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虎狼 >

第335章

虎狼-第335章

小说: 虎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洪承畴不假思索地表示赞同,这个法令给他的唯一印象就是:暴秦之欲无厌。
  “两个月前,齐公曾在福建快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讲述南朝未来的设想,和他的奋斗理想,其中有两个词臣以为很适合借用过来解释殿下的法令。”能够从观察司中脱颖而出,易成绝非凭借侥幸:“臣以为,殿下的法令可以改为:同工同酬,按劳分配。”
  “哦,此话怎讲?”
  “比如养猪,有人运气不好遭了猪瘟,有人则没有,付出了同样的努力却没有得到同样的收获,这是公平的么?殿下爱民如子,公正严明,岂能允许这种不公的事现于我们辽东?同样是捕鱼,有人在卖鱼的时候吆喝得好,差鱼也能当成好鱼卖掉,而有人笨嘴拙舌,好鱼也卖不出去最后却臭了,劳无所获,殿下当然要替老实人撑腰。而唯一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就是,一切收归官营,只要安心养猪、捕鱼,藩府就能保证他衣食无忧……”秦的上农除末令,里面只有六个血淋淋的禁字,而易成娓娓道来的官营法案,则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吴三桂和洪承畴都一起叫好,新法案的实行和宣传任务交代完毕,辽王又问道:“《辽东记略》,反应如何?”
  观察司最近在推广署名作者为辽王本人的一本书《辽东记略》,这本书既是辽境内所有考试的必测内容之一,还正在制造缩减本准备当作给辽东的孩子们的识字课本。
  “非常好,百姓们都说,读了殿下的书,吃饭也香了,睡觉也踏实了。”
  吴三桂又是一阵哈哈大笑:“拍马屁。”
  在洪承畴和易成走之前,吴三桂举起桌子上的书以示二人,上面写的乃是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
  “臣明白。”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吴三桂笑着补充了一句。
  “臣明白。”
  ……
  三条沟这个村以前一向是自己推举个村长,去负责和官府沟通事宜,辽东光复后不久,辽阳城那边派来了一个老军人出任村长,这个老军懂的东西很多,领导全村的人领会辽王府意图。
  村长继承了发展了观察司“大同世界能够在一个省先实现”的理论,将其进一步改进为“大同世界能够在一个村先实现。”
  村长领着全村人努力诵读辽王殿下亲著的《辽东记略》,欣喜地向县里报告三条沟村因此创造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奇迹:
  比如村门口风魔了十多年的陈疯子,再连续听了十天的《辽东记略》后,突然不流口水了,而是站起来高呼:同工同酬,按劳分配,辽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再比如老王家的傻子老二,在村里人帮助他学会诵读《辽东记略》后,眼睛一下子亮起来了,现在是宣传同工同酬、按劳分配的村积极分子,帮助无数小农思想浓重的后进村民意识到自己的落后,主动上缴了私养的家畜和家禽。
  最近《辽东人民观察家》的记者到疗养附近来了解同工同酬法案是如何造福辽民的,附近各村都争先恐后地描述在实现按劳分配后,生产急剧提高,家畜……不,是国畜存栏和国鱼产量都像是翻着筋斗云一般地节节攀升,粮食产量更是不用替了。三条沟的村长也当着《观察家》记者的面向县里激动地表示,明年三条沟夏粮要实现翻一番,秋粮则要再翻一番。
  ……
  常由对海州最近发生的事情有点看不明白了,上面说要清查南方的细作,辽王府估计每一百个人里就有一个,所以常由住的这片民居得揪出来五个。现在街坊邻里相互之间就像防贼一样地互相防备着,可是常由看谁也不像是被南方收买的的细作啊。
  海州城已经开始普及小儿识字,常由的孩子已经去上过半年学了,冲着这个,哪怕是工钱再少给一些他也认了。儿子还没有放学回来,干了一天活回家的常由虽然饥肠辘辘,但坚持不让妻子开饭。
  突然,门被一脚踹开,吓得常由夫妻都一个哆嗦,一帮彪形大汉夹着常由的儿子一拥而入,为首的正是甲长,他身后是神情严肃的小学老师。
  “常由反贼!”甲长手臂伸得笔直,指着常由的鼻子骂道:“你竟敢反驳辽王殿下。”
  “谁?俺?”目瞪口呆的常由又惊又怕,连忙一阵辩白:“冤枉,冤枉啊。”
  “你来说。”甲长低头看着常由的儿子,鼓励小孩道:“把你今天白天对先生说的再说一遍。”
  小孩稚声说道:“《辽东记略》上说,辽王和百姓——其中也有我,是最亲的,昨天爹和我说:辽王不是最亲,爹娘才是最亲。”
  “哼,反贼,你还有何话说?”里长怒吼一声,反贼名额就差一个了,他猛地又是一伸手指着躲在炉边瑟瑟发抖的常由妻子,问那个孩子道:“你娘,在你爹口吐大逆不道之言时反驳了么?”
  恐惧已经变得有质感,在揉捏着妇人的心脏,躲藏在身后的另外一儿一女迸发出啜泣声,这声音一下子压倒了妇人胸中的恐惧,让她重新恢复行动和言语的能力。
  “常由反贼!”不等长子回答甲长的问话,妇人就跳前一步尖叫起来:“他曾辱骂辽王殿下为禽兽!”
  “什么?”
  “什么!”
  常由和甲长同时大声嚷出来。
  甲长一挥手,如狼似虎的大汉们就一拥而上把常由叉起来,甲长凑到妇人眼前:“不用怕了,说,他到底是怎么辱骂辽王殿下为禽兽的?”
  “他说:虽然诵读了《辽东记略》百多遍,但也只学到了辽王殿下的一点皮毛!”
  “反贼!”甲长回身一个大嘴巴子把常由抽昏过去:“押走!”
  “严惩反贼常由!”
  妇人跟在人群后,呼喊着口号一直到街口,然后一路小跑回家,进屋后碰地一声把门紧紧撞上,泪水在眼前里一个劲地打转。
  “娘,”背后传来一声迟疑的问话声,惹祸的大儿子满脸迷惑地问道:“孩儿说错了么?”
  这声问题一入耳,妇人就感到胸口再次被恐惧所充满,她跪下来把三个孩子都拢在怀里,竭力不让泪水涌出眼眶:“反贼常由是个禽兽,辽王千岁才和你们的亲爹一样!”

  第二十七节 兄妹
  浙江明军的左翼沿海而进,面前的顺军的抵抗又一次被压倒,宁波府就在前方不远。
  “卿议会虽然没有明说,不过一样不希望赦免闯营精锐,”之前战争抓到的俘虏不算很多,只有极少量能算是长生军官兵,而最近这次战斗俘虏的顺军有好几千,其中三百多人都是曾经和许平转战过河南的,金求德提醒黄乃明道:“凡是长生军都不赦,这些从河南就跟着许平的都是他的死党,没有这些党羽他凭什么纵横天下?今日若是妇人之仁,日后公子必定会后悔的。”
  “是啊,不知道还要用多少我们的将士性命去换,”卿议会和南方的报纸已经把许平手下的长生军宣传成无恶不作的盗贼集团,宣称其中每一个人都是杀人如麻、残忍冷血的恶棍,南军的士兵对此也十分相信。对于之前的杀俘黄乃明始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今天的事情他同样不打算干涉,只是提醒金求德道:“不要有书面命令留下来。”
  “这个自然。”
  正如出兵前所估计的那样,想必后来加入顺军的新兵,对长生军官兵的消灭动静反倒更下,这些在河南投军的流民大多孤身一人,亲属不是死在明的暴政下就是渺无音讯;反过来说,其他顺军士兵大多有亲人在家乡,那些江南籍的顺军士兵有的甚至还是大家族的子弟,如果杀到他们头上恐怕会造成很坏的影响。
  尤其是浙江籍的士兵,明军并不把他们当作战俘扣留,黄乃明已经下令进行籍贯核查,凡是家乡已经被明军收复的顺军战俘就发给遣散费让他们回家,其余的则随辎重部队一起前进,每攻克一地就将此地的俘虏放还,此举为明军赢得了相当不错的名声,这也是浙江流亡卿议院的要求之一。
  对战俘的鉴别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批又一批浙江籍顺军官兵被带到军营门口,那里坐着一长列明军军官,顺军战俘在写有他们名字的文书上按下手印,然后接过递过来的一个钱包,接着就欢天喜地离开明军军营。
  而其他各省的战俘则还要继续关押下去,明军在浙南已经建立了几个战俘营用来关押他们,根据计划在舟山将在平定宁波府后被改造为一个大的战俘营,那里四面环海,只要驻扎一支水师就能有效控制俘虏们。
  带有陕西、河南口音的顺军是明军的重点关照对象,被确定于水淹开封之前参军的顺军官兵被分成一些小队,不引人注目地带到山林间予以枪毙然后就地掩埋。金求德已经下令,针对长生军的行刑将被称为:出于对无恶不作的匪徒的厌恶,而在官兵中出现的自发报复性x行为。
  “公子放心吧,只要对将领以礼相待就够了。”金求德曾宽慰黄乃明道:“曹操在官渡善待降将,大家就称赞他的仁厚,谁还会记得他把袁家的降兵都坑了呢?”
  在黄乃明的大营里,
  “我军一路奏凯,浙江已经基本光复,各路闯贼正在争先向南京逃生,”参谋们很兴奋地指出军事行动比计划的还要顺利,很快就要展开对南京的攻势:“少帅,或许可以把水师调入长江,万一闯贼选择不战而逃撤回江北的话可以干扰一番。”
  “我觉得这是多虑了,”黄乃明认为在取得长江沿岸的基地前,水师在长江内的作用有限,而且他也不认为顺军会舍得放弃南京:“我们会在江南消灭大量的闯贼的。”——消灭更多的顺军,尤其是长生军,这样就是许平付出也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众人散去后,一个访客来到黄乃明的大营外,卫士没有进行通报,访客站在帐篷的门前,凝神注目了黄乃明一会儿,从这个角度看过去,黄乃明的侧影激起了访客不少的回忆。
  “大哥。”黄子君开口叫道,打招呼的同时迈进她兄长的行营。
  “小妹,”黄乃明有些吃惊地叫了一声,抬起头望着来人:“谁送你来的?”
  一开始听许平弹琴时,黄子君总觉得对方身上有些熟悉的影子,这种似曾相识的温暖感觉让她感到很愉悦。不过后来则渐渐反过来,兄长的某些表情和动作会让黄子君突然愣住:“杨怀祖嘛,他快要去南洋了,临行前也想来见见大哥。”
  贺飞虎回到国内,南洋屯垦团需要新的总督,和南洋诸国也需要新的联系人。杨怀祖的手臂折断在山西,现在已经无法上阵打仗,黄石就打算把这个职务交到他手里。
  “哦,杨兄弟呢?”
  “他先去找他弟弟了啊。”
  黄乃明脸上不动声色,心里暗暗警惕,他知道嫡母不愿意妹妹继续守寡,总在劝说妹妹改嫁,而杨怀祖似乎也有这个意思——他残疾以后一直没有成亲,黄乃明不觉得他找不到合适的人家。虽然父亲和杨家的关系很深厚,但黄乃明总觉得妹妹就算改嫁也不该找个断了一臂的残疾人,黄乃明估计嫡母心里多半也是不愿意的,他计划过会儿找个机会暗示一下。
  “而且,小妹对于北方的那位劲敌……下毒的计划看起来是失败了……小妹对他可是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黄乃明猛地一阵摇头把这个念头驱逐出脑海,随着和金求德相处日久,黄乃明觉得现在有些念头会让自己感到十分惊讶,起码自己以前是绝对不会把亲人搁在政治天平上筹码的。
  “大哥你干什么呢?”黄子君观察着兄长的表情,轻声问道。
  “没事。”黄乃明随口答应道。
  “杨大哥对我就像是兄长对待亲妹子一样。”黄子君说道。
  “哦,是啊。”黄乃明完全不信,但是妹妹这样说他就放下心来,接着笑问道:“我那两个外甥怎么样了?”
  黄子君脸上立刻绽放出夺目的光彩,绘声绘色地给兄长讲起她两个孩儿的近况。
  兄妹二人说笑了一阵,黄乃明站起身来:“我还给他们备了些玩具哩。”
  走到行军床前的箱子边,黄乃明取出了几把精致的木制短剑、手铳,托着它们回头对跟过来的黄子君道:“回泉州的时候,我会再带匹小马回去。”
  “嗯,”黄子君伸手接过兄长递过来的玩具,但是目光一直盘旋在黄乃明的床头柜上,双手捧着那些物什,答应得显然也是心不在焉。




''



  “小妹?”黄乃明奇怪地看着妹妹,顺着黄子君的目光望过去,看到自己总是随身带在身边,休息时就解下放在床头的那块玉佩。
  “哦,这个吗?”黄乃明微笑着一伸手把玉佩取在手中,递到妹妹眼前:“小妹要想看看它吗?”
  “嗯。”黄子君把手中的玩具抛到床上,接过那块玉翻来覆去地打量起来,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