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

第147章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第147章

小说: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泥炭土,又称泥煤或者草炭。其物质主要由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和完全腐殖化的腐殖质以及矿物质组成的。它一般在沼泽地区生成,在多水缺少空气的情况下发育而成。因为富含有机质,所以被认为是非常优质的天然沃土,也可以当做天然肥料。
  前世的马林,一开始并不知道什么泥炭土。但是,他工作后,租的出租屋的房东老太,却是个种花爱好者,喜欢在天台上种满花草。
  马林周末不上班的时候,有时候会跑到天台上晒太阳,若是遇到正在护养花盆的房东老太,还能聊一聊。
  房东老太是个嘴碎的,逮住马林,就喜欢唠半天。除了家长里短,就是向马林灌输养花的知识。
  老太太是个拆迁户,房子多,每月房租都能收不少。所以,她很有闲情逸致养花,而且还很舍得花钱……
  比如,平常人养花,随便找点土栽培就是。但老太太讲究档次,还特么特地去买了据说是进口的泥炭土,来作为花盆土,非常的奢侈。而且,老太太嘴碎,还经常带着马林显摆,把进口的泥炭土甚至包装泥炭土的写满英文的塑料袋都拿给马林看。
  于是,马林知道了泥炭土,还被老太太拉着去感受了下进口的泥炭土。据说,老太太买的泥炭土,进口自爱尔兰……
  而且,马林还知道,泥炭土在干燥的情况下攥在实力捏紧一分钟,松开后若是还能散开,就是优质的泥炭土。这些,都是房东老太前世逼着教给马林的……
  看到明显是泥炭土的沼泽边泥土,马林把手里抓起的一把干燥的泥炭土捏紧了……大约一分钟后,马林松开手,泥炭土也慢慢散开了。虽然不是顶级的,但马林知道,这也算是高级的泥炭土了……
  而马林看了下,这些存在了千万年的沼泽地区,这种泥炭土,貌似非常多,到处都是……
  那么,看起来,这些沼泽也并非一无是处。若是把水排干了,以这里泥炭土的肥沃,肯定都能改造成上等的良田啊!
  而且,泥炭土不但是肥沃的种植土壤,也能当燃料烧。在苏格兰地区,据说苏格兰威士忌的制造过程中,就是用泥炭作为燃料,来烘烤发芽的大麦的。
  虽然泥炭的热值不高,远低于煤炭。但是,它和柴火的热值相当,甚至超过柴火热值。所以,泥炭也是一种很优秀的燃料……
  当然,开采这种燃料不易,需要深入沼泽地区……
  总之,这些沼泽也不是一无是处。就是这些泥炭土,不管是作为肥土,还是燃料,都是很有价值的。
  甚至,马林还打算,在制作粪块肥料的时候,也加入一些泥炭土……


第二百二十七章 荷兰风车
  之前在瓦登群岛的时候,因为淡水资源很有限,所以,在群岛上挖沟开渠后,淡水就顺着沟渠分布到农田里了。
  因为是漫灌方式,所以都不用怎么抽水。而且,因淡水资源有限,被那么多耕地的沟渠一分散,根本不用担心农田发生涝灾。
  可在大陆上就不一样了,东弗里斯兰地区位于北海边的低洼地带。虽然,不像荷兰那样很多土地低于海平面,但也和海平面很接近了。
  这里是很多内陆河流流向大海的下游,比如埃姆斯河的入海口。所以,这边淡水资源充足得不得了。加上靠海和盛行西风,降水也很丰富。
  所以,在这里,完全不像瓦登群岛那样淡水不够用,而是太够用了,嫌多……
  在东弗里斯兰这边,种庄稼灌溉不是问题。问题最大的,是怕农田积水。毕竟,麦类作物,是不能泡在水里了。不像水稻,对水需求那么大。但即使是水稻,到了后期,也是不能泡水的。
  因此,在东弗里斯兰种地,排水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尤其是夏季农作物发育生长的关键时刻,降水多了些,容易泡坏麦田。
  而莱尔县的农业之所以发达,是因为莱尔县在埃姆斯河边上。只要挖好排水沟渠,连通庞大的埃姆斯河,多余的淡水,就会融入埃姆斯河,流向大海。那边古时候沼泽也很多,但改造容易点,只要多挖几条连通埃姆斯河的沟渠,就能把多余的积水排掉。因此,那边的农业最是发达。
  而东弗里斯兰中北部地区,因为没有像埃姆斯河这样的天然向大海排水的宽广的通道,所以开发很困难。
  想要把沼泽地开发成农田,首先要把积水排出去。所以,需要开挖沟渠,甚至要连通那些流向大海的河流。
  而即使沟渠挖好了,还需要拥有足够的排水手段。抽水泵这个年代显然是没有的,那么,一般只能靠人力了。
  “貌似,这个年代的荷兰那边,沼泽地也很多啊……荷兰……”马林突然眼睛亮了……
  他以前看过很多有关荷兰的文章介绍,最多的是足球,以及海上马车夫那一段。但是,在介绍荷兰崛起的那一段里,曾经提到过荷兰人拦海造陆。而且,这不是现代才开始的,而是从中世纪末期就开始了,正好就是这个年代。
  这个年代,荷兰人用从后世德国地区引进的风车,进行改进,并开始使用风车抽水,把低洼地区的积水不停地往外排,保证了那些地榆海平面的地方,不至于被积水淹没。
  “风车抽水,果然是个好主意啊!”马林拍了拍脑袋。这年头,虽然没有柴油机,但使用风车,也是很不错的。
  风车转速虽然低了点,抽水速度也很慢。但是,架不住风车能日夜不停地转动啊……
  只要有风,风车就能一直转下去,直到出故障……
  就算风车抽水速度很慢,但因为一直转,一天一夜的抽水量,也不比柴油机驱动的小水泵抽水一小时差。
  东弗里斯兰和荷兰是同纬度的,都属于盛行西风带,常年刮西风。虽然,荷兰那边直面大海,风力更大点,但东弗里斯兰也在海边,风力也不算太小。使用风车,也是恰到好处的。
  只要挖好排水的渠道,马林就可以让人在沼泽水潭边架起荷兰风车,日夜不停地抽水了。要是水潭太大,可以多架几架风车一起抽……总之,要把这些沼泽水潭的水抽干为止……
  只有把水都排掉了,才能方便农田改造计划啊。不然,面对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水潭,如何动手改造?
  想到就去干……
  马林立即派人去荷兰,寻找会制造风车的工匠,以及学习风车抽水的办法……
  事实上,在排水渠挖好前,还用不上荷兰风车。
  但是,风车不止是能够抽水啊……
  除了能不停抽水,荷兰风车还可以用来驱动大型石磨,搞风力磨坊,还可以驱动大型转动锯齿,搞锯木厂。还可以造纸……嗯,马林这一点想不太明白,风车是怎么造纸的?但是,前世马林读过的资料没给介绍过这方面的知识……
  但不管怎么说,光是抽水、搞磨坊和搞锯木厂三项,就足以让风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了。
  所以,尽管在排水渠挖好前,风车还不能用于沼泽排水改造。但是,先架起几座风车,搞几个风力磨坊,和简单的锯木厂,还是可以的。
  而且,在建造这些风车的过程中,固然是从荷兰请来的工匠占主导。但马林也可以安排自己的工匠参与建造,只要风车造多了,马林安排的工匠,自然也就能学会风车的制造了。到时候,再让这些人多带些徒弟,让很多工匠都学会制造风车。然后,会制造荷兰风车的人多了,等马林启动沼泽排水计划的时候,就可以大批量地制造风车,来进行排水了……
  只要排干那些积水,那么,那些本来就很肥沃的沼泽地区,就能改造成良田。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啊!那可是上千平方公里!折算成耕地,可开垦出24万7千英亩,折合12。35万尤格拉姆,或148。2万亩……
  当然,这些土地,不可能都变成耕地,还是有不少地方要修建房屋和道路的,灌溉水渠也要这算面积。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利用充分了,七八万尤格拉姆的耕地,还是能够开垦出来的。而眼下,整个东弗里斯兰,也才8万多尤格拉姆的耕地呢……
  只要挖好排水渠,架起大量的荷兰风车,拼命抽水,不信弄不出大量的良田出来……
  也许,这项工程成本极大,对于这个时代普遍欠债的贵族们而言,难以承担。但对于满脑子赚钱点子的马林而言,却是简单至极。
  而大规模改造良田,并不是说马林要依靠种田发大财。而是,马林想要更多的人口……
  这年头,德意志地区,人口嫌多的庄园到处都是,想移民不难。但把人移民过来,你得有地给他们种啊。而且粮食也要保证供应得上。
  所以,马林要开垦良田,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东弗里斯兰能承受更多的人口。只有人口上来了,经济才能大力发展。毕竟,这是个没有现代机器的年代,马林也不是机械博士出身,让他根据中学物理知识弄个简单机械可以,弄高效复杂的机器,就超出能力范围了。因此,想要提高生产力,还得依靠大量的劳动力……
  总而言之,马林引进荷兰风车,它不仅方便马林把大片的沼泽地区改造成良田,好容纳更多人口,也能方便东弗里斯兰国内磨面粉,甚至,还能帮忙锯木材,方便造船……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百二十八章 人口交换
  春耕即将开始,马林已经准备就绪。唯一麻烦点的,就是肥料块的问题,因为时间仓促,日晒风吹后的肥料,粪便的臭味,还是残余不少的,味道很不好闻,也难以遮掩。
  于是,马林又派人去沼泽地去挖了很多泥炭土,和这些肥料块混杂在一起,遮盖气味。但是,粪便臭味,还是盖不住。
  马林一怒之下,决定把肥料,全部由自己掌控比较彻底的农奴来完成施肥,不交给不相干的人经手。这样,泄密的危险就大大降低了。
  正当马林为春耕做准备的时候,克里弗公国突然派了使者过来……
  名义上,克里弗公国的使者,是来恭贺马林成为东弗里斯兰伯爵的,还带来了不少礼物。但那些礼物,让马林看了后有些翻白眼。原因无他,是因为这些“重礼”当中,主要是胡椒、肉桂、丁香等香料。
  按理说,约翰二世送这些贵重的礼物,算是诚意满满的了。但是,他哪里知道,马林有四艘船,正在从印度返航,穿上装满了香料……
  而且,马林吃东西没有拿胡椒粉蘸着吃的习惯。所以,香料的消耗,其实不大。只是,马林的便宜老爹老霍夫曼比较重口,对于大贵族大量食用的香料有些追捧。因此,才吃饭的时候,老霍夫曼经常喜欢用红烧肉蘸着胡椒粉、肉桂粉和丁香粉吃……
  好在老霍夫曼没把胡椒粉大量地撒进菜盘里,不然,马林根本就没法吃了。事实上,老霍夫曼还真这么打算过。但是,不但马林,玛丽夫人也不喜欢直接蘸着香料吃。所以,这事才作罢。
  克里弗的使臣兰尼特,这次来除了是来恭贺马林成为东弗里斯兰伯爵外,还有另一项使命——就是问马林要回那28名流浪骑士……
  约翰二世毕竟是心疼自己兄弟的,他知道,条顿骑士团国的构成非常复杂,菲利普即使成了大团长,也起码需要两三年的梳理,才能真正掌控住条顿骑士团国。这还算好的了,毕竟,菲利普王子从小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还算聪明。要是换做笨蛋,没准会被手下那些实权骑士给架空了。
  所以,约翰二世,是希望参加过马林征服东弗里斯兰战斗的28名见习骑士,都能去帮自己的兄弟。毕竟,这些人可都是见过血的,和那些没打过仗的普通流浪骑士是有区别的。而且,这些人也参加过马林军队的训练,是有练兵经验的。这一点,很受约翰二世看重。
  约翰二世对于马林的军事指挥能力和练兵能力非常佩服,所以,他希望,能够把这28个经历过战争,并被马林调教过的见习骑士,都送去帮自己的弟弟去。有了这些参加过战争,并学过练兵的见习骑士,也方便菲利普,快速地掌控条顿骑士团国的军队。至少,能在军中大量安插亲信。
  但马林哪里乐意?他手里有文化的军官非常少。这28个见习流浪骑士,他可是当宝的。起码,这些军官都能看得懂军令,执行起来没啥差错。不像以前,马林提拔了不少文盲军官,结果导致军令传达有困难。当初,为了准确传达指令,马林甚至在下令之后,还要再派人去确认,以确定第一批传令兵没有传达错指令。
  现在,有了这28人,马林直接可以手书军令,让随便一个战士骑马去交给军官就可以了。而且,这些流浪骑士,基本都才十八九岁,比较听话,能坚决执行马林的命令。那些老油条的流浪骑士,固然经验更丰富,但是,自己的想法也多,也容易自作聪明,擅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