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家 >

第969章

官家-第969章

小说: 官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强是专业军士“反侦破”能力很强。迄今为止,辽中省国资办和安北市国资办的同志,都不知道李强自己弄了台车,搞了好多回的“地下行动”。至于王兆崧与何敏,就更加无人知晓他们的存在了。
    
    李强领命而去。
    
    刘伟鸿随即散了碰头会,只让龙宇轩柳齐和郑晓燕留下来。
    
    等其他同志一离开。刘伟鸿的眉头便即皱了起来。这几天,刘伟鸿可不仅仅只是在安北调研,京城那边的情况,也时时刻刻都传了过来。胡彦博、程辉、高升这般哥们,和他的联系就不曾中断过。其中最引起刘伟鸿关注的。是前天高树山省长去了京师,面见王秉中〖总〗理。
    
    应该说,高树山身为辽中省长,觐见国务院〖总〗理,汇报辽中省的诸般工作,乃是正常的工作往来。但恰恰发生在刘伟鸿赴辽中调研考察之时,让刘伟鸿心中没有一点其他的想法,断然不可能。刘伟鸿的政治觉悟,也不至于那么低下。
    
    看来,高树山对于督察局挂牌成立之后,巡视全国的第一站就选在辽中,警惕性非常之高。
    
    按照常理分析,辽中之行,是督察局的“开山之作”肯定要弄出点动静来,假如无功而返,不但督察局面上无光,洪副〖总〗理也一样的面上无光。
    
    刘伟鸿的面子还不太大,他丢不丢脸,高树山并不在意。但洪副〖总〗理岂是等闲?
    
    高树山这个动作,让刘伟鸿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
    
    实话说,刘伟鸿希望在辽〖中〗国企改制的大乱局之中,高树山并未牵涉太深。尽管根据刘伟鸿脑海里的记忆,这位高省长的个人操守,很是不佳。但刘伟鸿仍然不想他在此事中首当其冲。
    
    督察局成立之后的第一仗,刘伟鸿当然要全力以赴,洪副〖总〗理也对他此番的辽中之行,寄予厚望。找几只分量合适的“鸡”出来杀头,震慑天下,乃是既定的策略。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高树山绝不是“鸡”他是猴,而且是大猴!
    
    第一仗,如果直接就对上高树山,刘局长还真没有十足的把握。恐怕就算是洪副〖总〗理,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难度太大了。
    
    到了高树山这一级的干部,绝不是单纯的凭一点经济问题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就能拿得下来的。那是真正的政治博弈,牵一发动全身。!。
    
    第1054章 举报
    
    更新时间:2012…7…12 0:53:35 本章字数:3666
    
    当下刘伟鸿权且按捺心中的焦虑,硬生生将念头从高树山和远在京师的王秉中总理身上收了回来,转向柳齐,说道:“柳齐,你谈谈吧。”
    
    从春城酒店到工业北路有点距离,李强一时半会回不来。
    
    柳齐调查了解的重点,和龙宇轩又有所不同,他主要是从企业的运作模式上着手来了解情况的。龙宇轩是公安出身,比较重视破产企业内部是否存在贪污的现象,柳齐则更加看重破产企业是否还有能够挽救的余地。
    
    “好的,局长。”
    
    柳齐点点头,开始阐述自己的看法。
    
    才眺柳齐的调查了解,他所考察的两个企业,基本上都不属于那种“必死无疑”的类型。真正必死无疑的企业,其实是很少的。
    
    除非整个行业已经被淘汰。比如刘伟鸿就清楚,今后几年,随着手机的大面积普及,以及单向收费推出,bp机工厂如果不趁早想办法调头,那就必死无疑。
    
    柳齐系统地说明了那两个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经营理念、经营方向和管理模式上出现的错误。一方面,是因为有人想要趁机分割国有资产,另一方面,却也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头脑僵化,思维老式的原因。很多企业改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不利因素搅合在了一起。
    
    刘伟鸿缓缓点头,脑海里渐渐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
    
    大约四十分钟之后,门铃按响了。
    
    郑晓燕连忙上前去打开了门。
    
    “报告首长,杜海同志和付清同志来了。”
    
    李强说着,让到了一边。
    
    紧随在李强身后的,是杜海和另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男子,都穿着长袖衬衣,神情比较紧张。
    
    “欢迎欢迎,杜工,付清同志,请进!”
    
    刘伟鸿很是客气,主动上前相迎。
    
    杜海和付清迟疑着走进了春城大酒店的豪华客房。很显然,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如此高档的酒店。刚刚一进房门,杜海便咳嗽起来,剧烈的咳嗽,令得他的脸色一下子变成了很不正常的猪肝色。和他一起进门的付清,连忙轻轻拍打着他的背脊。
    
    好不容易,杜海才止住了咳嗽,有点尴尬地说道:“对不起,刘局长,我受的伤还没有好利索……”。
    
    他受伤也有好几个月了,至今尚未好利索,可见当初受伤之重,当然,工厂停产,一家人都下岗,骤然失去生活来源,经济拮据也是这伤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
    
    刘伟鸿点点头,说道:“杜工,请你放心,这个事我来想办法。不管怎么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受伤一定要治好。”
    
    刘伟鸿这话随口而出,语气很是自然,似乎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杜海望了刘伟鸿一眼,神情略略起了一丝变化。
    
    这位年轻的刘局长,果然和他以往接触过的那些领导,有所不同。嘴里说的话,并不如何的动听,更不激动人心,不会令人感动得“热烈盈眶,”却让人觉得更加可信。
    
    看来自己经过好几天思想搏斗之后做出来的决定,很有可能是正确的。
    
    “杜工,付清同志,请坐!”
    
    刘伟鸿热情相邀,龙宇轩让出了他坐着的椅子,请杜海和行清落座。
    
    “刘局长,这位是付清,我们二重财务处的会计。也是我的老同学,我们以前在一栋楼里住了十几年,老朋友了。”
    
    杜海没有急于落座,先就给刘伟鸿引介了自己的同伴。
    
    付清看上去,也是四十几岁样子,和杜海的年龄相差不远,戴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显得比杜海老气。当然,杜海的长相比他俊朗,也是付清显得老气的原因。
    
    “你好,付清同志!”
    
    刘伟鸿再一次向付清伸出了手。
    
    “你好你好,刘局晨.”。
    
    付清握住刘伟鸿的手,略略有一点激动之意。毫无疑问,杜海已经向他介绍过刘伟鸿的身份,国务院国资力‘督察局常务副局长。尽管付清不大清楚这个督察局常务副局长到底是个多大的官,但从国务院下来的干部,自然了不得,在付清眼里,那是大领导。
    
    付清是单手和刘伟鸿相握,他的左手,始终握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不肯放下。
    
    “杜工,付清同志,给你们介绍一下这几位,都是我们督察局的同志……“……”
    
    当下刘伟鸿也给杜海和付清引介了龙宇轩郑晓燕等人。
    
    郑晓燕亲自给两人斟了茶水。
    
    杜海和付清连忙逊谢不已。
    
    这满屋子的年轻人,竟然一个个不是局长就是处长,果然是庙大好容神,国务院的直属部门,就是不一样。搁在地方上,只怕任何一个单位,都找不出这么多年轻的厅处级干部来。
    
    “刘局长,我考虑过了,我们不能老是躲避,躲避不是办加……”。
    
    分宾主坐定之后,杜海沉吟稍顷,缓缓说道。
    
    刘伟鸿点点头,说道:“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有问题,就要解决,不能讳疾忌医。”
    
    杜海说道:“刘局长,各位领导,实话说吧,咱们二重那么大一个工厂,国有大型企业,就这么垮掉,绝对是人为的,不是市场原因,至少那不是主要的原因。”
    
    刘伟鸿龙宇轩等人的脸色,就变得严肃起来。
    
    杜海不愧是技术干部,性格耿直,一旦决定向刘伟鸿反映情况,就不藏着掖着,一上来就开门见山。
    
    “先谈谈客观方面的原因。客观上,我们二重是存在一些问题,而且问题还不小。比如说我们的产品比较单一,技术含量也不高,大型机械制造比较粗糙,精度不够,没有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竞争力不强,这几年在市场上一直是处于亏损的状态。另一个方面,我们是老工厂,包袱很重,全厂五千多职工,厂办大集体就有一千多工人,基本上就是打个小手,生产些小零配件,没有什么效益,工资待遇却不能少,也是造成工厂连年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我们没有完整的销售网,对市场形势的变化,应付不过来,主要是靠经销商销售。这几年,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但经销商却还要压低我们产品的价格,也是造成亏损的原因。”
    
    杜海说着,又轻轻咳嘀起来。
    
    “嗯,客观原因,肯定也是存在的。”
    
    杜海一上来就从客观原因谈起,可见此人确实是正直无私的性格。
    
    “不过最大的原因,还在厂里领导身上,尤其是我们厂长谭玉忠,私心太重。这些年,厂里一直在亏损,他个人的物资生活,却是越来越丰富,光小车就换了好几台。刚买了一年的进口小轿车,转手就以报废车的伦格卖掉了,都是卖给他的亲朋好友。厂里销售部门的负责干部,几乎全都是他的亲戚朋友。很多机器卖出去了,只给厂里打个白条,现金总是收不回来。这中间,存在很大的问题。”
    
    刘伟鸿严肃地说道:“杜工,这是很严重的举报。”
    
    “我知道,刘局长。我们有证据,不是胡说八道。”
    
    杜海很笃定地说道,眼睛自然而然地在付清手里拿着的那个黑色公文包上瞥过。
    
    “好,请你继续。”
    
    “谭玉忠除了在厂里拉帮结派,损公肥私,还和社会上的流氓头子韩永光关系很密切。当初厂里用我们住的那块地皮向大江地产公司作抵押,拆借了五百万的现金。但是这五百万,基本上没有用在工厂的生产之上,都被厂里的主要领导干部瓜分了。听说谭玉忠自己,就分了上百万。那五百万,我们一分钱都没见到,现在却把我们的宿舍推了,把地皮抵押给大江地产公司。”
    
    说到这里,杜海很是愤愤不已。
    
    厂长一具气分了上百万的卖地款,却让他们好几百下岗职工和家属无家可归,果真是好手段。
    
    “确实不像话!”
    
    郑晓燕忍不住插了一句。
    
    她可是亲眼见识过下岗职工的艰难生活和所居的窝棚。
    
    杜海朝郑晓燕点了点头,以示感谢。
    
    “刘局长,付清这里,有一个账本,记载的都是厂里这几年的收支明细,有关厂里大部分不合理的开支,都有记录。这个账本,我们以前写举报信的时候,从来没有说过……”。
    
    “为什么?”
    
    郑晓燕又忍不住插口问道。
    
    杜海苦笑一声,说了四个字一“我们害怕!”
    
    他也确实有理由害怕。不过向市里面提了点意见,还是善意的,就在办公室被人打成重伤,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害怕。
    
    “刘局长,我们今天决定把这个账本交给你。希望你能为我们第二重机几千名下岗职工讨个说法。”
    
    说着,杜海望向了付清。
    
    付清这一回,倒是没怎么犹豫,当即打开了他的那个黑色公文包,小心翼翼地从里面取出一个厚厚的账本,双手递给刘伟鸿,和杜海一样,付清脸上也露出了毅然决然的神情。
    
    这已经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今天他们来找刘伟鸿,也可以说是冒着巨大的危险,做最后一搏。
    
    如果这一回,他们依旧选择错误,所托非人,那么就真的再也没有希望了。
    
    刘伟鸿站起身来,伸出双手,郑而重之地从付清手里接过了那个账本。
    
    第1055章 把账本交给郑广义
    
    
    星期六,下午,春城头酒店六零六号房间里,烟雾缭绕。
    
    刘伟鸿靠在沙发里抽烟,面前的烟灰缸里,已经满是烟蒂,整个房间的排气扇全部打开,依旧排不干净满屋子的烟气。
    
    身前的小桌子上,摆放着付清交给他的那个厚厚的蓝皮账本。
    
    这个账本,已经复印了好几份,交给督察局的两名同志去仔细审查。这两位同志,俱皆是财务好手。督察局现有的三十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