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随时穿越明末 >

第77章

随时穿越明末-第77章

小说: 随时穿越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等!”

  贺炳荣意味深长地看着楚江秋说道:“我倒是看走眼了,兄弟原来是高手啊!”

  “兄弟,你想要真正的盔甲和战刀还有手弩,我都可以给你做出来!”

  “在现代,要这些东西的人很少了,就算是要,大多也属于玩票性质居多,要求根本就没那么高。”

  “其实我早就盼着能打造出一副真正的盔甲和战刀出来了,你放心,在材料上,我会选用多种合金,在硬度、韧性还有质量上,将会达到一个最为完美的比例!到时候如果你不满意的话,我分文不取!”

  听贺炳荣这么一说,楚江秋的眼睛不由得亮了起来。

  “不知这样的一套盔甲和战刀,要多少钱?”

  贺炳荣说道:“六十万!”

  “多少?”楚江秋吃了一惊:“怎么会这么贵?”

  贺炳荣摇头说道:“其实一点都不贵,就算是制造一套盔甲,也要相应的模具,成本太高。”

  一套六十万的话,五百套是多少钱?

  三个亿?

  靠,哥们居然买不起?

  沉思了一会,楚江秋问道:“如果我要买五百套的话,每套价格多少钱?”

  五百套?

  贺炳荣本能地认为楚江秋是在开玩笑,但是看他的表情,很认真。

  计算了一会,贺炳荣说道:“你是韩炎坤的同学,我给你说个实在价,你要是能要到五百套的话,每套价格六万!”

  居然一下子下降了十倍!

  这样一来五百套就是三千万,还好,还能够买的起。

  楚江秋点头说道:“那好,那就给我制作五百套这种盔甲和战刀,手弩也要,还有百宝囊,里面要有飞爪等等各种物品。”

  贺炳荣神色古怪地看着楚江秋问道:“楚老板,你确定要定制五百套这样的盔甲和战刀?”

  楚江秋点头说道:“我很确定啊!”

  贺炳荣很惊讶地说道:“是这样的,因为你要的量太大,我这边进原材料还有人工费是一笔庞大的开支,所以你需要支付一半的定金。”

  楚江秋点头说道:“那好吧,你给我一个你们公司的账号,我把钱给你打过去。对了,你多长时间能够制作完成?”


第一百五十二章:如何救之?


  贺炳荣将工厂的财务账号给了楚江秋一个,可是心里还是不敢相信。

  三千万可不是个小数目,就算是那些富二代,也不会玩儿这么大的。

  没过多久,贺炳荣手机上就收到了到帐提示的短信。

  贺炳荣掏出手机,仔细查了好几遍,这才惊愕地发现,刚才他竟然真的收到了一千五百万的转账!

  小楚竟然是认真的?

  他一下子买五百套盔甲武器还有手弩,到底想干什么?

  随即贺炳荣便哑然失笑起来,管他干什么的呢!

  人是韩炎坤介绍来的,肯定没有问题就是了。

  贺炳荣说道:“五百套的话,最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楚江秋皱眉问道:“需要这么久吗?”

  贺炳荣解释道:“战刀要快一点,主要是盔甲麻烦,很多地方都需要收工制作。我会尽量将工期往前赶。”

  想了一下,楚江秋说道:“工期也不用向前赶,我要的是质量。这样吧,十天之后,我来取第一批货,你能赶制出多少,我就拿多少。”

  贺炳荣点头说道:“那好,如果还有什么需要的话,你打我的电话!”

  这可是一笔大生意啊,所以贺炳荣必须要把这批活给干漂亮喽,人家以后说不定还会有生意照顾他。

  贺炳荣执意要请客,不过被楚江秋谢绝了,出租车还搁外面等着呢。

  楚江秋走后,贺炳荣到底还是不放心,给韩炎坤打了个电话。

  “坤子啊,你介绍来的那个楚江秋,到底靠不靠谱啊?”

  韩炎坤有些莫名其妙地问道:“我那个同学啊?靠谱啊,人家现在可是个大老板,怎么了?”

  贺炳荣说道:“他可是一口气在我这定制了五百套盔甲和战刀还有手弩,你会不会用这些东西干坏事啊?”

  韩炎坤忍不住哈哈大笑着说道:“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干坏事需要用盔甲和战刀还有手弩?人家要是玩儿真的,有这三千万不能去买AK47啊?不比你那些破弩强啊?”

  这说的也在理啊!

  贺炳荣不由问道:“那你那个同学买这么多盔甲和战刀,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韩炎坤嘿嘿笑道:“怎么,你没问他啊?人家是想开一家休闲山庄,直接包下整个山头,然后在里面放养野生动物。让游客穿上盔甲,拿上战刀和手弩去猎杀野生动物,怎么样,是不是大手笔?现在你放心了吧?”

  贺炳荣说道:“哟,没想到真是大老板啊!既然是做这个的,那盔甲我必须要给好!否则出了事可不是玩的!”

  楚江秋在小区外下车,买了不少菜提了回去。

  回到家之后,周采薇果然还没回来,楚江秋就提着菜跑到厨房里忙活去了。

  一直到天快黑的时候,周采薇才从公司赶了回来,惹得楚江秋一阵抱怨。

  周采薇暗自偷笑,其实公司没那么多事儿要忙,不过她要是回来的早的话,谁知道这家伙会干出什么事儿来啊?

  因此周采薇故意等到天快黑了才往回赶的。

  两人在一起吃过一顿温馨的晚餐,周采薇要去刷碗楚江秋也没让,直接抢着把碗给刷了。

  回来之后就粘在周采薇身上腻味,被周采薇给赶到了一边。

  “去,去,去,这才刚吃完饭呢,干什么啊你这是?”

  也是,刚吃完饭还没消化呢,不宜做剧烈运动。

  吃过饭两人坐在一起看了会电视,刚看完新闻联播,楚江秋就忍不住了,直接按下遥控器关掉电视,抱着周采薇就进了卧室。

  很快,卧室里就传出极为旖旎的声音,这里面主要是周采薇的娇喘声还有求饶声,偶尔会传出楚江秋略显粗重的喘息声。

  ……

  一连几天之后,楚江秋才从温柔乡里略微收回点心神,偷空传到了明末。

  这几天的生活,光是想想就让楚江秋有种血脉喷张的感觉。

  只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周采薇实在是不堪挞伐,往往不等到他尽兴就高举白旗……

  明末这边,利刃队员还有那些家属的住房,主体已经建造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墙皮还有内部装修工作,就交给那些家属去做了。

  陈近南带着五百利刃队员,迫不及待地展开了训练。

  训练场地放到了山上,毕竟楚园里面还有钦差大人不时会来,还有朱和城朱芷雪,被他们发现就不太好说话了。

  毕竟在朝廷治下,你明目张胆地训练私军这是想造反还是想咋地?

  在山上,按照楚江秋给出的训练方法,对利刃队员展开了训练。

  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陈近南自己的训练思路。

  毕竟特种兵的训练方法,很多都是针对性很强的训练,比方说针对都市复杂地形,或者针对高科技,还有些训练是如何规避热能探测器、摄像头拍摄、雷达探测等等。

  这些科目在明末就根本没有展开的必要。

  对于如何练兵,楚江秋真的不懂,他就懂的一件事儿,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来做。

  因此,训练利刃队员的重任,楚江秋就全权交给陈近南去做了。

  最近朱和城没有跟灾民一起去做工,原因是刚刚输过血,需要静养一段时间。

  而这段时间,朱和城经常来找楚江秋讨教,每以先生称之。

  时间一长,楚江秋对这个温文尔雅谦恭有礼的朱公子,心里也是好感大升。

  于是便命朱和城不需再叫他先生,让他直接叫自己大哥,而楚江秋则直接叫他和城。

  在楚江秋提出这个提议之后,朱和城的目光有点古怪,不过很快就顺着楚江秋的意思喊起了大哥。

  而当朱芷雪听到朱和城喊楚江秋为大哥,朱芷雪似乎也是颇为高兴的样子。

  这天,朱和城又来找楚江秋,向他询问当今大明如何迅速摆脱困境的办法。

  楚江秋认为这些问题就是些毫无用处的空谈,原因很简单,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过架不住朱和城的再三央求,楚江秋也就谈起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的大明,风雨飘摇,已经病入膏肓!现在要做的,便是先用人参吊命,然后徐徐图之。”

  朱和城听的心痒难搔,不由问道:“楚大哥,不知何为人参?又如何徐徐图之?”


第一百五十三章:论商


  朱和城向楚江秋请教道:“楚大哥,不知何为人参?又如何徐徐图之?”

  楚江秋解释道:“地瓜、玉米和花生,便是吊命的人参。如果当今圣上当真是一代明君的话,必将全力在全国推广这三种农作物!只要这三种农作物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那么可保大明五年内无恙!”

  “至于徐徐图之,就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商业待遇,大力扶持商业!”

  听到楚江秋竟然如此推崇商业,朱和城极为不解,甚至还有些排斥。

  朱和城不由问道:“楚大哥,所谓无商不奸,商人并不能创造财富,如果人人为商的话,谁来种地呢?”

  楚江秋哈哈笑道:“不然,商人当然可以创造财富。人富了之后,必然可以想出更多的办法来耕种,甚至一个人可以耕种十几亩地甚至几十亩地也未可知。”

  朱和城不由目瞪口呆地说道:“楚大哥所说,未免太异想天开。”

  楚江秋摇头说道:“那我来问你,尧舜乃是上古明君,不知那时候一个人可以耕种几亩地?”

  朱和城说道:“尧舜虽然是明君,但是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工具落后,一个人根本就耕种不了几亩地。”

  楚江秋点头说道:“这不就对了嘛!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凭现在的生产能力,一个人大概可以耕种七八亩地不成问题,这种书法如果放到尧舜时期,你认为那时候的人民会相信吗?”

  朱和城不由摇了摇头。

  楚江秋接着说道:“同样的道理,我现在说一个人可以耕种几十亩地,你也不相信,但是你怎么知道将来做不到呢?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大量的人力从农业耕种上解放出来,让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朱和城纳闷地问道:“不对啊,楚大哥,咱们刚才说的明明是商人可不可以创造财富嘛!”

  楚江秋哈哈大笑道:“我打个比方,一个村子里,每家都有一片橘林。但是由于没有商人,这些橘子他们自己根本就吃不了,到集市上也卖不完,只能白白烂掉。”

  “但是如果有了商人大量收购呢?这些农民就可以卖掉橘子,手里有了钱,就可以买农耕器具,可以买耕牛,可以种更多的地。”

  “要是这么算的话,商人岂不是把农户手里原本要烂掉的橘子转变成财富了吗?你怎么可以说商人不能够创造财富呢?”

  听了楚江秋的话,一时间朱和城大有触动,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半晌之后,朱和城才问道:“楚大哥,不得不承认,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这不就是商人本来就在做的事情嘛?为什么还需要国家大力扶持商业?”

  嗯,不错,果然问到了点子上。

  楚江秋接着说道:“可是商人的地位很低,沿途关卡众多,将橘子从南方运到北方来,消耗太大,利润太低,就没有多少商人肯做。”

  “没有商人收购,农户手里的橘子卖不出去,只能烂掉在手里。然后这些农户说不定就会将橘林砍掉,只靠种粮为生。”

  “同样的道理,在农业稳定的基础上,商业越发达,经济就越繁荣,国家就越是昌盛。”

  “其实商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话,商业税要远比农业税为高,到时候哪怕不收农业税都没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楚江秋敢对这个答案负全责。

  因为现代社会上,农业税就取消了。

  楚江秋的老家那边的情况是,不但不用交农业税,老人六十岁之后,每个月都可以领取低保。

  种小麦的地,每亩地都可以领取相当金额的小麦补贴。

  朱和城忍不住问道:“楚大哥,真的是这样吗?”

  听到朱和城的询问,楚江秋笑而不语。

  半晌之后,就在朱和城脸上露出越来越多的感触之后,楚江秋再次说道:“和城,你知道我沙发招商会一次性收入多少吗?一千万两银子!”

  这个倒不是楚江秋想炫富,问题是人家都知道了,藏着掖着的也没什么意思。

  “如果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