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

第226章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第226章

小说: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的。
  当然,条顿国也有它的优势,就是——那里的流浪骑士很多。因为条顿骑士团是基督教世界著名的三大骑士团之一,所以,每年慕名前来投靠的德意志年轻流浪骑士很多,平均每年多达几百人。
  所以,条顿国从来不缺骑士。光是有身份和“条顿骑士”封号的条顿骑士,就多达800多人。而没有“条顿骑士”封号的骑士,得有好几千。而在导致条顿国衰落的那场“格伦瓦德之战”(又叫坦能堡之战)中,条顿国的2。7万大军中,光是板甲骑士,就有一万几千人。当然,他们的敌人波兰和立陶宛联军的人马更多。
  格伦瓦德之战失败后,条顿国开始走下坡路,无法再保持超过一万人的板甲重骑兵的规模。但不管怎么说,现在还是能保持五千板甲重骑的规模的。其中,光是有封号的条顿骑士就有800多人。
  因为国力衰退,条顿国无法雇佣足够多的流浪骑士。所以,现在条顿国,只能从每年过来的几百流浪骑士里,挑选特别出色的,补充到条顿国军队中去。大部分流浪骑士,其实是找不到机会的。
  很多年轻的流浪骑士怀着梦想来到条顿国,但蹉跎几年后,不少人会失望地发现,自己无法加入条顿骑士团。于是,很多岁数大了的流浪骑士,会放弃梦想,返回德意志地区找一个贵族效力。甚至,有的流浪骑士直接就近去投靠波兰或立陶宛。也有一部分会去条顿国名义上的附属国——立沃尼亚骑士团国,寻找机会。
  因此,马林这次募兵,只打算在德意志地区招募9000步兵和炮兵。然后,留下1000个位置,用来在条顿国就地招募骑兵。
  要知道,现在在条顿国等不到机会的流浪骑士又几千人。之前,菲利普大团长因为和在马林的食盐贸易中占有股份,所以出钱招募走了1000人。但菲利普大团长估计,还有两三千流浪骑士没有等到机会。马林在条顿国,选出1000流浪骑士,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些流浪骑士,虽然可能不聪明,骑士武艺也比不过那些被条顿国挑走的。但是,他们毕竟出身于骑士家族,马战能力至少比那些没有练过的平民强太多了。要知道,这些流浪骑士,至少训练了十年以上,马上武艺肯定差不了。将这些被淘汰的流浪骑士组织起来,淘汰掉人品不好的渣渣,完全可以组建一支精锐骑兵。
  而且,马林都打算好了,不打算组建纯粹的板甲骑士,而是决定把他们改造成类似波兰翼骑兵那种半身甲的重骑兵。
  这种骑兵,骑兵只穿半身甲,战马不披甲。其冲击力,比轻骑兵要强,比重骑兵弱。但是,他们的速度和持久力,比板甲骑士要更好。可以说,翼骑兵是板甲骑士和轻骑兵的折中品种。拿战时候,他们的名称叫做枪骑兵……
  马林打算选组建1000人规模的枪骑兵,试验威力。而且,马林还给这些枪骑兵选好了战术——“墙式冲锋”。
  这种战术,对付散兵线的骑兵,威力奇大。因为,密集的骑兵阵型,可以让更多的长矛捅在敌人身上。敌人就算武艺再好,面对戳过来的多支长矛,就算不被戳死,也要被捅下马,然后被地方战马轮番践踏……
  如果对面是轻骑兵,那就更不用说了,直接戳死,死了还要落地被战马践踏尸体……
  当然,这种战术,也就适合打欧洲骑兵和阿拉伯骑兵。因为,不管是欧洲骑兵也好,还是阿拉伯骑兵,他们都习惯用近战解决问题。
  但“墙式冲锋”拿到东亚和中亚去,绝对会被蒙古人和鞑靼人的弓骑兵虐得喊妈妈。因为,“墙式冲锋”整体速度不快。要是轻装上阵的弓骑兵一边逃跑一边回头射箭的话,绝对能虐死这些发动“墙式冲锋”的重骑兵。毕竟,他们的战马和下身没有护甲,抵挡不了弓箭……
  不过,马林也从未想过在亚洲使用枪骑兵和墙式冲锋。毕竟,马林现在的对手,基本都是欧洲人。欧洲骑兵习惯近战,要么使用骑枪,要么使用马刀,就是不习惯使用弓箭或火枪。目前欧洲唯一一支使用火枪的骑兵部队,还是马林的“黑衫骑士”……
  至于那9000步兵,施瓦茨将会带着他的手下们,在德意志南部穷国招募。不过,当施瓦茨带着手下赶赴符腾堡和阿尔萨斯两地的时候,发现这里符合招募条件的青年人已经不多了……
  这也难怪,马林之前在这两个地方,已经招募走了一万大军,让这两个地区,已经缺乏可以招募的敢搏命的贫穷青年了。
  无奈之下,施瓦茨派人快马加鞭送急信给马林,说明了情况……
  马林想了想,也觉得两地的兵源确实不足了。于是,他回信给施瓦茨,让他移师前往符腾堡周边的巴登和黑森两个诸侯国去招募新兵。
  巴登地区和黑森地区,都是山峦重重的地区,山民很多,经济也都不好。所以,在这两国招募贫穷的山民,还是很容易的。更何况,马林知道,后世黑森可是大名鼎鼎的佣兵之国。北美独立战争时期,英国因为陆军不行,雇佣了大量黑森雇佣兵为其镇压北美民兵。要不是法军的强行干涉和华盛顿使用土地勾引贫穷的黑森雇佣兵(华盛顿许诺,每个开小差的黑森雇佣兵将会得到50英亩的土地),英国人完全可以凭借黑森雇佣兵镇压掉北美的独立运动。
  就这样,在马林的指示下,施瓦茨把募兵机构转移到了黑森和巴登地区,开始招募当地贫穷好斗的山民,充作新的雇佣军的战士。
  正好,马林派去吕贝克等地购买商船的手下们也回来了,并带回了10艘200吨级的柯克帆船。只等那9000步兵从陆路分批抵达东弗里斯兰后,直接装船运往条顿国,并在那里进行严格的训练……


第三百四十九章 个人崇拜
  把1万大军放到条顿国那边,说实话,马林是很不放心的。当然,在施瓦茨等人留在条顿国那边的时期,军队是不会有问题的。但是,施瓦茨毕竟是马林麾下头号大将,在条顿国最多呆半年。半年后,施瓦茨等人就要回国。这时候,新的军团就会换人指挥。但是,马林可不敢保证,新的指挥官和基层军官会不会对自己死心塌地……
  于是,马林再度想起了当年攻破埃姆登城时发生的事情……
  因为泰勒助理主教的忽悠,埃姆登市民狂热崇拜之前的东弗里斯兰伯爵埃德萨德一世,并和自己的军队玩命,这给马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不过,后来,马林在让泰勒助理主教帮他培养一批年轻的教士后,就没去管他们了。毕竟,马林自己成了一国之君,成天忙死了,哪里有功夫管那些琐碎之事?
  现在,差不多两年时间过去了,泰勒助理主教那边应该出成果了吧……
  于是,马林派人去传唤泰勒助理主教……
  泰勒助理主教一年多没有见到马林了,此刻见到马林,跟见到亲人似的,满脸激动和狂热……
  “耶和华在上,我终于见到您了,无所不能的伯爵大人!”然后,满脸激动的泰勒助理主教,如同见到了权棒子的杜胖子一样,激动得要下跪……
  但马林知道,泰勒就是个小人,他脸上的激动,多半是装出来的。当然,也有真实成分。毕竟,自己能够给他富贵。
  “行了,起来吧,好好说话!”马林没好气地说道。
  泰勒果然收敛了很多,恭恭敬敬地向马林汇报工作……
  这两年,泰勒带了50名年轻的传教士,教他们如何帮马林忽悠百姓。这50名年轻的传教士,大部分都是东弗里斯兰各修道院的,也有少部分是从别的地方挖过来的。这些人统一的特征就是年轻,年轻,意味着拥有未来。当然,也表示他们没有现在……
  教会也是一个论资排辈很严重的地方,罗马枢机主教们,除了少部分后台极硬的,大部分都是走路都不稳的大爷。
  所以说,这50名出身平民家庭的年轻教士,想混出头,得熬几十年的资历。即便熬了几十年,也未必出头,还要看机遇。
  因此,当马林要招揽他们的时候,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靠。毕竟,机遇太少,能抓住一次,也就脱胎换骨了……
  这两年,这50名年轻的教士,跟随泰勒助理主教,学习忽悠平民的技术。虽然说,只学了两年,肯定不能和天生狡猾的泰勒相比。但是,其中大部分人(大约40人),已经可以勉强出师,去忽悠普通人了……
  毕竟,这些修士,虽然出身于普通人家庭,可进了修道院后,倒是一直有学习文化知识。所以,他们的文化底子普遍较好。泰勒教起来,也没有教文盲那样费力,两年时间,50人里就有40人勉强合格了。
  实际上,在中世纪,欧洲文化水平最高的群体,不是贵族,而是教士阶层。贵族群体里,也许会有很多不学无术的子弟,但教士里面,必定人人都有较好的文化修养。毕竟,要忽悠人,必须保证自己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行。而很多贵族,因为偏重于武艺学习,未必肯坐下来学习文化知识。
  所以,这个时代的教士,才是欧洲文化程度最高的群体。甚至,这个时代欧洲的大学,超过半数的大学生,都是教士。比如,大名鼎鼎的哥白尼,就是教士出身。原本,马林打算招揽他的,没想到,这货在意大利混不下去后,直接跑回波兰了。毕竟,哥白尼的舅舅,可是波兰本地的一名大主教。哥白尼作为宗教界的一名“二代”,在波兰根本不愁生计。只是在意大利期间,因为不在自己的主场,生活才有些困难。回到波兰,哥白尼还是个公子哥呢……
  正是因为教士群体文化程度高,很多教士还被贵族招揽,进入朝廷,担任重要公职。比如17世纪法国著名的政治家黎塞留,就是一名红衣主教。路易十三任命黎塞留为法国首相,而黎塞留也不负路易十三的期望,通过高超的政治手段,搞残了神圣罗马帝国,并让法国崛起为欧洲最强国家。
  当然,黎塞留那样的天才政治家,一百年也未必能出一个。毕竟,教士里拥有黎塞留那样的政治天赋的,还是比较少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教士的文化程度,普遍都很高。
  泰勒助理主教也是一个没有后台的人,通过多年拍马,才混到了助理主教的职位。但是,身为助理主教,虽然说是储备主教,可未必能够顺利接任东弗里斯兰伯国的教区主教。因为,诸侯国的主教,都是由大区主教和诸侯本人商议后决定的。而东弗里斯兰伯国的教区主教,主要是负责德意志北片的科隆大主教和东弗里斯兰伯爵本人商议后决定的。
  如今,里奇大主教已经躺在病床上苟延残喘,离死只有半步之遥了。所以,泰勒这会儿是非常焦急的。如今,马林传召他过来,他是欣喜万分的。因为,马林有部分权力,决定他的未来。而马林会不会推荐他为新的东弗里斯兰大主教,完全就看他教的这批年轻教士的忽悠能力……
  很快,马林就把那40名勉强合格的年轻教士,派到东弗里斯兰伯国各个教堂,通过周日做礼拜的机会,给普通百姓布道。顺便,帮马林宣传忽悠一下……
  为了检验效果,马林还特地乔装打扮,混入做礼拜的人群,考察那些年轻的教士……
  经过考察,马林发现,这些年轻教士的忽悠能力还是有的。虽然,忽悠不住自己这种受过后世高等教育的人,但这个年代的人,还是很听他们忽悠的……
  于是,马林满意了,正式向泰勒主教承诺,会在里奇大主教去世后,向科隆大主教推荐他为东弗里斯兰大主教。同时,自讨腰包,帮其向科隆大主教缴纳一定的贿赂……
  接着,马林正式接纳了那“毕业”的40名传教士,并打算把他们安排到军队中去。同时,马林会继续招揽一批新的年轻教士,交给泰勒培养。作为回报,泰勒会得到一笔“培养费”,为每年2000金币。
  接收了这40名年轻的忽悠教士后,马林立即挑选出20人,派往条顿国新军中。以后,这些传教士,每天晚上都会在军营中,分区组织布道,顺便,给那些新投靠马林的雇佣兵洗洗脑,让他们对马林搞个人崇拜……
  为了配合他们的动作,马林还安排达芬奇出马,帮自己描绘了一张“英明神武”的画像,很有太祖像的风范。
  之后,马林安排工匠,以此画为蓝本雕刻模具,印刷了一批马林画像。这些画像的用途,自然是用来悬挂在军营中……
  每天,那些忽悠教士的任务,除了布道,就是指着马林“英明神武”的画像,给那些新兵洗脑,教他们无条件地崇拜和信任马林,并力争做到心甘情愿地位马林赴汤蹈火……
  要知道,这些新兵,都不是东弗里斯兰本地人,都来自其他诸侯国。想要他们一开始就从内心效忠自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