏联继续改进他们的坦克,而美国呢?除了换装120毫米坦克炮之外,根本就没有动别的地方,尤其是装甲!
  结果,坦克炮还是不能有效地摧毁人家的坦克,而人家的坦克,照样强悍无比地将己方的坦克给爆了!
  这仗,根本就没法打下去了!
  其实,这也不怪美国陆军,一直以来,美国都知道凭借地面部队,根本就无法对抗苏联的装甲洪流,所以,整个北约的解决思路,就是用空军来解决!如果现在有上十几架的a…10攻击机起飞的话,肯定能够把东德的坦克部队揍得哭爹喊娘。
  但是现在,战场上的局势相当奇特,地面上热火朝天,空中却是什么都没有。
  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因为通信卫星系统的罢工,让北约的指挥不畅,空军如果起飞进行对地攻击,在没有通畅的联系的时候,很容易找不到目标,或者错误攻击目标,在后世的海湾战争,美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