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家 >

第146章

官家-第146章

小说: 官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哥,听说你这几天都在跑步向钱啊?”
    
    胡彦博又问道。
    
    刘伟鸿这几天一直都在各个部委转悠。也就刘二哥有这个面子了,不然,一个县下面的小小区委书垩记,能知道国家部委的大门朝哪开?就算是地委书垩记乃至副省长之类的官员,到了国家部委,也得乖乖坐着排队等候“召见”。也许召见他们的人,就是国家部委的一个小处长。
    
    人家能来赴刘伟鸿的饭局,已经太给面子了。
    
    “是啊,我现在在乡下,搞个区委书垩记。那个区,实在太穷了,每年都要吃财政补贴。这样下去不行,我琢磨着,该弄点钱,改善一下。先把几个企业搞起来,才能逐渐富裕。”
    
    刘伟鸿吃了一筷子菜,说道。
    
    胡彦博说道:“二哥,夹山区的情况,上回你也在电话里给我聊过了。不知道你现在打算搞什么企业?眼下,全国各地都在搞基本建设,银根抽得很紧啊,想要弄钱不容易,想要外界投资,更不容易。”(组神性の复苏)。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33'第187章 双赢策略
    
    谈到治理地方的施政方略,胡彦博倒是比程山和程辉更加懂行一点。 ( ) (817351)至于萧瑜情,那是半点都不懂的。不过小丫头很有眼色,知道这是谈的正经事,也就乖乖地喝饮料吃菜,并不胡乱插嘴。对于今天这种“待遇”,小丫头其实是很满意的了。尽管刘伟鸿他们的年纪也不是很大,毕竟都是参加工作了的,在萧瑜情看来,那就是成年人了。几个大老爷们能和她一个小丫头片子“平起平坐”,那就是脸面。
    
    而以前与贺为强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压根就没正经话题,除了好玩就是泡妞,没什么劲。
    
    刘伟鸿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基本建设很好弄嘛,最容易在上面要到钱。各地不顾实际情况,明明没有那么多的自筹资金,拼命地虚报,向上面要钱,先把工程搞起来再说。这样子下去,三角债的问题,就会越来越突出,今后一两年之内,这个三角债就将成为经济建设中最大的问题。把大中型企业都拖死了,我就想要找个去夹山区投资的企业,也很难。”
    
    “那就只有打打外资的主意了?”
    
    程山插了一句。
    
    刘伟鸿摇摇头,说道:“这个难度更大,眼下,西方国家都在对我们进行制裁,外资很难进得来。当然了,凡事没有绝对,这条路肯定也要试试的,只要能找到肯投资的企业,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我一律欢迎。”
    
    胡彦博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二哥,我倒是有个路子,说出来给你参考一下?”
    
    刻伟鸿笑道:“行,你说。”
    
    胡彦博一贯阴沉多智,没有几分把握的话,他不会随便出。的,刻伟鸿对这个知之甚捻,因而都胡彦博的话,通常都很在意。
    
    “我有个表哥,关系比较远的那种,不过走动得还比较勤。 (817351) ( )以前在媒炭部,现在去了辽东大新煤矿做矿长。大新煤矿的情况,你知道的吧?”
    
    胡彦博不徐不疾地说道。每次只要一谈到正经事,胡彦博都是这个模样,显得很是沉稳,就是说话语气略有点阴沉,让人觉得阳刚之气不足。不过这不妨碍他和刘伟鸿成为铁子。一个人,总是各种各样的朋友都会有的,这讲究个缘分。
    
    刻伟鸿轻轻一摇头,说道:“只是听说过,具体的情况,我不是那么清楚。”
    
    大新煤矿远在辽东省,是全国都著名的大煤矿之一,刻伟鸿听说过它的大名。
    
    “他们大新煤矿,这段时间都在亏损。原因倒不是因为煤炭滞销。国家的经济只要持续发展,能源是永远都不够的,媒炭滞销只是暂时现象。大新煤矿亏损的最大原因,是人口太多。我表哥以前来我家窜门子,谈到过这些事。”
    
    “嗯,你继续说。”
    
    刘伟鸿显然已经对胡彦博的话题来了兴趣,连筷子都停了下来。
    
    “听说,大新煤矿目前有全民所有制工人二十二万,集体所有自工人一十七万多……”
    
    “集体工人这么多?”
    
    刻伟鸿吃了一惊。
    
    胡彦博点点头,说道:“是啊,他们那厂办大集体,只要是职工子弟,就往里面塞。不管怎么样,职工子弟得给个饭碗,煤矿得给他们管饭。这个厂办大集体,工人是越来越多,经营的项目也是越来越杂,全都是靠吃‘全民’这一块生存。再大的家当,也吃空了。”
    
    刘伟鸿皱眉道:“这样子不行啊,会把整个煤矿拖垮的。”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型的重工业基地,各类国营大中型企业众多。 (817351)改草开放之后,这些国营大企业机构臃肿,体制僵化,运转缓慢,还没有从计划经济的大环境下醒过神来,完全不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造成了大面积的亏损。其中厂办大集体则成为这些大中型国营企业重新振兴的最大包袱。在刘伟鸿的记忆当中,在九十年代初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将厂办大集体从母体之中录离出去,曾经是整个东北国营企业改革最要紧的一个环节。国务院和东三省的领导们,为之弹精竭虑,辗转难眠,操了不少心。
    
    所以胡彦博一谈到这个事情,刘伟鸿马上就得出了“结论”。
    
    胡彦博不禁伸出了大拇指,佩服地说道:“二哥,你真行,一听就明白事情的关键在何处。这个情况,要是继续下去,确实就会成为国有大型企业最大的包袱了。”
    
    程山却听得迷迷糊糊的,说道:“彦博,我说你倒是痛快点行不?这辽东的大新煤矿,跟二哥的楚南,隔着十万八千里地,怎么就能扯上关系了?”
    
    程山就是这个性子,人情世故是贼精的,他混起来也是如鱼得水。一旦涉及到这些政治上的事情,他就迷糊了。这倒不是说他脑水不够使,关键是没多少兴趣,脑筋没在这上头打转。
    
    胡彦博毫不理会,微笑着说道:“二哥,眼下啊,我表哥最头痛的,就是怎么解决矿上越来越多的待业青年的出路问题。这些青皮后生一年跟着一年的长大,不读书了,就得找个活干,混碗饭吃。再往厂办大集体里面塞人,那是真的不成了,矿上压根就吃不消了。”
    
    说到这里,胡彦博就打住了,眼望刘伟鸿,带着一丝笑意,有意要卖个关子。
    
    刘伟鸿端着酒杯,沉吟稍顷,说道:“你的意思是说,让大新煤矿的人到我那儿去,承包一个矿山?”
    
    胡彦博顿时瞪大了眼睛,露出又惊又佩的神情,说道:“二哥,兄弟是真服了!你那脑子怎么长的?这个主意,可是我家老头子跟我表哥谈了好几次,才商量出来的,正在往上打报告呢,说是要去其他几个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承包矿山,别的不图他什么,就图个解决就业问题。”
    
    胡彦博这个样子,还真不是装出来的。他本想卖个关子,倒没有要“考校”二哥的意思,就是等大家都着急了,ωoO'。再抛出自己这个方案,好让大家都佩服他一下。不料刘伟鸿略事沉吟,就说了出来。
    
    这个可真走了不起了。
    
    刘伟鸿笑道:“彦博,咱可都是哥们,这个话就不说了吧?”
    
    “要说要说,这个非得要说。我是真服!”
    
    胡彦博连声说道。
    
    程山听着他们“连编累犊”地谈论“政治经济”,都忘了吃饭,老早就不爽了,趁着机会,举起杯子,说道:“二哥,彦博,小辉,呃……情儿,咱们干一杯再说。有什么事,也得先吃饱饭再?”
    
    刘伟鸿与胡彦博相似一笑,都举起了酒杯。
    
    情儿抿了。饮料,望着刘伟鸿说道:“哥,你们接着聊吧,我喜欢听。”
    
    “啥,你喜欢听这个?你长了个什么脑袋?”
    
    不待刘伟鸿回答,程山已经迫不及待地嚷嚷起来了,望着萧瑜情,眼睛瞪得溜圆,一副完全不可思议的神态。
    
    这个世界上,还真有女孩子喜欢听这个的?
    
    “我就是喜欢听嘛……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光知道喝酒吃饭泡妞?”
    
    萧瑜情小鼻子一皱,小嘴一撇,很不屑地说道,对程三公子十分鄙视。
    
    程三公子又狠狠郁闷了一把,暗自嘀咕了一句:“你就装吧!”
    
    他才不信小丫头真喜欢听这些,肯定怀有某种目的。
    
    应该说,程山的“怀疑”还是很有道理的。萧瑜情还真不喜欢听这个,她只是喜欢听刘伟鸿说话的神态,是那么的沉稳,看着就开心。
    
    刘伟鸿现在满脑子都是煤炭,压根就没有去理会萧瑜情和程山说些什么,喝了一杯酒,想了想,说道:“如果请大新煤矿去我那里承包一个矿山,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是双赢的做法……”
    
    大新煤矿尽管连年亏损,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大型国营煤矿,他们的积累是很丰厚的。国家对于大型国企也有很多的政策倾斜和比较大的支持力度。如果大新煤矿真能去夹山区承包一个矿山,别的先不说,起码他得先将路修起来。这一块,才是最令刘伟鸿头痛的。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三五年内却又难以见效,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有国家支持的大型矿企出面,基本建设的项目就能通过,上面肯定也得拨一些款子下来。虽然修路,也只是修进大新煤矿的矿山里头去,但附近的村民以及其他的煤矿,都能用得上这条路的共用部分,这就是很大的收获。
    
    而且煤矿一旦开发起来,就能带动附近的经济发展,至少矿山周围的农民,能从中获益不少。
    
    胡彦博说道:“点子倒是个好点子,就是有一个问题比较棘手。楚南可也是煤炭资源大省,省内也有不少的矿务局和大型煤矿。千里迢迢从辽东把大新煤矿引进去承包矿山,不知道当地的政府和煤矿企业是否同意啊。他们要是不肯松口,这事就比较难办。”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不要紧,只要先把这事宣扬出去,就有办法。”
    
    ps:这两章给禅非禅的打赏加更。
    
    朋友们啊,月票给力点,晚上就还会有加更了,是不?(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34'第188章 我不管,我要去找你!
    
    胡彦博想了想,点了点头,说道!……二哥,这算不算声东击西?”
    
    刘伟鸿就知道胡彦博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笑道:“围魏救赵吧!”
    
    胡彦博也笑了。 ( )
    
    程山一头雾水,程辉略略沉思之后,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萧瑜情不满地说道:“别打哑谜啊,有什么事,利索点说出来不行吗?显摆你们能啊!”
    
    刘伟鸿微笑道:“小辉,你给情儿解释一下吧。”
    
    程辉哈哈一笑,也不推辞,笑道:“我猜二哥的意思,是先造成一种声势。大新煤矿能过去,那是最好。万一楚南那边不同意,也得有个理由。不然,就得从省内找一家煤矿去二哥那里合作。反正不管是哪家煤矿过去,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得有人过去!”
    
    刘伟鸿笑了:“不错啊,小辉,不愧在中办上班,眼光很了不起了!”
    
    程辉便谦虚地笑了笑。他一直对二哥很佩服,以前是佩服二哥的“勇力”,从那篇文章之后,则是佩服二哥的“政治智慧”。如今从这一席谈话之中,更加察觉到二哥人情的练达,对官员们心思琢磨得透彻。只要把势造起来了,就算最终没有一家煤矿去夹山区承包矿山,料必楚南那边,也一定会给二哥一个满意的答案。
    
    二哥年纪虽轻,手段却着实了得。加上老刘家的硬扎背景,只要刘老爷子这几年身体没有大碍,二哥的政治前程,必定是一片光明。
    
    程辉在中办上班,最看重的就是这个。
    
    跟着二哥做朋友,错不了!
    
    谁知萧瑜情又撇了撇嘴,说道:“你们别相互吹捧了好不?肉麻死了!”
    
    此言一出,几位男士面面相觑,都是作声不得。
    
    貌似他们是有这个“嫌疑”。
    
    “对对对,吃饭吃饭,来,情儿,多吃点菜。”
    
    稍顷,刘伟鸿笑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