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闲王 >

第447章

北宋闲王-第447章

小说: 北宋闲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力气,也能挣下一份家业。”

“原来如此!”李公麟这时才露出一脸恍然的表情道,他之前钻进了牛角尖,还真以为赵颜把这些人送到吕宋就是去寻找金矿的,不过现在看来,这些人更像是去吕宋开荒的。

“殿下,这么多人去吕宋,万一与当地的土人发生冲突怎么办,我听说吕宋的土人十分残暴,一言不和就可能杀人,到时若真的发生冲突,朝廷这边又该如何反应?”一向言语不多的苏辙这时也开口问道。

“冲突肯定是难免的,不过我已经让吕宋那边的水师警告这些去吕宋的人,最好是在据点周围,也就是香蕉湾一带活动,若是遇到土人要尽快的通知据点中的水师,到时朝廷会与这些土人沟通,若是实在沟通不了的话,那就只能用武力把他们赶走了。”赵颜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一丝决然之色,他本来并不想刚开始就与土人发生冲突,不过也不能表现的太过软弱,否则不但会让那些土人认为他们软弱可欺,另外也会对那些去吕宋的大宋百姓造成打击,所以必要时他甚至已经打算灭掉某个土人王国立威。

说到这里时,赵颜忽然想到一件事,当下笑着对苏辙和李公麟道:“子由、伯时,你们的报纸筹备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可以发行,若是之前能够把报纸办起来,黄三行的事就不需要我暗中做那么多事了,直接让你们在报纸上报道一下就行了。”

报纸一向都是朝廷的喉舌,之前赵颜在京城办的大宋日报就是由苏辙和李公麟负责的,只是大宋日报主要是在京城一带,向外辐射的影响力也只在北方地区,长江以南的地区只有少数人知道大宋日报,或是从一些渠道得到一些旧报纸,所以赵颜来到广州之后,就决定再办一份报纸,这样也更方便他做事。

“殿下放心,我们已经召集了南方一些有名的读书人来广州,现在人员差不多已经来齐了,只是铜活字的制造还需要一些时间,估计这个月的中旬就可以完成了,另外报纸的第一期内容我们也正在审核,只要铜活字可以使用,第一期报纸立刻就能发行。”苏辙这时开口回答道,别看他平时不怎么喜欢说话,不过在行政方面的能力却是极强,历史上他在仕途上比苏轼要走的更远,估计正是因为他在行政方面的能力。

“那就好,不过就算是铜活字制好了,可是工匠们不是也需要培训吗?”赵颜这时再次开口问道,活字印刷需要的工匠必须要识字,另外在排版方面也需要培训,可以说十分的麻烦,所以赵颜才会如此问。

“这个子由早就让人做好了一套木活字,然后招收了一批识字的工匠朝廷培训,现在这些工匠已经完全可以胜任活字排版印刷的事了。”这时李公麟也笑着开口道,他对苏辙的行政能力也十分佩服,所以平时在报社时,一般也都是由苏辙做主。

“原来如此,子由兄真是想得周到!”赵颜一听也十分高兴,紧接着他又开口问道,“对了,报纸的名字你们想好了没有?”

“想好了,本来我们想直接取名为广州日报,不过后来一想,我们办这份报纸是为了让长江以南地区的人们也看上报纸,所以就决定取名为江南日报!”一说起取名字的事,李公麟立刻兴奋的道。

“哈哈,你们的野心倒还真不小,不过江南日报这个名字倒也不错,比广州日报听起来大气多了。”赵颜只到这里也不禁大笑道,旁边的苏轼也同样莞尔。

聊了几句闲话之后,苏轼这时忽然对赵颜开口问道:“殿下,听说过几天你要去琼州一趟,刚好我在这里也没什么事,不知能不能和你一起去琼州,顺便也探望一下子容兄?”

“哈哈,我还正愁去琼州路途遥远,路上没有人说话,若是子瞻兄愿意一同前往,我也是求之不得啊!”赵颜听到苏轼的话也不禁大笑道。他去琼州主要还是为了琼州铁矿,以及参加造船厂的开业仪式。

“殿下,听说琼州铁矿那边出了点问题,是不是很严重啊?”这时李公麟好奇的开口问道,身为报社的主编,他的消息可谓十分灵通,连琼州那边的事情也知道一些。

“呵呵,算不得什么大事,只不过铁矿那边开采时与当地的黎人发生了点冲突,苏颂出面后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我去那里主要还是造船厂的事,一来是造船厂开业,二来苏颂设计了一种新船,想要请我去看看。”赵颜微笑着道。

“那我们能不能也一起去看看,无论是琼州铁矿还是造船厂开业,都是可以报道的新闻?”李公麟听到这里再次追问道。

“你们不是要筹备江南日报的事吗?”赵颜却是提醒李公麟道。

“没事,我一个人留在广州就行了,到时可以让伯时随同殿下去。”苏辙笑着开口道,报社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所以他们两个少一个人根本不会影响到报社的发行。

“那好吧,伯时既然想去咱们就一起去,说起来我也有些怀念乌烈峒的竹筒饭了。”赵颜听到这里也是笑道,琼州在他的计划中也占据着一个重要的地位,能够让李公麟他们多报道一下琼州,增加琼州的吸引力也是一件好事。

几天之后,赵颜终于再次乘船离开了广州,这次随同他一起前去琼州的人除了苏轼和李公麟,另外还有曹嵩,不过曹嵩的目的地并不是琼州,而是深水港,因为赵颜打算在广州市舶司为核心,在大宋的沿海港口都开办起市舶司,现在泉州、杭州等地的市舶司已经恢复了,深水港那边即缺人手又缺经验,所以曹嵩带着一批人手去深水港那边支援一下。

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马上就要到达琼州了,赵颜吃过午饭后就呆在船舱研究着桌子上的一份地图,思量着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不过这时曹嵩却忽然推门进来,看到他立刻笑道:“三哥儿,琼州那边又没有什么太过重要的事情,也用不着你亲自跑一趟吧?”

赵颜刚才从脚步声就听出来的人是曹嵩,因此这时头也不抬的道:“琼州的重要性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了,你来看看这张地图就明白了。”

听到赵颜的话,曹嵩也好奇的走上前,结果只见赵颜手拿着一支炭笔正在地图上标注,其中流求大岛、琼州岛和吕宋这三个大岛被三条线连接起来,刚好形成一个近似正三角形的图形,顶点正是流求大岛,而下面开口的方向正对着南洋,看起来就像是给南洋戴了一个三角形的帽子似的。

“看到了吧,这三个岛屿之间的海域是我大宋南海的顶端,若是将这三个岛屿发展起来,那么这片海域就会成为我大宋的内海,再加上这里又与南洋相连,南洋那边的马六甲海峡则是我大宋海上丝绸之路的咽喉,再加上南洋本身的经济价值,可以说以后这片海域将成为一片黄金海域,所以必须将这三个大岛都掌握在手中。”赵颜一掌拍在三个岛屿中间的三角区域大声道,控制这片海域才是他接管海贸真正的第一步计划。

曹嵩听到这里也不禁认真的打量起桌子上的地图,结果发现三个大岛的位置的确十分重要,特别是像赵颜说的那样,若是真的掌握了这三个大岛,那么大宋也就了一片价值连城的内海,难怪他会那么重视琼州和吕宋。

就在赵颜与曹嵩说话之时,忽然外面有人前来禀报,说是琼州已经在望,马上就要靠岸了,这让赵颜两也立刻走出船舱,只是不知道这么长时间没来,琼州城是不是还是那么的破败?

第六百五十二章琼州造船厂

苏颂早就在码头上等候着赵颜的到来,当赵颜的船刚在泊位上停好时,他就急走几步上前准备迎接,船头上的赵颜也早就看到了苏颂,当下也急忙走下船,结果苏颂一张口就道:“殿下快随我去造船厂看看,我们新设计的一种船经过测试,发现平衡性极好,若是海商都使用这种船,以后就算遇到海上的大风浪也不必担心了!”

看到苏颂兴奋的样子,赵颜等人也都是一愣,因为他们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船,按说应该休息一下,最少也要吃顿接风宴再谈正事,可是苏颂这也太心急了?不过苏颂可不管这么多,拉着赵颜的手就往船厂那边走,赵颜一看这种情况,实在也不好提休息的事,反正造船厂就在码头边,他也很关心造船厂的情况,所以就索性先去看一看。

苏颂平时在赵颜面前表现的更像是个官员,不过现在接手造船厂,并且开始研究新船设计时,却表现出他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性格,现在的他更像是一个学者,所以他才没有顾忌到赵颜他们是否需要休息一下,而是急于想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给赵颜看。

很快赵颜他们就随着苏颂来到新建的造船厂,这座造船厂虽然还没有正式开业,但其实内部的设施都已经建造完毕,内部的工匠也早就被赵颜送了过来,这段时间一直跟随着苏颂研究新船的设计,现在只等着赵颜来参加开业典礼,整个造船厂就可以正式开工了。

赵颜来到造船厂的大门前打量了一下,只见这座造船厂的顶着写着“琼州造船厂”五个大字,刚一进门就看到两侧的空地上摆放着一堆又一堆的木料,这些木料并不是琼州本地的,而是从广州等地运来的,因为造船的木材需要砍下来晾晒很长时间,琼州以前没有造船厂,更没有这种木材储备,所以暂时只能从外界运木材,不过苏颂已经让人砍伐本地的木材做储备,估计明年就能用了,到时也可以降低造船的成本。

穿过前面的木材堆放区,紧接着后面就是一个木料区,这个区域有不少工匠在干活,他们的任务就是将之前堆放的木材加工成造船需要用到的木板、横梁等材料,然后送到前面的船坞里备用,其实这里就是一个木料作坊,另外旁边还有缆绳区、风帆区、铁器区等等,都有专门的匠人在干活。

穿过这些区域后,赵颜他们终于来到造船厂最核心的区域,也就是造船的船坞,只见这座琼州造船厂已经建造好了三座船坞,另外在西侧还留着不小的空地,看样子以后还会增加几座船坞,而在船坞的前面则建有几座大房子,有不少匠人在房子中进进出出。

苏颂领着赵颜他们来到最中间的一座房子,周围的工匠看到苏颂也都纷纷行礼,苏颂也是微笑着让他们退下,等进到房子里,赵颜却看到整个房子正中挖着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放着几艘木制的船只模型,而在另一侧则有几个匠人用摇动着一个与水车类似的装置,拍打着水池的水面出现大大小小的浪花,看样子是在模拟海上的风浪,使得船只模型在浪花中起伏不定,以此来测试这些船只的稳定性。

看到这个大水池,赵颜也不禁对旁边的苏颂笑道:“你们倒是会想办法,只是水池中只有浪而没有风,另外船只模型也没有船只操纵,所以恐怕测试出来的结果也不是很准确吧?”

“哈哈,还是殿下厉害,一眼就看出这种测试方法的弊端,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也只能做到这一步,水池里的船只模型都是按照设计尺寸缩小后制作的,和真船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虽然在这种水池里测试的结果不准确,但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个参考,免得制造出来的船只华而不实。”苏颂听到这里也是笑着解释道。

赵颜一听也感觉有理,毕竟现在的条件有限,苏颂他们能够做到这些已经是极限了,除非他能现在就发明一个超强的风扇来制造风浪,不过就算是有风扇也不行,因为根本没有电,他以前在东京城倒是制造出一个小的手摇发电机,但那也只能给手机充电,而且还是人力发电,根本没什么实用价值。

越过这个水池之后,只见墙边的架子上摆放着不少船只模型,大部分都是崭新的,看来应该都是苏颂他们在这段时间新制造的,只见苏颂走到这些船只模型面前,然后拿起最上面的一个船只模型对赵颜道:“殿下请看,这座船就是我们新设计的海船,虽然还没有建造出实物,但是经过我们的测试发现,这种船在海中重心低,稳定性极高,另外船舱里的空间也很大,可以装载更多的货物,十分适合做为海上航行之用!”

赵颜边听苏颂的介绍边接过这艘海船模型,然后认真的打量起来,中国历代的海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使用硬帆,这点与后世欧洲人的软帆船有着明显的区别,赵颜手中的这艘船自然也是硬帆船,船只的造型与赵颜在后世见过的经典海船,也就是福船相类似,整体来说就是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前面可以装撞角,即可以做为商船,也十分适合做战船。

只见赵颜把手中的船只模型打量了几遍,然后大步来到水池边,将这个船模放到水中,结果发现这个船模果然吃水比较深,而且在浪花中十分的平稳,若是从船头方面来的浪,几乎不会对它产生什么影响,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