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闲王 >

第26章

北宋闲王-第26章

小说: 北宋闲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颜色比较黄,呈普通的长方形,味道也有些刺鼻,这种数量比较少。另外一种是粉色的,而且被雕刻成莲花形,并且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看起来极为精致。

“大哥,这个解释起来很复杂,你只要知道,疫病其中是由一些小到我们看不到的生物侵入体内引发的疾病,而且这种生物可以通过跳蚤之类的小虫子在人群中传播,这种样式普通的黄色香皂加入了硫磺,是一种特制的香皂,不但可以杀死跳蚤这些虫子,也可以杀死那些疫病之源的小生物,最适合你用,另外那种莲花形的香皂加入了蜂蜜和一些香料,男人女人都可以使用!”赵颜笑着解释道。

本来赵颜只打算制作那种莲花形的普通香皂,但是考虑到水灾后糟糕的卫生环境,所以他又特制了一些硫磺皂,不但他使用,周御医和老福每次从外面回来,也都要硫磺皂清洗身体,免得把疾病带回家里,只是这种硫磺皂制造的比较仓促,没来的及做模子,所以只能做成最简单的长方体。

大宋对医术十分重视,朝廷就设有太医局,翰林医官院,御医院等多个官方医疗机构,而且只要是读书人,大多懂一点医术,范仲淹就说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话,由此可知医术在大宋读书人之中的普遍。

赵顼身为大宋未来的接班人,自然也懂得一些医术,只是据他所知的中医理论中,疫病应该是瘴气、厉气、邪气入体引发的疾病,可是刚才赵颜的话中却说,疫病竟然是由一种看不见的小生物引起的,这显然与赵顼所知的医学理论大相径庭,若是放在平时,赵顼非要问个明白不可,不过现在情况紧急,他也顾不得多问,当下让人收了香皂,连饭都没吃就急匆匆的向东京城中赶去。

站在别院大门前的赵颜看着急匆匆离开的赵顼,却不禁摇了摇头,做为大宋未来的接班人,赵顼这种急躁的性格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毕竟治理一个国家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不可能一蹴而就,身为一个帝王,不但要有决断,同时也不能缺少耐心,希望赵顼日后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从而改变一下自己的性格,这对他和大宋都有好处。

闲来无事,赵颜背着手哼着小曲,一步三摇的回到内宅,现在还不到中午,赵颜本打算回房间去画上两笔,但没想到刚走到曹颖房间门口时,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少女的笑声,其中有曹颖的,也有小豆芽和觅雪的。

这段时间曹颖与赵颜的关系开始真正的有所缓和,两人不再像以前那样针锋相对,所以听到里面的笑声,赵颜当下走进曹颖的房间,结果发现客厅的桌子上摆满了一盒盒的肥皂,曹颖和小豆芽、觅雪三人围着桌子而坐,时不时的低语几句,发出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也不知道都在说些什么?

“你们这是做什么呢,怎么把香皂都拿出来了?”赵颜笑呵呵的问道,香皂作坊的原料有限,生产的香皂也不多,估计现在桌子上摆放的已经是这段时间所有的产量了。

“郡王,我们和四姐儿正在讨论该给谁家送香皂呢?”小豆芽看到赵颜进来,立刻站起来给他让座道,然后自己跑到对面的觅雪那边坐下,这样赵颜就可以和曹颖坐在一起了,说起来赵颜与曹颖的关系缓和,这个小丫头也是出了不少力。

曹颖看到赵颜进来,看了他一眼立刻又低下头,对于小豆芽让座的举动也没有阻止。赵颜也没有拒绝小豆芽的好意,当下坐下来又问道:“现在作坊的原料还没到,只靠着库房里的储存才生产了这么点香皂,用来做礼物送人是不是太少了?”

赵颜的话音刚落,只见曹颖抬起头来道:“这些香皂已经不少了,我们刚才数了一下,除了郡王刚才让颍王带走的香皂,剩下的还有三十二块,这样就可以送给三十二个人,妾身打算先送给城中影响力比较大的贵妇贵女,以香皂效果,肯定会让这些贵妇赞不绝口,到时就可以借着这些贵妇之口将香皂的名气打出去,等到作坊可以正式开工时,就不愁没有买了。”

赵颜还是第一次发现曹颖竟然拥有如此优秀的商业天赋,无师自通的明白广告的作用,其实赵颜之前把香皂送给赵顼,让他带回皇宫里,也是和曹颖打的同一个主意,只要赵曙和高皇后等人用了香皂,肯定很快就会在贵族中流传开来。

“这个法子好,不过每人送一个香皂,是不是显得太寒酸了?”赵颜紧接着又说道,他好歹也是个郡王,能够让曹颖送礼的贵妇贵女的身份肯定也不一般,可是送的礼物仅仅只是一块香皂,这让赵颜感觉有些命不出手。

“一块香皂最少也卖十贯钱,寒酸什么?”曹颖理直气壮的反问道。

“十……十贯?”赵颜听到这里差点吓的趴到桌子上,虽说大宋的油比较贵,碱面也不便宜,但哪怕是算上原料、人工和最大头的包装费用,一块香皂撑死了也不到一贯钱,可是现在曹颖倒好,一下子竟然把香皂的价格定到十贯以上,这哪里是个王妃,简直就是个黑心手毒的奸商啊!

看到赵颜震惊的表情,曹颖却是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道:“郡王不必吃惊,我们平时用的澡豆都可以卖到七八贯钱,效果比澡豆更好的香皂,自然也不能比澡豆便宜,否则人家宁可用澡豆,也不会愿意用我们家生产的香皂的!”

“了解!”赵颜的反应也很快,原来古今中外的冤大头都是一个德行,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愿意花七八贯买澡豆的人,根本不会在乎再多花几贯买效果更好的香皂。

第三十七章赵顼回宫

东京城皇宫的城墙之上,皇帝赵曙拖着病躯站在城头,手扶着女墙一边咳嗽一边忧虑的看着下面,只见城墙下的灾民一眼望不到边,东华门外的高头街和矾楼街上全都是黑压压的人头,东京城的南城几乎全都被淹了,只有皇宫所在的北城地势高一些,所以南城的灾民自然都汇聚在北城的几个区域内,其中皇宫周围是灾民最大的聚集区。

“陛下不必担心,从昨天开始,各个河流的河水都已经开始下降,而且现在雨也小多了,相信过不了几天,城中的洪水就会退去,到时这些灾民也就可以回家了!”站在赵曙身后的韩琦这时开口劝解道,当初仁宗无子,正是韩琦的大力支持下,才让仁宗皇帝立赵曙为太子,这也使得赵曙对韩琦十分看重,现在赵曙心忧城中的灾民,也只有他才敢出言劝解。

“希望如此吧!”赵曙长叹了口气,转过身看着韩琦和曾公亮等大臣道,“昨晚朕派出几批人分头去各条河流的上游观察水势,其它几批人手都回来了,唯独颍王去了城东却还没有回来,朕实在有些担心啊!”

“陛下勿忧,连续数天的暴雨,使得道路泥泞不堪,城东那边尤其严重,颍王在路上耽误一些时间也很正常!”曾公亮这时也开口劝解道,这位皇帝陛下身体不好,偏偏还最喜欢操心,如此劳心劳力之下,病情自然更加的反复无常。

赵曙也只是随口一说,听到曾公亮的话后点了点头,然后打起精神又向韩琦问道:“韩公,现在灾民这么多,很多灾民都无粮可食,只能靠着朝廷施粥度日,只是不知城中的粮食可还足够,城外的粮食能够照常运来?”

“启禀陛下,城中的存粮本来就很多,大部分粮仓也都建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所以被淹的不多,而且就算是被淹的粮食,只要及时抢出来,还是可以食用的,所以城中的存粮足够坚持三四个月,另外随着河水的退去,各个河道也很快可以通航,到时城外的粮食也可以运进来,所以开封城中的粮食并不缺,只是周围那些受灾严重的州府却是十分缺粮,据说蔡州等地已经有流民出现,急需粮食赈灾啊!”

“唉,这场水灾刚好发生在我大宋的核心区域,就算现在水灾马上退去,恐怕今年的夏粮也难以收上来多少,缺粮已成必然之局,幸好江宁那边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而且那里距蔡州也不远,应该可以从江宁那边调集一批粮食救一下急!”赵曙再次叹了口气道,同时他也想起赵颜带来的那两种高产粮食,其中一种可以达到亩产千斤以上,可惜现在那两种粮食的种苗有限,最少也要两三年才能大规模推广,而且在证实赵颜的话之前,赵曙也不打算把这两种粮食让别人知道。

韩琦和曾公亮也都同意从江宁那边调粮救灾,接下来他们又与赵曙商量了一些救灾的细节问题,不过在最后时,韩琦再次话锋一转道:“陛下,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现在城中的灾民中已经有疫病发作,虽然还没有因此死人,但这也是因为灾情爆发的时间短,疫病还没有来的及大规模扩散,若是再过几天,恐怕这场疫病将席卷整个京城,其它受灾的州府也同样会爆发疫病,到时还不知要死多少人,所以还请陛下圣裁!”

一听到疫病的事,赵曙也是头痛无比,这两天他也一直在担心这个问题,甚至昨天晚上都没能睡好觉,不过他还是打起精神问道:“韩公,以前朝廷遇到这种疫病,都是如何处置的?”

“这个……”韩琦好像对这个问题有些犹豫,扭头与旁边的曾公亮等人对视了一眼,这才低声回答道,“启禀陛下,以前遇到疫病,只要发现灾民中有人发病,立刻会被强行送到一处封闭之地关起来,这样可以防止把疫病再传染给别人,只是这样一来,那些发病的人就只能在封闭之地自生自灭,极少有人活下来。”

说到这里时,韩琦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把发病的灾民强行送走,会在灾民在引起巨大的恐慌,甚至搞不好的话,还可能激起民变,因此事先必须调集军队以防万一!”

听到韩琦这些冷冰冰的话语,赵曙再次剧烈的咳嗽起来,若真的像韩琦如此处置,恐怕那些得病的灾民绝大部分都会死去,但若是不这么处理,却会让更多的人染病,到时死的人也更多,这对于刚刚执政的赵曙来说,实在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选择。

“我大宋有太医局、翰林医官院、御医院等,养着那么多的医官,难道却连一个疫病都无法克服吗?”咳嗽中的赵曙好不容易才停下来,一脸痛心疾首的大声向韩琦等人质问道。

“陛下,疫病易治难防,治好了一人,说不定会再次出现十个病人,我大宋的医官虽多,但是对于数十万的灾民来说,却无疑是杯水车薪,再加上疫病发病凶猛,短短数天就可让人丧命,医官们根本来不及治疗,另外也没有那么多的药物储备,所以还请陛下体谅!”韩琦也大声为医官们争辩道,他身为百官之首,自然也要保护百官的得益,更何况疫病在千百年来都无人可以攻克,因此不能把这件事怪罪到大宋的医官身上。

赵曙也知道把这件事怪罪到医官头上有些无理取闹,不过他一想到疫病爆发后将有无数百姓为此丧命,城外的乱坟岗上也不知道要增添多少孤魂野鬼时,赵曙就感觉心中一阵绞痛,而且经过这场疫病后,东京城肯定也会元气大伤,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恢复之前的繁华?

就在赵曙疫病之事而烦恼时,从赵颜那里离开的赵顼终于赶回了皇宫,问明了父亲等人在城头观察灾民时,他立刻带着周御医赶来,只是周御医的官阶太低,只能在城头的入口处等候,他孤身一人登上了城头。

“颍王赵顼参见陛下!”赵顼见到父亲,立刻躬身行礼道,平时他可以称赵曙为“爹爹”,但是在这种正式的议事场合,他却要以臣子自居,对赵曙的称呼也变成比较正式的“陛下”。

“颍王不必多礼,城东河流的水情如何了?”赵曙看到自己这个最重视的儿子,脸上也不禁露出一丝笑容道。

“启禀陛下,城东的河水水势的确在下降,看来用不了多久,水灾就可以得到缓解!”赵顼刚一回答完赵曙的问题,紧接着又急不可耐的道,“陛下,这次臣出城巡视水情,却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可解我大宋的燃眉之急!”

“哦?是什么意外的收获?”赵曙听到赵顼后面的话也有些惊讶的道,韩琦和曾公亮等几位相公的注意力也被赵顼的话吸引了过来。

“启禀陛下,臣在回城之时,听说三弟广阳郡王因水灾暂时搬到了城外居住,本着兄弟之情,臣去探望三弟,但没想到却从三弟那里得到一个防治疫病的办法!”赵顼神色激动的道。

“什么?”赵曙和韩琦等人听到赵顼的话,全都是震惊无比,其中赵曙更是激动的上前紧走两步,一把抓住赵顼的肩膀道,“顼儿,你快告诉为父,颜儿真的有防治疫病之法?”

“爹爹,此事千真万确,三弟那里也收留了一批从城中逃出来的灾民,前两天那些灾民之中就有人出现了疫病,结果三弟仅仅用了几天时间,就把疫病给控制住了,到现在只有几十人染病,而且经过治疗后,这些染病之人无一死亡,参与治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