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华夏文圣 >

第393章

重生之华夏文圣-第393章

小说: 重生之华夏文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各位拨打屏幕下方的热线电话787618***”
  热线电话已经显示在屏幕下方,导播室里的孙总监直接就骂人了:
  “凯总监你什么意思?苏老师还没讲呢,你现在就开放热线电话!?”
  这个话题原本就是有悖世界常识的,很多新欧观众恐怕一听到,就会认为苏怀是在胡扯,直接会打电话来投反对票。
  这先开放,等于就是偷跑性质。
  凯总监面无表情地望了孙总监一眼:“苏老师刚才似乎没规定投票的时间吧?我们刚刚协议里也没有这栏吧。”
  说着还叹了口气,安慰愤怒的孙总监:
  “你别这么看我,不是我想这么做,我只是个打下手的,这行业你还不知道,哪有什么底线,换做你是我,也会这么做的。”
  此时,已经有很多观众打到热线电话,短信投票站投票,九成九都是认为苏怀在胡扯。
  现场的观众也都被引发了绝大的好奇,苏怀究竟要说什么华夏化学呢?
  只看苏怀从容地让工作人员拿来一团黑乎乎的粉末,展示给各位面前道;
  “请问亨德利教授,这是什么?”苏怀也没料到,他让农学院的鼓捣的小玩意,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用上了。
  亨德利远远看了看,神色疑惑道:“这是一种中药吧?”
  他刚才就暗自想了,以明孝陵发掘不少文献,可其中只有一样和化学有些关系,那就是中药,中药混合中,恐怕有一定的化学作用。
  不过中药的影响力,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很多新欧观众都不知道,甚至认为和巫医没什么区别。
  所以如果苏怀拿出中药这种玄乎,且不直观的东西,想说服观众几乎是不可能的。
  台上的苏怀赞扬道:
  “亨德利教授不亏是史专家,竟然看出这是一种中药,那就请亨德利教授讲解一下这种中药的作用吧?”
  “我怎么会知道?”亨德利讥讽道:“我跟普通的新欧人一样,这辈子都没用过中药。”
  “亨德利教授说笑了。”苏怀笑道:
  “你肯定见过这种中药,不单单你见过,在场的所有新欧观众都见过。”
  现场顿时响起一片议论声,人人心里都想,他们哪里见过什么中药啊?
  亨德利知道苏怀在故意调大家胃口,于是刻意点破道:
  “苏先生不如你直接介绍下这味中药吧,来印证一下是不是在场所有人都听过。”
  台下邱姝贞,周周星等人都在心里骂这亨德利狡猾,打破了苏怀刚刚调动的气氛。
  可苏怀却依然从容不迫,点头道:
  “好啊,那我就介绍一下吧,这味药在明孝陵发掘的一本道经中有明确的记载,这位中药的制作方法是:
  ‘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内,烟渐起……”
  苏怀说的这些令人听着云里雾里,亨德利心里已经渐渐认定苏怀根本就是用他的神棍做派,故意搬弄这些文言文,故弄玄虚,于是假意谦虚道;
  “哦,那这味中药的功效是什么?”
  苏怀笑道:“医书中记载,这味药的功效是能治痤疮,杀虫,辟湿气,瘟疫,在民间流传甚广。”
  众人听着面面向觎,苏怀说得这种东西不像是中药,倒像是什么腌菜,否则怎么要埋在地底下?
  这话一说,就听到观众席中突然有一个高声耻笑道:
  “好个苏圣人,明明就是会爆炸的火药,却说成是治病救人的中药,戏弄这些外行也该有个限度。”
  众人先是听着一惊,苏怀说的竟然这中药竟是火药!?这怎么可能?
  可再是转头一看,说话的是化工学院的副院长,大胡子的俄国人叶列夫,众人都不得不相信了。
  叶列夫是诺贝尔提名者,他既然开口,当然不是错。
  亨德利不由望着苏怀,冷声道:
  “苏先生,你不是说是中药吗?怎么变成火药了?”
  苏怀饶有兴致地看着有些气急败坏的亨德利,问道:
  “咦,亨德利先生你既然开口说这是火药,可想过中文这火药为什么会叫做‘药’……?”
  “这……”亨德利一时为之语塞,心里也暗自疑惑,火药明明是一种燃烧的化学成分,怎么会叫“药”呢?


第七百八十六章 伏火懂不懂?

  “这……”亨德利一时为之语塞,这才想到,火药这个名词是中文,为什么里面有个药字呢?难道真的是中药?
  旁边的叶列夫却是朗声道:
  “奇怪奇怪,这早期的火药,是硝石,硫,这些可都是有毒的,如果入药那是要吃死人的,难道你们华夏的化学家,是制造毒药的?”
  王先生在台下心里有些焦急,心想原本苏圣人只是面对一个亨德利,还可以应付,可这时又跳出一个化学专家叶列夫,这真是麻烦了。
  苏怀道:“叶所长,你开口毒药,闭口吃死人的,可在我这外行小辈看来,叶所长你的化学还没有学到家啊。”
  叶列夫胡子微微一抖,心想你说啥!?你小子要教我化学?
  只见苏怀笑道:“这火药原本就是华夏道家炼丹所得,希望制作出长生不老之药。
  道家医者孙思邈记载,练丹家其实知道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所以在使用之前,常用烧灼的办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减低,这种手续称为‘伏火’。
  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有:
  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里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烧焰火。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还没冷却,取入混合物,这就伏火了。”
  苏怀说着提醒叶列夫关键道:“而马兜铃代替了木炭……”
  叶列夫听到苏怀几句话,的确有几分道理,如果加入木炭来燃烧,确实可以去除硫磺、硝石绝大部分化学毒性,心里也是微微惊讶。
  这华夏小子看来并非是信口胡诌,还有几分道理。
  一旁的博古通今的梅院长,和知识渊博的王先生,此刻见苏怀竟然能在华夏古方中说出化学原理,都不由暗自叹服。
  而此刻观众席角落边的安西教授,原本苏怀过节极深,今天也是看他笑话的,此刻却似乎心里暗觉得惭愧:
  “苏怀这小王八蛋原来不光是过目不忘,还能触类旁通,先前我还以为他红茶只是因为记得华夏古方,占了资料胜过我的便宜,其实这小王八蛋的学识之广,胜我十倍不止……”
  但是苏怀虽然能解释地通这化学原理,却还不能证明这华夏发明了火药。
  一旁被忽视的亨德利朗声道;“你说的这些,还不是你们华夏自说自话?”
  苏怀奇怪地望着他:“亨教授不知道明孝陵中有孙思邈的医书出土吗?我说的就是史书中记载,这本医术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是中医官方教程了,你这是在质疑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吗?”
  这话一说,全场顿时又是一片哗然,别说这些欧美观众了,就连王先生,梅院长这些对华夏文化有深刻研究的人,也不知道孙思邈的中有没有这个方子。
  而这时,观众席中的世科院各个研究所的专家评审们,都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网查看。
  华夏的文化部最近,已经把一批明孝陵的文献输入到世科院的资料库中,苏怀如果是信口开河,他们就会当场戳穿。
  可当他们查到中翻阅到这一段的内容,不由都互相看了看,医学所的加林医生站起来宣布道:
  “苏先生说火药配方,确实记载在孙思邈的中,而据推测,成书应该是公元630…710年之间……”
  亨德利听着一愣,明孝陵出土了那些多华夏典籍,医书不知道多少本,他哪里都晓得,只能老脸微微一红道:
  “明孝陵是明朝的,那时候我们欧罗巴已经有了火枪了,还远远比你们华夏先进,这可是铁一般的事实,一本华夏人写的书能证明什么?”
  邱姝贞看这位英吉利老教授为了自己面子,在台上面死撑,不由骂道:
  “回家多读读书再来辩论吧!史书都不相信,你还相信什么?难道相信小黄书?”
  虽然直播没有收音,但是现场的观众听到了,还是都不免笑了出来。
  任谁都看得出来亨德利有些强词夺理。
  可亨德利反应也是极快,提高音量道:
  “奇怪奇怪~~按照苏先生说的,假使火药是你们华夏人发明的,那么为什么你们没有火器,一战的时候,你们华夏的部队可还是用冷兵器,被英吉利军横扫,这样的事实,难道不比一本史书更加有利吗……?”
  邱姝贞听着也是俏脸微红,在场的华夏人都心里火气都上来了。
  苏怀漠然地望了亨德利一眼,拍手道;
  “亨教授果然不愧是英吉利绅士,把你们当年为了侵占我国土,贩卖鸦片,毒害我华夏人民的无耻之事,说得好像是什么光彩事迹一般,果然不愧是堂堂欧罗巴权威历史专家啊~~~”
  亨德利刚才为了争取上风,一时没想到这点,看着现场观众都用异样的眼神望着他,这才发觉自己失言,手心冒出冷汗。
  可事已至此,他不可能退缩了,只能硬着头皮道:
  “今天我的课程是历史发明课,不是战争课,苏先生请不要跑题。”
  苏怀哈哈笑了起来,没想到所谓的学术权威竟然如此恬不知耻。
  主持人珍妮道:“苏先生,您还是把转回正题吧。”
  苏怀面对两边夹攻,却是不骄不躁:
  “任何一种发明,在诞生与世之后,在应用方面都会走向不同的方向,火药的发明也是一样。
  华夏的火药流传到西方之后,西方还在蛮荒时代,所以最先想到的制作成大炮火枪,互相攻伐,用坚船利炮,全世界地方插上一面旗,就号称是自己殖民地,毫不留情的屠杀当地居民……”
  苏怀这番话在电视上说出,无数在新欧生活的印第安纳,墨西哥后裔们听着心里都不是滋味。
  自诩世界文明中心,实际上是鲜血和武力打下的江山,只是主流媒体从来不会提这些。。
  a


第七百八十七章 放鞭炮的好处
  
  现场亨德利教授,女主持人珍妮也是哑口无言,一般电视直播中说这种敏感话题,新欧国际频道都是会掐断的,录播更是会剪掉。
  可今天数控室是金陵卫视的华夏人控制,只能任由苏怀揭新欧美两州的短了。
  只听苏怀继续道:
  “而我们华夏虽然发明火药,但是却发扬的是其中的药用价值,亨德利先生知道不知道我们华夏放鞭炮的习俗?”
  这个习俗到不是华夏独有的,东亚各个民族都有这个习惯,凡事有些什么重大节日都喜欢放鞭炮的。
  “原来华夏人拿着这火药放鞭炮了?”此刻座位上医学所加林医生,忍不住拿起话筒询问道:
  “苏先生,请你注意你的眼乱,这鞭炮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是重大空气污染源,除了重大节日已经不允许燃放了,难道华夏国还把这个当作国粹吗?”
  座位上叶列夫等世科院的人,都是松了一口气,还以为苏怀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呢,原来是鞭炮这种空气污染源呢。
  这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说话的加林医生,是个世界卫生组织的代表,说起来和华夏中科院还有合作关系,刚才还帮苏怀印证了的权威性,所以他的立场是非常在旁人看起来公正的。
  “加林医生,你懂不懂呼吸道过敏症?”苏怀打量了一下这说话的加林。
  “稍懂一些。”加林回答,心想放鞭炮的烟雾倒是对呼吸道疾病没有影响,苏怀难道要说这个?
  可没想到苏怀却又问道:“那么我请问,普通呼吸道的过敏性炎症问题,为什么在冬季发挥会少一些?
  而如果冬天不够冷的话,到了春季却更有机会引发过敏性反应,也更容易产生大面积的病毒性感冒,这是为什么?”
  加林道:“那是因为,冬季气温低,空气中病毒会停止活动,但在温度回暖的时候,病毒会复苏大量繁殖,所以暖冬之后的春天会比冷冬之后,更容易引发病毒性感冒的流传。”
  “这个就是中医理论中夏病冬治的关键。”苏怀点了点头:
  “冬天的时候虽然很冷,也是很多病毒活动最弱的时候,而在最冷的时候,经过一场杀毒的话,效果也是最好的……所以其实华夏放鞭炮的时候,只有一天,那就是农历春节这一天,也是华夏经纬度中,冬天最冷的一天……”
  说着,苏怀对加林医生微笑道:“加林医生,我这样说,你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