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闲王 >

第221章

北宋闲王-第221章

小说: 北宋闲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可以来找我!”薛宁儿这时再次开口道,不过她这次总算聪明了,显摆时也不再那么露骨。

“多谢薛夫人!”颜玉如表情不变的开口道,现在赵颜都在怀疑对方是不是面瘫,好像从头到尾她都是这种平淡的表情,似乎不把任何事情放在心上,看来那些追捧她的读书人都是贱骨头,越是不给他们好脸色他们就越抢着上前?

接下来全是薛宁儿在与颜玉如说话,或是打听颜玉如的情况,或是显摆一下自已在郡王府的生活,特别是多次提到自已的女儿思月,可惜颜玉如对此的反应依然十分平淡,至于她自已的情况,她也不愿意多说,就算是说了,也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这让旁边的赵颜也有些无奈。

眼看着天色也不早了,薛宁儿最后再次开口问道:“颜姐姐,你既然恢复了自由之身,那以后有没有什么打算?”

“暂时还没有,不过我很喜欢现在的生活,每天看看书做些家务,闲暇时还可以种菜养鹅,如此能够一直这样下去也不错。”颜玉如开口回答道,不过这时赵颜忽然发现她的目光中流露出一种复杂的神色,这也是她第一次出现更好的波动。

“咯咯,颜姐姐这就不对了,咱们女人迟早都是要嫁人的,以姐姐的条件,肯定要好好的挑选一番,找一个才高八斗的如意郎君,到时妹妹帮你把把关!”薛宁儿这时十分热情的道,看她的样子,似乎真的很关心颜玉如的婚事。

不过听到嫁人的事,颜玉如脸上再次恢复了那种水波不惊的平淡,轻声开口道:“嫁人的事我还没有想过,不过现在这种一个人的生活也不错。”

“那怎么行,家里若是没有男人,什么事都不方便,而且还可能受欺负,所以颜姐姐千万不要有什么不嫁人的想法。”薛宁儿听到这里却是出言劝道,这次她倒是完全出于好心,毕竟攀比归攀比,她对颜玉如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恶意,更不想看到对方孤独终老。

也许是感觉到薛宁儿话中的真诚,颜玉如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微笑道:“多谢薛夫人关心,不过我才刚刚脱了籍,现在只想一个人过一段平静的生活,至于嫁人的事,也许以后会考虑吧?”

听到颜玉如的回答,薛宁儿还是有些不放心,当下又劝了对方几句,然后就起身告辞,颜玉如也没有挽留,站起来把赵颜和薛宁儿送到门外,等到他们离开后,这才关上大门转身回到房间。

“玉如姐姐你快看,薛娘子送来几样点心可好吃了,你也快尝尝!”颜玉如还没有坐下,那个给赵颜开门的小丫鬟就端着几样点心冲进来,一脸兴奋的开口道。

颜玉如看了看那些糕点,发现都是些普通的桂花糕、栗子烂、芙蓉糕等,做法虽然十分精致,但以前也是她常吃的东西,这让她忽然叹了口气,伸手拉过那个小丫鬟坐下道:“隐娘,这段时间让你跟着我受苦了。”

“嘻嘻,玉如姐姐说的哪里话来,虽然现在我们吃住用度不如以前的好,但却比以前要自由多了,而且姐姐也不必像以前那样去见那些不想见的人,隐娘也不用受人的责骂,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现在的生活。”这个名叫隐娘的小丫鬟十分乖巧的道。

“自由吗?”颜玉如听到这里却是无奈的叹息一声,虽然她因为一些原因脱离了贱籍,甚至拥有了一座自已的小院子,但是她却知道,自已的命运依然掌握在别人手中,她来到上水庄居住也同样是受人摆布,只希望那位郡王殿下不要中了别人的算计。

回别院的路上,薛宁儿忽然开口向赵颜问道:“夫君,你现在还认为颜玉如出现在上水庄是针对你吗?”

“现在我也不确定,只是感觉她出现在这里实在太巧了,巧到让我不敢相信,甚至怀疑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赵颜摸着下巴一脸苦恼的道,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哈哈,我知道了,夫君纳了我这个东京第二行首为妾,现在连东京第一行首的颜玉如也忽然出现在夫君面前,而且还沦落到现在这种地步,正是夫君趁虚而入的时候,所以夫君才会有些不敢相信这世上竟然有如此好事?”薛宁儿这时忽然大笑着道,不过她倒是觉得自已分析的很有道理。

“这怎么可能,有你们几个我就已经十分满足了,而且这段时间因为欧阳婉灵的事我已经十分头疼了,欧阳相公对这件事的态度还是不太明了,我哪还有什么心情去想其它的女人?”赵颜听到这里立刻苦笑着反驳道。

“真的吗?除了欧阳婉灵外,夫君敢保证再也不纳妾了吗?”薛宁儿这时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她虽然不像曹颖那么爱吃醋,但是看着赵颜身边的女人越来越多,她心中也有些不情愿。

“有什么不敢保证的?而且婉灵的事你也知道,若不是三姐她们做下的好事,恐怕我也不会与婉灵走到这一步。”赵颜说着伸出手就要发誓,不过却被薛宁儿笑嘻嘻的拦下道,“我夫君能把我们放在心里就行了,发誓就不必了。”

第三百二十章西夏要对辽国动手

欧阳婉灵来到别院后,赵颜本以为可以多陪陪对方,这样也能让她恢复的更快一些,但没想到曹颖和宝安公主、寿康公主三人也都想弥补一下自已的过错,所以自从欧阳婉灵来了之后,几乎是把她照顾的无微不至,连欧阳婉灵自已都有些不好意思,而且这样一来,赵颜几乎没有与欧阳婉灵独处的时间,这使得欧阳婉灵每次见到赵颜时,目光中都露出几分幽怨的神色。

赵颜对此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与欧阳婉灵的感情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曹颖她们三人更是牵扯其中,甚至从本质上来讲,欧阳婉灵其实是与赵颜、曹颖她们四个谈恋爱,而且赵颜还是最后加入进去的,也幸亏了他的性别优势,最后才让欧阳婉灵便宜了他。

今天早晨起床之后,赵颜凭着记忆画了一幅欧阳婉灵的画像,然后让小豆芽送过去,并约对方外出游玩,结果小豆芽回来禀报说,欧阳婉灵看到画像后十分的高兴,可惜今天她已经和宝安公主约好了要去放风筝,曹颖和寿康公主、耶律思也要一起去,所以只能对赵颜说起对不起了。

对于欧阳婉灵的回复,赵颜也只能叹息一声,然后去了薛宁儿那里陪女儿玩了一会,本想接下来去军校转一转的,但是他忽然想到一件事,于是立刻让人备车去了东京城,然后进入皇宫求见赵曙。

赵颜一年不在大宋,朝堂上的局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初他离开时,赵曙与曹太后的权力之争正处于最激烈的时候,曹太后是铁了心不放权,赵曙却是拼命的想要拿回属于自已的权力,结果朝堂上也是风雨飘摇,连赵顼都告诫赵颜千万不要卷入其中。

不过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曹太后与赵曙的权力之争也终于落下了帷幕,事情的解决经过就像历史上那样,最后韩琦与欧阳修进入皇宫向曹太后说明厉害,终于让这位有些顽固的太后放下了手中的权力。从这一点上来看,赵顼和赵颜倒是很幸好,因为他们在辽国躲开了这次政治风波,不必留在京城担惊受怕。

赵曙的身体本来多病,曹太后放权之后,他经平时要忙上数倍,很多人都担心他的身体,但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赵曙的身体竟然一天好似一天,现在基本上已经恢复成一个正常人了,估计这也和他得到大权之后心情愉快有关。

赵颜来到皇宫很快就在垂拱殿中见到了赵曙,只见对方坐在堆满奏折的龙案之后,正在批阅着奏折,看到赵颜进来民没有停下来,一边看奏折一边对赵颜道:“颜儿,你的禁足还没有结束,虽然宗正寺对你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你也不能太过放任,若是让太多人看到你乱跑,说不定还会再参奏你一本。”

“嘿嘿,启禀父皇,儿臣是有要紧的事才来拜见父皇,否则我也想在家里多休息几天。”赵颜笑嘻嘻的开口道,若不是赵曙提醒,他都忘了自已还在禁足期间。

“哦?可是军校那边出了什么问题?”听到赵颜如此说,赵曙立刻放下奏折一脸关心的问道,对于赵颜去军校的事他也很清楚,能够让赵颜特意跑来见自已,恐怕也只有军校的事。

“启禀父皇,的确有军校有关,不过军校那边的管理并没有问题,张载和杨怀玉都是人才,现在军校已经走上正轨,接下来就看学员们的表现了,只是我从他们那里听说朝廷要对西夏用后,之前大哥也对我提过这件事,但却都语焉不详,所以儿臣想向爹爹打听一下,朝廷对西夏那边到底有何打算?”赵颜之前就是想到西夏的事,所以特意跑来向赵曙打听一下情况。

赵曙听到赵颜问起西夏的事,却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然后从面前的奏折中拿起一本交给赵颜道:“说来也真是巧了,这个是今天皇城司从西夏刚刚送回来的密报,你是第三个看到的人。”

赵颜听到这里也急忙拿起密报看了一下,结果发现这封密报写的十分潦草,文笔也不通顺,一看就是粗通文墨的人写的,不过这也正对了赵颜的胃口,若是写的文绉绉的,他反而看不懂了。

等到赵颜把这封密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后,脸上也露出又惊又喜的神色,这封密报上的内容不多,主要是介绍了西夏国内最近一些动向,比如军队的调集,粮草的运输等等,刚开始赵颜还有些不明白,不过密报的最后却介绍说,现在西夏国内的各种迹象表明,对方很可能在准备着一场战争,而且这次的目标并不是大宋,而是正处于叛乱之中的辽国。

“西夏竟然要对辽国用兵,这个消息可靠吗?”赵颜这时有些不敢相信的道,本来大宋正准备着对西夏用兵,但没想到西夏却要对辽国动手,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哈哈,这个消息的来源十分可靠,西夏国主李谅祚的确准备对辽国动手,其实西夏对辽国也已经忍了好多年了,谅祚能够忍到现在才动手,已经十分的不容易了。”赵曙大笑着开口道,先是辽国内乱,紧接着又是西夏准备对辽国用兵,他感觉自已真的是太幸运了,若是能够把握好这次机会,说不定真的可以一举灭掉西夏。

“辽国不是一直支持西夏骚扰我们大宋吗,为什么父皇说西夏忍了辽国好多年了?”赵颜这时有些不解的问道,他虽然聪明,但这时却暴露了他在政治上的短板,特别是对于宋、辽、夏三国之间的关系,更是了解的十分浅薄。

“这就是颜儿你不如你大哥的地方,以后有时间多看些书!”听到赵颜的问题,赵曙微笑着教训道,然后这才把西夏与辽国之间的龌龊简单的介绍了一遍。

当年西夏崛起的过程其实十分的不容易,李元昊不但与大宋作战,甚至还与辽国也爆发了数次战争,当时的西夏虽然弱小,但军队却爆发出强横无比的战斗力,硬生生的把大宋和辽国都打的大败,另外大宋和辽国也需要西夏牵制彼此,这才让西夏在两国的夹缝中生存了下来,不过三国之间的争斗却从来没有停息过。

李元昊死后,不满一岁的李谅祚接任西夏国主,当时西夏的大权全都被李谅祚的舅舅没藏讹庞把持,辽国为了报复当年的兵败之耻,竟然不承认李谅祚的国主之位,而且还派兵攻打西夏,结果把西夏打的大败,当时的辽军已经攻打到西夏的国都兴庆府周围,而且还纵兵抢掠,连辽国最大的粮仓摊粮城都被攻破,可以说这次西夏是一败涂地。

在这种几乎被灭国的情况下,李谅祚的舅舅没藏讹庞接连派出使者向辽国请和,最后又是称臣又是称藩,可惜报仇心切的辽国根本就不理会,依然在西夏边境布置重兵,这让西夏大为震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几乎每年都要向辽国进呈表章、纳贡、献马驼等等,可以说是极尽讨好之能。

不过随着李谅祚慢慢的长大,并且在几年前诛杀了自已的舅舅没藏讹庞后,李谅祚也掌握了西夏的大权,同时对西夏朝廷一系列改革,使得西夏的国力渐渐的恢复。也正是随着国力的增强,西夏对大宋和辽国的态度也慢慢的强硬起来,比如自从赵曙登基之后,西夏几乎每年都出兵攻打大宋,但是在与大宋作战的同时,西夏又一直向大宋派出使节,努力维持着两国的关系。

相比之下,李谅祚对于辽国更是十分的痛恨,特别是在刚继位之后,辽国纵兵在兴庆府周围抢掠,更让他视为此生的奇耻大辱,一直想要寻找机会一雪前耻,可惜辽国不是大宋,他也一直不敢对辽国用兵,甚至每年还要向辽国进贡,以维持两国之间的关系。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看到辽国内乱之后,李谅祚准备辽国用兵也就不奇怪了,毕竟西夏本来就掠夺成性,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放下身段称臣纳贡,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太正常不过了。”最后赵曙开口总结道。

“原来如此,没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