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色苏联 >

第33章

红色苏联-第33章

小说: 红色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配合米格…25强悍的截击能力,苏联的工程师也为米格…25配备了专门用于截击作战的导弹,就是重达半吨的r…40!
  弹体细长,采用鸭式气动布局,后面的大后掠角梯形弹翼后缘设有4个操纵舵面,用以控制导弹的飞行,总体来说,这种过载不大,性能有限的导弹,主要是用来拦截美国人的轰炸机的。这也是防空军的主要作战任务。虽然安德烈的米格…25pd可以装备r…60导弹,但是,现在的拦截,r…60根本就没用,质量太轻了,战斗部的威力也很有限。
  “保持现有爬升速度,向右偏两度。”耳机里传来地面引导员的声音。
  “032收到。”安德烈按照地面指示,继续爬升,同时,打开了右边密密麻麻的开关中的一部分。
  导弹预上电,红外导引头制冷,随时准备发射!真空管的机载雷达也开始通电,加热,等到半分钟之后,真空管预热结束,就可以开动那台功率强大的雷达了。


第六十九章 第一次拦截
  戴着手套的手,开始有些出汗,随着速度的增加,座舱内的温度开始增加,当达到3马赫的时候,座舱内的温度会高达七十度,不过,对于苏联飞行员来说,这点困难是能够忍受的。
  “目标距离三百公里,高度两万八,速度三点二马赫。”耳机里继续传来引导员的声音。
  三百公里,距离好像很远,但是,对于以三马赫的速度飞行的飞机来说,只是五分钟的时间而已,而两架都是三马赫左右的飞机相对飞行的话,时间就是两分钟左右。
  留给安德烈的拦截只有一次机会!
  雷达开机!
  钢铁战机的机头处,蓝宝石…25雷达的倒置的卡塞格伦天线,向着前方的空域,辐射出了强劲的电磁信号,六百千瓦的峰值功率,瞬间就让安德烈感觉到座舱里的仪表的灯光都暗淡了。
  机舱内的温度继续升高,雷达消耗的大部分电能,都转化成了热量,传进了座舱内。落后的电子管!虽然听起来功率很强大,但是其实好多都成了无用功!安德烈扫了眼雷达屏幕,此时自己也已经冲上了两万八千米的高空,方位正确,拦截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在研制的时候,就把雷达隐身作为重要指标的黑鸟,却因为高速飞行跟空气摩擦,形成了大片的电离云,信号特征相当明显。
  十几秒后,雷达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墨绿色的亮点,发现目标!
  单脉冲模式,锁定!
  蓝宝石…25雷达开始发出一个个的脉冲信号,打到目标上,再反射回来,同时,米格…25的电子设备,开始解算火控诸元,给雷达制导的r…40r导弹提供初始数据。
  多普勒方式是为了过滤地面的反射杂波的,现在的高空中,单脉冲是最好的选择。
  这似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全电子管的火控系统,虽然也有机载计算机,其实就是电子管的模拟运算电路,要是有个英特尔的8086芯片,怕是不到一秒的时间就解算出来了。
  双方的距离在飞快地接近之中,终于,在相距四十公里的距离上,耳机里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完成锁定,请求发射。”安德烈的手放在了红色的按钮上,现在就差最后一步了,必须有地面的命令,才能够发射导弹。
  “开火!”地面的命令简短直接。
  开火!安德烈的手使劲按下了发射按钮。
  机翼下,火光闪动,四枚巨大的r…40导弹,两枚红外型,两枚雷达型,依次离开了挂架。
  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了二十公里!
  r…40导弹是专门提供给米格…25使用的,为了能够在三马赫下发射,导弹做了很多改进,红外型的导引头使用了更大量的液氮来冷却,弹体也做了专门的防热处理。
  红外型的,可以直接追踪热源,雷达型的,需要载机的雷达照射提供信号,两种组合使用,四枚导弹飞不过,就不信揍不下这架黑鸟来!
  可是,就在导弹飞出两秒之后,安德烈却看到了座舱的仪表板上,一个红灯开始闪烁。
  糟糕,雷达过热!
  六百千瓦的雷达一直在以峰值工作着,搜索,发现,锁定,提供半主动雷达需要的照射,大部分的功率,都转化成了热量,让机头的温度迅速升高,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米高扬的工程师不得不使用氟利昂来为前面的雷达设备舱冷却。
  但是现在,由于使用时间过长,雷达系统还是过热了!安德烈的手拨动开关,为雷达降低功率,可惜,刚刚拨动了一个开关,雷达屏幕上的图像就消失了。
  雷达故障!
  失去了雷达照射,两枚雷达制导的r…40r导弹,就变成了无控的火箭弹,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在离sr…71还有几百米的距离上飞过,然后自爆。
  当雷达出现故障的瞬间,安德烈就知道r…40r攻击失败,而两枚红外制导的r…40t,攻击又会如何?
  现在双方依旧在迎头对飞,安德烈拦截的机会只有一次!安德烈知道,历史上,sr…71从未被击落过,也就是米格…25的这两种导弹,性能肯定都不咋地!
  怎么办?拦截窗口只有这么短暂的一次,如果被对方飞过去,那安德烈操作飞机在空中转一个弯,然后再追,肯定也追不到!3。2马赫已经是米格…25的极速,而sr…71,最高可以飞到3。5马赫以上!
  该死,如果有机炮就好了!米格…25这种庞大的截击机,拦截的武器,只有四枚r…40导弹!现在,发射完了这些导弹之后,安德烈就已经没有任何别的拦截手段了。
  两枚r…40t依旧在飞行着,由于前面的红外导引头是圆形的,导致了飞行阻力大大增加,从载机上发射出去之后,就落到了r…40r导弹的后面。
  这个时代的红外导引头的导弹,只拥有尾追攻击的能力,但是,由于黑鸟是在以3马赫的速度飞行,气动阻力摩擦,生成了几百度的高温,这种导弹也就可以在迎头攻击中锁定目标。
  r…40t在继续向前飞行,前面那个巨大的热源,被导引头准确地捕捉着,电子管的电路传递着信号,操控后面的舵面,叠加了载机的速度之后,导弹的速度增加到了五马赫,面对着迎头而来的三马赫的黑鸟,勇敢地冲了上去!
  相对速度八马赫,一秒钟就可以飞出三公里去!二十公里的距离,就是六七秒钟的时间!
  “米格…25!已经发射了导弹!”几乎在同时,黑鸟内,后座的侦查系统官看着面前的屏幕,向着前舱的飞行员喊道。
  奥姆斯特中校冷静地说道:“不用着急,那些导弹打不中我们。”
  奥姆斯特中校右手推动操作杆转向,左手将油门操作杆拉到最后,让黑鸟以极速冲刺中转向。
  对着飞!


第七十章 拦截失败
  黑鸟的转向是很慢的,只是以3。2马赫的速度飞行,转向需要数百公里的半径,不过,奥姆斯特中校非常有信心,因为,迎面拦截,需要导弹的反应足够快才行!
  两枚导弹从远处划过,在如此的速度下,能看到的就是两个如同流星一样的亮点一闪而过。
  还有两枚!
  几秒钟的时间而已,跟着,另外两枚导弹,划过明亮的弧线,在黑鸟几百米的距离外引爆了战斗部。
  r…40t的发射重量近半吨,战斗部也有近四十千克,无数的碎杆战斗部在空中飞舞,可惜,这些战斗部的碎片,没有追上加速到3。5马赫的黑鸟!
  看,没有导弹能够打中黑鸟!
  迎头对飞的r…40t导弹,导引头已经锁定了那炽热的红外特征的黑鸟,但是,弹内的控制电路,却跟不上黑鸟的速度!传递到尾部,控制舵面的时候,又慢了半拍,就这样,本来以为动一下尾翼,就能够蹿到黑鸟的跟前,然后引爆战斗部,这种高速下,可不是精确撞击,只要靠近到十几米的距离上,战斗部引爆,哪怕一根碎杆砸到黑鸟上,也能将黑鸟砸得失控坠毁!
  可惜,电路的控制太慢了!相对速度八马赫,只能用闪电般的速度来形容了,说时迟,那时快,还是没炸到!
  如果舵面的响应更灵敏一些,控制系统的反应时间更快,或者是尾追攻击,说不定能奏效!
  仅仅几秒钟而已,就仿佛是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后舱的侦查系统官虽然不是第一次执行任务,依旧感觉到后背上满是汗水,终于摆脱了那些导弹!
  米格…25跟着前面的导弹,迎着黑鸟飞了上去,那个蓝色的目标,清晰地出现在安德烈的视野中。
  sr…71黑鸟本来是黑色的,但是以3马赫以上的速度飞行的时候,表面会因为跟空气摩擦,变成淡蓝色。仿佛一团蓝色的火焰一样,从安德烈的视野里,一下子消失。
  拦截失败!
  以前的拦截,是米格…25p基本型,现在,安德烈驾驶着米格…25pd这种改进型的战机,照样拦截失败了!
  耳机里传来了地面引导员的返航的声音,安德烈驾驶着战机,返回了索科洛夫卡基地。
  “防空军司令部的命令已经下达了,让我们不管想任何办法,都要将黑鸟打下来!哪怕就是撞,也要将美国人撞下来!”513团的团长伊万诺夫上校,向全团的飞行人员说道。
  美国人的气焰实在是太嚣张了,以前只是晚上,而现在,则是白天,在白天,大张旗鼓地前来侦查!作为苏联的国土防空部队,己方居然毫无办法,简直就是太丢人了!
  “我们现有的武器装备,无法达到拦截黑鸟的目的。”刚刚脱去了高空代偿服类似的飞行服,安德烈坐在会议桌的一边,说着自己的想法。
  前世就是飞行员,对世界航空的装备都有所了解,公开的资料上介绍米格…25的时候,就说苏联人的这种3倍音速的战机,可以跟在黑鸟的后面,对美国人的侦查进行监督,当时安德烈就有些不解,美国人的黑鸟侦察机,入侵苏联人的领空,而苏联人还很友好,跟在后面监督?奶奶的,按照苏联人的脾气,早就攻击了!
  现在安德烈是明白了,这么说是苏联人在给自己的脸上贴金,因为苏联人无法打下黑鸟侦察机来!所以只能是在屁股后面跟着!
  不仅仅黑鸟无法被打下来,苏联人自己的米格…25r侦察机,照样也没有在任务中被击落的记录,现在来说,对三倍音速以上的战机进行攻击,的确是超出了现有的技术水平。
  由于无线电指令遥控制导和半主动雷达寻的制导的固有缺陷,其精度已经无法攻击这类在1秒钟内移动600米以上的目标。而到了较近的距离,射击窗口又过于狭窄,而且由于导弹低下的机动性能,根本无法有效攻击。至于红外导引头的对空导弹,也是同样的道理,导弹此时的机动性还没有后世的动辄35g到50g的过载,而且导弹的电子性能太差,根本就无法有效地展开攻击!
  自从成为了苏联英雄,安德烈获得了全团人员的尊重,而且,前几次的行动,安德烈一直就以大胆和泼辣的作风为主,这次本来大家以为安德烈上天,一定能将黑鸟揍下来,但是现在,黑鸟依旧耀武扬威地飞过!
  伊万诺夫听到安德烈的话,也是眉头一皱,向安德烈说道:“安德烈,我们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有!”安德烈坚定地说道:“我们的电子技术还达不到击落三倍音速目标的任务,不过我们可以采取土办法,可以将我的战机改造一下,装上两门吊挂式航炮!”
  以现在的水平,使用导弹干掉黑鸟,那肯定是没指望了,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航炮!
  虽然苏联受到导弹万能论的影响,也没有像西方那样,在二代机上去掉了航炮,米格…21,米格…23,都是将航炮作为主要的武器的,但是,米格…25却没有装航炮。
  这是跟作战目标有关系的,米格…21和米格…23是战斗机,任务就是消灭敌人的战斗机,苏联人的电子技术,高效能的火箭发动机技术不成熟,必须要继续使用航炮这种武器,而美国,凭借电子技术进步,认为航炮已经没有用了。结果,越战中美国人吃了大亏。
  不过,米格…25是截击机,任务是快速高效地拦截敌方的轰炸机,使用导弹攻击才是最合适的选择,机炮就没有装备给米格…25。白白增加自重,还没什么用处。
  而现在,打黑鸟,航炮却是个很好的选择!
  听到安德烈的话,所有人顿时一愣,用航炮?
  “安德烈,这好像不行吧?”听到安德烈的话,伊万诺夫不由得否定道。


第七十一章 一举两得
  米格…25,作为一种能够飞到三倍音速的战机,所使用的武器也是特制的,都要能够适应高温才行,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有加装航炮,现在要在基地内改装航炮,这肯定是超出了己方的能力的,而且,还会给飞行带来危险。
  比如,航炮在三倍音速下的稳定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