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我在末世有套房 >

第595章

我在末世有套房-第595章

小说: 我在末世有套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会儿我还要去一趟未来人矿业办事儿,我就先挂了。”

  五角大楼内,穿着海军陆战队军服的威廉杰姆斯,在一名文职女秘的带领下来到了一间会议室门口。

  他刚从科罗岛返华盛顿不久,几乎是刚下飞机,就被上级派专车请到了这里。

  女秘向他微微点头,替他推开会议室的门,然后退到了一边。

  杰姆斯说了声谢谢,向门内走了进去,而当他看清会议室内的人时,脸上的表情顿时惊讶了下。

  nasa的黑人局长博尔登他不可能不认识,在这个种族歧视严重的国家能做到部长级别的黑人,都是他们这些非洲移民崇拜的英雄或者说偶像。而坐在博尔登旁边的是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的局长安东尼克里根,是一名身形瘦削,长着鹰钩鼻和雀斑的白人。

  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简称darpa。这个不得了的部门还有另一个别称,那就是“神盾局”。

  至于坐在首位的两个人,那就更不得了了。

  一个是现任国防部部长阿什顿卡特,另一个则是美国总统希拉里。

  深呼吸了一口气,威廉杰姆斯正准备向自己的顶头上司行个军礼,不过却卡特先生却没有和他废话的打算,迫不及待地便开了口。

  “杰姆斯先生,我们希望听听你在星环城内的见闻。”

  威廉杰姆斯当然不会拒绝,美国政府之所以派这位海军陆战队上尉去参加首通车仪式,本身就有打探情报的意思。

  只见这名黑人士兵点了点头,咽了口吐沫后开口说道。

  “大概五个小时的航程,我们抵达了同步轨道空间站,也就是星环城。”

  “比火箭要慢一些。”克里根先生压低了声音,在希拉里旁边说了声,“我们的猎鹰火箭用不了半小时。”

  在研发猎鹰系列火箭时得到了darpa部门的技术支持,所以克里根使用的“我们的猎鹰火箭”一词并误。只不过他说这话的时候,博尔登看了他一眼,但什么也没说,两秒后就挪开了视线。

  希拉里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而是继续认真地看着杰姆斯,等待着这位黑人士兵的下文。

  “到达终点站后,星环贸易派出了导游,带我们进入了星环城的内部。”

  “根据他的说法,整个星环城就是一座圆环,而圆环同时也是太空电梯的平衡锤。上面有地铁,有生活单元,还有外接式空间站”

  说到这里,威廉杰姆斯停顿了下,视线中渐渐浮现了一丝神往。

  “最令人震撼的是,他们将农田搬到了空间站内。”

  在座的诸位美国高层面面相觑,只有克里根的神色不屑地转起了笔。

  “国际空间站上也有种植单元,这不算什么特别的技术,没什么好惊讶的。早在十年前我们就看到了从国际空间站上运来的南瓜,除了这个还有别的吗?”

  希拉里和阿什顿也纷纷点了点头。

  只是在太空上种菜的话,并不算什么新奇的技术。早在十年前美国就已经在实验室里解决了这个问题,14年后更是批准在国际空间站美国区设立了太空农场,成功种植了小白菜、胡萝卜等多种地表植物。

  相比起这些无关紧要的技术,他们更关心的是,星环城在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潜在价值。

  在座的所有人中,只有博尔登无动于衷。从联合国外层空间峰会来的他很清楚,星环贸易的航天技术是有多领先。

  不好顶撞上司,但威廉杰姆斯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下在座的各位,于是小声说道。

  “但他们的面积有两千亩”

  会议室内静悄悄的,就连一根针落在地上也能清晰可闻。

  转着的钢笔已经掉在了本子上,克里根的嘴巴微微张着,闭上,接着又张开,活像个机器人。

  希拉里面无表情,是真正的没有表情,因为她不知道该做何表情来表现自己心中的震惊。

  就连博尔登那张黑脸,也微微变色。纵使早有准备,他也被星环贸易的大手笔给狠狠地震撼了下。

  在太空种菜很简单?确实很简单。

  但规模化种植呢?这就完全是两个概念了!

  面积超过两千亩的外嵌式空间站?这尼玛真的还叫空间站?

  见自己的顶头上司国防部部长的表情似乎不太好,威廉杰姆斯犹豫了下,小声地问道:“还需要接着汇报下去吗?”

  “接着说下去。”希拉里沉声道。

  见阿什顿点了点头,威廉杰姆斯接着说道。

  “大多数空间站都是闲置的空地,像那种两千亩的农田我们只看见了一座。”

  在座的人纷纷松了口气,看来这种惊世骇俗的东西也不是那么好弄的,就算以星环贸易的财力,也只修建了一座。

  不过紧接着,威廉杰姆斯的话又让所有人好不容易好转的心情,瞬间跌落到了谷底。克里根好不容易合上的下巴,又掉了下来。

  “我问导游,为什么将那些空地闲置着,不全都种上小麦。他告诉我,这种外接式通用空间站的用途很多,不只是种田而已。他们准备在上面盖房子,建工厂。只是因为现在星环城上的人口很少,根本用不着开发那么多的农业区”

  就在这时,威廉杰姆斯的讲话被打断了,一名助理模样的男子推开门,火急火燎地走进会议室内。

  迎着一道道不满的视线,他此刻顾不上那么多,从兜里掏出了爱疯8手机,面色凝重地向希拉里的方向迎了上去。

  “什么事?埃里克先生,难道你不知道我们现在正在开会”

  “星环贸易有新的动作了!您让我盯着他们。相信我,我绝对不是有意闯进会议室,请允许我占用诸位三分钟时间!”

  说着,这位被称作埃里克的男子在自己的手机上点了几下,然后将手机呈递到了希拉里的面前。

  那是一则视频,还是像是从某部科幻片上剪辑下的那种

  希拉里微微皱眉,白宫的助理为什么要专程闯进会议室给她看这种好莱坞电影。阿什顿瞟了眼视频,一开始也不以为然,但不知道是不是发现了什么,很快表情便渐渐精彩了起来。

  而坐在旁边的博尔登,在看到小行星全景的一瞬间,表情便凝固了。

  好一会儿,他僵硬的面部肌肉抽了抽,小声开口道。

  “这是贝努小行星视频不像是g。”

  正看得津津有味的希拉里愣住了,用见了鬼似得表情看着那部手机,失声惊叫道。

  “这不可能!”

  

第九百四十八章 根本没法比


  “这不可能!”

  怀着批判的心态,弗雷德点开了星环贸易官网上名为的视频,表情渐渐从不屑变成了怀疑,再从不屑变成了震撼。当看到两只机械臂弹出两把激光刀似得光刃时,他的心脏顿时猛地收缩了下。

  而随后,便有了先前那句“这不可能!”的惊呼。

  视频继续放映。

  两把光刃交错,毫无阻碍地在矿体上割出了两道口子,紧接着工具变刀成锤,三下五除二地将大块的矿石从小行星上剥离了下来。那机械锤捶在了矿体上,同时也“咚咚”地捶在了他的心头,未来人矿业展现的技术实力,彻底粉碎了他心中的怀疑与不屑。

  他是科技版的主编,在近些年的工作中,他总结出了一个规律,那就是相比起苹果、微软的产品布会,读者们似乎越来越热衷于了解未来人集团又弄出了什么新鲜的玩意儿。

  从nasa公布星环贸易将贝努小行星拖到地月轨道开始,他已经连续表了十数篇文章,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

  “究竟是谁赋予太平洋那边的疯子们权力,将三十亿吨当量的炸药拖到我们家园的附近?”

  “科技必须被限制,不受约束的技术只会加我们的毁灭!这次是三十亿吨的炸药,那么下次呢?一百亿吨?到时候上帝都救不了我们!我们会向恐龙一样,在小行星的硬着6中灭绝!”

  作为科技版的主编,由他来说这些话,屁股似乎有些不正。但身为一名从记者爬上来的主编,他却很清楚一名新闻工作者应该说些什么话。新闻的严肃和严谨?不不不,那都是上个世纪的老皇历了。没有噱头的新闻,是没有未来的!

  因此,他选择和主流社会唱反调。

  同时他也认为,自己有义务站出来,提醒盲目追捧未来人科技的美国人,要理智地对待不断膨胀的那个男人。

  因为辛辣的言辞,和颇具争议的言,他甚至被美国知名脱口秀节目邀请作为嘉宾,以主编的身份登上了电视节目。

  在他的电脑里,一篇批判星环贸易将小行星拖到地月系统的文档已经编辑好了,就等他带回报社去就能表。他为了这份文档,几乎跑遍了整个华盛顿州的高校,甚至专程飞到马萨诸塞州,找到了在哈佛大学任教的天文领域专家请教,证明在贝努小行星上采矿是不切实际且及其危险的。

  对于这份报道他很有自信。

  因为那名哈佛大学的教授拍着胸脯向他保证,就算是世界最顶尖的技术,最多也就从贝努小行星上带回来几件矿样。从四十万公里外来回运送矿石,消耗的燃料都得比采集的矿石贵上数倍。

  事实证明,是这位教授在实验室里待的太久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展了。

  而星环贸易公布的这个视频,简直将弗雷德的脸都给拍肿了。

  不可能?

  星环贸易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他,什么叫化不可能为可能。

  无言地叉掉了视频,弗雷德揉了揉酸痛的眉头。

  “法克,我这半个月来都干了些什么……”

  为了这篇报道,他倾注了太多的心血。然而若是表出去,那简直是将自己的脸伸过去,让人打再一遍。

  可若是就这么放弃……

  最终做出了放弃这篇报道的决定,他感觉自己的心简直在滴血。

  ……

  华国,上京市。

  国科大的航天技术实验室内,一位头花白的老教授正一丝不苟地盯着电脑屏幕中的影像,时不时地啧啧称奇。站在他身后的,是一位腰板笔直、面色威严的老人,以及一位国字脸的中年男人。

  这位老人的名字叫刘竹生,华国科学院的院士。

  前段时间他刚从科罗岛回国,还没休息个两三天,老领导便找到了他,将一份视频文件交到了他的手上。视频中的画面,是星环贸易最新型的航天器电鳐p…1的工作视频。国家对电鳐p…1采用的引擎和切开矿体的“激光刀”非常感兴趣,于是找到了在华国航天领域最有威望的他,希望他能仔细揣摩揣摩,看看能不能从视频中看出些什么端倪。

  反复将视频看了个十几遍,终于在看第二十遍的时候,刘院士叹了口气,叉掉了视频。

  见状,站在他身后的中年男人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

  “怎么样?刘院士,看出些什么来了吗?”

  刘竹生看了他一眼,端起旁边的茶杯,润了润嗓子,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如果我没猜错,他们的引擎采用的是电推进技术。”

  中年男人的神色微微动容,正准备说些什么,刘院士却在他之前缓缓开口了。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无非是这不可能,电火箭比化学火箭的推力小了不止一个量级。”

  “但我现在要告诉你,电磁推进系统的比冲,远远比化学燃料推进系统高得多。用电磁加原理,理论上可以得到比用化学燃料高1~2个数量级的排气度。我不知道未来的航天器长什么样子,但我可以肯定,未来的航天器不可能绑着成捆的燃料罐,将大量宝贵的燃料浪费在给燃料本身加上。”

  “你想说的不可能,不过是以我们的技术做不到罢了。”

  刘院士的话让中年男人哑口无言。

  身为华国航天科技集团的负责人,也只有这位设计了神州系列的老头,敢这么和自己说话,而且说得他心服口服。虽然自己的行政级别比他高的多,但论对这个国家的重要性,十个他也比不上一个有真本事的院士。

  这时,一直一言不地站在那的老人,缓缓开口了。

  “那个能切开矿物的激光刀呢?”

  “那个不是激光刀,”刘院士摇了摇头,“虽然不是我这个领域的东西,但我也知道一点。那个玩意儿,大概是离子射流技术。通过喷射上万度高温的离子射流,别说是矿体了,就是一块贫铀钢摆在那儿,也得被戳个窟窿出来。”

  那位老人脸色微变,中年男人脸上的震惊则是更加的明显了。

  这意味着,即使是坦克摆在那把离子射流刀面前,也得和纸糊的一样。

  收敛了震惊之色,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