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王朝征战 >

第281章

王朝征战-第281章

小说: 王朝征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血色长鞭狠狠地抽到了粮官刘坎的脸上,他发出了一声凄厉的惨叫,脸上顿时出现一道肿起的血痕。

    “还要阻拦吗?”林川站在马车上居高临下,冷冷地问。

    “林大人……”刘坎捂着肿起的半边脸,抬起头正要说话,林川手中的鞭子再一次抽下,粮官刘坎直接被抽趴在了地上,发出痛苦的哀嚎。

    “给我打开粮库!”林川凌厉的双眼掠过守卫的士兵,官威深重。

    看到自家的长官被抽打得不敢吭声,其余的守卫士兵哪里敢阻拦,手忙脚乱地打开了粮库。

    “带上他!”林川指着哀嚎连连的刘坎,迈步走进了粮库之中。

    无数防雨的尖顶库房井然有序地修建在粮库里,每一个粮仓之中都装满了粮食,满满当当。

    “这就是你说的没粮?”林川揪着粮官的衣领,冷笑不已。

    粮官刘坎此刻是后悔不迭,面对强有力的证据,他此刻想死的心都有了。

    “带下去,交给监察厅,他们知道该怎么处置。”林川对于刘坎这种人充满了厌恶,为了党争,什么都干得出来。

    刘坎听到监察厅顿时腿都软了,大喊求饶,但是林川眼里揉不得沙子,既然敢欺骗自己那么就得付出代价。

    “将军,或许他也是受人指使的,就算他被处理了,还是会有人为难我们。”李七夜开口。

    林川摇摇头:“七夜,你还是太年轻了,我今日若就这样忍气吞声,那么谁都想踩我一脚,那我如何处理难民事宜?所以对于这刘坎,不仅仅要处理,还得严惩。”

    李七夜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或许这就是林川常挂在嘴边的杀鸡儆猴吧。

    粮官刘坎很悲剧,得罪了林川,虽然林川离开了监察厅,但是余威仍在,听说刘坎竟然得罪林川,以监察厅的强大能力,刘坎的底细很快就被调查的清清楚楚。

    贪污受贿,强霸民女等各种底细就像倒豆子一般被效率很高的监察厅给捅了出来,还未等刘坎身后的大人物出手相救,刘坎已经是秋后问斩的结局。

    林川的铁腕手段以及监察厅的高效率,再次震惊了一把王京的官员们,那些原本想要黑林川,想给林川使绊子的人,都是惊出一身冷汗,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第518章 世纪工程

    王京城外,长河难民营地。

    难民的情况比林川想象的严峻的多,上百万的难民聚集在一起,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他们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般随时可能爆炸。

    行走在难民营地污水横流的道路上,闻着刺鼻的浑浊空气,林川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难民们待在树枝和破布搭建的窝棚之内,双眼麻木而绝望,林川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到丝毫的生气,他们就像行尸走肉一般,空洞的眼睛死气沉沉。

    年幼的孩子躲在父母的身后,露出脏兮兮的半张脸小心翼翼地打量着闯入他们营地的这群陌生人。

    看到这些面黄肌瘦的孩童,林川的鼻子发酸,什么中兴王朝此刻都是浮云,孩子是王朝的未来,如果让这些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长大,王朝何谈未来?

    “妈妈,我饿……”躺在骨瘦如柴妇人的女童浑身无力,梦里发出呓语声。

    林川在难民署官员黄兴初等官员的陪同下,沿着长河难民营地进行了一次巡视,林川的心情很沉重,很糟糕。

    真的是应了那句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王京城的厚实城墙将王京居民和城外的难民隔绝成为了两个世界。

    城内的豪门大族吃着山珍海味,夜夜笙箫,而城外的难民们则是在寒风之中,饥饿之中苦苦挣扎。

    林川亲眼看到为了半块黑面馒头,几十个难民进行了争抢,打得是头破血流,为了生存,很多难民已经开始铤而走险。

    “吩咐下去,立刻熬粥施粥——”林川实在不忍看到难民们的凄惨模样,对难民署官员吩咐。

    “雷暴,你去军堂请调兵令,我需要至少一个旗团的兵力维持秩序。”

    “派人通知难民们,即刻前去外面的空地排队领粥。”

    林川的命令一条条下达,传令兵的声音响彻难民营。

    “林大人有令!所有难民前往营地外领粥!”

    “林大人有令!所有难民前往营地外领粥!”

    ……

    挣扎在生死线的难民们听到传令兵的奔走呼喊,他们的眼眶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苍天啊,我们终于得救了……”

    虽然难民署以前也曾设立粥棚施粥,但是难民署的能力太有限了,他们申请的粮食根本不够这些难民吃,所以稀粥和清水差不多,甚至能够数清其中的米粒。

    即使如此,难民署的粥棚也不是每日都有,而是隔三差五地开设,所以难民们的食物从最初的稀粥,演变成为了树皮,草根。

    那些生活在城外的居民遭了秧,凡是能够吃的东西都被难民吃得干干净净,他们的天地之中的种子都被难民抛出来吃掉了。

    粥棚在长河营地,东陵营地等五个地点同时开设,一车车的粮食在军兵的护卫下抵达了施粥点。

    几百口大锅被架起,一袋袋粮食倒入锅中,清水一桶桶的倒入,很快大锅上就腾起了香喷喷的热气。

    饿的两眼发绿光的难民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很快原野上黑压压的全是人头,他们盯着热气腾腾的大锅,肚子咕咕响。

    “开始施粥——”随着难民署官员的大喊,汹涌的人潮就像海浪一般扑了过来,他们争先恐后,大喊大叫,让难民署官员们脸色发白。

    “林大人,暂时避让一下吧。”看到汹涌而来的难民,黄兴初急忙拉着林川就要后撤。

    黄兴初他们有了经验,这些饿昏的难民已经失去了理智,所以每一次他们煮好稀粥都是迅速撤离,害怕被人潮淹没。

    林川面对汹涌扑来的难民潮,并没有像官员们那样惊慌,他千军万马的冲锋都见过,这区区难民潮根本不算什么。

    “列阵!”林川跨步上前,扬声大喊。

    令旗挥舞,林川从军堂借来的一万士卒轰然应诺,他们排成密集的队形,挡在了难民们的面前。

    “拔刀!”

    五千把雪亮的战刀刷地扬起,刀光如雪,组成了一道耀眼的光带,刺眼夺目。

    “刺枪!”又一声大喝传来。

    五千列阵的刺枪兵齐刷刷地举起手中锋利的刺枪,乌黑发亮的刺枪闪着寒芒,组成了一道钢铁丛林。

    面对整齐的钢铁军阵,乱哄哄冲过来的难民被恫吓住了,喧嚣若尘的难民们望着热气腾腾的大锅,求生的本能迫使他们继续向前。

    “所有人止步!”战线最前列的士兵们开始向难民们喊话,试图阻止他们继续前进。

    但是难民们实在是太饿了,即使前面有着到刀山火海,钢铁丛林,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前进,试图冲破军阵,吃到食物。

    “杀!杀!杀!”一万士卒整齐洪亮的喊杀声震天动地,杀气四溢,难民们终于停下了脚步,混乱的场面终于安静了下来。

    “所有难民排队领取食物!扰乱秩序者斩!”林川手按刀柄,声音如同闷雷滚滚,远远传了出去。

    军官们配合难民署的官员开辟了十余个通道,面对手持锋利武器的军兵,难民们开始排队依次领取食物。

    每一名领取了食物的难民都会被重新登记,然后按照林川的计划,他们将会像军队一样,分为一个个旗营,旗团,便于接受林川的指挥。

    最初的骚乱停止了下来,长河营地的难民开始井然有序的领取食物,重新划分归属,并且宣布王朝以工代赈的通告。

    林川将长河难民营地的事情交给黄兴初之后,他率领五千军兵马不停蹄地赶往了东陵难民营地。

    他抵达东陵难民营地时,五百多名五大三粗的难民已经驱赶了施粥的难民署官员,他们正在自顾自地吃着,其余的难民眼巴巴地望着,却不敢向前。

    “抓起来!”这是黄兴初所说的隐藏在难民之中的暴力团伙了,林川毫不犹豫地下令抓捕。

    这些暴力团伙同样是难民出身,非但不帮助同胞,反而欺压其余难民,抢夺食物,甚至不将难民署官员放在眼中,平日里他们耀武扬威,但是他们遇到的是林川,也该他们倒霉。

    面对全副武装的军兵,这数百名五大三粗的难民试图进入难民群中藏身,但是道路已经封锁,他们插翅难逃。

    看到被重重包围,团伙的老大试图煽动难民们解救他们,大声出言威胁难民们。

    难民们平日里摄于他们的恐吓,不敢反抗,现在有林川和五千士卒在侧,被欺压很久的难民们第一次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们选择了站在林川他们这一边。

    “你们这些贱民!都该死!”团伙老大看到难民们无动于衷,恶狠狠地恐吓。

    林川下令:“都给我抓起来!”

    面对士卒进逼,团伙的壮汉们不断被压缩空间。

    “弟兄们!杀出去!”嚣张跋扈习惯了的团伙老大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他不想下半辈子蹲在大牢里,所以决定杀出重围。

    “反抗者!杀无赦!”林川看到他们竟然想困兽犹斗,立刻起了杀心。

    面对全副武装的士卒,即使这些暴力团伙成员很勇敢,很厉害,但是依然避免不了覆灭的结局,他们被全部斩杀当场。

    东陵暴力团伙事件给林川提了一个醒,所以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他恩威并施,解决掉了隐藏在难民之中的八十多个暴力团伙,彻底的肃清了控制难民的中间人,从而实际掌控难民。

    短短三日的时间,两百万难民就全部被重新登记造册,编组,然后在新任命的各级管理者的带领下,开始了以工带赈的项目。

    在林川的组织协调下,所有的难民全部加入到了修筑直道和灌溉水渠的工程之中,他们进入工地,不但有饭吃,还有工钱拿。

    而王京城外长河,东陵两座难民营地也随即拆除,治安重新恢复正常,犯罪率不断降低。

    上百万人同时开工建设,工程的进度是日新月异,以工带赈的议案不仅仅解决了难民的问题,并且修建的两大工程也是王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灌溉水渠福泽中部六大行省,直道则是直通南方地区,进一步加强王朝对南方地区的统治,并且南方地区的粮食可以通过直道源源不断运送北方,解决北方缺粮问题,可以说,只要两大工程竣工,王朝的恢复到战前状态至少可以提前数年。

 第519章 群众基础

    西元八零四年冬月,大雪纷飞。

    王京城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在这寒冬腊月,是居民们一年之中最为闲暇的时刻,相熟的邻居走街串巷,待在有壁炉的屋内喝酒闲聊,惬意非常。

    相对于普通居民喝酒闲聊,作为王朝高官的林川却依然忙碌在外,他主持修建的直道已经修建到了西利亚行省境内,一百多万难民在粮食和金钱的刺激下,发扬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直道就修建了数百里。

    另一部分难民则是开赴桑干河地区,将桑干河的河水通过灌溉的水渠引流到北方数个行省境内,希望将这些地区变为产粮区,改变北方地区缺水的状况。

    这两项工程对于刚稳定下来的远东王朝来说是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就连鼎盛时期的王朝皇帝都不敢有如此大的魄力。

    而原本远东王朝境内的行省公路也是足足耗时五十年才修建到如今的规模,将各个行省连接到一起。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面对数以百万计的难民,王朝束手无策,只能听从林川的建议开始这两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浩大工程,以此来解决难民问题,当然取得的显著成效离不开林川的辛勤工作。

    首先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难民们需要的仅仅是食物活命,工钱也比平时低了三分之二,这就从根源上节约了一大笔的开支。

    其二在林川的组织协调下,所有的难民都按照军队的模式进行了编组和管理,每一个旗团,兵团负责一段道路,这不但方便了管理,并且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其三,所有的管理者都是林川让难民们自己选举,接受难民们监督,并且由难民署官员巡视,监察厅暗探监督,这就保证了不会出现贪污**的现象,确保不浪费一粒粮食,一个金币。

    其四,林川设置了良好的激励机制,奖惩制度,极大的激发了难民工作的积极性,确保他们按时按质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正是由于林川的组织协调,虽然两项工程浩大,但是消耗的钱粮却很少,狠狠地打了那些王朝高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