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柄大明 >

第529章

权柄大明-第529章

小说: 权柄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彦昌这话是说给李善长听的,李善长既然要找茬,刘彦昌可不会受气。

    说完了,刘彦昌又向皇上说道:“启禀皇上,请皇上明鉴,当皇上圣旨到达太湖水师的时候,只有这十艘战船是待命状态的,而其余的船只,都在内河维持水路畅通,还有一部分战船在海上巡逻,如果皇上给的时间再充裕些,太湖水师可以出动数十条战船,现在,只有这十条。还有距离近一些的五条战船,微臣已经派人给传令去了,估计会在数日之后,跟上我们的船队。”

    朱元璋听到刘彦昌这么说,还算是满意:“刘将军精忠为国,又深知朕的心意,不错!这十条战船,已经足矣!李丞相,今天下初定,唯有勤俭,才能够持国啊。”

    “是,微臣谨遵圣旨。”李善长说道。

    由于这次是仓促北进,其实,跟随皇上去大都的人也不过七百多人而已,除去五百人的御林军护卫,只有二百多宫女太监和随行大臣。

    “皇上,这几日,微臣一边在水上行船,一边将微臣的船只布置一下,皇上若不嫌弃,请上船吧。”刘彦昌说道。

    如果朱元璋自己有座船,那刘彦昌的战船,只需要在一旁守护就行了,但是现在看来,皇上是什么都没有准备,完全是吃定了太湖水师的样子,看来,就是连皇上在船上的伙食,也得由刘彦昌给皇上准备了。

    “好,那朕就上去了,这一路上,就有劳刘将军了。”朱元璋说着,在一名太监的搀扶下,通过桥板,上了刘彦昌的战船。

    “恭送皇上。”在李善长等人注视的目光中,朱元璋的脚,终于离开了应天的土地。

    朱元璋此次北进,是由冯国胜亲自率领五百御林军护卫的,分乘上刘彦昌的战船,一个时辰之后,战船终于启航了。

    “皇上,下层船舱内空气污浊,所以,给您的位置,是在甲板上方的船楼内,不过,上面高了,却又摇晃得厉害,您若是今晚住得不合适,微臣再给您准备。”刘彦昌说着,看着刚刚上船的那些太监,将朱元璋日常所用,统统塞进了那间被腾出来的船舱内,那里本来是刘彦昌的居室。

    皇上,一切都得是上才行,所以,给皇上选择船舱,要是靠下了,可是犯忌讳的。

    就连皇上的大内侍卫,也都不敢在皇上所住的宫殿房顶上巡逻,踩在皇上的头上,那可是大罪。

    刘狗儿的船上,加上了五十多人,一下,显得稍稍拥挤了些。

    朱元璋并不介意。

    上了刘彦昌的战船,朱元璋没有在舱室里住下,就四处在船上走动起来。

    刘彦昌的战船,是制式的车船,两侧三个水轮,在不停地转动着,不需要考虑顺风逆风,就可以在河道内任意行走。

    朱元璋没有坚持要下船舱去看看那些水手是怎么蹬踏板的,而是对上层甲板上的那些碗口铳产生了兴趣。

第721章 大都迎接

    曾经,太湖水师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陈风从水上攻城略地,所以,这些碗口铳火力惊人,一次齐射,就能够将对面的城墙砸塌了。

    但是现在,随着中原基本的统一,太湖水师的这个任务,也就结束了。这些曾经制造的用于攻城的战船,除了在河道内巡逻之外,没有更多的作用。

    即使如此,这些战船上的碗口铳,依旧被太湖水师精心保养着,虽然已经过了数载,碗口铳没有生一丝的锈迹,随时都可以发射弹丸。

    此时,这些碗口铳,都被草莲子盖着。

    “刘将军,这些就是碗口铳吧?”朱元璋问道。

    “是的,皇上,这些碗口铳,已经装备了我们战船数年了,现在已经落伍了,论威力,比不上应天城头装备的碗口铳。”刘彦昌说道。

    由于那个该死的天意,陈风不得不牺牲了很多东西,比如,在历次的战斗中,陈风的火器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朱元璋对陈风的火器,也早已经垂涎多日。

    于是,陈风授意泰州军械局,将新铸造的一批碗口铳,装备到了应天的城头。当初,刚刚运过去的时候,朱元璋龙颜大悦,亲自在应天城头,点燃了一门碗口铳,看着那弹丸,击中了长江之中的一艘靶船,大喜。

    而现在,朱元璋对这东西已经非常熟悉了,不过,还是显露出很大的兴趣来。

    看到朱元璋兴趣十足,刘彦昌在心底笑了笑,泰州军械局,已经在研制新的碗口铳了,不过,那些碗口铳,并不会装备在这些战船上,而是会装备在海船之上。

    太湖水师以后的发展,并不是在内河,而是在海上。

    “这碗口铳,乃是攻城和防守必备的良器啊。”朱元璋说道,此时,看到朱元璋喜欢,刘彦昌已经将一口碗口铳的草帘子解开,朱元璋用手抚摸着碗口铳漆黑冰凉的铳身,感受着它透出的寒意。

    突然,朱元璋问道:“你们太湖水师,在海上还巡逻?”

    刚刚在和李善长吐口水的时候,刘彦昌这般说过,现在,朱元璋又提了起来。

    “是的,随着平江等地对外贸易的越来越多,海上的海盗,也逐渐多了起来,为了保护我们海上的贸易,我们太湖水师,开始建造海船形的战船,在沿海巡逻,有的时候,也会保护商船行走,有一次,还真和海盗干了一仗。”刘彦昌说道。

    他们在海上打仗,又不会影响到大明朝的江山社稷,所以,刘彦昌说这些话,也不会避讳皇上。

    听得朱元璋一阵点头:“如此甚好!我大明朝的海疆,由太湖水师来守卫,朕非常放心。”

    贸易发达了,会给朝廷增加赋税,虽然说平江等地的赋税与朝廷无关,但是应天等地的商业,此时也已经发展起来,对整个明朝,都是有好处的。而且,陈风也说了,以后这些地区的赋税,要上交朝廷一部分的。

    历代统治者,都是重农抑商的,而陈风的穿越,改变了朱元璋的想法。

    另一条战船上,胡惟庸也在望着江上的风景。

    这次朱元璋北进,带着的人并不多,主要官员,只有二十多个。

    丞相要在皇上不在期间,与六部共同协商朝廷之事,所以,李善长是不会跟随的。

    在这种情况下,胡惟庸作为吏部派出的人选,共同去大都,胡惟庸当然知道,这是丞相对自己的刻意栽培。

    自己这次去大都,就是要去寻找,找到王爷谋反的证据,逐一收集起来。等到丞相大人什么时候需要,那就给陈风来最猛烈的打击。

    薛婉瑜还没有和自己联系,但是,自己绝对不能坐着等待,自己要寻找机会!

    对于胡惟庸来说,机会,就是靠自己去寻找的。

    就在朱元璋,浩浩荡荡地向着北方一路而去的时候,大都也收到了朱元璋要来的情报。

    本来,陈风作为镇守大都的王爷,可以总管各种事务,做好招待皇上的工作。

    但是现在,陈王爷并没有在大都,这样,主心骨立刻就没有了。

    而蓝玉寒,作为女流之辈,并不适合一直在抛头露面,更不适合在皇上到来的时候,前去迎接皇上。

    还好,在陈风走之前,蓝玉寒提议,将全家搬过来,以及最重要的,将施彦端老先生也接到了大都来,既然决定将大都作为以后的根据地,那自然要有更多的人坐镇。

    施彦端将扬州等地的要事,交给了罗贯中之后,就动身前往大都。

    现在,刚刚到大都两日,还没有适应了大都的气候,施彦端就遇到了大事。

    大都,太子宫内。

    “夫人,这次皇上突然来大都,我们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施彦端说道。

    虽然在以前的时候,施彦端一口一个蓝丫头,叫得非常自然,但是现在,随着陈风的地位的不断提高,施彦端也不能再倚老卖老了。陈风现在已经成了王爷,施彦端称呼蓝玉寒,也是非常尊敬地叫夫人。

    当然,蓝玉寒对施彦端,还是非常尊敬的。

    “老先生,这次皇上来,还趁着夫君不在的期间,会不会是别有所图?”蓝玉寒问道。

    万一,是想要趁陈风不在,将陈风的势力,全部笼络到他自己的手下呢?蓝玉寒很担心这一点。

    “这点应该不会,这次,皇上前来,据说只带了五百御林军,将他自己的安全,全部交给了刘彦昌将军,而且,到了大都,这里都是我们的人,他真的想要对王爷不利的话,那应该是将王爷叫到应天去才对,而不是来大都。”施彦端说道。

    其实,施彦端这番分析,蓝玉寒也是想过的,但是,这次皇上来的这么突然,什么目的,她却怎么都猜不出来。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更应该做好准备。”蓝玉寒说道:“皇上把他的安危,全部交给了我们,万一要是出什么差错,到时候,我们恐怕不逆天行事,也不行了。”

    蓝玉寒的话,让施彦端立刻一惊,蓝玉寒是非常聪明的,她说出来的,正是施彦端没有想到的。

    皇上乃九五之尊,万一要是在大都出了什么差错,哪怕就是一杯茶水喝了拉肚子,恐怕都会和王爷有关系,现在,全国都遵朱元璋为皇上,这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了,这要是出了什么事,还真不好交代。

    “夫人所言甚是,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彻查大都的每一个角落,确保皇上来大都的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意外发生。”施彦端说道。

    “我们要注意大都内的色目人等人的举动,皇上这么大张旗鼓地来大都,要是蒙古人知道了,一定会派人来行刺的。”蓝玉寒补充道。

    “这件事,就都交给常将军负责了。”施彦端向常遇春说道。

    “放心吧,夫人,我会把大都城从头到脚翻个遍,所有的色目人都盯紧了。”常遇春说道。

    “注意,不要影响了这些人的正常生活。”蓝玉寒加了一句。

    陈风向来都主张实行仁政,刀剑可以杀人,但是永远都无法得到民心,只有真正地关心百姓,才会得到百姓的爱戴。

    这城内虽然是色目人和汉人较多,但是,他们现在,都是大明的子民,虽然皇上要来,也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做法,比如,将这些人直接抓了。

    蓝玉寒说完,常遇春笑了,没有说话,这个夫人,是非常聪明的,以常遇春的个性,还真有可能将这些色目人全控制起来,等到皇上走了,再放出来。

    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那可就费力气了。

    “在宫中,不是有一艘龙舟吗?我们可以将那龙舟,开到运河上去,迎接皇上,这样,会不会显得更气派一些?”蓝玉寒接着说道。

    那龙舟,可是上一个皇帝亲自监督制造的,虽然时日已久,但是,当初都是精雕细琢,与其留着最后变成柴火,倒不如现在利用起来。

    既然皇上来了,那就得隆重地迎接一下。

    听到了蓝玉寒的话,施彦端说道:“此法不错!我们还得派人,前去通知王爷,希望王爷能够尽早地赶回来。”

    虽然他们在做各种准备,不过,最适合迎接皇上的人,还是陈风。

    蓝玉寒点点头,希望王爷快点回来吧。

    山路颠簸。

    来的时候,都是骑马,路上即使有些坑洼,也不会有大碍。但是,现在成了马车,尤其是,马车不再是运送货物的马车,上面还有贡女,这速度,就无法再快了。

    但是,陈风不知为何,此时,那个李丽珍,仿佛是变了一个人一般,一直都在催促着陈风快走。

    本来,天都要快黑了,陈风想要露宿,但是,李丽珍却不同意,催着继续赶路,那样子,仿佛急于一下子奔到大都,然后到应天,去见朱元璋一般。

    由于贡女们都在一起,周围又有敏敏的娘子军,所以,陈风也不便再关心李丽珍什么了。

    总之,李丽珍现在已经变得很奇怪,都说女人是善变的,也许,这个女人,没有把那晚上的事情当回事吧。

第722章 赌注

    “赵老板,这次去高丽,收获颇丰吧。”陈风一路上也无事可做,只能是向着赵老板找乐子了。

    听到陈风这么说,赵老板赶忙说道:“哪里,小人这次,还不都是托了王爷的福,要不是王爷,小人哪里有机会敢来高丽?趁着那两日王爷用不着小人,小人只是在高丽西京的铺子里,淘了几棵人参而已,品质也没有高丽进贡的人参好。”

    陈王爷是什么人,万人之中,一眼都能找出对方的将领所在。赵老板根本就不可能瞒得了陈王爷,再说,陈王爷也是做生意的人,怎么会怪自己的这个行为?

    赵老板在高丽西京呆了两日,反正也不需要他干什么了,于是,赵老板就带着阿三,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