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 >

第687章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第687章

小说: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妙弋向他轻轻一点头,盛隆便如奉纶音,立即踮着脚尖走进禅堂,仿佛一位要去膜拜菩萨真身的虔诚信徒。
 
  夏浔护送队伍交接完毕了,他只是与迎候在城外的官员和士绅们稍作言谈,直待哈密官兵与敦煌官兵交接远比,哈密官兵入城休整,沙洲卫指挥昆季亲自带领三千精卒,护送夏浔一行人继续上路。
 
  经敦煌之畔而过,已经离城数里了,一片沙坡上,夏浔回首望去,但见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湖泊处处,澄澈、明净的天空上,洁白的云,任自由的风将它游移变幻着,仿佛世外桃源般美丽。
 
  夏浔默默地道:“十年前,你们离开青州伤心之地,自我放逐天涯。今天,我主动离开,敦煌城,我就不进去了。我想,你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宁静,希望我曾经的到来,没有打扰你们平静的生活,往事已矣,愿你母女二人,都能放下心灵的包袱,找到自己的幸福!”

  一个宽敞的院落里,一张石台,一条长凳,一个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四平八稳地坐在凳上,慢条斯理地喝茶。这个八字胡中年人,赫然就是拓拔明德竭力巴结的那位肃排卫镇夷千户所千户邵望心邵大人。
 
  他当然不是真正的镇夷千户邵望心,这个西贝货正是当年在凤阳一带混口食的千门高手万松岭。
 
  当年,夏浔从青州举家迁往金陵,这万松岭见他行囊颇为丰厚,便想在凤阳打他的主意,因为一时人手不足,便找到了在当地施展千术骗人钱财的同行谢雨霎帮忙,不料谢雨霎却知道这个杨旭乃是她自幼许配的夫家,表面答应帮万松岭的忙,暗地里却摆了他一道。
 
  万松岭在凤阳大狱很是吃了一顿苦头,逃出来之后,他咬牙切齿地追到金陵,想要以千制千,报仇雪恨。结果客场作战,信息不灵,他又被谢雨霎和她师父惜竹夫人整得死去活来,最后搜刮来的钱财都落入谢雨霏之手,孤身一人、光洁溜溜地逃离了金陵,还以为自己杀了官差,惹下命案。
 
  万松岭逃亡路上唯恐被官府通缉,便想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办法,他刻了个萝卜戳,照着官府衙门信封的格式伪造了一份公函,里面塞上废纸,外面粘上鸡毛,又弄了一套竹筒黄面的包袱往身上一背,就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官府的傅差。
 
  那驿站的人每天接待的南来北往的信使多了,哪有这种警惕性。再加上他们只是负责迎来送往,又不是签发公函或者接收公函的衙门,对公文的外表瞄一眼大概相符也就信了,于是万松岭这个骗子以公门中人的身份“大摇大摆”地一路西去,经河南,过陕西,一直到甘肃,一路上吃喝住宿全在官府所设的驿站里。
 
  十多年来,万松岭已在这儿扎下了根,还收了几个徒弟,成了当地黑道上颇有份量的一个人。
 
  前不久,拓拔明德到处向人打听镇夷千户所的关系,便被他给盯上子,万松岭摇身一变,就又变身成了镇夷千户邵大人。为了取信拓拔明德,他还当着拓拔明德的面进过一次肃州卫的衙门,然后又被衙门里的官员很热情地亲自送出来,拓拔明德就此对他的身份信之不疑了。
 
  其实,这甘肃之地实行的是与辽东原先一样的制度,即军政合一,不设地方官府,用卫所来统管地方一切行政、司法等各项事宜,所以那衙门口儿只要你有事就都能进得。这万松岭随便找点小事进了肃州卫,却给那办事的官员塞了厚厚的一个红包,那官员过意不去,当然要很热情地送他出来。
 
  最初,万松岭只想骗拓拔明德一笔钱就算了,不过随后他就发现这个胡商非常富有,而风……非常傻,这么傻的富人不狠狠捞他一笔,岂不是要天打五雷轰么?万松岭贪心大起,便想不只要赚他一笔好处,还想把他用来购买货物的那笔巨款一并骗走,这就需要设一个更大的局才成。
 
  因此,他的计划月已经拟定,他已使人去招呼几个得力的徒弟,准备与徒弟们联手,做一出大大的好戏,把那胡商巨款都骗到手。十年了,中间又经过靖难之役,想必他当年的案子已不在有人注意,只等这笔巨款捞到手,他就要回故乡去。
 
  落叶归根,虽然他是个贼,可贼也是有故乡的啊……


第829章 斗法

    春江水暖鸭炎知。
 
  战争阴云散去之后,最先做出反应的就是商场。
 
  肃州城里最大的贸易胡同已经率先恢复了景气,街市间行旅摩肩接踵,热闹非凡。除了行商坐贾生意往来,茶楼酒肆乃至青楼赌坊也坐落其间,商旅们可以在茶楼中谈生意,生意谈成便可以到酒肆中买醉,酒为色之媒,醉了就可以去青楼买欢,一夜欢娱之后还可以到赌坊里潇洒一回,一条龙的服务。
 
  其中,也有一些艺人在这里讨生活,比如陆羽茶楼里说书的木三水就是其中一个。
 
  木三水身宽体胖,肥头大耳,偌大一个光头,好象香火鼎盛的大寺院里的知客僧人。
 
  坐在他对面桌前的,却是一个瘦瘦巴巴的小老头儿,一脸的苦大仇深,粗布的衣衫,肩膀上挂一条褡裢,面前摆着一碗还没吃完的大饼泡肉汤。这人是个小行商,名叫冯万顺。
 
  木三水今天说的书是关于武王伐纣的一段神怪故事,取自南宋时期的《武王伐纣白话》,这就是《封神演义》的前身了,结果那冯万顺听了说他故弄玄虚,装神弄鬼,两个人就这么呛上了。
 
  此刻,两人就世上有无法术打了个赌,那冯万顺提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放进木三水面前的书桌之中,将桌布一盖,木三水张口便来,将冯万顺所写的话一字不错,全都说了出来,惊得冯万顺目瞪口呆。
 
  他蹭地一下跳起身来,跑到台上掀开桌布瞧了瞧,他亲笔写下几行字的那张纸还好端端地躺在书桌里面,不由好生奇怪。木三水得意洋洋地道:“如何?这世上真有法术吧?我告诉你,我就会这么一手,可我会这功夫,自然就有人懂得比我更加高明百倍的功夫,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撒豆成兵,那都不在话下,你已输了,拿钱来!”
 
  冯万顺哪里含得,面红耳赤地道:“你……你这都是邪术,说不定你是个白莲妖人!”
 
  木三水顿时变了脸色:“怎么着?扣一顶白莲教的大帽子给我就想赖帐不成,哥几个,叫他知道知道,这条胡同里谁才是地主!”
 
  木三水话音刚落,几个在茶馆里闪逛的大汉就晃着膀子向冯万顺逼近过来,一脸不善,冯万顺是个舍命不舍财的,死死抓住自己的褡裢……尖叫道:“你们干什么?抢东西啦!勒索敲诈啦,大家快来看呐……”
 
  饮茶的客人们倒是看着呢,问题是根本没人出来帮腔,眼看那几个大汗逼到面前,就要去抢他罅褡裢,突然一个尖嘴猴腮的汉子闪身进了茶馆,一眼瞧见木三水,便招手道:“三水,快着,师傅叫咱们去……有大买卖!”
 
  木三水摆手道:“不急不急,先叫我收了打赌的彩头!”
 
  那尖嘴猴腮的汉子急了,奔过来一把扯住他的袍袖,说道:“急事,大买卖,千千呢?”
 
  “她……”
 
  那瘦脸汉子一听就明白了,他拿起醒木,在桌上“啪啪”地拍了几下,喝道:“夜千千,快出来,师傅叫咱们去,有急事,快着点儿!”说着拖起木三水就走。
 
  这正主儿都走了,那几个帮闲的大汉不禁面面相觑,也不知该不该继续勒索这姓冯的小商人。这时木三水说书的桌下吱呀一声响,桌布一掀,竟然钻出一个人来,这人身材瘦削,灵活如猿猴,冯万顺看得惊奇不已,他方才看过那桌下,明明空空如野,也不知什么时候竟然钻出个人来。
 
  叫夜千千的瘦子追着木三水出去了,那几个大汉自觉无趣,互相打个手势,便也出了茶馆,这时一个好心的茶馆伙计才对冯万顺笑道:“今儿你运气好,要不然一定破财。实话对你说吧,这木三水和夜千千两兄弟有一手双簧绝活,旁人说双簧,都是事先将词儿记熟了才配口型,可他们二人,藏在下边的那人哪怕说些上边那人事先不知道的话,上边那人也能将口型配合的惟妙惟肖,除非你一直紧盯着他的嘴巴,或者与他面对面就近坐着,听得出声音并非发自于他口,否则是破绽全无。”
 
  车此同时,肃州城北门进来几个灰土布的汉子,城门前早有人迎上去,向他打声招呼,笑问道:“公孙大哥,这一趟买卖收成如何?”
 
  那姓公孙的人道:“嗨,看着偌大一座古墓,好不容易掘开了,却是金银俱无,只拿了一件铜独角兽、一件铜釜甄和铜二股叉、两件铜盆,另外就是大批的陶器,古钱倒是有几坛,却不值几文。我正想再掘一座大的,师傅急着找我们来,有什么大买卖么?”
 
  那迎候他的人打个哈哈道:“公孙大哥,详情我也不甚了然,不过师傅说了,这票买卖若是成了,这一辈子都吃用不尽!”
 
  那姓公孙的人听了精神大振:“竟有这样好事?走!咱们赶紧见师傅去!”
 
  各路人马陆续赶到一处大赌坊,赌坊里摆着十七八张桌子,赌徒们聚拢桌前,吆五喝六,这些人进了赌坊并不理会那些赌徒,只与看赌坊的打手打声招呼,便穿过赌坊到了后院。后院里,万松岭正喝着茶、吃着豆,静静地等在那里……

  宋晟接到夏浔的来信,不禁又惊又喜,他立即派人给京里和正在北疆前线的永乐皇帝报信儿,然后抱着病躯启程,赴嘉峪关迎接夏浔。
 
  夏浔信中所言,叫他立即控制胡商拓拔明德的事情,他也没有怠慢,他派了三子宋瑛亲自赶往肃州,抓捕拓拔明德,本来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情,谁知宋瑛到了肃州,却只抓了一群虾兵蟹将,主要目标拓拔明德和化名胡七七的于坚竟然下落不明。
 
  他闯进拓拔明德租住的马府下院抓人的时候,拓拔明德的一众手下都在,看样子浑然不知身份泄露,那拓拔明德并不像是得了消息逃走的样子,因此宋瑛一面派人报信给父亲,一面亲自审讯犯人,希望能逼问出拓拔明德和于坚的下落。
 
  可这些人都是帖木儿帝国派来的死士,要从他们口中问出消息着实不易,宋瑛迫不得已,只得对他们用了大刑,连夜拷问。
 
  宋瑛把一座肃州城搅得天翻地覆,抓捕拓拔明德和于坚的时候,宋晟已经在嘉峪关接到了夏浔和他那些幸存的兵士。据宋瑛说夏浔失踪日久,他联同哈密王脱脱各自派兵,把八百里瀚海都搜了个遍,始终找不到复浔下落,以当时情形来看分明是凶多吉少,只得如实禀报皇帝。
 
  永乐皇帝当时正在大漠里追杀本雅失里,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今年开春了,得知夏浔的不幸,永乐皇帝很是悲恸,但他当时还不能处置此事,因此他只吩咐宋晟调整军事部署一力担负起西凉防务,同时传旨京中,准备等他战事结束返回金陵,再为辅国公操办后事。
 
  如今有关辅国公后事的许多准备工作都已完备,谥号、祭文、衣冠冢、葬礼的规模、还准备加封他为汉中王,幸好他及时回来了,若不然等皇帝回京,把他的后事都操办完了,他再活蹦乱跳的窜出来,大明帝国恐怕就要遭逢一桩亘古未遇的难题:死后追封的郡王又活了,这王爵该如何处置?
 
  随即,宋晟又向夏浔通报了抓捕拓拔明德和于坚的情况,两下里一边交流着这半年多来发生的种种,一面也向肃州赶去。两地本就相隔不远,六七十里地,一天下来,傍晚时分也就进了肃州城。
 
  进城时,各方官员接迎寒喧,好一通忙碌,才得以入住肃州卫衙门特意为他腾出来的官邸,至于晚宴就得稍候了,一路奔波,又值夏日,夏浔一行人不说灰头土脸,却也是满面风尘,汗渍斑斑,总得先沐浴更衣,清洁清洁。
 
  夏浔在西琳和让娜的服侍下,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换了一身轻袍出去,两个美人儿才宽衣沐浴,这厢还没入水,早等得不耐烦的唐赛儿便闯进来,有人陪浴她哪肯一人洗澡,自然要与西琳和让娜同浴。
 
  两大一小三个美人儿脱得光洁溜溜,嬉水沐浴暂且不提,已经沐浴完毕的夏浔先已到了花厅歇息。
 
  下人早侍候了茶水上来,这时正好不冷不热,夏浔便往竹藤圈椅上一坐,喝起了茶水。
 
  此时的夏浔,一身玉色轻袍,头戴幞头,幞头正中还镶着一块鲜翠欲滴的翡翠,整个人文质彬彬,风流倜傥,就是肤色显得黝黑了些,饶是如此,叫人一看也是个公子王孙的架势,只是看他手中轻摇的扇子却不免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