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家 >

第370章

官家-第370章

小说: 官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民尽管不按官场规则出牌,但来头极大,牌子硬扎,徐文浩肯定有所顾忌。就算向着邓仲和,多半也是暗地里支持,不会在明面上表示出来。
    
    邓仲和说他性格稳当,就是句客气话。
    
    刘伟鸿今晚上特意来找邓仲和喝个小酒,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就是要借力打力。慕新民不是给了他二十个人的名单吗?这里面,真正属于慕新民自己想要提拔的干部,数量不会太多。慕新民到任只有半年,又忙着和刘伟鸿斗争,对下面的中层干部了解得肯定不会太透彻……时半会,他去哪里找那么多亲信提拔?这份名单里的大多数人,可能慕新民都不大了解,只是听了别人的推荐罢了。
    
    周云舟不是还在吗?估计这份——名单,就是周云舟和米贤华鼓捣出来的,通过慕新民转一下手面已。
    
    刘伟鸿笑道:“老慕都已经准备好了大餐,咱们不去吃,有点对不住他吧?”
    
    邓仲和笑着点了划头。
    
    刘伟鸿这个形容很是贴切。既然你老幕要“大动干戈”,邓仲和刘伟鸿肯定不会客气……定会趁机分上一杯羹的。
    
    但县委书垩记管干部,县长抓经济,是文件规定的,邸仲和直接插手干部调配,于理不合。刘伟鸿新任组织部长立足未稳直接和慕新民在干部调配问题上唱对手戏,实力稍嫌不足。这个时候,争取党群副书垩记徐文浩的支持,就很有必要了。
    
    “县长,我对县里的干部还不是很熟悉你看看,徐书垩记肯帮忙的可能性有多大?”
    
    邓仲和随即说道:“这名单,应该是周云舟搞出来的老徐怕是还不知道吧?要是知道了,可能会比较生气。”
    
    刘伟鸿便微微颔首心里有了底。
    
    他到林庆工作的时间毕竟不长,对这份名单上干部,多数只是点头之交。他们的能力、操守到底如何,不得而知。至于谁是谁线上的人,谁跟谁关系亲近,更加不清楚。在这个方面,邓仲和就比他明白多了。听邓仲和这个意思,这里面只怕没几个是徐文浩的亲信。
    
    这就具备了争取徐文浩支持的基本前提。
    
    县委书垩记喜欢揽权,新任组织部长也不是省油的灯,徐文浩这个分管副书垩记夹在中间确实比较难做人,一不小心,就会被慕新民和刘伟鸿架空了。
    
    现在慕新民直接撇开了他,找前任组织部长商量干部调配,已经表明了慕新民的态度,刘伟鸿与邓仲和主动向他伸出橄榄枝,徐文浩不能不动心。
    
    刘伟鸿将那份名单收了起来,另外拿出一个复印什,交到邓仲和手里。
    
    邓仲和笑了笑,折叠好了,放进了。袋。
    
    这也是刘伟鸿经过反复考虑之后做出的决定,他以前与徐文浩交集不多,直接去送“橄榄枝”,恐怕徐文浩未必肯接受。由邸仲和去做这个工作,就比较靠谱。估计陆大勇应该明确关照过邓仲和,那么只要邓仲和在林庆县一天,这个盟友就是靠得住的。
    
    邓仲和别无选择!
    
    而且刘伟鸿对邸仲和的印象也不坏。至少邓仲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扎扎实实升到县长的。其中自然也不免要走些关系托些门路,国内官场常态而已,不足深怪。邓仲和以前在区委书垩记和副县长任上,。碑不错,工作能力也比较强。如果能够与邓仲和建立起稳固的“盟友关系……”刘伟鸿是比较乐意的。
    
    “刘部长,听说你们部里用车比较紧张?”
    
    邓仲和收好名单,就不再谈论此事,问起了组织部配车的情况。
    
    刘伟鸿笑着说道:“确实有点紧张。尤其是等干部考察评议制度出台之后,下乡的频率会比较高。张俊玲同志甚至向我提议,借一部车。”
    
    邓仲和笑起来,说道:“也不必那么节俭。下面单位的车更加紧张。”
    
    刘伟鸿笑道:“县长那边,还有一台车可以拨给我?”
    
    邓仲和摇了摇头,说道:“我可没有那么阔气。这样吧,你们打个报告过来,买台新车。新官上任,我这边还是要尽力支持的。”
    
    刘伟鸿想了想,点头应诺。依照他的设想,在他任内,组织部要建立起完善的干部考察评议制度和干部教育制友,经常下乡巡视必不可免。车辆不足,确实是会影响工作的。
    
    有些钱能省,有些钱不能省。做领导,一味的“老抠”也不行的。
    
    “刘部长,煤炭局那个卡子,前两天撤了?”
    
    邓仲和吃了一口菜,问道。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前两天晚上,吴栋和毛石如去了我宿舍,做检讨来着。”
    
    邓仲和闷哼了一声:“这两个家伙,还真会见风使舵。”
    
    苏志坚与邸仲和不对路,乃是曾经的竞争对手。邸仲和竞争胜利,苏志坚也未曾服软,仗着与周云舟关系好,隐然自成体系,继续与邓仲和别扭着。对于吴栋毛石如这几个苏志坚的嫡系千将,邓仲和十分的不感冒。县直机关的局长——,凡事不听他这个县长的,叫邓仲和心里如何高兴?只是邓仲和顾忌到方方面面的关系,一直没有出手罢了。
    
    此番刘伟鸿成为县委组织部长,邸仲和就存了个“看热闹”的心思。刘伟鸿是什么人啊?那走出了名的强硬角色。吴栋和毛石如这些个家伙,硬生生阻碍了司州蝶矿一个月的进展,刘伟鸿会饶了他们?
    
    不料吴栋和毛石如也嗅到了危险,急匆匆上门负荆请罪了。邓仲和搬个凳子看热闹的“愿望,、落了空,心中益发不悦。
    
    刘伟鸿笑了笑,不吭声。
    
    就眼下而言,他与邓仲和只能算是“盟友”,还谈不上是朋友。刘伟鸿行事有自己的考量,可没有义务为邓县长修理不对路的手下。凡事要一步一步来,不可操之过急。
    
    “刘部长,听说你给他们下了指示,支持他们继续搞那个矿山大检查?”
    
    邓仲和明白刘伟鸿的心思,没有在吴栋等人身上继续纠缠,问起了正经事,脸上神情也关注起来。实话说,地委对刘伟鸿的任命,也很走出乎邓仲和的意料之外。
    
    矿产工业这一块,竟然划给刘伟鸿分管。
    
    这个让邓仲和也有些不快。
    
    新建浩阳地区,是以矿产经济作为支柱产业的。邓仲和这个主管经济建设的县长,对这一块不可能不看重。事实上,邓仲和有相当大的精力,放在矿产工业的工作之上。别看他和刘伟鸿现在是“盟友……”但在矿产经济的发展方向上,他和刘伟鸿的分歧是很明显的。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接触,邓仲和很清楚,刘伟鸿是那种极其固执的性格,只怕向他让步的可能性不大。搞不好在这个问题上,两个人还会起争执。
    
    刘伟鸿很诚恳地说道:“县长,矿产经济要发展,但是安全生产绝对不能忽视。这个是基本的前提。我计划要给他们开个会,好好落实一下这个工作。”
    
    邓仲和放下酒杯,有点闷闷地说道:“安全生产是要重视,但我就担心吴栋他们几个人,矫枉过正。影响了矿山的正常生产。”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很明白了。经济建设,还是我老邸主管的,就算地区让你分管矿产经济这一块,那也还是应该以我为主。顶多夹止,区那个试点我不插手就走了。但你小刘的手也不能伸得太长。政治上合作归合作,官场上的规矩还得遵守。
    
    刘伟鸿也知道这个事情绕不过去,原本打算过几天再好好跟邓仲和谈一谈的,既然现在提起了这个话头,那就说说吧。
    
    “县长,我个人还是以前那个意见,矿产经济,必须以国营为主。我们那个能源公司,必须尽早成立,把县里的矿企都整合进去,搞一个大公司来进行经营。”
    
    邓仲和蹙起眉头,说道:“刘部长,我不是不赞成这个搞,关键是资金!”
    
    刘伟鸿微微一笑,说道:“资金可以想办。国务院前不久成立了生产办,我们可以打打这个主意。省里和银行也不能放过口……”
    
    邓仲和顿时双眼一亮,说道:“刘部长的意思,你可以弄到资金?”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是不是能够弄到资金,我现在也不敢打包票。这样吧,县长,咱们分工合作。县政府那边,先把能源公司的架构搞起来,国家部委和银行的钱,我去想办,地区和省里,你去跑,怎么样?”
    
    “好,一言为定!”
    
    邓仲和轻轻一拍桌子,神情有点振奋地说道。
    
    ps:第四更,为傻傻的坏男孩盟主贺!凌晨有更!
    
    感谢诸葛将军厚赐,恭喜兄弟成为《官家》舵主!
    
    感谢NP蚓A、颇。继、白少爷、最爱大傻子、维娜斯之恋、温州土人、小口袋、书友刃,四刃嘛腿弼刃等等书友的打赏!
    
    第363章 谁爱指示谁指示去!
    
    东北客人到了夹山区的消息,不可能瞒得住县甲的领导。5邓绅和知道了,县里其他领导也知道了,但谁也没吭声,当做不知道。
    
    米克良陈文东倒台,夹山区一下子变成了“独立王国……”县里的领导,都是小心翼翼的,一般情况下,谁也不给夹山区单独下指示。万一这个指示下错了,或者不合刘书记的心意,说不定就会步米克良的后尘,被刘书记硬邦邦顶了回去。
    
    丢脸很好玩吗?
    
    只有朱建国是唯一的例外。
    
    但是这段时间,朱建国并没有在县里,他去省城了。
    
    “林庆经验”正式被树立为全国基层党建工作的典型模式,省委组织部召见朱建国,请他去省里详细谈谈这个林庆模式的建立和椎广过程。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为了将林庆经验在全省推行做必要的准备。既然树立了典型,就要推广,不然这个典型的意义会大打折扣。至于推广之后,是不是能起到多少作用,就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了。自来典型的椎广,只是一种领导和管理的策略。不然领导们天天开会啊,研究啊,布置啊什么的,总得有点内容吧。直接说公款吃喝,公款旅游,是不大好的。那时节的领导,还比较要脸。
    
    正所谓“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是也!
    
    本来朱建国去省城,一般是会带着刘伟鸿一起去的。不过这一回,刘伟鸿没有奉陪。他在首都待了二十来天,全都是为了这个事。现在大功告成,荣誉朱建国去领取就走了。
    
    刘伟鸿得扎扎实实在夹山区搞点实在的东西,不走过场!
    
    米克良陈文东事件,不但改变了林庆县的政治格局,也给了邓仲和当头一棍。结果郁闷不用说了,自始至终,曹振起都没有单独召见过邓仲和,更没有给他布置什么“任务……”由此可知,邓仲和并未被曹专员当做心腹看待,关键时刻,人家曹专员不信任他。
    
    这里面,当然有邓仲和是本土干部的原因。米克良陈文东都是本土干部,曹振起不清楚邓仲和与米陈二人有些什么料葛,自也不敢贸然起用邓仲和。万一邓仲和与米陈二人是一伙的,岂不是糟糕?
    
    现在,朱建国已经完全确立了在林庆县一言九鼎的“霸主”地位,邓仲和完全弱化了。
    
    没办法,人家老朱就是硬气,手里头捏着官帽子,下面的干部,谁不是人精?谁手里握着自己的前程,那就跟谁走呗!
    
    邓县长挑起两虎相争,坐收渔利的想法全然落了宜,心里头那个郁闷啊!
    
    好在邓仲和毕竟非同一般,不是米克良那样的草包可比,眼见情势不利,便蛰伏不动……切唯朱建国马首是瞻,在任何一个公开场合,都十分尊重朱建国,二把手的位置摆得十分端正。既然无可与杭,自然要选择合作。不然,难道坐等朱建国来收拾自己不成?
    
    东北客人去了夹山,可以想见,刘伟鸿肯定又要搞什么动作。那就由得他去搞,不必理会。事实证明,刘伟鸿在夹山搞的几个动作,都见了成效。棉花种植大丰收,饲料厂开工之后供不应求,桩桩件件,都说明这些搞法是正确的。
    
    不过,邓仲和不主动去干涉夹山区,人家刘书记登门求见,邓县长还是要热情接待的。
    
    不是在县长办公室,而是在林庆宾馆的小会议室,邓仲和非常热情地接待了陈博宇一行。听了刘伟鸿的介绍,这今年轻人竟然是县团级司州煤矿的矿长,邓仲和也免不了十分惊讶。
    
    他三十几岁做到县长,已经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