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柄大明 >

第338章

权柄大明-第338章

小说: 权柄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风的威名,他们都是知晓的,这个人,名声是很正派的,一直都是为了反元大业,而彭兄弟,是他的师傅,这个人,会干出杀害师傅的事情来吗?

    至于朱元璋,似乎也没有必要那么做。

    这个怀疑,在心头一闪而过,接着,徐寿辉就看到了一脸严肃的陈友谅。

    “禀告皇上,我们即将到达池州,再有一日的路程,就将到达采石。”陈友谅说道。

    顺流而下,走得很快,现在,已经到了池州了。

    本来,池州是有鞑子守卫的,但是,面对着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池州的守军,知道他们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战战兢兢地躲在城内,希望这支军队不要打自己的主意。

    除了水军,陆地上,天完国的军队也在顺着长江北岸行进着,此时,他们的战船数量还不够把他们全部运走,所以,还得有这一半的人走陆路。

    “陈将军,要不,我们先拿下池州?”徐寿辉小心翼翼地说道:“这样的话,我们进攻太平,也就有了一个跳板。”

    “不。”陈友谅立刻反驳道:“我们现在,最要紧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打到太平,打到应天,打到平江去。这池州,只是一座小城,根本就不足以让我们延误。”

    听着陈友谅如此坚定的语气,徐寿辉讪讪地一笑,猛然之间,他才发现,现在似乎自己,凡事都得听陈友谅的了,比如说,这次出击,并不想把家眷都带到船上来,但是,陈友谅一坚持,自己就听从了。

    这个天完国,现在到底是谁说了算?徐寿辉心中的那种感觉,更加强烈起来,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就算是彭兄弟,也非常尊重自己的意见。

    “请皇上到船舱内休息,外面风大,明日,且看我军拿下太平!”陈友谅说着,向旁边的护卫说道:“扶皇上进船舱。”

    自己才刚刚出来。还不想回去啊,才想到这里,徐寿辉就感觉到两边传来了护卫柔和的声音:“皇上,请进吧。”

    这两个护卫的面孔,都很陌生,徐寿辉想起,这条船,包括其他几条乘坐着大臣的船只,上面的士兵,都是黄州军,也就是陈友谅手下的军队。

    这次从汉阳出来,陈友谅算是彻底将自己架空了,徐寿辉的心里,彻底明白过来。

    但是现在,自己手下还能够依靠谁?徐寿辉终于明白了,却突然发现,手底下,已经没人了。

    倪文俊叛了,赵普胜也叛了,傅友德和丁普郎不知所踪,彭兄弟,生死不明。

    想到这里,徐寿辉眼前一片茫然,跟着这两名护卫,慢慢地向下走去。

    徐寿辉走得很慢。

    陈友谅看着徐寿辉的背影,脸上露出了笑容,徐寿辉这么识相,倒是可以让他多活几日,如果他要是敢于反抗自己,那就让他坐的这条船沉了好了。

    陈友谅不知道,这次没有拿下池州,也是一个错误,因为,这会影响到他后撤的水路安全,当然,在现在的陈友谅看来,他是不需要后撤的,拿下了太平,再拿下应天,干脆,就将国度定在应天好了,到时候,自己可以将应天改名为顺天。

    ………

    陈风听到了朱元璋的问话,就知道他是对自己的这种火器眼热了。

    “朱大哥,那是一种火器,是我的手下琢磨出来的,只是现在加工起来很复杂,无法大量制造,直到现在为止,已经造了近两年,也就才装备了这六百支而已。”陈风说道。

    两年六百支,那一天也就才造一支而已,陈风这么说,朱元璋自然无法再开口索要了。

    “哦,是这样,那这火器,一定很有威力了。”朱元璋说道。

    “比三眼铳,威力是要大一些,不过,这数量上,差得就多了。”陈风说道,威力再大,数量少也不行啊,现在的军队,动辄就是数万人,没有一定的数量,是没有实际价值的。

    提起三眼铳,陈风又接着说道:“朱大哥,那三眼铳不知兄弟们使用起来感觉如何?”

    三眼铳?朱元璋脸上满是笑容:“好啊,当然好用了,就是数量太少了。”

    “请朱大哥派几条船到泰州,我再送给朱大哥一批三眼铳,只要兄弟们用得顺手就行。”陈风说道。

    三眼铳制造起来很容易,看朱元璋这样子,就是想要,这新式火器是不能给朱元璋的,那这三眼铳,倒是可以送他一批了。

    “如此,那就多谢风弟了。”朱元璋长长的驴脸,更显得高兴起来。

    没得到这特制的火器,多得些普通的,那也不错,朱元璋在上次得到了那批三眼铳之后,就开始找工匠仿制,但是,没有想到,自己造出来的,总是出现事故,有的甚至在第一次发射的时候,就炸裂了,所以,他也只能无奈地放弃了自己的制造。

    陈风要送自己,当然不会推辞了。几条船去接,那么,至少也得是数千支吧?朱元璋心里乐呵。

    正寻思着,就看到窗外的街道上,一个黑黑的大将,从下面急匆匆地骑马过来,远远地就喊道:“主公可在里面?”

    “花将军,主公在楼上,有何事?”下面一名护卫问道。

    “紧急军情。”这个黑将军说道。

    陈风看到这猛将,也是一个激灵,这个人,就是太平现在的守军将领,花云,在陈风刚刚带着彭和尚住进这里的时候,花云曾经来这里探望过,而这次,他这么急匆匆地来,有什么军情?

    “狗儿哥,请花将军上来。”陈风向在一旁候着的刘狗儿说道。

    “是。”刘狗儿立刻答道。

    “噔噔噔”,一阵着急的脚步声,花云几步就上了楼。

    “拜见主公,拜见陈大人。”花云一低头,说道。

    “花将军免礼。”陈风说道:“不知这么着急来,所为何事?”

    “天完贼军,顺流而下,已经到了池州,估计明日,就能够抵达太平城。”花云说道。

    明日?听到这话,朱元璋和陈风两人都是大惊。

    本来,预计他们再快,也得十几日,没有想到,明日就能到达了?

    那之前的布置,就都乱套了。

    陈友谅一旦动起手来,也是非常快的。

    如果城内只有花云的话,其实,他还没有这么焦急,但是,陈大人和主公都在自己的城内,如果有什么闪失,花云肯定是无法原谅自己的过错的。

    当逆流而上的水上斥候,发现了那支军队的到来的时候,他们立刻返回太平,向花云报告,花云没有半点犹豫,立刻来了这里。

    “贼人兵峰正盛,所以,末将斗胆,请主公和陈大人,立刻出城,由末将率领将士,在这里抵挡数日,援军一到,就是贼人的末日。”花云说道。

    花云来的目的很明确,告诉两人陈友谅的大军即将到达,请他们赶紧跑路,留下自己在这里,拖延住对方的行程。

    花云完全是好意,如果,要是没有陈风的话,这也是朱元璋的选择,但是,这个时候,匆匆而去,那就是一种纯粹的懦夫的行为了。

    而陈风,则是另一种想法,现在,师傅刚刚在这里安顿下来,现在还很虚弱,甚至还没有转醒,是经不起折腾的,如果再上船,或者走陆路,一路劳顿,恐怕,又会让身体变得糟糕。

    但是,留下来,是否要冒更大的危险?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看了看朱元璋,顿时,陈风有了想法:“花将军,陈友谅是我的仇人,既然他来了,我定要会一会他,我不走,我就留在这里,打败他!”

    陈风也知道,在历史上,陈友谅就曾经率大军来攻太平,当时的守将,也是花云,仅仅三千兵丁,花云就坚持了三日,要不是恰逢涨水,陈友谅是不可能打下太平来的。而现在,虽然留在太平有些危险,不过,朱元璋正在调动兵马,离得最近的,恐怕明日,也就赶到太平了,就算是远的,三日之内,也完全能够赶到。

    所以,留下来,也没有太大的危险。

    这话说得大义凌然,听到陈风这么表态,顿时,朱元璋左右为难,陈风不走,自己怎么走?

    “花将军,现在城内,有多少守军?”朱元璋没有表态,而是先问道。

    “我们有勇士四千。”花云说道:“城内危险,还请主公三思,请陈大人暂且退去,敌人兵峰正盛,末将唯恐有闪失。”

第462章 天完贼兵来了

    四千,对六十万,不论如何,哪怕就是陈风,自己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而现在,朱元璋和陈风两人,都自愿留在太平,这让花云也非常振奋。

    不过,从花云的角度来看,是不愿意让两人冒这种危险的。

    “花将军,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动手,做守城的准备,明日,将会迎来一场大战。”陈风说道:“我的两艘战船,上面有几十门碗口铳,可以放到城墙上,帮助守城。”

    在陈风进入太平之后,那两艘战船就一直停靠在太平的码头上,现在,天完国倾国之力来攻,那两条战船,即使出击,也不会有任何效果,人海战术,也会让那两条船有来无回,所以,倒不如布置在城头上,也算能起到些作用。

    在双方都快速运动之中,想要击中对方很难,这也是前几日在遇到张定边的水军的时候,两次发射,居然都没有射中的原因,但是,放到城头上,那就成了由静止来射击运动的船只,要是对方再排在后面,等着来打,那就更好了,那个时候,准确度肯定会上升,说不定,会有五成的命中率。

    虽然这几十门,还不够多,但是,已经是陈风做出的最大的支持了。

    “谢陈大人。”花云说道。

    “只要坚守一日,最晚明日日落之时,徐达率领的两万骑兵,就会率先赶到。”朱元璋说道。

    现在,立刻给徐达传令,今晚,命令就会到达徐达的军队中,而明天一天的时间,足够徐达率领先期人员来支援。

    虽然才两万人,不过,攻城战,一向都是守的一方占优势的。

    “事不宜迟,现在就立刻备战吧。”陈风说道:“我的手下,留这里一百人就行了,其余的五百人,让他们上城头,帮助守城。”

    “不,风弟,你的这六百人,就当作预备队吧。”朱元璋说道。

    有几十门火器,就已经很不错了,陈风手下的这支部队,可是他的亲卫队,让他上城杀敌,那简直就是在说自己手下无人了。

    而守城的部队,不管兵力多紧张,都得留下预备队,以防不时之需。

    “那今日,先让他们帮助搬运器械,加固城池。”陈风说道。

    虽然决定留下来,这守城的任务,也是沉甸甸的,陈风知道,明日一战,肯定会非常惨烈。

    自己该走吗?想起师傅,为了让他能够渡过这几天的危险时期,就不能再来回折腾了。而且,要是师傅醒过来,上了城头,说不定,对面的天完军,会临阵倒戈一半,那个时候,就是陈友谅的末日了。

    作为将领,要随时会根据突发事件,调整自己的部署,现在,给自己的部队的命令,还没有发出,那就应该修改一下了。

    太湖水师,继续出征,沿长江北上,到达太平,而让常遇春,率领两万五千精锐,奔袭池州,截住陈友谅的退路,应该更有意义。

    对,就这样下命令!

    这次出来,带了几只信鸽,写好命令之后,让信鸽带回平江去,罗贯中应该知道怎么做。

    夜,慢慢地黑了下来,不过,城头上,到处都是火把,他们在连夜做着战斗的准备。

    朱元璋陪同着陈风,在城头上视察着。

    太平城的北城墙之外,就是长江的江面,这里,是最容易受到陈友谅袭击之地,也是守军的防守最严密的地方。

    陈风让赵宽将碗口铳放到这里来,赵宽严格地执行了命令,所有的碗口铳,都被搬到了这里来,而且,还得由赵宽的部下来操作才行,上次没有射中对方的船只,让他们都憋起了一股劲,这次,可不能再打偏了,否则,当着太平守军的面,就是给自己人丢脸了。

    弩机和箭矢,也都准备得比较充分,看到这一切,陈风还比较满意。

    而陈风和朱元璋两人的现身,让守军们士气大振,他们知道自己面对的将是强敌,而己方的人员并不多,而现在,看到朱公子和陈大人两人都在城内,胸有成竹,顿时,他们都鼓起了勇气。

    再听到花将军的打气:“明日一战,我们不仅仅要打赢,还要赢得漂亮,我们要将来犯之敌全歼!”

    顿时,他们就更觉得轻松了,在爽朗的笑声中,加固城头进行得更快了,不过,谁都没有看到花云眼睛里的担忧,花云非常担心明日的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