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 >

第852章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第852章

小说: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里王闻言大喜,热情款待了郑和、张熙童一行,并犒赏三军将士,几天之后,交易完毕,古里王特意送了郑和一禹继续西去的详细海图,殷殷盼望着这位大明天使能把那天杀的海盗全给杀了,替他出一口恶气。
 
  ※※※※※※※※※※※※※※※※※※※※※※※※※※※※
 
  波斯弯,忽鲁谟斯。
 
  通译找来了新雇佣的向导,向导收受了郑和一袋金币后,立即向他殷勤地讲述前方将要到达的方向。
 
  “什么?你说,沿海岸驶到阿丹,就能到达天方?”
 
  郑和又惊又喜,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郑和激动地回身,望着东方大声喊道:“陛下!郑和做到了!此处去我中国,虽十万里之遥,但是奴婢真的赶到了圣地,可以朝谒圣地了!”
 
  郑和兴奋地望着岩壁上对当地人来说仿如天书的一哥图形,那是夏浔的船队经过时给他留下的指示路标。
 
  “没错!国公也去了麦加,哈哈,国公走到了郑和前面!”
 
  郑和开怀大笑,喊道:“来人,在此竖碑立留念!我大明舰队,就在这里!”
 
  从金陵城带来的石匠叮叮当当的一阵雕刻,当天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海浪涌着灿烂的金光,反映在海边一块刚刚雕好的石碑上:“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皓同风,放石于兹,永昭万世!”
 
  郑和抚摸着刚刚雕好的石碑,扭头望向西南方向,带着羡慕的语气喃喃自语:“国公此放已在麦加朝圣了吧……”
 
  郑和无限羡慕的夏浔此刻正在海上同风浪顽强地搏斗着。
 
  他率领着“海盗舰队”一路沿海岸西来,能做生意的地方就做生意,碰到不友好的人,也不介意多做一回强盗,在海上,他们曾打退过三支海盗船队。就这样一路西去,早就到达了天方。
 
  因为郑和的船队比他大上十倍,每到一处不管是经商做生意还是疥充淡水和食物都比他们麻烦的多,再加上郑和还要与当地的官府打交道,进行官方交往,所以速度比夏浔慢了不止一倍。
 
  当然,夏浔每到一地,都要打听朱允坟的下落,但是这件秘密使命已经快要被他抛到脑后去了。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在本来的历史上,朱允炆根本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永乐大帝担心的尴尬局面根本不会出现。
 
  一开始或走出于朱棣的交待也好,出于个人对朱允坟下落的好奇也好,他还肯认真去打听,可是越到后来越全无消息,夏浔几乎已放弃了对朱允炆的寻找,代之以对新航线的探索。
 
  大明已经改朝贡贸易为自由贸易,所以很快大明就将涌现更多民间的冒险家和航海家,探索一条准确的航线,这对整个大明未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费英伦在一路的经营和抢掠之中,也发了一笔大财,即便夏浔现在失言,不肯为他买一条船,他所拥有的财富也足以买下一条叫他睡觉都笑出声来的大船了。
 
  费英伦在忽鲁谟斯的时候就想告别夏浔弃船上船。因为在此时,欧洲人到南洋的航线就要在波斯湾上岸,由陆路经中东,再乘船到地中海,然后抵达欧洲各国,费英伦想在此登岸,返回故乡。
 
  直线距离来说,无疑这是近的,但是陆路运输的庞大代价,使得这条航线远不如从欧洪出发,经过好望角再绕过来更经济。
 
  夏浔对西洋所知有限,对世界地理也一知半解,不过他清楚地记得,欧洲人经过好望角可以一路走水路过来,根本无须在中闪还经过漫长的陆路运输。
 
  所以,他不肯放费英伦走,他要继续向京航行。他要找到那个此教还未取名的好望角,他不知道具体的航线,却自有他的笨办法,沿着海岸线一直往前走,就不信找不到非洲的最南端,那个等待他去发现的处女地。
 
  这法子,他打《轩辕剑》游戏闯迷宫时常用,虽然比看攻略要多耗费许多时间,但是能练级吖。如今不存在练级一说,却有财宝可抢,他的船员已经抢上瘾了。
 
  “我们是海盗,
 
  凶猛的海盗,
 
  左手拿着酒瓶,
 
  右手棒着财宝,
 
  我们是海盗,
 
  有本领的海盗,
 
  美丽的姑娘们。
 
  请你来到我的怀抱……。”
 
  他们唱着费英伦教给他们的歌,很快乐地往大海深处走去,不秤这一路下来,遇到的“怪”的级别越来越高,这个“,怪”就是变化莫测的天威,天威有谁能抵挡呢。
 
  大海给他们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危险。
 
  狂风咆哮着,掀起巨大的浪头,一个个连续不断地扑打在风浪中起伏不定的舰船上,根本找不到抛锚的地方,这鬼天气已经持续了三天,快要叫人发疯了。
 
  谁能想得到,前一庶还是万里无云的晴空,突然间就气候大变呢?这儿的气候与南洋明显不同。大雨连天接海,迷茫一片,根本看不消远处的东西。
 
  水手们在船上紧张的忙碌着,每个人都被又咸又冷的海水打透了,夏浔也出现在船头,脚下使了干斤坠牢牢地抓住甲板,依旧随着船舰有力的摆动而打滑。
 
  远远的,许浒声嘶力竭地向他喊着什么,可是风浪的咆哮声、暴雨的哗啦声、惊雷的炸响声交织中一片,根本听不清他在说什么。
 
  海水好象从四面八方挤压过来似的,夏浔能够听到船体受到挤压的声音,船体发出的吱吱嘎嘎的惨叫就在耳边,仿佛这船马上就要解体。
 
  前边一艘型号更小的船被一个接一个的巨浪抛来抛去,一会儿被掀到十数米高的空中,一会儿又砸进深深的漩涡,常常叫人以为它沉入海底,再也不可能出现的时候,它又顽强地浮出水面,你刚刚松了一口气,它又被一叮,巨浪砸下去……。
 
  风浪无休无止,折磨着人的耐心,唐赛儿被苏颖用布带绑在了床上,吐得一塌糊涂。苏颖这时候比夏浔能干,风浪中不时可以看见她的身影,与许浒一起指挥着船员,尽可力地驾驭这风浪中的野马。
 
  也不知什么时候,风浪终于渐渐减拜,所有的人都筋疲力尽地瘫洌在船上,船还在剧烈地颠簸着,可是比起狂风巨浪时的样子,已如在天堂了。
 
  忽然,前边那般在风浪中一直顽强挣扎到现在的小船上突然传出一阵惊呼:“触礁了!触礁了!”
 
  许浒、苏颖和夏浔相继跑到船边,只见那艘小船上的人正在船上跑来跑去,似乎想到堵住船底的漏洞,苏颖眼尖,向远处一看,一片黑乎乎的悬崖,苏颖立即大叫起来:“接近陆地了,各船小心礁石,抛绳子,靠帮,把人救过来,船能拖到岸边就拖,拖不走就弃船!”
 
  各船水手打起精神,摸尽最后力气驾驶船只避让暗礁,当几艘船终于相继停靠到岸边时,风浪终于停止了。


第1026章 航海精神

  第二天清早,阳光明媚,浪静风平,那暴雨狂风仿佛只是昨夜的一场噩梦。
 
  检点损失,发现只有那艘小船损毁严重,即便大修也很难再承担远洋任务,另外几艘船都有不同承度的损伤,有漏水的地方,需要进行检修。另外,有数十名船员被巨浪冲入大海,还有十多名船员砸伤摔伤,需要用药疗伤。
 
  许浒派人上岸去探索一番,发现他们停泊的地方是一片荒滩,但是七八里地之外,有一个当地人的小村庄,这里的人大多是黑色皮肤的人,夏浔知道,他们已经进入非洲。
 
  费英伦带了几个人到村庄里去,最后却带来一个阿拉伯人,原来这个地方很早以前就已经有阿拉伯人定居了,这个阿拉伯人到是很热情,在接受了夏浔的礼物以后,对他们更是热情备至。
 
  据他说,此地叫上剌哇,夏浔听说过这地方,在上一处歇脚点他们已经打听过这边的情形,但是越过红海之后的第一站本应是木骨都束,第二站才是上剌哇,却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风暴直接到了第二站。
 
  这个地方在后世属于索马里,此刻却是分别属于不同的国家。船队在此停下来,修补船只,让受伤的船员养伤,补给饮水,向当地人购买食物。这里少有草木,当地人专以捕鱼为业,所能补允的也多是各种鱼类,
 
  在此期间,一些士兵开始产生了厌倦情绪,想要停止远航,就此回头。在他们看来,已经得到了一辈子都花不尽的钱财,何必冒着船毁人亡的风险继续往前走呢?
 
  夏浔却依旧坚持继续前行,总要有人走第一步的,他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为什么放弃?接下来,大明将有更多的商船陆续西来,而代表官方的船舰将大幅减少,那时船队不再有这样庞大的实力,想要探索航路将更加吃力。
 
  那时大明的商船很可能会沿着旧航线,从忽鲁谟斯登岸,由中东去地中海。那么在欧洲人发现这条新航线之前,贸易的成本将成倍增加,这很可能使不喜远游的国人将他们的贸易局限到波斯湾为止。
 
  可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船员厌恶继续向更遥远的地方航行了,迫于部下的压力,许浒找到夏浔,向他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这时候,石匠正在悬崖上刻下巨大的指示图标,这个图标不只是用来给郑和船队做路标,未来的大明商团都可以根据这巨大的石标和紧接而来的郑和船队缓制的海图,轻易地沿着夏浔走过的路,走上一条黄金航线。
 
  许浒忧心忡忡地对夏浔道:“国公,前方的道路越来越险恶了,我们的船只都有损伤,修复之后,恐怕也不能继续远航。再者,我们是越过木骨都束直接到这里的,郑公公的船队到了木骨都束见不到我们留下的路标,会不会继续前行这也大成问题。
 
  同时,还有一个难处,我们在海上航行,主要以北极星为目标确定方向,可是我们越往这个方向行驶,北极星越沉向地面,现在已经快看不到了,如果我们不能找到一颗新的星星作为领航星,接下来将不知驶向何方,如果在茫茫大海上迷了路……”
 
  夏浔道:“接下来,我们完全在近海航行,贴着陆地向前行进,这样的话,不管是船只的问题,还是供给的问题,亦或是指航的问题,就都不成问题。”
 
  许浒小声道:“国公,我们离开大船队单独航行的时间太长了,整日在海上枯躁的航行,尤其是最近这些日子的旅程,饮食艰苦、没有酒喝、没有女人……,许多船员性情暴躁,发生斗殴,还有人敢公然反抗上司命令,我担心会出乱子。”
 
  夏浔指了指汹涌的海水,斥道:“我们这一路,就像唐僧取西经,有风花雪月,自然也有妖魔鬼怪,有锦衣玉食,自然也有缺水少食的艰辛。难道只能一路大鱼大肉,财宝女人?就连一点苦都吃不得!”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但西游记的故事却不是他编的,他只是孙悟空诸多故事的整理和编撰者,有关齐天大圣的诸多故事,这时早已通过说书、戏曲、话本等方式流传世间,所以夏浔的比喻,许浒完全听得懂。

  夏浔转过身,盯着许浒,严肃地道:“我们所欠缺的,就是冒险和吃苦的精神。你们本在东海为盗,照理说该比普通的官兵更能吃苦才对,现在怎么成了这副样子,我看……你们的纪律确实是太差了!”
 
  许浒面红耳赤地解释道:“国公,兄弟们从来没到过这么远的地方呀,他们……”
 
  夏浔摆手道:“我不需要解释!许浒,你给我记住,我们虽然扮的是海盗,可骨子里依旧是官兵,是兵就得听命令,前边就算是一座刀山,我叫你爬,你也得爬!前边就是一座火海,我叫你跳,你也得跳!”
 
  许浒颓然道:“是,卑职遵命!”
 
  夏浔冷哼道:“伤兵留下,等那艘小船修好后,叫他们驾着返回木骨都束,在那儿等候郑公公的舰队过来。其余人等继续赶路,有违军令者,斩首!如果他们真把自己当了海盗,那就按海盗的规矩来,吊死!”
 
  许浒怵然心惊,连忙垂首道:“是!卑职遵命!”
 
  海边,听许浒传达了夏浔的命令之后,费英伦像中了彩票似的,举着他那条受伤的胳膊,用他刚学会不久的山东腔兴高采烈地嚷:“俺受伤了!俺要回木骨都束!”
 
  “滚你的蛋!”
 
  许浒踢了他一脚,没好气地道:“谁不去你都得跟着,不听话老子吊死你!”
 
  ※※※※※※※※※※※※※※※※※※※※※※※※※※※※
 
  海路真的是越来越难行了。
 
  夏浔的船队继续上路以后,进入了一片更加危险莫测的海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