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盛世收藏 >

第6章

盛世收藏-第6章

小说: 盛世收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世,开着一间古董店。

    陈彦介绍到唐风的时候说他是淘文物的,唐风跟此二人先后握手,三人嘴里都很客气,但刘书南和赵永世的眼神中多少露出了一些不信。

    一番寒暄之后,陈彦说道:“今儿大家都有空,咱们再去掏一趟老宅子?”

    赵永世毕竟是做古董生意的,他马上点头说道:“嗯,那就跑一趟吧。”

    “哈哈,好久没有掏老宅子了,今天去碰碰运气。”刘书南表示同意。

    赵永世说道:“不过,到了路口,可要劳烦你们先等一下了,我的一个朋友也要到这边来。”

    四个人一起走出陈家,穿过胡同来到公路边,唐风这时候才想起林沐雨,他拿出名片走到一边用手机拨通了号码。

    刘书南奇怪的问陈彦道:“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来路?看他那范儿不像是玩收藏的料吧?”

    “哎。”陈彦说道:“我也搞不懂,但他的眼光确实很毒,可能是故意装的吧。这一行,太显容易被宰。”

    这一等,时间可够长的,赵永世一打电话就没有停过,二十多分钟后,他才挂了电话。他指着远处开过来的奔驰S600,不无得意的说道:“那是我很铁的一个哥们。”

    陈彦问唐风道:“你也有朋友要来吗?”与赵永世的焦急等待不同,唐风对林沐雨来不来并不是很关心。他点头说道:“嗯,应该快到了,不到的话也无所谓,我们可以先去的。”

    赵永世似乎以这个开奔驰的朋友为荣,看他那春光满面的得意样,好像自己也开上了奔驰一般。他的朋友是一个三十岁左右、家底颇为殷实的男人。

    唐风本来没怎么注意那个男人的,但他那身装备勾起了自己家传的职业病,那男的衣着光鲜自是不用说。他的耳朵上挂着铂金耳钉、脖子上戴着粗壮的黄金项链,左手腕有翡翠佛珠,右手腕有金表,仅有的十根手指就有三根戴着价值不菲的戒指。还没完呢,他的皮带上还挂着一块玉,末了,他手上还拿着一款诺基亚Vertu镶钻手机。好嘛,这身儿就是一移动珠宝展览会。

    在唐风那乡下人的认知中,除了蜈蚣有可能这么戴之外还有一种人也这么戴,那就是躺在古墓中的“人”。

    移动珠宝展览会给几个人都发了名片,唐风看了看那张名片,上面写着星球集团世界公司大中国区总裁江源,霍,又是星球又是世界,这谱摆的真够大的。

    这边还没玩,一辆红色甲壳虫开了过来,唐风对着甲壳虫挥了挥手。

    两个人都有朋友来,一个开着奔驰一个开着大众甲壳虫,相比之下的结果显而易见。但是,当甲壳虫停在路边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到赵永世的喉结有蠕动的迹象,那是一个吞口水的动作。

    车门开,首先出现的是一条穿着白漆皮高跟鞋的美腿,那肉色透明丝袜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格外诱人的色泽。而且,这条腿露出大半截之后还没有出现遮盖物的迹象,两条腿在快要相交的地方——被一条粉色印花超短裙给没收了。

    林沐雨头一低,走出了甲壳虫,在她抬头之际——“嗯。”不知是谁吞口水吞出了声音,做女人真的挺好。

    “林小姐,你好!”首先走过去迎接的不是唐风,而是移动珠宝展览会,好嘛,这边人全给晾下了。

    ☆还有十几票就要上榜了,兄弟们顶起啊!☆

第十章 掏老宅子(二)

    “江先生你好。手打小说    提供 ”林沐雨向江源打招呼,人却在朝唐风这边靠,她来到唐风身边轻轻牵起他的手,左右摇了摇,娇滴滴的说道:“对不起,人家来晚了。”

    啊,这就是她所谓的唐风淘古董时带上她?城里人都是这么玩的吗?别看唐风在唐家村的时候老跟其他狐朋狗友炫耀,说自己经验如何如何丰富,只要认真泡就没有泡不到的村姑,但那些都是在吹牛,他顶多也就是一土拨鼠,趁着人家不注意才敢偷瞄几眼,偶尔也会做出偷窥这种下三滥的勾当。但他这个人骨子里特别腼腆,此刻,受宠若惊的他扭扭捏捏的说道:“哎,。”

    “哎,我跟你说。”林沐雨说着说着,就将小嘴附在唐风的耳边用极轻的声音说道:“这个江源很讨厌的,帮我一下。”

    原来是TM这么回事,唐风抬头看着这边三人的眼神,感觉自己就是一张挡箭牌,面向林沐雨的这边完好无损,另一边却已经千疮百孔。

    江源客气的对林沐雨说道:“林小姐今天也是在为剧本寻找素材吗?”

    “不是。”林沐雨挽着唐风的臂弯,说道:“我是专程陪我男朋友的。”

    唉,眼瞅着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三人倍感惋惜。

    但眼镜兄似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说道:“正事要紧,我们走吧。”

    眼镜兄陈彦对他们家附近的居民很熟悉,一行人往村东头走去,陈彦边走边介绍道:“咱这边儿不如门头沟那边的明清建筑群,往八辈儿以上走也没出过什么大户人家,但也因为我们这地儿都是贫下中农,成分好,文革时期没怎么折腾,好几拨儿文物贩子过来都能弄点东西走,今儿能不能成点事儿,就看诸位的眼光和运气了。”

    到了村东头的一户人家,陈彦扯开嗓子喊道:“冯大爷?在家吗?”刚才陈彦提到过这位冯大爷,老伴儿先一步去了,儿女都在外地,老房子就他一个人看着。以前有文物贩子去过他们家,也看上过东西,但这老头就是不肯卖,久而久之,也就没人再上门去问了。前些天听街坊们说这老头现在有了要出手的意思,所以陈彦今天才带人过来。

    “谁啊?”冯大爷是一老实巴交的矮瘦老头,一看年纪肯定是七十朝上,连看林沐雨的眼神都只剩下慈祥了。这老头衣着破旧,脚步蹒跚,他的目光在诸人身上扫过之后停留在陈彦身上。

    “哟,是老陈家的二小子呀,啥事啊。”冯大爷说话有些含糊,嘴里没剩下的几颗牙齿关不住风。

    陈彦笑着说道:“嘿,这几位是博物馆的,想到您家里边瞧瞧,看看有没有值得国家收藏的东西。”但凡是北京人,没一个不能忽悠的。

    “您小子就别跟我饶了。”冯大爷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个笑容,他说道:“我这边儿也不是第一次来人了,来的都是客,您几位请进去看看吧。”

    冯大爷这四合院要比陈彦他们家小很多,大概是长时间人气不足的原因,这四合院有点阴森森的,换了晚上估计都没人敢进来。而且这院子长年失修,显得异常破旧颓废,难怪连租房的人都没有。

    如此压抑的氛围,让诸人都有点渗,谁都没有说话,整个院子里只有林沐雨高跟鞋踩在石质地板上的声音不停回荡。脱离时代的老旧房子,神秘的独居老头,几个外来人的闯入,活生生的恐怖片场景。

    林沐雨轻声问唐风道:“这里能淘出什么东西来呢?”

    唐风环顾四周,说道:“这是明朝时期的老房子,如果当时使用的家具能够保存到现在的话,还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

    到了堂屋,冯大爷指着堂屋中间的那张八仙桌和几把椅子说道:“既然你们都已经来了,我也就不绕圈子了。家里有点年生的东西都在这里,早些年就有人来看过,多多少少也出过价,但当时我总想着给儿女留着,坚持着不卖。现如今,我老了照顾不过来,儿女们也肯定用不上这些,你们要是看得上随便给点钱拿走吧。”下乡收古玩就有这么点好处,这些东西的主人大多不懂行,有些东西就当处理品给卖了。当然,时下全民收藏热,跑这条路的人越来越多,行情也就跟着上去了。不像早些年,完全是收废品的价格。

    江源礼貌的拿出一根软中华递给冯大爷,这边的陈彦急忙上火,冯大爷也不客气,点上烟吸了一口。赵永世看这老头挺好说话,借机问道:“您老祖上什么时候迁居到通州来的呢?”

    冯大爷想了想,说道:“我们家有族谱,好像是什么永乐年吧。”

    永乐年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正是他,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唐风很有兴趣的问道:“大爷,能不能把你们家的族谱拿过来瞧瞧。”

    冯大爷点头说道:“成,你们先等等。”

    冯大爷才一走,赵永世就迫不及待的跑去查看那张八仙桌,唐风和江源也凑了过去,这张桌子呈褐色,没有上过漆木纹清晰,整张桌子没有雕花镂花这样的复杂纹饰,桌沿处只有一些常见的简单回形纹。

    唐风再一看结构,明显的榫卯结构,整张桌子没有任何金属物质做衔接。造型古朴简约,结构牢固,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确实符合明朝民间家具的特质。唐风又看了看那几张椅子,最终得出结论,这绝非现代的仿品,肯定是民国以前的产物。

    家具跟其他古玩不同,年代只是决定价值的次要因素,关键因素在于材质。明代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黄金时期,家具材质多采用黄花梨紫檀木这样的硬木,很少使用其他材质。别看现在的黄花梨和紫檀木价值非常高,放到明朝那会儿不见得多贵重,如果这一套真的是黄花梨或者紫檀木,那价值就要上百万了。

    听冯大爷的口气,似乎不是很在乎价钱,唐风心里开始发痒了。

第十一章 掏老宅子(三)

    林沐雨在小本子上记了些什么之后扯着唐风的衣袖轻声问道:“喂,真的假的?”

    唐风转头在她耳边轻声说道:“这东西很难分辨,但可以肯定是老红木。”

    林沐雨接着问道:“老红木是什么?”

    “你真的一点都不懂啊?”唐风还以为林沐雨多少有些基础,他说道:“老板,你这样我根本没办法跟你解释,等会儿一起问吧。”红木并不是一种木头,而是稀有硬木的统称,按照国家标准,红木分为5属8类。最好的是黄花梨和紫檀木,其次是黑酸枝、黑檀木,再次是红酸枝,之后分别还有黄酸枝、白酸枝等,总共六个等级。

    林沐雨悄声笑道:“等会儿可不许耍赖。”

    陈彦凑过来问唐风问道:“怎么样?”

    唐风摇了摇头,说道:“很难说。”

    冯大爷拿着一本厚厚的族谱走了过来,人老了,腿脚难免不利索,唐风看到他的手有些发抖,连忙过去扶着他。冯大爷笑得有些喘,他说道:“你放心,虽然老头子的腿脚有点不听使唤,但身体还是可以的。”

    唐风接过族谱时,其他几个人都凑了过来。

    在宋代之前,只有侯王将相、官宦世家才有资格修族谱家谱,民间修族谱始于宋,到明代才真正在民间盛行。冯家族谱记载的大意是,南京冯氏是江西南昌冯氏的支脉,南京冯氏中的一支于永乐七年迁往北京。族谱除了记录冯大爷祖上之后的子孙曾玄外,还记录有家族的大事。

    但唐风看到扉页末端的几行字时,心跳突然加速,上面写着:永乐七年,始建祖屋,置八仙桌以祭祖。

    原来冯家的这张八仙桌是用来摆放香炉祭祖的,所以成为家族大事记录在案。虽然没有明讲就是这张八仙桌,但起码证明冯家在明朝确实有过一张八仙桌。只要证明这张八仙桌就是族谱上记载的那张,那么,是黄花梨或者紫檀木的机会将会大增,而且唐风从木质花纹上判断,这应该是紫檀木。

    “大爷,您这一套桌椅准备卖多少钱。”赵永世极力装作一副可要可不要的样子。

    江源这个人虽然人像暴发户,但心却很细,他笑着对唐风说道:“兄弟,给我看看。”

    唐风把手中的族谱交给江源,自己来到八仙桌旁边,他摸了摸桌面,然后拿出一枚硬币在桌子上敲了敲,最后他干脆蹲身到了桌子底下。

    “怎么样?”林沐雨因为超短裙的限制不能蹲下身,只好弯着腰问唐风。

    冯大爷对赵永世说道:“两年前有人出过一万二,我也不多收,就一万五吧。”

    “那好,”赵永世这边还没有说完话,江源就一把把他拉了过去,他说道:“大爷,我不瞒您,如果是紫檀木的话我出十万块都没关系,但您这呀,是民国时期的红檀木,卖不了那么高的。”

    冯大爷转向陈彦,问道:“二小子,红檀木市场行情是多少啊?”

    “老爷子。”陈彦说道:“大家都是老街坊,我也不瞒你,这红檀木也就使个百多年,不能如同紫檀木一般代代相传,价钱只在七八千的样子。”唐风点了点头,陈彦这人说话还是靠谱的。

    冯大爷点了点头,说道:“嗯,二小子说话我还是相信的。”

    陈彦转而望向江源,问道:“江兄为何如此肯定?”

    “老爷子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