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闲王 >

第304章

北宋闲王-第304章

小说: 北宋闲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咦,颜儿你手中拿的是什么?”这时赵曙也终于看到了赵颜手中托盘上的水泥,当下有些惊讶的问道,能够让赵颜亲自拿进宫里,肯定不是普通的东西。

“爹爹,这个东西名叫水泥,是儿臣前几天刚刚想到的东西,通过军器监烧制出来,……”赵颜说着把水泥的事情介绍了一遍,特别是水泥的作用,更是他介绍的重点,当然他也把水泥出现的利弊,也就是万一被敌人得到水泥会对大宋造成严重影响的事讲了一遍,也好让赵曙认真的考量一番。

“哈哈哈哈~,颜儿你想的太多了,古人说不能因噎废食,你现在就犯了这个毛病!”让赵颜万万没想到的是,赵曙的胸襟远比他想像的要广阔,竟然丝毫不在意水泥可能被敌国得到的严重后果,也许这才是一个大国帝王的胸襟。

只见赵曙说完上面的话后,稍微思考片刻立刻再次开口道:“既然水泥的造价不高,而且只需要简单的焚烧就可以制造出来,那这件事就交给军器监和工部去办,先建造一座大作坊,等到成功的烧制出水泥后,再增加几座也不迟,若是产量还是无法满足要求的话,也可以由官府监督,然后交由民间的商人们去烧制水泥!”

后世的人都认为大宋重视工商业,使得经济十分发达,这也造就了北宋的国库充足,虽然国土面积是历代最小的,但却养活了历代数量最多的官员和军队,可以说造就了一个奇迹,按照这种推论,大宋的民间应该也十分富裕才对。

不过赵颜来到大宋后才发现,大宋重视工商业的确是真的,但是大宋的工商业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掌握在朝廷手中,比如钢铁、盐业这些就不说了,另外酿酒、茶业等都进行专营,这也为大宋朝廷增加了无数的收,但却影响到私营业的发展。换句话说,北宋时期的工商业其实和后世的某个朝代差不多,遍地都是国营企业,国家从赚取了巨额的财富,但普通的百姓却没有得到太大的好处,所以北宋其实也处于一种国富民弱的情况。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赵曙在看到水泥的作用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让军器监和工部开办官营的作坊,一方面是为朝廷提供足够的水泥,另外也想利用水泥为朝廷增加一些收入,当然若是官营的作坊无法满足对水泥的需求的话,他也不介意让出一部分利润,让民间的一些商人参与进来,不过以水泥的重要性,能够参与到水泥生产的商人恐怕也都是大有背景。

“儿臣遵命!”赵颜听到这里也是心中一动,身为大宋的郡王,他倒是可以控制一些商人参与到水泥的生产中,不过随即他就放弃了这个想法,毕竟水泥这东西既然送给了赵曙,大头的利润肯定是被朝廷拿走了,剩下的利润虽多,但受到的限制也太大,他已经发明了香皂和罐头,说不定日后还能发明利润更大的东西,所以没必要再把那点水泥的利润放在眼里。

看到赵颜的样子,赵曙也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又开口道:“颜儿,西夏人现在已经退兵了,另外我们对西夏作战的筹备也差不多了,估计明年秋天就可以发动这次灭国之战,这段时间你也要多留心一下军器监,沈括才刚刚离开,军器监又担负着为军队提供武器的重要职责,千万不能出任何差错!”

“爹爹放心,儿臣明白!”赵颜听到这里也立刻点头道,不过说到对西夏的战争,他又想到一件重要的事,一时间不知道是否该告诉赵曙?

第四百四十二章军校的安排

“爹爹,有一件事我希望您能同意!”赵颜犹豫了片刻,最后终于还是决定把想到的事情与赵曙商量一下,毕竟这件事若是没有赵曙的同意,根本不可能成功。

“哦,什么事?”赵曙这时也有些惊讶的问道,他也很长时间没有见过赵颜露出这种犹豫的表情了。

“是这样的,爹爹您也知道军校本来就是以培养将领为目标的,只是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中将领,不能只靠在军校里学习,必须让他们亲自体验一下战场的残酷与血腥,只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他们才会成长起来,所以我希望爹爹可以同意,让军校的学员也参与到灭夏之战中!”赵颜这时一脸严肃的道,其实这件事他也已经想了很久了,现在终于有机会说了出来。

不过赵曙听到这里却是奇怪的看了赵颜一眼,反而有些不解的问道:“颜儿,我记得我以前不是曾经答应过,让军校选派一些学员参加灭夏之战吗,怎么你今天又提起这件事了?”

“爹爹,上次你只答应让我们选派一些高年级的学员参加,不过我与张载、杨怀玉等人商议过后,觉得灭夏之战是个百年难遇的机会,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恐怕学员们在短时间内就再也遇不到如此大规模的战争了,所以我们觉得应该让军校的所有学员都参与到这场战争中,当然这些人是大宋未来的将领,他们最多只是观摩战争,大部分人都不会真正的上战争。”赵颜这时开口解释道。

其实这个想法是几天前张载亲自找到他,然后和他商量了一下,对此赵颜也十分的支持,只是这件事必须经过赵曙的同意,所以他才会趁着赵曙高兴的机会提出来。

听到赵颜竟然要把整个军校都搬到战场上,而且还是对西夏进行的灭国战争中,这让赵曙也不禁犹豫起来,别看他平时对军校似乎不管不问,军样的所有事情都交给赵颜等人处理,但其实在他心中,对于军校也是极其的重视,特别是那些将门的纨绔子弟经过的军校的改造后,一个个都变得有模有样,就算成不了大将,但做个中低级的武将还是很合适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赵曙也十分不舍得军校的学员们冒险。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赵曙在听完赵颜的话后,脸上也露出犹豫的神色,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终于抬起头开口道:“颜儿,你认为让军校的学员们上战场体验一番,真的是必须的吗?”

“那是自然,只有经过战争的洗礼,他们才算是真正的军人,甚至我还与张载他们已经商量过了,将要在军校中增加一条校规,那就是在学员们毕业之前,必须被学校组织着去战场或前线实习一番,只有经过实习合格之后,他们才可以从军校毕业!”赵颜这时再次补充道,军官本来就是一个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职业,所以实习对军校来说可谓十分的重要。

“我明白了,现在军校一共有多少人?”赵曙这时忽然长出了口气,然后再次提问道,其中语气所表露的意思也让赵颜心中一喜。

“启禀爹爹,现在军校一共三个年级,其中最高的三年级共一百五十人,二年级二百人,三年级二百三十人,加在一起共五百八十人,另外再加上学校随行的教官与管理人员,估计最后人数将达到六百五十人!”赵颜十分肯定的回答道,为了让赵曙同意这件事,他事先也做了不少准备,对于军校的情况更是十分的了解。

“六百五十人,说多也不算多,颜儿你们打算如何安排这些学员?”赵曙这时单手抚着胡须再次问道,他知道赵颜肯定不会让这些学员一窝蜂的涌到战场,肯定有着详细的安排,所以才会如此问。

“启禀爹爹,三年级的学员经过这两年的学习后,理论知识已经学习的差不多了,同时也将他们训练成为一个合格的士兵,所以我希望可以把三年级的一百五十名学员安排到军队中,最好是主力部队,让他们担任军中的基层军官,比如什长、都头之类的,然后安排他们亲自上战场,只有上了战场,才能看出他们平时的学习效果。”

说到这里时,赵颜顿了一下接着又道:“至于剩下二年级,他们学习的时间还有些短,让他们进入主力军队中实在有些冒险,不过为了锻炼他们,最好还是让他们进入后备的军队中担任军官,这些军队很少有机会上战场,大都是做一些运输、打扫战场等事务,他们跟着军队也能锻炼一下,至于一年级学生,他们就不必进入军队了,只需要单独列为一支特殊的军队,让他们跟着大军见识一下战场的残酷与血腥就可以了。”

听到赵颜对军校的三个年级都有不同的安排,赵曙也露出沉思的表情,军校的学员不算多,把他们安排到军中担任军官也不难,只是他有些担心这些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军校学员进入军队之后,会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特别是他们还都是去军队担任低级军官,对军队的影响也更大,万一出现问题,甚至会影响到大宋对西夏的作战计划。

“好吧,我可以同意颜儿你们对军校学员的安排,不过西军一向都是出了名的桀骜不驯,你们的学员就算被安排进去,恐怕也不容易在里面立足!”赵曙虽然有些担心,但最后却还是一咬牙同意道,毕竟军校的出现将会让他把军校更加牢固的掌握在手中,加强对大宋的统治,所以哪怕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

“多谢爹爹提醒,若是军校的学员无法在军中立足,那也只能怪他们没本事,怪不了别人!”赵颜听到这里也是十分兴奋的道。

宋朝的军队分为禁军和厢军,其中禁军则是主力作战部分,而禁军又按照驻扎区域分为京城禁军、河北军和西军三部分,其中对西夏作战的主要就是西军,也就是赵顼之前指挥的那些军队,西军一向以作风彪悍闻名,而且也比较排外,军校的学员想要进入西军立足,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只要第一批的学员能够在西军立足,日后军校毕业的学员再去西军就容易多了。

接下来赵颜又陪着赵曙聊了一些关于对西夏作战的筹备,刚才赵曙也说了,明年秋天就会发动这场灭国之战,为此大宋的各个方面都已经开始发动起来,甚至让赵颜也没想到的是,赵曙竟然不打算让赵顼回来,而是让他依然呆在西军中,一方面熟悉军队,另一方面也是督促西军操练,为明年的灭夏之战做准备,当然为了不引起西夏的注意,赵顼会安排一个替身大张旗鼓的回到京城,而他本人却悄悄的留在那里。

赵颜听到赵曙上面的这个安排,心中也是喜忧参半,首先赵顼在这次阻击西夏人的战争中表现很好,不但以皇子的身份鼓舞了士气,而且也没有太过插手武将们的指挥,这点要比以前领兵的那些文官要强多了,若是由他率领大军攻打西夏,依然放手让下面的将军指挥,绝对可以让大宋军队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不过高兴归高兴,赵颜同时又有些担心赵顼的安全,毕竟进攻西夏可不比在三川寨的防守战,而是要率领大军深入西夏,天知道会遇到什么危险,所以赵颜最后忍不住向赵曙劝道:“父皇,大哥在三川寨阻击西夏人已经十分辛苦了,而且他的身份特殊,所以我觉得明年进攻西夏时,根本不需要大哥在军中坐镇,所以还是让他回来吧。”

听到赵颜如此关心赵顼的话,赵曙也不禁十分欣慰的看了他一眼,不过紧接着又叹息一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颜儿,看到你这么担心你大哥的安全,我也十分的高兴,不过你大哥这次给我发来一封密信,主动要求留在西军,并且愿意率领大军攻打西夏。”

说到这里时,赵曙顿了一下接着又道:“说起来西夏是我大宋的心腹大患,让别人率兵我也有些不放心,顼儿这次在军中的表现让我十分满意,另外他身为大宋的皇子,若是能够亲率大军,也能极大的鼓舞士气,所以我最后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同意他的要求。”

“可是……”赵颜本来还想再劝说赵曙三思,但是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只得无奈的开口道,“既然大哥他主意已定,我也只能尽力的帮他多做一些武器,希望他早日凯旋归来!”

离开了皇宫之后,赵颜先是去了军器监,然后把赵曙对水泥的决定转告给苏颂,让他与工部的人接触一下,至于接下来该如何做,那就是他们的事了。接下来赵颜趁着天色还早,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城外的军校,把军校学员进入西军的事告诉张载等人,顺便又去格物学院转了转。

等到赵颜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时,却看到曹颖与薛宁儿、耶律思一帮女人正在叽叽喳喳的讨论着什么,一个个的脸上也都露出兴奋的神色。

第四百四十三章清明上河图

“什么事情让你们这么高兴?”赵颜看到曹颖她们也不禁好奇的问道。

“夫君,东南角的那所宅子已经买下来了,卖家已经把地契都送来了,咱们随时都可以去接收宅子!”曹颖看到赵颜进来,也立刻兴奋的开口道。她知道赵颜不喜欢住在王府,所以京城东南角的那所宅子本来就是为赵颜买的,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她不为人知的小心思。

“噢,买下来就好,过几天咱们一家人都去参观一下,顺便住几天,说起来上次只有我和你去大概转了转,根本没来的及仔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