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随时穿越明末 >

第168章

随时穿越明末-第168章

小说: 随时穿越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好的机会,试问有几个人会放过呢?

  告示后面还给了要加入科研部的方法,那就是五日之后在东京城主府里进行考试。

  考试内容将不会出四书五经里面的内容,只要是识字之人,都可以去参加考试。

  而这一条公告,更是让所有的百姓眼睛都为之一亮。

  来到这里的百姓,本来读书识字的人所占据的比例就不大。

  熟读四书五经的更是少之又少。

  像那些秀才,就更没有可能会到这里来了。

  虽然书上经常会在秀才前面加上一个酸字,似乎在显示秀才有多么落魄和穷困。

  但是实际上,一个秀才,再怎么落魄,通常情况下也要比一般的百姓要强上一些。

  因此就算是这些认识字的人,对于考试都几乎没有任何的把握。

  因为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人,真的是太少太少了。

  不过少归少,总不至于没有的。

  这些人之中,还真的有人熟读四书五经,只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才没有考取秀才。

  现在得到通过考试进入科研部的消息,顿时大喜过望。

  只觉得,科研部的机会,完全是为他们而准备的。

  当下就迫不及待地向东京赶去,准备五天之后的考试。

  ……

  当初下达命令的时候,李银姬还紧张地询问过楚江秋,问高丽百姓能不能参加考试。

  当然了,李银姬所指的是迁徙过来的那些高丽百姓。

  如果说的是本土的百姓的话,时间上都来不及。

  楚江秋点头说道:“当然可以啊!”

  楚江秋的应允,让李银姬不由得大喜过望起来。

  这也让李银姬明白,楚江秋是真正的没有将高丽区分对待而看待。

  否则的话,楚江秋就不太可能让高丽百姓也前来参加考试了。

  其实对楚江秋来说,大明的人才也好,高丽的人才也好,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后代,都是世界大家庭,好多国家的人有可能汇聚在一起搞科研。

  而那些从高丽迁徙过来的百姓,得知就连他们都能够参加考试的时候,心里是非常高兴的。

  这证明,他们来到这里之后,并没有得到歧视。

  五天的时间一晃而过,前来报名参加考试的,足足达到两千多人。

  不过这些人里面,肯定有浑水摸鱼的人的存在。

  这次因为时间仓促,楚江秋并没有设置任何的门槛和条件,几乎是人人可以报名。

  当然进入考场之前,必须要先将自己的名字和籍贯书写下来,做一下登记。

  光是这一关,居然就刷下来二三百人。

  这些人都是不识字但是听到不考四书五经,试图来浑水摸鱼的。

  不过在第一关就被刷了下来,只能无奈地离开。

  其实那些不识字的人里面,未必就一定没有人才。

  但是人才的检举总需要一些制度和政策来完成,不可能将所有的人才一网打尽,并且人尽其才。

  当然了,现在扶桑岛这边急需各种各样的人才,只要是人才,就要尽可能地利用起来。

  因此等科研部成立之后,楚江秋还准备搞一次排查,有一技之长的可以报名,通过验证之后,可以安排到各个岗位上去。

  楚江秋要让扶桑岛上迅速发展起来,然后可以通过扶桑岛和大明百姓进行贸易。


第四百八十三章:智商测试

  第一关刷下来一二百人,剩下的近两起那人,鱼贯而进直入考场。

  一般情况下,古代的考场要比现代的高考要严格的多。

  现代的高考,是大家在一间屋子里考试,每人一张桌子,中间并没有间隔。

  要想作弊的话,其实还是有办法的。

  但是古代的科举考试,都是每个人一个极为逼仄的单间,想偷看别人的,那是门儿都没有。

  在进考场之前,还要经过严格的不人道的检查。

  不但要搜身,还要脱光衣服检查,头发也要散开仔细搜查,甚至就连谷道哪儿都不放过。

  不过楚江秋现在进行的考试就要简略了许多,首先入场前的检查就简略了许多。

  只是大略搜了下身,检查了一下带进考场的竹篮,至于脱衣服搜身等等,一概都免了。

  反正现在考的也不是四书五经,事先根本就不知道考试内容,就算让你夹带,你都不知道要带什么好。

  检查完之后,所有的考生都进入了考场。

  考场的布局和现代高考差不多,考生都在一个屋子里考试,每人一张桌子,只不过桌子和桌子之间的间隔有些远而已。

  至少能保证,每个考生都看不到别人的试题。

  等考生都坐好之后,没多久,考卷就发了下来。

  众人拿起考卷之后,不由得都有些傻眼。

  这尼玛得到底出的神马题目?

  第一道题目是,请从下列图形中找出与其他图形不同的图形。

  题目下面画了四个图形,但是好多人看这四个图形,都尼玛和其他图形不一样,这尼玛的到底怎么选啊?

  然后再看第二道题目,居然还特么的是和第一道题目相似的题目,并且这道题目下面的图形,看上去比第一道题目画的更加没有规则,这到底要怎么选啊?

  然后是第三道题,看到这道题目,众多考生简直连死的心都有了。

  这道题目是道填空题,并且还是道图形填空题。

  前面两栏分别给出两栏图形,然后再第三栏里给出两个图形,让考生画出最后一个图形到底应该是什么。

  ……

  一直看到第七道题目,终于看到一个中规中矩的题目了。

  这道题目出的是,一片草地,如果三十只牛去吃的话,可以吃六个月。或者五十只牛可以吃四个月,问放养多少只牛,能够保证这片草地不会被吃光。

  看完这道题目之后,考生不由得呆滞了。

  这,这到底要怎么算啊?

  好多考生一道道的题目看下去,一直看到最后,居然发现自己似乎一道题目都看不明白。

  甚至根本都不清楚楚大人到底想要考什么?

  这个科研部到底是干什么的?

  考这种题目有用吗?

  不过仍然有些考生,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还是绞尽脑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是渐渐的摸清了试题之间的规律,开始皱眉开始答题。

  当然了,更多的人仍然是一片茫然,直到考试快要结束的时候,仍然没有丝毫的头绪,只能胡乱写上几个答案。

  反正对不对的,就随他去了。

  ……

  城主府里面,陈近南和李银姬面前,也摆放着同样的试题。

  两人将所有的题目都看完之后,表情和现场考生的表情居然相差无几。

  半晌之后,陈近南才忍不住皱眉问道:“鸿飞,这些题目,真的有人能做出来吗?”

  楚江秋微笑着说道:“我也不知道,不过我想应该有人能解答出来一部分吧!”

  这些题目,大部分都是从公务员考试或者是智商测试题里挑选出来的。

  其实这些题目所要考的,并不是考生掌握了多少知识点,更多的则是考考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智商。

  智商高的话,学习起现代理论来,才更容易被接受。

  反之,单论知识点的话,楚江秋反倒是并不是太看重。

  反正明末能够掌握的知识点,根本就不够看。

  陈近南忍不住再次问道:“鸿飞,可是就算有人解答出来,能起什么作用呢?能证明什么?能挑选出什么人才来呢?”

  楚江秋微笑着说道:“大哥,你觉得这些题目出的很怪异,毫无用处对吗?就算有人能够做出来,也说明不了什么是吗?”

  好吧,陈近南其实就是这么想的,只是不太好意思承认罢了。

  不过半晌之后,陈近南才说道:“鸿飞,或许你有你的到底,但是大哥真的没看出来。”

  楚江秋微笑着说道:“大哥,那你觉得,就在扶桑岛上的这些人的知识储备,有可能造出AK47或者悍马车什么的吗?”

  陈近南不由摇头说道:“并没有,其实何止是在扶桑岛上的这些百姓,就算放眼整个大明,恐怕都没有这样的能人。”

  楚江秋微笑着说道:“是啊,我这些试题的作用,并不是要挑选出背过多少文章,了解多少典故的呆书生。我要找的只是能够尽快接受新理念的聪明人!”

  “比如说我出的这些试题,如果能解答出来一部分的话,就说明这个人比其他人喜欢动脑,思维能力更强,逻辑能力更清晰,比别人更聪明!”

  “而我要找的,就是这些聪明人罢了!”

  我要找的,就是这些聪明人罢了!

  这一句话,宛如醍醐灌顶一般,让陈近南和李银姬不由得恍然大悟起来。

  原来,还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挑选聪明人,实在是让两人眼界大开。

  然后,两人开始认真地对待起了这道试题起来。

  等到外面考场上时间到了的时候,两个人也解答完了手中的试题。

  做完这些题目之后,陈近南和李银姬倒是对这些题目产生了兴趣。

  李银姬不由对楚江秋说道:“主公,您帮人家看看,人家到底答对了多少题目啊?”

  陈近南那边,也是好奇地将自己的试卷递了过来。

  楚江秋批改了一下两人得试卷,最终发现,两人的得分居然很相似,都在一百一十分以上。

  正常人的智商在九十到一百一之间,高于一百一的就是高智商的人。

  但是楚江秋知道,无论是李银姬还是陈近南,两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形势的试题。

  所以两人的正常智商,要比他们的得分要高出不少。

  看起来不论是陈近南还是李银姬,都是高智商人群。


第四百八十四章:超级天才

  试卷收了上来,楚江秋从利刃之间挑选士兵进行改卷,三天之间,试卷全部改完。

  这次考试的成绩可谓是惨不忍睹,这套试题的总分共一百五十分,有九成人的得分在五十分之下。

  当然了,这并不能说明这九成的人智商都不及格,都是低能儿。

  只能说,明末的人还不熟悉这种考试的流程,还不习惯这种思维的转变,估计很多人连题目都没搞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如果从这个因素上来说,这场考试其实是及其不公平的。

  当然了,其实这些人就算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是自身的智商一般是高不到哪儿去的。

  当然了,里面或许会有例外,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任何一场考试,都有漏掉天才的可能性。

  而九十分以上的答卷,只有区区十人。

  能够考到九十分以上,这智商已经超出普通人了。

  楚江秋准备录取的,也只有这十个人。

  宁缺毋滥,这是楚江秋的录取原则。

  就算这十个人,也只是最初级的筛选,最终能不能入选到科研部,还在未知之数。

  而这些人之中,得分最高的一人,居然得到了一百四十一分得恐怖高分,让楚江秋都不由得为之惊叹不已。

  楚江秋看了一下这人的名字叫任小川,显示的岁数只有十五岁,是从大明跟随父母迁徙过来的子民。

  少年天才啊!

  楚江秋对这个任小川不由得一下子来了兴致,决定重点培养一下。

  楚江秋实在是没想到,居然会在明末碰到一个这么杰出的天才!

  其实古代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比方说,就算天才如牛顿或者爱因斯坦,如果把他们放到明末这种时代里,他们还能这么耀眼吗?还会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吗?

  楚江秋感觉,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果任小川是这匹千里马的话,楚江秋很愿意成为伯乐。

  很快,楚江秋就将录取的十人名单张贴了出去。

  非但是如此,楚江秋还将考试的试题以及标准答案,甚至还有详细的讲解都张贴了出去。

  楚江秋相信,将这一切都公布出去之后,会有人认真研究这些试题。

  下次如果还有类似的考试,相信考试成绩会和这次有大大的不同。

  楚江秋举行考试的目的,并不是想为难考生,而是想遴选出有用的人才,仅此而已。

  而对类似的题目多加练习的话,楚江秋相信,那些真正智商超高的人,不会被埋没的。

  楚江秋对考试录取出来的十人,集体进行了召见。

  这十人见到楚江秋都是非常拘谨的,甚至里面有四人看到楚江秋惶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