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妻乃大元帅 >

第414章

妻乃大元帅-第414章

小说: 妻乃大元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我……”

向古易突然有些坐不住了,可未等他说什么,沈玉嘉摆摆手道:“同样的,想法也能决定一切,只要我们能把兵器想成保护自己,而不是用来杀人,引发战争,如此一来,能起到震慑对方的同时,也能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一听这话,向古易才恍然大悟,顿时一脸惭愧的抱拳道:“多谢大人提点。”

“算不上提点,我知道很多事情是不如意的,我们想要保护自己,定然就有人想要借此扩张势力,所以我们做我们的,必要理会他们,把我们的劳动成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千万不要外泄了!”

“嗯!”

向古易竟然是无比慎重的点点头,这一脸认真的模样,倒是让沈玉嘉有些哭笑不得,不由想起上辈子看过的二战,以及某些科学家的无奈之处。

“那那,大人就是靠想法,把这孔明灯变成热气球的?”突然,一个学子凑近沈玉嘉好奇道。

沈玉嘉看了他一眼,知道这是技术仅次于向古易的鲍宁。

“差不多吧。”

沈玉嘉心虚无比的说完,这鲍宁立即欣喜的又问道:“那大人能不能想想,把这纸伞也改一下,您看啊,昨夜大雨倾盆,就算有伞在身,鞋裤也都湿了。”

“我靠!”

沈玉嘉没想到,这家伙一开口就是最难的问题,这雨伞从古至今,基本上就没变多少,顶多就是携带方便和耐用一些,用法和古代纸伞没啥两样了。

“呃,这有些困难,目前还没想到,等想到了就告诉你,不过若是怕鞋裤被雨淋湿,可以弄一双防水靴。”

“防水靴!”

鲍宁一听,瞬间便陷入沉思了,末了才摇摇头道:“看来这事情不适合我们这些打铁的,应该让织艺坊的那帮家伙来忙活。”

这鲍宁也算明智,知道想不明白的,立即就转移思路,虽然这属于小聪明,甚至只能算得上偷懒,不过要是学向古易这般喜欢盘根问底,一路钻牛角尖到顶,不知要吃多少苦呢。

“那大人之前命我等做的扇叶风箱,是从什么想出来的?这风箱的用途之大,真是惊煞学生啊,连我爹都赞不绝口呢,现在他的打铁铺都改成用我做的风箱了!”

沈玉嘉看了一眼提问的学生,这人名为卢莫,和向古易、鲍宁不同,他并非难民学子,而是天水城一处打铁铺铁匠的儿子。

“这扇叶风箱嘛,其实就是我以前嫌天气闷热时,拿着扇子扇着扇着,便有感而发,如此就来了!所以这扇叶看上去,像不像是三把扇子啊!”

卢莫闻言,这才恍然大悟,惊道:“原来生活中,也有许多能改讲的地方啊!”

其余几名学子闻言,也都不由连连点头,显然是极为赞同卢莫的话。

一路和八名学生谈天说地,让这八人深感沈院首的阅历和智慧深不可测时,未等学生还要询问什么,前面的一名领头黑甲卫突然说道:“皇父,军营到了!”

第三卷烽火狼烟583。第583章豫州情况

洛阳城外东南侧二十里处,正是军营落脚处。

此处军营屯兵两万,不过近半的人都是新兵,并且还有许多年纪只有十一二岁的少年郎。

豫州战乱六年,早已是赤地千里,伏尸百万,能活下来的,却不是年轻力壮,反而是老弱妇孺。

年轻的不是因护家而死,便是参军战死,能活下来的壮丁是少之又少,最后鄢国无奈之下,也只好让豫州难民的青少年参军了。

这是强制性的,但是你不同意或许就要饿死,甚至连同你的家人都要饿死,不是鄢国狠心,而是当今世道的问题。

看着那些稚嫩的小脸,就拿起战刀,扛起长枪,在校场中演练,刚刚出示令牌,进入军营后的沈玉嘉不由幽幽一叹。

这些孩子要放到前世,也只是小学毕业的初中生,应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闲来没事,到学校走走的日子。

可在这里,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就要面临一场杀戮!

“末将徐崇……”

“末将张辰……”

“参见皇父!”

迎面走来一队人马,在看到沈玉嘉后,为首二人当即单膝下跪恭敬道。

沈玉嘉跳下马车,摆摆手道:“都起来吧。”

徐崇二人闻言,这才扶甲站立,而身后的将士也纷纷站起来,目光是有好奇,有疑惑的望着这位当今皇父。

“皇父,不知这次到军营,所为何事?若是找元帅的话,恐怕要等一会儿了。”徐崇解释道。

徐崇年纪不大,只有三十来岁,但却已经是颜芷绮的副将,此人容貌普通,但一脸刚毅,有股子不怒自威的味道。

一旁的张辰就要显得年轻许多,但倒是长得颇为英俊,虽同为颜芷绮的副将,但却处处以徐崇马首是瞻。

鄢国副将一职,和大齐没什么变化,都是协助统帅下达命令,在遇到危机时,便要充当护卫一职,本身是没有什么实权,多数是以军中年轻的将士提拔上来磨练,等能力长进后,在安排其他有实权的职位。

虽知道这一职的重要性,但心里却大为不爽道:“还说我呢,自己安排两个男人在身边,一个酷,一个帅,倒是挺养眼的啊。”

“军师呢?”沈玉嘉询问道。

“军师也是刚到军营不久,此刻应该在帅帐里查看情报吧。”徐崇回道。

沈玉嘉点点头,当即便让他二人忙自己的事情,只让一个小兵领路即可。

徐崇张辰自然没有意见,抱拳应诺后,转身便安排一名属下待沈玉嘉等人向帅帐走去。

帅帐建立在军营中间,平日里其实这里很冷清,只是有战事时才会热闹,不过闻听楚苓君做了军师后,便彻底不同了,每日帅帐进进出出的探子是不计其数,也不知她究竟派了多少人出去打探消息,而且汇报紧密,似乎想要时刻知道豫州一举一动。

当沈玉嘉等人来到帅帐外时,两名持戟兵正要阻拦,这可把带领沈玉嘉他们的一名信差吓了一跳,赶紧上前解释一翻后,才在两名持戟兵骇然的目光中,沈玉嘉大步走入帅帐。

帅帐中,一个身穿女官锦袍,头戴乌纱帽的绝色女子正在低头翻阅十几张信纸,而在她前面,还有六七人恭敬站立,目不斜视的等候命令。

“赵家军果然屯兵五千在阳城山,既然派了武飞虎过去,便无需担心什么了,倒是这赵家封锁汴梁数条河道,显然是操练水军,到时不知他们要攻打回河内,还是……”

楚苓君一边说着,一边写着什么,等她写完后,扶纸吹墨,便直接折好收入信封,头也不抬的伸出去,顿时,一名站立一旁的信差上前一步,正要双手接过信封,可突然一只手出现在他面前,夺过信件打开自顾自的念了起来。

“你……”

信差被夺信封,心里一咯噔,正待朝着来人大喝一声:“大胆”时,突然发现这来人内穿白衫外穿乌纱,腰系玉缎带,玉带中央还有一块如剑柄似的银饰。

再看这人容貌,信差当即便是吓了一大跳,瞬间便跪下道:“卑……卑职参见皇父!”

“哦,你倒是认识我。”沈玉嘉淡笑说完,折好信纸交到信差手中又道:“去吧。”

“是,皇父。”

信差见皇父没有怪罪,心下顿时大松一口气,接过信件当即便一叩首,转身就离开帅帐。

而此刻,其余信差也是惊疑不定的看着眼前青年,但桌后的楚苓君却神色平淡,似乎当皇父本人不存在似的。

“好了,这些都送出去吧。”

楚苓君连续写了五封信,便一起递给剩下的信差。

几人快速拿过信件后,当今便一哄而散,似乎片刻都不想在帅帐里待着了。

“找我何事?”

忙完后,楚苓君活动着手指,靠在椅背上,拿过一杯茶又道:“先说好了,你可别指望我能帮你提颜元帅说什么!”

“哪能啊,我们小两口的事请,我们自己处理。”

沈玉嘉笑笑,突然看了一眼身后的帐外,又道:“出去走走吧。”

楚苓君眉头一挑,有些惊异,但想了片刻后,便点点头。

同沈玉嘉一起走出帅帐,楚苓君看了一眼那些白袍学子和黑甲卫,有扫了一眼他们身后的马车,有些好奇道:“你又弄来什么了?”

这段时间,沈玉嘉可是经常让人弄来一些物质,如此也的确减轻了洛阳对于难民一事的压力,虽说是挺过了最困难的寒冬季节,可随后而来的还有两个月的粮草问题,如今洛阳的官仓几乎全空了,但还有数不尽的嘴在等着吃饭呢。

想到这,楚苓君不由又道:“皇父,你答应的粮草何时送到?”

“哦这个嘛,已经命人去准备了,应该下个月就能到。”

沈玉嘉并没有说谎,他早已经安排人去荆州,荆州南边,是湖广之地,水稻之多,宛如天上繁星,而且许多地段都是一年两季,甚至到了南蛮之地,靠近海边之处还有一年三季的,春耕夏收,夏耕秋收,这粮草是经常泛滥啊,不过好在附近的扬州少种粮草,故此经常就派人到荆州购粮,而这一次沈玉嘉命人早早就在荆州候着了,一待夏收完毕,第一批粮草便会在第一时间运到此地。

虽说荆州是贺家的地盘,但是因为梁国那些年的封闭,而且这两年,荆州和扬州、梁州大战十几场,贺家是彻底的和李家翻脸了,这粮食自然不可能运到扬州,故此他们也只能答应鄢国,毕竟这粮食留久了,一来全废,二来分文不收,若惹来民怨,贺家也就土崩瓦解了。

“希望如此吧,如今洛阳已经吃紧,好在许高才前段时间从冀州运来五万袋粮草,解了燃眉之急,但也只能撑过一个月,如今洛阳附近的粮草还要两月才有收成。”楚苓君一边说,一边和沈玉嘉向军营外走去,而向古易等人也赶车紧随。

“如今洛阳难民情况如何了?”沈玉嘉好奇道。

“勉勉强强吧。”楚苓君先是苦笑一声,旋即才详详细细和沈玉嘉道明。

这豫州的情况,经过这段时间被赵家军席卷,百姓的日子已经是苦不堪言了,几乎每天都有上百名难民鄢国的地界走来,除了洛阳,还有登封、汝阳、临汝、阳城等地,都有不少难民被赵家驱赶至此。

而听闻在赵家的地界里,剩下的都是一些家底殷实,不愁吃穿之人,赵家现在是大力拉拢这些人,甚至赐予官位,承诺各种好处。

黑脸白脸,这都让赵家给唱了,看似和鄢国半点关系也没有,可实则,鄢国要顾忌难民,避免大规模的饥荒,已经是把家底吃空了。

反观赵家,因为少了一大片穷困百姓,粮草也省出来了,民心也得到了,并且还不断给鄢国施加压力,端的是一则好计策啊。

“此等谋略,的确狠毒,但却是杀鸡取卵,一旦我大鄢渡过此难关,在随后的几年里,赵家必然是不攻自破,但是,我们不会给他活到那时候了!”楚苓君嘴角冷笑道。

显然这段时间和赵家明争暗斗,让楚苓君已经动了怒火,但不得不说,赵家的军师宁丑此人的确了得,楚苓君的许多计策都被他识破,并且轻易化解了,这让楚苓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也激发了此女的好斗性格。

“哦,这般说来,你已经想到攻破赵家的计策了!”沈玉嘉眉梢一挑问道。

楚苓君却是摇摇头道:“的确有一计,但并不是现在,而是等着难民之事完满解决后,才可动用,一旦此计使出,赵家绝对撑不过今年!”

沈玉嘉闻言,顿时就大感兴趣的询问是何计策,然而楚苓君却说了一句:“天机不可泄露”后,还白了一眼沈玉嘉,这让沈玉嘉郁闷到家了!

“听说赵家军如匪,四处在豫州祸乱,可有此事?”沈玉嘉心中不满,当然就像报复一下,故此特意提起此事。

“的确,故此我才安排了五千探子,监视赵家一举一动!”

“五千!”

一听此言,沈玉嘉惊了片刻,旋即就明白这也是没办法的,豫州虽然不大,但也有十九郡,鄢国占据西边十一郡,而赵家占据东侧八郡和青州两郡之地,家底也算颇为丰厚了。

第三卷烽火狼烟584。第584章姐夫要飞了

而楚苓君口中的五千探子,只是监视赵家的,并非监视整个豫州,鄢国在豫州的其他郡县里,其实都有守军也有探子,若把这些人一起加起来,其数目就算不上万,也有八千之众了!

一个军才多少人,颜芷绮出征时,统兵五万,先后灭尹天左和李毅德,前后得到降兵八万,在加上之后一路清剿豫州反军,有得五万之众,从难民里征兵两万,前后加起来已达二十万,不过这些降兵不能妄用,将他们打散在重组,分别安排到各处郡县驻守,再在这些人中安插自己的将士以此镇压,弄的颜芷绮的精锐四散,战力大减。

也为此,当初攻下洛阳后,颜芷绮才没有攻打赵家,当然还有一层关系,是因为朝廷当时正好内乱,惊的颜芷绮动都不敢动一步。

一来是看情况,等候朝廷命令,二来也是她内心在挣扎,是否要杀回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