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柄大明 >

第351章

权柄大明-第351章

小说: 权柄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这些挑夫们慢慢地上了城头,常遇春好奇了,这是什么?

    正好看到史忠护送这批人过来,指挥着他们将这些箱子放在城头上,常遇春立刻走了过去,问道:“史忠,这是什么?”

    “大人,这是在池州的府库里面找到的,还真是好东西啊。”史忠乐呵呵地说道。

    挑夫们放下箱子,就下去了,史忠拿过一柄腰刀来,顺着箱子的缝隙,用力一撬,这箱子的盖子,就应声而起。

    打开盖子,顿时,常遇春两眼直了,这不是弩机吗?

    箱子里面放着的,是还没有组装好的弩机,那些金属的部件,还放出一股清油的味道。没有想到,池州居然有这么多好东西,要是摆上了城头,自己的这些骑兵,根本就甭想攻上城头去。可惜了,他们居然弃城而逃。

    常遇春也知道,弩机是防守利器,但是,任何一种武器,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如果任这种弩机在城头上日照风吹,那么,几年之后,弩机就会老化,重要的弓片,棘轮等部件就会失效,所以,这些大家伙,向来都是在临战前,才搬上城头的。

    常遇春自然不会吝啬,有这些好东西,再加上碗口铳,封锁江面,就会有更大的把握了。

    太阳西下,夜幕笼罩了大地。

    周围一片静谧,除了岸上的那不知名的虫儿的叫声,几乎万籁俱寂,而江面上,还有些轻微的划水声。

    常遇春没有坐等,在巩固城防的同时,也分别派出了斥候,在水上,在沿岸,分别有人向下游渗透,希望能够提前发现对方的痕迹。

    如果是陈友谅的战船行动,那么,一定会有很大的动静,哪怕就是不用千里镜,也能够轻松地发现。

    骑兵马快,但是沿途不好走,而船只虽然慢,但是顺流而下,几乎不用费力。

    半夜的时候,还是骑兵首先发现了异常,在那江面上,他们看到了巨大的船只的轮廓,在这个深夜,陈友谅的船队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停船休息。

    看到这个情况,骑兵的十夫长的脸上露出了欣喜,他立刻派出两人,返回池州禀报,另外的人,继续跟踪。

    四更天的时候,斥候就返回了池州,向常遇春报告了消息。

    一直以来,常遇春还在担心,若是陈友谅的水军已经过去,自己就没什么仗可打了,而现在,终于有自己立功的机会了。

    发现对方的时候,是在繁昌,这样的话,就算是他们立刻出动,也得天亮之后,才能够到达这里。

    所以,常遇春命令,五更吃饭,同时士兵开始做战前的准备。

    火头军们首先得到了消息,五更吃饭,那四更的时候,就得开始准备做饭了,几万人的饭食,准备起来是个大问题,而且,连续几日都是吃干粮了,大战在即,肯定得有肉才行,这也是他们的一大特色,士兵们吃得饱饱得,打起仗来,才有力气。陈风的军队,从来都没有克扣军饷的事情,粮饷充足,因此,伙食一直都很好。

    还没有到五更天,香味就飘到了城头上。

    不用人催,士兵们都懒洋洋地起来了,然后,等待着火头军将饭食送到城头上,排着队,依次地打到了带着大块肥肉的菜,个个眉开眼笑。

    吃肉不是第一次了,不过,这么早就吃饭,一定是要打仗了。想起打仗,他们都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就痛宰这些天完军。

    本来跟天完没有任何交集,但是,他们敢来打己方的主意,那么,就是己方的敌人!

    吃完了饭,弩机被装上了箭矢,碗口铳也装填完毕,做好了发射的准备。

    万事俱备,只欠东方,守军们心情很平静地等待着那个时刻的到来。这就是老兵和新兵的区别,新兵们初上战场,都会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而老兵,就是头顶上的箭矢嗖嗖作响,一声令下,还是敢毫不犹豫地冲上去。

    太平城的战况,常遇春暂时还不知道,不过,既然对方返航了,那就肯定是被打回来的,否则,他们肯定会顺流而下,打应天,甚至打太平。

    而己方这次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得漂亮,一个都不能放跑。

    在池州的上游,昨天也凑齐了七十多条大小渔船,上面载着一千的黑衣军和一千的窑社骑军,虽然下马上船,他们作风依旧硬朗,只待常将军发出信号,他们就冲下来,冲得慢了,恐怕,就剩下打扫战场的活了。

    太阳缓缓升起,常遇春已经数次用千里镜巡视江面,还是没有看到对方的痕迹,难道是自己动手早了?不过,这样也有好处,现在,士兵们精神饱满,正是士气最旺的时候。

    又过了半个时辰,终于,蓄势待发的常遇春的军队,看到了江面上的那支船队。

    大型的战船,两侧的船桨在华东着,由于是逆流而上,速度并不快,远远望去,非常壮观。

    一条,两条,很快,布满了整个江面。

    如果在以前,面对这样一支水军,本能上,他们会颤抖,会害怕,但是现在,他们更多的,反而是一种兴奋,他们像猎人一样,看着江面。

    几乎在同时,陈友谅也在打量着远处的城池,本来,要是连夜赶水路,今日天亮之前,就能够赶到,但是,在得知后面没有船队追来的情况下,同时,为了保持体力,以便一鼓作气地拿下池州,他不得不在昨晚的时候,休息了半夜,逆流而上,水手的体力消耗很大。

    现在,池州终于到了,本来,攻太平,以为是块肥肉,却着实地咬到了铁板上,崩掉了几颗牙齿,而这池州,是鞑子守卫的,按理说应该很好拿下,如果里面的守军不傻的话,看到己方的这阵势,就该逃跑了,这也是他选择现在这个时候攻击的原因。

第479章 两万三眼铳

    “咚,咚,咚。”陈友谅亲自擂起了战鼓。随着这鼓声,各艘战船,都摆开了攻击的架势,向着城头划去,池州的城池并不高,只需要短梯放在船头的甲板上,就能爬上去。

    但是,经过了前两日的战斗,他们的军队,士气并不高。

    本来,和汉人战斗,和自己的红巾军的同胞战斗,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接着,又有消息在他们之间流传,彭祖根本就没有死,就在太平城内,一切,都是陈友谅的诡计。

    若不是这次打的是池州,他们根本就不愿意继续卖命了,谁都想回到汉阳去。

    张定边脸色惨白,还是被抬到了甲板上,这次进攻,太重要了,他虽然负伤,还不愿意落后,要亲自督战。

    城头上太过冷静了,他们这么兴师动众而来,城头上,居然没有出现慌乱的情景,这让张定边有些疑惑。

    接着,就听到了一种箭矢划过空气的声音,嗖,嗖,嗖!

    随着这声音,他们几乎用肉眼都能够看到,那些如蝗虫般飞来的箭矢。

    顿时,张定边大惊,就看这架势,就知道城头的守军,绝对是有备而来的。

    这么多箭矢,其中大部分,恐怕都是弩机发射的,要不是提前得到了消息,会把这么多弩机,都摆在城头上吗?

    常遇春心情很好,本来,他最害怕的,就是这些船队,不搭理自己,一直向上游开动,这样,即使城头所有的远程武器发射,也不会给对方造成多么大的伤害。

    而现在,这支船队,居然要来找自己的麻烦,这简直是太好了,自己现在最希望的,就是他们来找麻烦啊。

    碗口铳只有五十多门,而各式弩机,足足有五百多,加上常遇春军队的弓箭手,这一次射击,就已经是铺天盖地的箭雨。

    所以,常遇春没有让碗口铳先发射,而是让弩机先开动,碗口铳虽然射程远,但是准头不是很高,想要提高准确度,那就得放近了再发射,而弩箭,则是漫射。

    这个时候,其实,要是有百虎齐奔的话,那就更合适了,可惜,这种武器,骑兵不方便携带。

    不过,常遇春有后招。

    当看到这漫天箭雨飞来的时候,陈友谅心中知道不妙,什么时候,守城的新附军这么勇猛了?要真是这样,哪里会有红巾军所到之处,立刻就攻破城池?不可能!再一想,不会是他们虚张声势吧?

    如果自己要是就这么,被城头的一通箭雨给吓得退兵了的话,恐怕就无法负重了,因此,这么一想,陈友谅没有收兵,而是下令,继续进攻,违令者斩!

    这个时候,陈友谅还没有想到,是陈风的军队占领了池州,毕竟,刚刚在太平双方干了一仗,这里根本就不会被陈风所注意,再说,即使是朱元璋或者陈风真的有心,也不会有这么快的速度光顾池州。

    由于对方的城头高过己方,而且,又使用的是弩机,才有这么远的射程,己方靠近之后,同样可以使用弓箭,抛射杀伤城头的敌人,这些新附军,哪里有什么战斗力!

    陈友谅在坚持着,他是不会退兵的。

    看着那些水兵们悍不畏死地冲上来,那些船只划得一个比一个快,而且,甲板上,似乎他们连避都不避,常遇春更是大喜,本来,他最怕的,就是对方感受到己方火器的威力,然后调头就跑,这样的话,自己的那些破渔船,还真是追不上,顺流而下,渔船还差不多,逆流而上去追击,就很难办到了。

    “将军,我们的碗口铳,还不发射吗?”一名火器手问道。他已经等不急了,弩机,甚至窑社骑兵的弓箭都用上了,为何这射程更远的碗口铳,却不让用?

    常遇春摇了摇头:“不行,时机未到。”

    什么时机未到!还不是嫌己方昨日在攻打城门的时候,准头太差吗?那是刚刚组装,没有校对的原因,这次再射,绝对不会那样了。虽然知道是给己方小鞋穿,但是,慑于常遇春的淫威,他什么也不敢说。

    他当然不知道,其实,常遇春是有目的的。

    现在,对方攻得那么猛,完全是因为后面的那个战鼓声,所以,常遇春不愿意现在就把碗口铳拿出来,只要一拿,对方就知道,自己有这种大杀器。

    现在,先隐藏实力,等待对方再靠近了,更有把握了,争取第一轮射击,就把那条船干掉!

    擂鼓的是什么人?好吵!惹恼了常疯子,后果很严重。

    常遇春从千里镜里面,可以看到那个光着膀子敲鼓的人,这个人,很有可能,就是对方的统帅,至少也的是个大官,否则,为何连衣服,都要旁边的人拿着?要是自己的话,扔到甲板上就行了。

    这种人,让常遇春看得很不舒服,所以,碗口铳,是留给他的。

    靠着不怕死的精神,终于,陈友谅的军队,接近到了可以放箭的距离上,前面的战船的甲板上,弓箭手们毫不犹豫地拉开了弓,搭上自己的箭,就要拉开。

    谁知,这箭矢还没有射出,他们就看到了对面的城头上,突然冒出了一股股的黑烟。

    顿时,他们心中大惊,这弓还没有拉满,就将箭匆忙地射了出去,接着,下意识地,就想要找地方躲避。

    在平江,他们就已经知道,看到这烟雾,那就意味着可怕的死神的降临。

    果不所料,随着持续不断的火器的声音,细小的弹丸就飞了过来,这些弹雨,比刚刚的箭雨还要密集!

    常遇春带来的军队中,窑社骑兵使用的是冷兵器,包括人手一把的弓箭,而他带来的黑衣军,使用的则都是三眼铳,也就是火器。近两万杆三眼铳,一次发射,那就是近六万颗弹丸!虽然准头不高,却着实是一片死亡之雨!

    当这弹雨飞过之后,冲在前面的十几条战船,伤痕累累。

    没办法,为了最有把握,因此,这些三眼铳瞄准的对象,自然都是在最前面的战船,即使是有八成弹丸落到了水里,那也有一万多颗弹丸,成功击中了这十几条战船,每条战船,都被上千颗弹丸光顾了。

    上千颗!船体上满是伤痕,就连最坚硬的船桨,都硬生生地被打断了多支,就连甲板,有的地方都被打成了马蜂窝。

    除了底舱内的划桨的水手,很少受到伤亡之外,暴露在外面的人,几乎都在痛苦地呻吟着,躲在桅杆后面,躲在木板后面,都没有用,因为,这些弹丸,很多都能贯穿,倒是直接趴在甲板上的人,有几个幸运,毫发无损。除了痛苦地呻吟着的,很多人,都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甲板被染成了红色。

    “立刻撤退。”张定边很幸运,他的船在后面,没有受到打击,偶尔飞过来的几颗流弹,也和他擦身而过,但是,看到那烟雾,听到那火器的声音,他已经知道,大事不妙。整个城头,都被黑烟包围了,那得多少火器?

    打太平的时候,陈风手下只有六百火器,而现在,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