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家 >

第350章

官家-第350章

小说: 官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长提出改革开放的总路线老爷子其实是支持的。富国强兵从来都是他们这一代人最高的理想和毕生的追求。只是伴随着改草开放而来的种种特权思想和**现象,令老爷子心中十分不悦。
    
    老一辈**家浴血奋战,打下这座锦绣江山,追求的是“天下大同”,眼见得一些干部**变质了老爷子生气得很,很看不顺眼。
    
    但是刘伟鸿上次跟他说的那番话,还是在老人家心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是啊特权**要不得,贫穷落后也要不得!
    
    怎样才能找到一个两全之策?
    
    刘伟鸿一愣没想到老爷子会问得如此直白。这个问题,其实是有答案的。但刘伟鸿却不能宣之于口。老爷子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的。
    
    “爷爷,我还是那个意见。经济要发展,**要严惩。不矛盾。五十年代,枪毙张青山刘子善,教育警醒了整整一代千部。吏治无他,唯严而已。”
    
    刘伟鸿缓缓说道。
    
    “嗯,吏治唯严……”
    
    老爷子细细品味着刘伟鸿的话,又沉默下去。
    
    “刘老,您好!”
    
    祖孙俩在院子里慢慢转着圈子,一个爽朗的声音在门外响了起来,随之而来的是一个高大的身影。正是洪副总理到了。
    
    洪老总也在大内办公,步行过来拜访刘老爷子的。
    
    老爷子停住了脚步,拉着拐杖,挺直了腰身,刘伟鸿放开了搀扶着老爷子的手。
    
    “呵呵,直正同志,你好!”
    
    老爷子微笑答礼。
    
    “洪副总理,您好!”
    
    刘伟鸿在一旁向洪老总微微鞠躬。
    
    “这位是?”
    
    洪老总问道。
    
    刘伟的忙即答道:“洪副总理,我叫刘伟鸿,是刘成家的儿子,在这里陪着爷爷散步。”
    
    “哦?原来你就是刘伟鸿同志?好,好!”
    
    洪老总似乎对刘伟鸿同志也有所耳闻,连连点头。估计内参上那篇文章,洪老总也看到了。这一连两个“辉,字,好似也能体现洪老总内心的想法。
    
    “刘老身体很健朗啊……”
    
    老爷子微笑说道:“有劳挂怀,还算过得去。”
    
    事实上,老爷子如今脸色红润,腰扳笔直,中气充沛,确实是非常健朗,与刘伟鸿记忆中的爷爷,几乎变了一个人似的。
    
    “刘老身体健朗,是党和国家之幸。”
    
    洪老总朗声说道。
    
    老爷子摆了摆手,说道:“老了老了,现在主要是靠你们年轻一辈了。”
    
    洪老总六十岁出头,老爷子年过八旬,说“年轻一辈”很是合适,没有任何不妥。
    
    “呵呵,老一辈草命家经验丰富,高瞻远瞩,老**的政治智慧,是我们党最宝贵的财富啊……”
    
    洪老总笑着说道。
    
    在门口寒暄了几句,老爷子说道:“直正同志,进屋子说话吧。”
    
    “好,谢谢刘老。刘老请!”
    
    洪老总便即上前,做了一个搀扶的动作,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老爷子笑着摆了摆手,拉着拐杖,缓步向屋里走去。
    
    “洪副总理,请!”
    
    刘伟鸿代爷爷邀客,很是恭谨。对这位声名甚正,刚直不阿的铁腕人物,刘伟鸿一直都是很尊重的。能在这里见到他,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好!”
    
    洪老总微笑点头。
    
    三人一起进了客厅,分宾主落座。
    
    '153'第439章 洪老总的肯定
    
    洪老总今天前来拜访老爷子,一是尽礼,二是请教。老爷子不但是革命元勋,还是在职的正国级领导,工作经历积极丰富。不但长期从事财经管理工作,也长期管理外事工作,出访过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亲自主持过大规模的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弓进工作,在经济工作土极有话语权。
    
    首长请洪老总从明珠赴中央主持经济工作,主要就是看中了洪老总在经济建设领域的长才。在这个方面,老爷子和洪老总算得是颇有共同语言。
    
    寒暄过后,洪老总便开始向老爷子汇报近段时间的经济建设工作。
    
    刘伟鸿恭恭敬敬地坐在一侧旁听,老爷子并未让他回避,洪老总主要是谈经济建设的工作,没有涉及到敏感话题。
    
    “直正同志,我听说现在有一种观点,为了打破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封锁和制裁,有些同志沉不住气,说是可以多让几步,是不是有这种倾向?”
    
    老爷子缓缓问道。
    
    与外国人打交道,老爷子也可谓是行家里手了。
    
    洪老总忙即答道:“刘老,我刚刚接手工作,还在摸底。您说得这种情况,我暂时还没有见到实例。
    
    这也是实话实说。全国经济建设工作千头万绪,短短一个月时间,确实都还不够观察。
    
    “嗯。不过还是要弓起重视。西方国家对我们进行封锁和制裁,带着很明显的政治性目的。但是,商人逐利乃是天性,他们的政府,实际上是被资本家把持的。只要有利可图,他们迟早会忍不住的。现在所谓的封锁和制裁,不过是想掐我们的脖子,为今后的谈判增加筹码。不要被他们吓住了,没什么大不了。越是在这种关头,越是要沉住气不要慌。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打破封锁,就委曲求全。资本主义的贪婪是个无底洞。你让了第一步,他们就得寸进尺,要你让第二步第三步不要理他们,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耐心!”
    
    老爷子大手一挥,坚定地说道。
    
    刘伟鸿很少见到老爷子一次说这么多话,看来与洪老总的谈话,引起了他的兴趣。纯经济建设问题,不涉及到其他相对而言,也就比较轻松一些。
    
    洪老总微笑说道:“是的,刘老,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搞引进,主要是弓进技术,弓进先进的设备和管理经验,不需要弓进太多的消耗品。这些东西,国外的未必就比国产的强。”
    
    刘老爷子微微颌首说道:“对的,就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现在有些同志,就是一味的崇洋媚外,月亮都是外国的圆,不像话!”
    
    洪老总就笑,老爷子说的是实在话。
    
    “直正同志你以前是在大城市工作的,我这里要给你提个醒,农村工作,绝对不能忽视。我国还是传统农业大国嘛,无农不稳。这个农村的工作,要是忽视了后果会很严重。农村要是稳定不下来,整个国家和社会就会出问题。我这个剁子,就在楚南省的农村工作他跟我反映,群众的生活,尤其是农村群众的生活,还很艰苦啊。他跟我定了一个三年的发展计戈五下决心要把他们那个区的经济发展土去,让群众都过土富裕的生活。呵呵年轻人虽然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勇气可嘉!”
    
    老爷子指了指身边的刘伟鸿,微笑说道。
    
    洪老总点了点头,转向刘伟鸿,说道:“小刘同志,你是在楚南省林庆县夹山区工作吧?区委书记?“刘伟鸿连忙欠了欠身子,恭谨地答道:“是的,洪副总理,我是在夹山区工作。“洪老总对自己的情况如此清楚,刘伟鸿几乎可以肯定,他看到了内参上那篇文章,说不定还对自己做了一定的了解。也许不仅仅因为他是刘老的孙子,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洪老总对蝶矿跨省承包的思路很感兴趣。
    
    这原本也是洪老总自己的思路。刘伟鸿土辈子曾经在洪总理谈话实录之中拜读过这一段文字。
    
    洪老总很和蔼地问道:“嗯,你和陈博宇同志发表在《经济日报》上的那篇文章,我看过了,很有创意。呵呵,小刘同志,你能不能跟我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想到要搞这个合作的?”
    
    洪老总以严肃著称,眼下这么和蔼,自然是因为刘老爷子的关系。
    
    刘伟鸿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腰板,望了老爷子一眼,老爷子微笑说道:“伟鸿啊,既然直正同志让你谈谈,那你就谈谈吧。年轻人,说错了不要紧。直正同志经验丰富,你正好多多向他学习。”
    
    洪老总便谦逊地说道:“刘老过奖了。”
    
    刘伟鸿连忙说道:“是,爷爷。洪副总理,这个事情,其实也不是很复杂。陈博宇同志是我一个朋友的表哥,在司州煤矿负责”
    
    刘伟鸿便言简意垓地说明了一下与司州煤矿合作的前因后果。
    
    “我们有矿藏,但是没有开采的条件和能力。司州煤矿有能力,也有技术力量,所以我们认为,如果双方合作,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而且还有一个关键,司州煤矿是国营煤矿,我是这么认为的,与国营煤矿合作,不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洪副总理,眼下国家执行的政策,是刻意压低能源的价格,以牺牲一两个行业的盈利为代价,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这个策略,不能说是错的,在特定的时期,很有必要。但这毕竟是权宜之计,不是长久之策。当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能源产业必定要成为支柱产业,那个时候,再以行政干预的方式,强行抑制能源价格,就不可行了。所以眼下,就就应该预为之所,尽可能地培养大型,特大型能源集团,控制甚至是杜绝小型矿企的增加。以规模化大生产来降低成本,减少亏损。等能源产业开始土升的时候,就能见到效果了。”
    
    刘弗鸿还是一如既往的“高,大眼界”。只是简单说明了一下夹山区与司州煤矿合作的必要性,便话锋一转,谈到了对整个能源产业的定位认知。毕竟他面对的,不是地方大吏,而是全国经济建设的掌舵人之一,眼界太小,未免上不得台盘。
    
    洪老总的脸土,掠过一丝讶异之色。
    
    原本他看了刘伟鸿那篇文章之后,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打算在合适的时候,见一见这两个“胆大妄为”的年轻干部。不料在青松园见到了刘伟鸿,那就更好。不过洪老总的原意,只是想要问一问他们的合作模式,却不料刘伟鸿竟然给他“长篇大论”起来,听上去还很有几分道理。
    
    连老爷子也是缓缓点头,眼中一亮。
    
    世家子弟的眼界,毕竟和普通的基层干部不同。
    
    自然,睿智如老爷子和洪老总,也不可能知道,刘伟鸿之所以这样底气十足,完全是因为他说的这些,已经被后世的实际验证过的。在二十一世纪初,国家确实就是在搞大型,特大型的能源企业,搞强强联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内部的恶性竞争,增强对外的竞争力。
    
    “小刘同志,看来你对这些问题颇有研充嘛。呵呵,年轻人,肯开动脑筋,这个很不错。一洪老总赞许地说道。
    
    刘伟鸿忙即谦逊地说道:”谢谢洪副总理表扬,我这也是班门弄斧了。”
    
    “呵呵,不必谦虚嘛。你们搞这个试点,胆子不小啊。”
    
    洪老总微笑着望向刘伟鸿,带着一点调侃的意味。
    
    刘伟鸿便笑了笑,说道:“是的,洪副总理,我们确实是麻着胆子搞的这个试点。在全国都没有先例,地方上的一些领导同志,是比较担心,不知道这么干,会不会违反了政策。”
    
    洪老总轻轻一摆手,说道:“也谈不上违反政策。公对公,国营大型煤矿去你们那里承包矿山,只要没有损公肥私,那就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看这个事情不应该批评,反倒应该给予鼓励。改革开放,很多事情都没有先例可循,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你们勇于探索,我看很不错,值得肯定。”
    
    洪老总棱角分明的脸土,露出了坚毅的神情。这段话,不但是时刘伟鸿的肯定,何尝不是对他自己说的?改革开放的先驱人物,注定是要遭受到更多的质疑。
    
    刘伟鸿十分清楚,今后数年之内,这位铁腕人物将面临着何等巨大的压力,而他却要以更强硬的方式去回应。这也是刘伟鸿之所以敬佩洪老总的原因。
    
    “是,谢谢洪副总理支持。我个人的想很简单,在不违反政策和律的前提下,不管用什么方,只要能让群众迅速富裕起来,让他们的生活好起来,那就是好的方。”
    
    刘伟鸿坚定地说道。
    
    “嗯!”
    
    洪老总微微点头,脸上闪过一抹赞许之意。
    
    都说将门虎子,老刘家的子弟,果然锋锐过人。这种敢想敢干的年轻人,正是洪老总十分欣赏的。让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年轻时节的冲劲和胆魄。
    
    '154'第4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