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柄大明 >

第316章

权柄大明-第316章

小说: 权柄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面有水军助阵,是为了将城内的守军彻底歼灭火俘虏,防止他们从水上逃跑,必要的时候,可以在水上提供火力支援,那些碗口铳,射击起来,也是有很大威力的。当然,陈风说一万水军,其实,他最多打算派遣一千水军,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在陈风夺下集庆城之后,达识贴睦迩肯定就知道是上当了,自己那时旗帜鲜明地站在了朱元璋那里,达识贴睦迩肯定一口老血会喷出来。

    唇亡齿寒,自己既然已经拿下了平江等地,自然到时候也不会希望在紧邻嘉兴的杭州,驻守着江浙行省的数万兵力,所以,陈风的重点,就是在夺取集庆的同时,顺便将杭州也拿下来,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后患。

    一战定乾坤,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仗。所以,陈风的水军,将大部分用于帮助他夺取杭州城!

    ………

    鲜血染红了征衣,集庆城的城头摇摇欲坠,似乎下一时刻,就会倒下来一样,但是,它却依旧屹立在那里。

    夜幕降临,无论城池内外,都亮着火把,到处都有人员在忙碌着。

    中军大帐之内,朱元璋的脸色阴沉。

    没有想到,今天已经攻到了第四日,这集庆城,依旧没有被自己拿下来。

    自己低估了城内那些守军的意志,朱元璋在心里莫名地赶到一种急躁,自己这次的攻城计划,是否有些草率了?

    而最让朱元璋担心的,就是这次并没有与陈风通信,本来之前的计划,全部被朱元璋打破了。

    陈风呢?直到现在,他怎么什么反应都没有?

    “大哥,鞑子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我们再加把劲,明日倾尽全力,一定可以把集庆城拿下来。”一旁,一员大将说道,正是朱元璋手下的头号战将,徐达。

    强弩之末?两日之前,徐达就这么说了,现在,鞑子是不是强弩之末,自己还不清楚,自己这边,伤亡已经不小了,再打下去,恐怕军心会动摇。

    “现在,我们已经投入了我们全部的兵力,这一战,我们必须要打下去,要是就这么走了,我们这几天的努力,就白费了。”一旁的汤和也说道,现在,既然到了这程度,那就没有再退缩的余地了,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所有的人,都是主战的。

    朱元璋又看了看自己身边的幕僚,朱升和李善长,都在那里皱眉,很明显,这次进攻失利,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这两人,恐怕都已经看到了。

    “李兄弟,你怎么看?”朱元璋向李善长说道。

    “主公,我们现在,已经损失了近两成的兵马,士卒们连续几日攀爬集庆的城头,已经都厌倦了,而在水面上,巢湖水师的进攻也不顺利,城内的回回炮,几乎都调到了靠近江面的方向防守,他们被打沉了数艘战船。现在,我们该改一下进攻方式了。”李善长说道。

    连续攻了几日,不见成效,自然,就该想别的攻击方式了,只这么做,那是不行的。

    但是,除了这样,还能如何?他们为了这次攻击,几乎把所有的兵力都带来了,和州,滁州,几乎都成了空城。

    “说下去。”朱元璋说道。

    “我们现在这样,把我们的军队要是都拼光了的话,那我们拿什么去征战四方?主公,我们这个时候,应该借助一下外援了。”李善长说道。

    外援?提起外援,不用李善长继续说下去,其他人也都知道指的是谁。开始打的时候,没有按照人家的计策,现在,吃了瘪,又要跑去找人家求助吗?谁能拉下这个脸来?

    “此时朝廷,正在积极拉拢陈大人,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啊。”朱升说道。

    当初他们决定自己出军,就是为了防止迟则生变。但是现在,久攻不下,当初的目的已经无法达到了。

    “我一直都觉得,陈大人不是会投靠朝廷的人,否则,陈大人根本不会相助我们过长江。”李善长说道。

    打仗,要的是精确的判断,而绝对不是个人的直觉,但是,在某些时候,这个直觉,又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朱元璋也开始有这个直觉了,自己这次的行动,恐怕是有些草率了。

    “朱公子,抓住了一名想趁着天黑,混入平江城的细作。”就在这时,外面进来一名贴身护卫。“我们从他的身上,搜到了这份情报。”

    这么几天,江浙行省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调动其他的军队了,要是江浙行省调动更多的军队来,恐怕他们就得结束这次行动,返回太平去了。

    朱元璋接过一看,脸色一变。

    平江路陈大人的大军,分水陆两路,从平江出发,正在通过常州,赶往集庆,预计两日,就能够抵达集庆城,请守军务必坚守,陈大人到来之后,里应外合,共同解决红巾匪!

    看完了,他将这信,递给了身边的李善长。

第432章 困兽犹斗

    李善长看完了,递给了一旁的朱升。

    现在,他们到了一个更危急的关头。

    如果来的是别人,或许他们还不怕,但是,这次来的是陈风,自从出道以来,从未有过败绩的陈风。

    陈风终于没有袖手旁观,还是出动了。但是,陈风的出动,并没有和他们提前通知。

    当然,也不能这么说,当初按照计划,陈风就是应该这么做的,但是现在,陈风究竟是怎么想的,他的军队,来这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那就得要认真考虑了。

    如果陈风是遵守当初的协议,那么,集庆城破指日可待,如果,陈风是受了皇上的恩赐,决定匡扶这个鞑子朝廷,那么,朱元璋的处境就很危险了。

    己方究竟该做何选择?那得看陈风究竟是如何选择的。

    朱元璋的脑子在急速地思索着,其他的人的脑子,也都在思索着。

    陈风,陈大人,究竟是怎么想的,他的这队人马,究竟是援兵,还是杀神?

    没有人回答他们。

    像是一个沉甸甸的负担,压在每个人的心上,用这两日的时间,将集庆城拿下来?那样,更会让己方损失惨重,要是拿不下来,再面对陈风的兵马,那就很难抵抗了。

    上次双方并肩作战,但是,这次,究竟是敌是友?

    就在朱元璋的部将和幕僚们忧心忡忡的时候,常聚带着两万步军,正在常州的宜兴登陆,他们借助太湖水师,直接横渡了太湖,这样,可以让行军距离大大缩短。

    在将常聚的军队送到了对岸之后,太湖水师只有一部分船只,沿着河流,跟随常聚的军队一同进发,而大部分的船只,都折返向东,他们有更大的任务。

    常聚的军队,虽然是步军,但是,救兵如救火,他们在全速前进着,很快就进入了粟阳,即使这样,也得三日左右才能到达。

    虽然陈风已经提醒过常聚,在军队蹬上了常州之后,提前派遣几名士兵,去给朱元璋通知,不过,常聚并没有照办。

    朱元璋既然不按照恩人的计划来办,自己又何必要让朱元璋知晓?就这样,悄悄地杀到朱元璋那里,岂不是更好?

    集庆城内,一伙脸色发白的家伙们,正聚集在一起,他们在商量着明天的对策。

    “我们已经伤亡惨重,箭矢等物资消耗得非常厉害,恐怕,我们已经抵挡不住了。”张大人首先说道。

    “对,我们已经坚守了数日,沉重打击了红巾匪的嚣张气焰,即使是现在撤退,江浙行省,大都都不会怪罪我们的。”郑大人也说道。

    坚守了几日,就算是够意思了,现在不跑,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我们已经坚守了这么多天,士兵的确损伤得很多,但是,我们现在要是撤退,那之前的流血,都就白费了,我们要继续坚守!”就在这时,一个人大声喊道。正是陈兆先。

    “陈将军忠君爱国,但是,要看清形势啊!”张大人说道:“谁都不愿意做逃兵,但是,我们要是再不做选择,恐怕,这集庆的几万军队,就要都在城头上拼光了啊。”

    陈兆先刚要继续反驳,就听到外面喊道:“大人,好消息,援军马上就来了!”

    援军来了?哪里的援军?听到这个消息,一直没有说话的福寿站了起来,说道:“拿过来。”

    达鲁花赤总管军事,他是这里最高的武官了。拿起来一看,顿时大喜:“是陈大人,陈大人要派兵来支援我们了!”

    “真的吗?”所有的人都睁大了自己的眼睛,已经不再失望,因为,来的是陈大人!

    虽然朱元璋的军队抓住了几名细作,但是,还是有一名,趁着黑夜,悄悄地到了集庆城外,被守军用吊篮给带进城去。

    早就知道,陈大人当初是被逼无奈,才起兵反抗的,现在,朝廷惩治了哈麻一伙,陈大人就又归顺了朝廷了。

    现在,陈大人的军队,正在前来救援他们!这让他们的心里,立刻涌起了一股暖意。

    陈大人是谁?是自从起兵以来,从来都没有打过败仗的人!这样的一支军队,前来救援他们,那么,城外的红巾匪,就绝对没有获胜的可能!

    “我们要坚守集庆城。”郑大人立刻表态道:“哪怕就是我们的士兵全战死了,哪怕我们自己亲自拿着武器上城头,我们也要守住集庆城。”

    “对,集庆城位置重要,要是这里失去了,整个长江下游,都就危险了。”张大人也说道,两人似乎已经忘记了,刚刚支持逃跑的人,就是他们俩。

    现在,谁还想着逃跑?咬咬牙,再坚持几日,等到陈大人的军队前来,肯定是大功一件啊!

    再说,虽然刚刚说逃跑,但是,外面都是红巾匪,没有足够的兵力,据城坚守还行,要是在城外野战,恐怕损失更重。

    “那各位要做好准备了,如果朱元璋知道了陈大人的援军要来,那明日和后日的攻城,一定会更加疯狂。”陈兆先说道。

    陈大人要派兵来,那他们肯定是能保住这座城池了,但是现在,城外的朱重八,肯定也已经知道陈大人的军队要到来了,那他们会采取什么措施?自然是要在陈大人到来之前,就把集庆城拿下来!

    “不用吝啬我们的库存,将箭矢分两天都搬到城头,只要挨过了后天,陈大人的军队,就要到了。”张大人说道。

    箭矢是巨大的消耗品,为了应付围城战,他们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大量的箭矢,但是,连日来,消耗也很大。

    陈兆先的话,让所有的人知道,明日和后日,是最难熬的,只要挨过了后日,那他们这些人,就都会有个光明的前途。

    为了自己的前途,拼一把吧,这是所有的人的想法。

    果然,第二日,朱元璋的军队,攻势更加猛烈了。

    他们仿佛不要命似的,向着城头上用来,箭矢不停地射出,双方死伤惨重,地面上,到处都是尸体。

    没有人顾及这么多了,活着的人,踩着死人的尸体,向前奔,向上爬,靠着这股劲头,他们居然几乎同时登上了数段的城头。

    一般来说,只要登上城头,就算是城破了,攻城的一方精神大振,而守的一方气势就会馁了。

    但是这次,情况却出现了变化,在危急时刻,城内的那些官老爷们,居然带着自己的家丁,冲上了城头,虽然他们算是在后面督战,也给了守军很大的勇气,而那些家丁们,平时对百姓作威作福还行,这种你死我活的战斗,根本就没有参加过,这次,却仿佛打了鸡血一样,不停地往上冲。

    官老爷们下了血本,每名家丁身上都鼓囊囊的,那是已经提前收下了官老爷给的大笔的银子,而且,杀敌越多,奖励越多,爹妈只生我一次,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还赚一个,很多家丁都变得英勇起来了。

    有这些家丁助阵,守军也士气大振,被激发出来了斗志,似乎人人都变得不怕死了。

    于是,城头居然奇迹般地再被守军夺了回去。

    白天的战斗结束了,夜间,居然又在数段阵地上,出现了夜袭的敌人,全部被他们打退。

    这一天,让参战的活下来的所有人,都记忆深刻,他们简直不相信,自己在这样的战场上,居然活了下来。

    明日呢?自己能够活过明日,等待后天陈大人的军队到达吗?

    谁都不知道。

    “主公,我军伤亡惨重,明日,不能再像今日这样了。”就连一力主战的徐达,此时都这样说道。

    作为领军大将,他已经意识到,再这样打下去,军心真的会崩溃。

    战死的,都是最忠心的部下,最坚定的战士,这些部队拼光了,他们拿什么征战天下?

    朱元璋的心里,更是各种滋味都有,他知道,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