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家 >

第406章

官家-第406章

小说: 官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区长太无能还是刘伟鸿这个书记太跋扈,四处伸手,将区长的权力吃干拿尽?以至于马吉昌被挤兑得毫无置喙之处!
    
    慕新民在会议上,当着大伙的面,讲出这种话来,“阴险”一点分析的话,就是在挑拨刘伟鸿和马吉昌的关系。慕新民新任县委书记第一次视察夹山区的工作,“迫不及待”地想要“离间”夹山的书记和区长,实在走出人意料。
    
    一缕淡淡的笑纹在刘伟鸿的嘴角浮现而出,观察细致的话,能从中读出一丝丝的讥讽之意。他现在基本可以断定,慕新民是带着“任务”来上任的。只是这位慕书记,看上去威严厚重似乎是很有城府却未免过于性急了些。看来还是将他刘伟鸿当作小毛孩子呢。
    
    黄口孺子,尽可以于鼓掌之中。
    
    陈崇慧也好1米克良陈文东也好,甚至贺竞强,都将刘伟鸿当作小毛孩子结果都吃亏不小。现在又来了一个慕新民。
    
    马吉昌被逼无奈,只得说道:“是,慕书记我这里就谈一点补充意见吧……”
    
    马吉昌也谈了大约十来分钟,大家的嘴边都浮起一丝微笑。 老马也挺好玩的,口里说是补充意见,实则是将刘伟鸿汇报内容中有关经济建设的部分简单重复了一遍,基本没有任何变化。老马这既是不违背县委书记的命令,又不愿意和刘伟鸿对着干。
    
    慕新民的脸色又沉了下去。好在他原本就一直是板着脸的,也没有人当真去在意。你尽管是县委书记,但你老人家的意思太难猜了,人家也就不愿意多死脑细胞。
    
    “嗯,这么说,夹山的工作还是做得很不错的。刘伟鸿同志,马吉昌同志,我这回来夹山考察工作,就是想要多了解实际的情况,可能要在你们夹山做一两天客了。不知道大家欢不欢迎啊?”好不容易,等马吉昌做完了传声筒,慕新民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欢迎欢迎!”
    
    刘伟鸿就笑起来,率先鼓掌,会议室里掌声响成一片。
    
    “刘伟鸿同志,听说你们夹山自力更生,搞起了一个工业园区,呵呵,我很好奇啊。怎么样,能不能带我去参观一下?”
    
    慕新民尽量以一种亲切地语调说道。不管怎么样,宣传部的干事都在等着写新闻稿呢,新任县委书记亲民勤政的印象,是一定要刻画出来的。
    
    “当然当然,我们也很希望能够得到慕书记的指点和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慕书记,王主任,请!”
    
    刘伟鸿笑容可掬,站起身来,伸手延客。
    
    于是大伙都从会议室里出来,簇拥着慕新民,浩浩荡荡向门外走去。
    
    工业园区离夹山镇有两公里,这是当初刘伟鸿定下来的,为城镇的发展,预留了一定的空间。不过现在这么多人,都坐车过去不现实。
    
    慕新民回头打量了一下跟随出来的干部们,脸上露出一缕满意的神情。
    
    这种前呼后拥的感觉,在省委宣传部做处长的时候,是根本就不可能体会得到的。省委宣传部的处长,不说一抓一大把,起码也毫不稀奇,如果连副处长和享受副处待遇的干部都算进去,基本上在省委宣传部的办公区域,随时都有可能碰到一位某处长。
    
    难怪古人将知县称为“百里侯”,果然是有道理的。料不到临到老来,还能如此威风显赫一把……时之间,慕新民很是志得意满。
    
    来到院子里,刘伟鸿提醒了慕新民一句,告诉他,工业园区还在两公里外。依照刘伟鸿的意思,就是区甲几个主要干部陪同,其他的区干部,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去,就没必要都在这里作陪了。只不过这话,由慕新民自己讲出来,那就最好。慕新民第一次视察夹山区,该讲的礼节还是要讲的,刘伟鸿不能表现得过于跋扈,授人以柄。
    
    “呵呵,没关系,大家一起走一走嘛。就当是锻炼身体啦。”
    
    慕新民打着哈哈说道,脸上却依旧看不到多少笑意。不知道此人的笑神经是不走出了问题……张脸基本上都是板着的。
    
    慕书记官场上打滚了一辈子,五十几岁年纪好不容易混到了个县委书记,怎能不急着享受一下“百里侯”的威风?如果把大多数区干部都打发回去了,就剩下刘伟鸿等寥寥数人,如何能够显示县委书记的无上权威!
    
    刘伟鸿笑了笑,也不多言
    
    反正干工作也不急在一时,既然慕新民想要当一回“明星……”那就满足他的愿望好了。
    
    当下慕新民打头,王化文和刘伟鸿陪同在侧,数十人的队伍,向着两公里外的工业园区滚滚而去。夹山镇主街两旁的屋子里,都有人探头探脑出来看热闹,不时指指点点,交头接耳地说上几句。走在最中间的慕新民自然是大家议论的焦点。
    
    慕新民昂首阔步,踌躇满志。
    
    两公里听起来不远,但在呼啸的凛冽山风吹拂之下步行两公里,可也不是个美差。走不到五六百米,慕新民便不得不微微侧头,避开迎面而来的冷风。
    
    “老马啊,这个工业区为什么要建在两公里之外呢?就建在集镇旁边不更好吗,可以让集镇的规模扩大一些,一举两得嘛。”
    
    慕新民问道,却不是问刘伟鸿,而是问马吉昌。对马吉昌的称呼也有“马吉昌同志”变成了“老马……”随意之中透出了几分亲切之意。明面上,慕书记这也是尊重党政分工的原则,经济建设的问题,向区长发问。暗地里,慕新民是要将他的初衷贯彻到底。让大家都看到,他慕书记对老马比较感兴趣。至于刘伟鸿这个娃娃书记,慕书记并未真将他当回事。夹山区的干部们,若是有点眼色的话,就应该知道,现如今林庆县的风向,已经变了,有那心思活泛的,该看清楚啦!
    
    马吉昌连忙说道:“慕书记,这两个工厂是刘书记亲自主持建设的,建设资金也是刘书记从国家计委、国家扶贫办和省扶贫办搞到的。当初建设这两个工厂的时候,刘书记就说过,生活区和工业区要分开来,不能混在一起。要为夹山镇将来的扩建留出一定的空间。”
    
    慕新民不住地“离间……”马吉昌却也并不糊涂,时时刻刻都将刘书记推到台前,二把手的位置摆得很端正。别看你慕新民是县委书记,又是省里来的,但在这夹山区,还是刘书记说了算。
    
    刘伟漓在夹山区近一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威望,不是慕新民三言两语就能破坏得了的。
    
    慕新民眉头微微一蹙,瞥了马吉昌一眼,点点头,不再多言。
    
    看来这个马吉昌也是个死脑筋,认不清形势。这些基层干部,正在敏感性还真不敢恭维。慕新民可不相信刘伟鸿小小年纪,在夹山区工作不到一年,就能建立起偌大的威望。等过段时间,我慕新民摸清了情况,站稳了脚跟,你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王化文便和身边的刘伟鸿对视了一眼。王化文眼中颇有忧虑之意,刘伟鸿的眼神,却是十分清澈,似乎对慕新民这种小手段,毫不在意。
    
    刘伟鸿也确实是有点瞧不上慕新民这个做。
    
    忒小家子气了!
    
    差不多二十来分钟,才来到了工业区。尽管山风呼啸,慕新民光浩的额头上也略略渗出了汗珠。毕竟岁月不饶人,老慕也有好些年不曾如此走过路了。
    
    饲料厂和机械厂是分开的,并没有紧挨在一起,加上奶制品厂,三个工厂的间距很大,中间留有大量的空地。这也是刘伟鸿筹划好的,一来是为将来的扩建预留用地,二来几个工厂的产品和生产模式都不尽相同,隔开点比较好,不会相互污染。
    
    “慕书记,这就是饲料厂,我们先看看这里吧?”
    
    刘伟鸿保持着必要的礼貌,微笑请示道。
    
    慕新民点点头,大步向饲料厂内走去。
    
    ps:第一更,另一更还是在下午。平安夜过去了,馅饼没有祝愿大家节日快乐,真是没有过西洋节日的习惯,不是看别的作者说了一下,还不知道呢,呵呵……
    
    '68'第504章 谈判
    
    裳的工作效率极高,第二天早,便放置了俱乐部的个职员,开车陪同丁阳和杨玉珍前往江口市区参观。昨晚上在海滩上吃烧烤的时候,丁阳向裳很委婉地了想去香港游览的意向,裳微笑着承诺了俱乐部原本就有这个职能”,为客人代办这些业务。而俱乐部的十个股东会员里,就有家公司是来自香港的,至于在香港没有分公司的股东会员,那就更多了。来往于香港和江口,对他们来,就是家常便饭,十分随意。
    
    料必俱乐部那位职员,会将切都放置好的。至于费用,自然均由宏瑜公司承担,事后俱乐部会将账单交给裳签字的。
    
    而邓仲和刘伟鸿则在九号别墅客厅里摆开了谈判架势。谈判的另方,就是裳以及宏瑜公司欧洲业务部经理。所谓宏瑜公司欧洲业务部,也是两个月前刚刚新建的部分,眼下业务对象也只有个国家,那就是苏联。这个业务部,压根即是专门为了从苏联搞机器设备和其他贵重物品而设立的。
    
    业务部经理姓董,东北人,十几岁,很魁梧的条汉子,看上去就是个精明人。据以前有相当长的段时间在从事边疆贸易,在那边有帮子哥们,对苏联的事情门清。瞧他短短两个月就能从苏联搞到年夜批的矿山设备和其他重型设备,果然也是个有本领的家伙。
    
    此番谈判,邓县长与董经理唱主角,刘部长和云总裁则是旁相陪,向耘负责记录。
    
    董经理准备充分,从鼓鼓囊囊的公事包里拿出了年夜堆的资料,其中很多是图片,交给邓仲和过目。邓仲和看得比较马虎。不是他工作不认真,主要还是信得过裳和刘伟鸩。裳这般排场,料必也不会打林庆县的主意。关键刘伟鸿自己就在林庆县分担矿产工业这块的工作,在这样的事情上搞名堂,那不是自己砸自己的招牌?刘伟鸿可不像是在意钱的主,他在意的肯定是自己的政治前途。
    
    董经理很是尽职尽责,详细地向邓仲和介绍了这批矿山机械的性能和主要技术参数,折合成国内货币,共是七千二百多万元,分期付款,年付清。
    
    邓仲和对机械设备很满意,但对款的体例有不合的看法,眼望裳,道:“云总裁,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是建议次性付款。
    
    裳微笑道:“能够次性付款的话,固然是最好,价格方面,还可以再优惠点。我们与苏联那边,是谈好年分期付款的。如果贵县次性付款,利息我们自己来承担好了。就怕这笔款项比较年夜,次性付款可能存在定的困难吧?”
    
    邓仲和笑道:“这就要看后面的谈判结果如何了。如果能够拿得下来,我还是建议次性付款比较好。”
    
    邓仲和这么坚持,也是有事理的。眼下他是林庆县长,也是林庆县能源管理公司的总经理,在他的任期之内,却是可以包管按时还款。但我国实行的是流官制,年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也足以产生很多的变故了。尤其是邓仲和县长已经当了四年多……可没筹算再昔时。万他调走了,继任的县长是个什么做派,那便不得而知。拖欠款项也不是不成能的。
    
    固然了,以裳在国内的实力和后台,也不怕林庆县赖债。公家欠债,县长私人获咎权贵,这样的事情,完全不符合国内官场的潜规则。只是终归有些麻烦。人家裳给帮了这么年夜的忙,如果最后却因为钱的事情和林庆县“翻脸构怨”,邓仲和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过去。
    
    能够次性将款项付清,那是最好不过了,省得桂牵。
    
    就看接下来和美国佬以及鬼子的谈判,结果如何。要是真能弄到这笔贷款,那就有体例了。
    
    裳身世官宦人家,邓仲和表白这个意恩,马上就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微微笑,道:“既然邓县长坚持,我固然不否决。我相信,只要双方都有诚意,贷款的事情,还是能够谈得好的。”
    
    “希望如此吧。董经理,我这些设备很满意,请把合同拿出来吧!”
    
    董经理望了裳眼,裳点了颔首。董经理便从公事包里拿出摞资料,也是厚厚的。这样的合同条款,自也不会过于简单,该写清楚的,定要写清楚,免得产生歧义。
    
    对合同条款,邓仲和却是看得比较认真。他身为县长,主管县的经济建社,对各类合同,比较熟悉,也不肯马虎。旦签署,那就是法令文件,要产生效力的。
    
    刘伟鸿也拿起那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