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家 >

第259章

官家-第259章

小说: 官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伟鸿啊,这个,你跟雨裳……难道京师这么多好女孩,你就没一个看得上眼的?”
    
    林美茹有点不悦地说道。
    
    刘伟鸿正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刘成家一挥手,说道:“你啊,别去管年轻人的事情了。伟鸿真要是喜欢谁,就让他去喜欢,咱们不干涉。”
    
    刘成家以前是从来都不理会这些儿女私情的,上辈子刘伟鸿四十几岁还打着光棍,刘成家嘴里也很少说什么。如今却转了性子,自然是因为刘伟鸿的表现,过于优异。刘成家便不愿意委屈了儿子。
    
    “可是老贺家……”
    
    林美茹双眉微蹙,说道。
    
    刘成家“哼”了一声,有点不屑地说道:“老贺家又怎样?云家的闺女,只要没有跟别人结婚,那就跟老贺家拉不上关系。娶媳妇这事,还要家里帮忙吗?各凭本事!”
    
    刘伟鸿就笑了,再次朝老爸竖起了大拇指。
    
    老刘家的人,就该有这种英雄气魄…)
    
    '29'第337章 局势益发复杂
    
    次日一早,刘伟鸿亲自驾车,前往都机场。刘伟东开着一台乌黑的奥迪车,紧随在后。
    
    江南省委书记刘成胜,今天上午会赶到都。
    
    刘伟东开的这台奥迪车,就是江南省驻京办事处的专车。
    
    原本刘伟东是大哥,而且去看官家,请到机场迎接的,是他老子,该当他在前,刘伟鸿在后。但刘伟鸿的车上,却坐着刘成家和林美茹,自然要在前面了。
    
    刘成胜此番是来都参加会议的,照理应该由江南省驻京办的同志前往接机。不过昨晚上,刘成胜就和刘成家通过电话。会议明天才开,既然刘成家也在都,刘成胜便先赶到京师,和兄弟会面,一起去大内看望老爷子老太太,一家子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兄弟俩都放了外任,很多事情,在电话里不好说得那么透彻,倒也确实需要经常面对面的坐下来好好谈谈,才能更好的协调一致。
    
    既然如此,索性就不麻烦驻京办的同志了,由刘成家亲自去机场接机。
    
    马国平和刘成爱两口子,则是直赴大内青松园,等着大哥二哥回家军用告普车和奥迪车,一前一后停在都机场候机室外。
    
    几个人走下车来,刘成家没有穿军装,而是穿着便服,不是那么起眼。刘伟东刘伟鸿兄弟俩看官家,请到并肩走在后面,都是身材颀长,猿臂蜂腰,俊朗非凡,引得大家一阵阵侧目。
    
    班机准点到达,刘成胜杜于馨夫妇,在秘书和其他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昂阔步走了过来。
    
    刘成家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大哥大嫂!”
    
    “呵呵,成家,美茹,都来了,好!”
    
    刘成胜习惯成自然先就和兄弟和弟妹握了手,微笑着说道。
    
    “大伯伯母。”
    
    刘伟鸿上前一步,向大伯伯母鞠躬问好。
    
    刘成胜脸上的笑容变得盖和蔼,也和刘伟鸿握了一下手,说道:“嗯,伟鸿也来了,好啊,这下一大家子人都会齐了,老爷子和老太太,一准挺高兴的。”
    
    “是啊很久没见到爷爷奶奶了,心里头怪想的。”
    
    随后刘伟东也上前和父母见了礼。杜于馨便拉着儿子的手,上下打量,眉宇间尽是笑意。她有三个子女,自然还是这个大儿子最让她骄傲。
    
    外界公认的杰出红三代子弟,老刘家的接班人嘛。
    
    一大家子在机场寒暄了几句,便纷纷登车。这一回,自然是刘伟东在前刘伟鸿在后,两台车子,驶出机场,直奔大内而去。
    
    青松园内,刘成爱和马国平得到卫士的通报,早早站在门口迎候。
    
    马国平大背头西装革履,越来越有副部级高官的沉稳气象。刘成爱却刚好相反,穿着漂亮的女士西服,头烫了时新的小波浪,小皮鞋铮亮,看上去十分年轻新潮。她也确实谈不上年老才四十出头年纪,好好保养,显得年轻十来岁都不是什么怪事。
    
    两台车子先后开进青松园马国平连忙疾步走下台阶,亲自为刘成胜拉开了车门。他以前一直在中组部工作,是刘成胜的老部下,自然也当得用这个礼节。
    
    刘成爱却多走了两步给刘成家拉开了车门,笑着说道:“二哥二嫂!”
    
    看来这也是两口子老早就商量好的对两位兄长,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
    
    搁在以前,“二房”是绝不会享受这种待遇的。
    
    “小姑!”刘伟鸿从驾驶座上一跃而下,笑嘻嘻地叫道,随即又夸张地说道:“小姑,你真是越来越漂亮了,这要是一起走出去,人家一准说你是我姐,谁也不会猜到你是我姑。”
    
    “好啊,伟鸿,你这小家伙,敢调侃小姑了?”
    
    刘成爱心里头喜滋滋的,笑着嗔怪了一句。她其实就是这种没什么心机的女子。做姑娘的时候,有个好老子,结婚之后有个好老公,小日子美气得很,也就养成了这种既有点骄傲又没多少心机的性格。
    
    刘伟鸿笑呵呵地说道:“我这是实话实说,每次见到你,都好像越来越年轻。”
    
    侄儿嘴巴比蜜还甜,刘成爱高兴得什么似的,笑个不停。
    
    刘伟东可从来没有说过这么好听的话。
    
    他比刘成爱还要骄傲!
    
    一家人在门口握手寒暄了几句,由刘成胜领头,一起走进了内堂。
    
    公历八月,都的气候很是暖和,老爷子老太太就坐在阴凉的客厅里,穿得合体的中山装,看上去气色很好,尤其老爷子,脸色比以前还要红润,倒真像是越活越年轻了。
    
    刘成胜领着弟妹子侄,疾多上前,给父母鞠躬行礼。
    
    “爸,妈,两老安康!”
    
    其他人自也是跟着一迭声地请安问好,一时之间,青松园热闹得紧。
    
    “嗯,都来了,好,坐吧!”
    
    老爷子微笑着点头答礼,摆了摆手,和蔼地说道。
    
    刘老爷子在钱争年代乃至建国之后,都是以严谨著称的,在家里也不例外。如今却越来越是和蔼,可能跟年岁大了有一定的关系。人到老来,心情总是会在不知不觉间起变化。何况眼下老刘家极其兴旺,子女儿孙一个比一个争气,外围圈子也逐渐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骨干力量向着老刘家汇聚而来,老爷子在高层的声望益的如日中天,如此种种,都是令老爷子心情愉忧的因素。
    
    见了老爷子这般健朗的模样,刘伟鸿暗暗欣喜。
    
    看来,自己请老妈为老爷子量身定做的保健计划,确实起作用了,加上因缘际遇,老爷子的身体状况,和上辈子大不一样,也许真有可能逆天改命,将老爷子的寿数延长一些。若是真能如此,那就太好了。这几年,都政治斗争风起云涌,最高长、董老、自家老爷子等泰山北斗的巨李,都不可避免的深陷其中。随着刘老爷子、董老和最高长在今后数年内相继谢世,京师政局变幻莫测,许多世家豪门因此衰败,甚至遭到清洗,淡出了权力中枢。而一批新的权力豪门,相继崛起,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共和国的政治版图。
    
    倘若老爷子能多坚持几年,对老刘家的助力,简直无可估量。
    
    这段时间,刘伟鸿尽管在林庆县“大打出手……”和米克良等人斗得昏天黑地,但对最高层的政治走势,一直都没有放松过关注。与胡彦博、程辉等留在京师的小兄弟们,联系益紧密。胡彦博程辉等人,都在电话里向他透露过只言片语的讯息。
    
    似乎储君的施政方略,和他的前任月华同志乃至更前任的某位同志都有很大的不同。甚至与最高长提出来的总方针路线,都有出入。而这样的施政方略,毫无疑问,不会是储君一个人的意志体现。在他身后,还站着很多强有力的大人物,其中不乏威望卓著的资深元老。
    
    路线之争,已经悄悄拉开了帷幕。
    
    在这样层级的政治斗争之中,一般政治人物的份量是远远不够的。省委书记、集团军军长,都只能是摇旗呐喊的马前卒,很难影响到真正的决策。老刘家,眼下唯有老爷子够这个份量。
    
    而据刘伟鸿所知,老爷子是比较倾向于支持储君方略的。
    
    重生之后,对高层政治走向,刘伟鸿不是一般的下了功夫,而是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途径,尽可能了解更多的内幕,再和他上辈子从刘成家刘成爱等长辈嘴里获得的零散信息结合起来,渐渐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形态。
    
    老刘家上辈子的没落,最关键原因就在于老爷子忽然离世。储君改弦易辙,采取了新的施政方略,而刘成胜在老爷子逝世之后的要紧关头,为了保住老刘家的利益,表现过于出位,引致储君和其他政治势力,联手打压,最终成为政治大博弈之中的第一颗弃子。
    
    在这个新的世界里,只要老爷子能坚持得更长久一些,情况自然就会有很大的不同。而刘成胜放了外任,也不会轻易表态。老刘家被清洗的可能性,便会降至最低点。
    
    在此之前,刘伟鸿所想的,只是如何在巨大政治风暴之中,保存老刘家的实力,不乡于受到太大的损害,为今后留下博弈的“本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爷子身体状况远胜从前,刘伟鸿的心思,可就不同了。
    
    既然实力足够,布局也不相同,加上自己二十年的先知先觉,仅仅谋求自保,未免格局太小,眼界太低。应该想办法在风波诡异的政治博弈之中,占据主动。大幅度改变历史进程,固然不大可能,但为老刘家争取最大的政治利益,却是非常现实可行的。
    
    一念及此,刘伟鸿胸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主政夹山几个月,刘伟鸿深深体会到,若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更多的为国为民办些实事,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在政治博弈之中获得胜利,保住手中的权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没有合适的位置,再有满怀豪情,也不过是空想而已,谁也不会将你当回事。
    
    '30'第338章 语惊四座
    
    老刘家这样的聚会,是有一定之规的。当下大家在客厅里落座,勤务人员奉上茶水。
    
    老爷子睿智的眼神在儿孙们脸上一一掠过,从刘成胜那儿开始,最后又落在刘成胜脸上,缓缓说道:“成胜,你去江南,也大半年了吧?情况怎么样?”
    
    刘成胜是老刘家二代子弟中职务最高的,每次都是由他率先向老爷子汇报,此番自也不例外。刘成胜以前虽然也主政过地方,但担任省委书记还是第一次。通算起看官家,请到来,刘成胜在机关工作的时间长过了主政地方的时间。老爷子对他出任经济大省的省委书记,还是很关注的。
    
    刘成胜便向父母欠了欠身子,然后缓缓汇报自己主政江南的大致情况。
    
    大家都听得很认真,刘伟鸿尤甚。
    
    刘成胜出掌江南,是他极力促成的,当初刘成胜的意思,是要留在中组部担任常务副部长。当然,不是刘成胜不知道出掌一省,授任封疆的重要性。几乎绝大多数中央领导,都是从省委书记这个职务走上来的。就算担任了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想要再进一步,依旧还是要经过省委书记这个职务的锻炼。刘成胜那个时候想要留在都,无非是觉得政治博弈正值最紧要关头,不想轻易离京,免得消息闭塞,反应比别人慢了半拍,不免错失良机。但有些事情,却是不表态比表态强,后表态比先表态强。严格来说,刘成胜还有点“急近利……
    
    如今去了江南,刘伟鸿自然要仔细聆听大伯在江南的施政情形。
    
    刘成胜的汇报,前面很是中规中矩,几乎每一个刚到任的省委书记,均会采取类似的措施,团结同志,巩固权位。效果如何,就要取决于个人的手段高明与否还取决于该省的政治生态。
    
    江南省的政治生态,对于刘成胜来说不是那么好。山头林立,派系众多。传统的本土势力,也很强大,刘成胜上任之后的一套组合拳,没有明显的效果。某市市委书记傅宜宝,远赴江口,就是明证。对于傅宜宝来说,出任江口市长,是官升一级但对于刘成胜来说,自己看中的干部,在本省不能提拔上来,只能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失败。
    
    这个倒是在刘伟鸿的意料之中,江南省若是那么好摆布,中央大佬未必就同意刘成胜出掌江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