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无限乱入 >

第221章

三国之无限乱入-第221章

小说: 三国之无限乱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冷夜笑了笑,不再多语。

  几人相见,因为曾经的事而牵扯到话题,之后岳飞宴请冷夜,自然不在话下。

  ……

  柴桑城外竹林。

  柴桑一地的变迁徐珪已经知晓,初来此地,心情非常复杂,这是自己记忆最为珍贵的地方,但却因为李世民……

  不过好在竹林并无多大的变化,与当初自己前来的时候几乎一样。

  “公瑾,此地还是此地,但是已经今非昔比了呀!”徐珪忍不住叹了口气,抒发深情。

  “嗯……”周瑜点点头。

  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徐珪见到当日自己设立的酿酒厂,一股浓浓地思念感涌上心头。

  酒厂外壁蒙上一层灰,里面没有一丝声响,看来已经废弃很久了,走进去一看,东西都已经蒙尘,里面空无一人,不过摆放依旧整齐,看来没发生动乱。

  “走吧……”徐珪叹了口气,缓缓走出,往更深处走去。

  竹林清幽,一如以往,寒冬腊月,也只是少了些虫鸣,那熟悉的竹屋,那熟悉的竹亭,以及一弯浅浅的溪流依旧在那儿,而熟悉的人,则在火炉边独自斟酌。

  “岳父大人!”见到乔老,徐珪立马行礼。

  “哎哟哟!”乔远闻声扭头一看,见是徐珪周瑜和吴道,立马起身笑道,“如今你是陛下,草民怎敢受礼?真是折煞小人了!”

  “岳父大人休要如此,”徐珪笑了笑,“盈儿还有琬儿对你甚是思恋,希望你能随我们去建业。”

第三百二十章  惊天大秘密(二)

  “呵呵,贤婿啊,”乔远笑了笑,“这会儿即便我不想去建业也不成啦。”

  “嗯?”徐珪见乔远露出苦笑,当即询问,“怎么了,岳父大人?”

  “哎,李世民曾经差人寻到此处。”

  “!”徐珪大惊,见乔远一本正经,而且他也不是恶作剧的人,越想越惊恐,即便在这个大冷天,额头都微微渗出了汗珠,“这个逆贼没把你怎么样吧?”

  “没有,是酿酒厂里一个工人透密,李世民这才知道我的所在,不过什么也没说,只是把那些酿酒工全部带走而已。”乔远道。

  “真的?”徐珪将信将疑,想不通李世民这么做的用意。

  假如自己想谋反,而天子的岳丈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自己绝对会将这个岳丈控制住,好作为日后谈判的筹码,但是李世民却视而不见,难道有什么更深层次的阴谋……

  想到这边,徐珪看了看周瑜,“公瑾,你怎么看?”

  “陛下,李世民之所以这么做,恐怕也只是因为良知而已,不想在禽兽的骂名上更添无耻,除此之外,微臣想不到其他原因。”周瑜拱手道。

  “嗯……”徐珪点点头,不再多想,“事不宜迟,还是尽快离开此地,要不是距离太远,朕非要灭了他李世民!”

  “……”乔远看着徐珪,许久不见,比当日成长了不少,不禁微微一笑。

  ……

  荆州府。

  “报!”刘表正与一个儒生模样的人下棋,突然一名士卒前来通报。

  “太守!陛下特派天使刘晔求见!”

  “哦?刘子扬?”刘表将手中的黑子放下,缓缓起身,满脸睿智,“这刘晔与我都是汉室宗亲,徐珪派他此番前来,必定有大事相商。”

  “太守大人,不妨请他进来。”与刘表对弈的那人道。

  “嗯,就听先生所言。”刘表点点头,“传进来!”

  “这……”那个前来通报的士兵一脸懵逼,支支吾吾,犹豫不决。

  “我让你传他进来!没听到?”刘表微微愠怒,提高音量道。

  “……遵命!”这人无奈,转身下去。

  “太守如此行事,岂不坏了君臣之礼?”与他对弈的人笑道。

  “玄策啊,我刘表虽然没有大才,但是在大是大非上还是认得清的,我本姓刘,他徐珪如今虽是天子,但却是外姓之人,本是一将军却当了天子,这……”

  见刘表欲言又止,知道是不便直言的话,王玄策点头,“可是徐珪将扬州一地治理的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况且徐珪能文能武,堪称奇才,又美名在外,饱受赞扬,并非大奸之人,他的继位又有天子遗诏,是理所当然,太守何必……”

  “可我刘氏的江山就这么落入他人手中,我岂能甘心!”刘表突然朗声吼出,看来这股情绪控制不住了。

  “好一句‘岂能甘心’!”突然门外一人厉声高喝,刘表定睛一看,见此人眉清目秀,三十上下,身着建邺官服,便知道是刘晔。

  “呵呵,天使前来所为何事呀?”刘表毕竟是一方诸侯,城府自然不会浅,前一秒还在埋怨,现在又满脸堆笑,简直就是披着人皮的老狐狸。

  “哼!本来有事的,不过看刘太守的态度,此事不谈也罢!”刘晔冷哼一声,袖袍一挥,作势要走。

  “天使留步!”刘表突然高呼一声,“天使远道而来,一句话没说便走,要是被外人知道了,岂不会说我刘表不懂礼数?”

  “……”刘晔缓缓转身,见州府两边的武将看向自己的眼神很是戒备,不少人甚至将手按在了佩剑上,便开口,“既然如此,我便直言了。”

  “天使请讲!”刘表道。

  “在下奉天子之令,特来……”

  “报!”

  刘晔话说一半,突然从外面冲进来一名士卒,“太守大人,柴桑李世民遣使求见!”

  “!”刘晔大惊,脸色一变,悄悄看了看刘表,见他波澜不惊,只是微微皱眉而已。

  “带进来!”

  “遵命!”

  没多久,人带进来,见到刘表立马拱手,“太守大人,这是我家主公的信,请太守大人过目!”说罢便递上前去。

  “嗯……”刘表接到手中看了看,面色数变,又看了看刘晔,见他表情很是微妙,当即明白了几分,突然大笑,“这样吧,两位使者远道而来,想必都累了吧,来人啊,好生招待二位,不可怠慢了!”

  “遵命!”几名士兵上前,分别领着两人退下,而刘表则与王玄策一起走入后堂,没一会儿,虞允文也进入。

  “二位先生,看看这信。”刘表神色严峻,将刚刚那个信使的信交给两人。

  “嗯……”两人看了看,一脸顿悟,“想必刘晔也是为了此事而来。”

  “那依二人之意,我该当如何?”刘表皱眉道。

  “太守,李世民乱臣贼子,居心叵测,陛下待他不薄,他却公然反叛,据城自立,还在信中一再推脱自己的责任,如此虚伪之人,太守岂能与他为伍,而与陛下为敌?”王玄策拱手道。

  “嗯,先生言之有理。”刘表皱眉道。

  “玄策此言差矣!”突然一旁的虞允文拱手,“要说虚伪,怕是徐珪在此之造诣不下李世民。”

  “彬甫此言何意?”王玄策皱眉道。

  “玄策试想,徐珪不过是一名将军,在朝中无权无势,虽然救下了先帝,但是先帝也并非没有皇亲国戚,为何独独将皇位传与徐珪而不传与他人?”说道这边,还看了看刘表。

  “可是徐珪将先帝遗诏告示天下,即便有人觉得蹊跷,却根本发现不了丝毫异常,可见圣旨之真实,也可见阁下之用心!”王玄策好像有点激动,神色语气颇为亢奋。

  “即便如此,又何尝可知徐珪不是逼宫?”虞允文眉头一弯,大有挑衅之意。

  “就算是逼宫,徐珪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你也是看到的,在下不怕说一句杀头的话,至少徐珪治下一片清明,百姓富足,比起先帝胜出无数!”王玄策厉声道。

  “哼!先生如此所言,莫非对刘氏天下心存不满?”虞允文厉声道,王玄策一激动,他也冷静不下来。

  “那先生所言,莫非对当今天子有谋反之心?”王玄策针锋相对,不甘示弱。

  “你!”虞允文大怒,刚要发作,突然刘表怒喝一声,“都给我住嘴!”

  说罢怒视着二人,“你二人平日里最为要好,相敬如宾,怎么今日倒像是多年未见的仇人,如此眼红?”

  “……”两人对视一眼,并无半点内疚,而那坚定不移的眼神,看来两人此生注定再无共同话题了。

  立场的不一样,即便是是父子也可能兵戎相见,更不用说是同事了。

  “王玄策,依你之意,我应该亲近徐珪;虞允文,依你之意,我该亲近李世民,是也不是?”刘表道。

  “太守,李世民已反,其注定要与徐珪决裂;而刘晔此来必定是为了拉拢太守,或许是共同对付李世民,或许是为了借道攻打,最坏的可能便是以天子的名义命令太守攻打李世民,无论哪一出,都于太守无益。”虞允文分析道。

  “此话怎解?”刘表疑惑道。

  “太守,李世民的信你也看到了,他既然敢在信中表明自己谋反的信心,以及不怕徐珪讨伐的勇气,我相信这不是没来由的自信,恐怕他真的有什么万全之计。”虞允文接着道。

  “可是他李世民如今最大的盟友便是江东陆家,陆家虽然势大,又如何敌得过徐珪?便是我军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其灭绝,除此以外,他又能有何胜算?”刘表道。

  “太守,若是帮了李世民,我军便等于与陛下决裂,如此一来,我军便会背上逆贼的骂名,而不得不与李世民为伍,这是李世民的奸计,太守三思啊!”王玄策见刘表的话里之意似乎不怎么想帮李世民,便趁机开大招,直直戳向刘表的内心。

  “嗯,王玄策此言倒是不假,我便是站在李世民一边,也不会得到任何好处,还会惹怒徐珪,兴许会招来杀身之祸。”刘表嘀咕一声,但从他依旧皱着的眉头来看,他还在权衡两人的话语,并没有拿定主意。

  “太守大人英名!”王玄策见事有转机,心中大喜,立马拱手。

  “慢着!”突然虞允文大呼一声,刘表和王玄策扭头看去,见他手中又多了一张纸,便上前一看,这一看当即皱眉,面色亘古未有的严肃。

  “我于雍州有二十万雄兵可与徐珪一战?若景升兄能与我共同抵抗徐珪,事成之日,便奉足下为天子!”刘表一字一句的念完,表情已经诧异到无以复加,而虞允文和王玄策个个一脸懵逼,不知真假。

  “这信是在哪儿的?”刘表询问。

  “太守,是在这封信的背面,紧紧贴着,方才在下发现有个缝隙,心中生疑,撕下一看,便发现了这张纸。”

  “太守,这必定也是李世民的阴谋!”王玄策立马厉声高喝。

  “住嘴!我自有计较!”刘表眯了眯眼,深邃的眼中闪出一丝光芒。

番外篇 岳飞死因


  (这是小白在网上看到的,觉得写的挺好,很有道理,转载过来与各位分享一下~)

  ………………

  话说岳飞死于风波亭后,韩世忠心中愤懑不平,便气呼呼地来到秦桧府上。

  二人屏退左右入座之后,韩世忠劈头盖脸地责问道:“请问秦大人,你为什么要杀岳飞?!”

  秦桧勃然大怒:“放屁!!!什么叫我要杀岳飞???他岳飞就是和我有天大的过节,我也杀不了他。像你我和岳飞这样的大臣彼此谁也杀不了谁,能杀我们这些人的只有一个人。你韩世忠在官场上也混了几十年,难道连这个都不清楚!?”

  韩世忠脸涨得通红,连连拱手:“世忠言语唐突,请宰相大人原谅。”

  秦桧往前探了探身子,幽幽地说道:“其实你的潜意识里是知道我杀不了岳飞,也杀不了你,所以你才敢到我这兴师问罪。要不你也同样去向那个人问罪试试?……我陪你去如何?”

  韩世忠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连称不敢。

  沉默了片刻,韩世忠谦恭起来:“刚才都是俺韩某言辞不当,现诚心请教秦大人。岳飞乃忠君爱国之臣,如此死了岂不冤枉?”

  秦桧的气也消了,微微一笑:“你说岳飞乃忠君爱国之臣,那我来问你,这君和国有何区别?可不可以说君就是国,国就是君。”

  韩世忠点了点头:“可以这么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嘛。”

  秦桧:“既然岳飞乃忠君爱国之臣,如今是君要他死,国要他死,他又何冤之有?倘若他有不满,岂不是不忠君不爱国了?岳飞自己临死前还山呼万岁呢,哪里轮得到你来抱冤叫屈?”

  韩世忠一时语塞。思索片刻后问道:“岳飞为何会落到如此下场,还请大人赐教。”

  秦桧苦笑了一下:“这岳飞虽然有忠君爱国之心,却不知道该如何忠君爱国。”

  韩世忠:“此话怎讲?”

  秦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