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随时穿越明末 >

第148章

随时穿越明末-第148章

小说: 随时穿越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岸上已经有不少观众在猜测,这船上的灯光是不是点的蜡烛了?

  如果有很多人每人持有一根蜡烛,并且在烛光上做点手脚让烛光带上颜色的话,通过很多人的配合,到底能不能达到这种效果?

  推断的结果,很多人都是不断地摇着头。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那些闪光灯闪现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如果是人工来做这些的话,根本就不可能达到这么快的速度。

  再说了,烛焰的大小还有点燃的速度完全一点都对不起来。

  也正以为此,他们对着闪光灯的奥妙就更加的感兴趣了。

  紧跟着,忽然有一束灯光从花船的顶端照射下来,灯光之下站着一个少女,正是怡红院得红娘子李薇儿。

  今天李薇儿并没有穿一身红,而是穿了一身紧身的旗袍。

  明末的时候,还是有类似旗袍的衣服存在。

  但是真正的旗袍在这时候并没有问世,真正的旗袍是在民国时期,中西方文化结合之下才产生的一种服侍。

  而旗袍是最为能够彰显一个女性的身材之美的,更何况现在的李薇儿还是探照灯还有周围无数闪光灯的不断闪烁之下站立着的。

  可以说,无论现在李薇儿穿什么衣服,都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但是穿着这么一身旗袍,还是在瞬间将所有人的视线都吸引了过去。

  真的是太美了,并且还有一种雍容的高贵的典雅的气质。

  在这一刻,甚至就连吴纤云和钱雨柔,都在瞬间被比了下去。

  吴纤云和钱雨柔几乎同时赞叹道:“真的好美!”

  楚江秋嘿嘿一笑说道:“如果是你们站在灯光之下的话,会比她还要美!”

  其实如果是钱雨柔的话,也就是和李薇儿持平,甚至还要弱上一些。

  因为钱雨柔固然可爱,但是在身材上,是没有李薇儿高挑的。

  但是如果换成吴纤云的,肯定是要比李薇儿还要稍稍胜出一筹的。


第四百二十九章:此曲只应天上有

  钱雨柔目不转睛地看着花船上的闪光灯,如痴如醉。

  吴纤云却是悄声问道:“楚大哥,那花船上的闪光灯,可是你制作出来的?还有那束光束,是不是也是楚大哥你弄出来的?”

  这时刻,无论是周围的观众还是三十六位评审,对着那道柔和又不失光亮的光束看呆了。

  尤其是那道光束太邪性了,哪儿都不照,就只照亮了李薇儿所在的方寸之地,简直太神奇了。

  到底是什么东西能发出这么亮的光线出来?

  要知道,现在的人们还是用油灯的,有钱人家才能用的上蜡烛。

  有时候有钱人家晚上宴请宾客的时候,满屋子里都会点上蜡烛,照的灯火辉煌如同白昼。

  当然这里如同白昼只是一个比喻,你蜡烛点的再多,光亮度也是有限的。

  现代一个一百度的灯泡足以完爆几十条街道去。

  而向照射灯这种程度的光亮,就足以让这些明末人士感到惊诧并且是震撼了。

  吴纤云的话,也被钱雨柔听了去,忍不住同问了起来。

  真的是太神奇了,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楚大哥弄出来呢?

  楚江秋微微点头说道:“不错,这些都是我制作出来的,哪位李薇儿小姐原本在宁波讨生活,与我也算是故人,所以我才帮了她一把。”

  故人?到底是何等程度的故人?

  听了楚江秋的话,无论是钱雨柔还是吴纤云,心里面都有了醋意。

  吴纤云的性格在某些方面和林黛玉也是有些神似的,并且两人虽然都引彼此为平生的知己,但是终究认识的时日尚短,虽然心有醋意,倒也不好多说什么。

  但是钱雨柔就不同了,和楚江秋认识的日子就多了去了。

  并且这小丫头心里十分凄苦和委屈,你第一次去宁波的时候,不就认识人家了吗?

  放着人家这样一个大美女你熟视无睹,居然跑到青楼里去找姐儿去了?

  人家到底那一点比不上那花船上的那个狐媚子嘛?

  钱雨柔不由委委屈屈地问道:“楚大哥,那她就是你的小情人咯?”

  楚江秋哑然一笑,失声说道:“雨柔,你这是什么理论?我随手帮了她一下,她就是我的小情人了?你也是知道的,钱财我也是还有一些的,如果她要真是我小情人的话,你觉得我会让她待在青楼里每日卖笑吗?”

  楚江秋这么一解释,钱雨柔和吴纤云却也释然起来。

  楚大哥说的没错啊,楚大哥现在这么有钱,纵然不是大明最有钱的人,但是也能排的上字号了。

  如果他真的喜欢那个清倌人的话,自然会将她给赎出来,没有继续让她留在青楼里卖笑的道理。

  想到此处,钱雨柔顿时就觉得刚才自己的话说的过分了,忍不住顽皮地吐了吐舌头,安心地偎依在楚江秋的怀里欣赏着河上美景。

  周围的观众已是看的痴了,只有三十六位评委还能强自镇定,从李薇儿的惊艳之中强行挣脱出来,开始打分。

  首先就是花船创意的打分了,之前韩莹莹得黄金大船得到的分数是差不多满分的样子,也就是说,足有二十六七人给了满分,剩下的评委给的就算不是满分也相去不


  远。

  现在到了李薇儿驾驭的花船的时候,竟然是毫无例外的清一色的满分。

  不过想想也是,自从花魁争霸大赛以来,他们还从来都未遇到过如此惊艳造型的花船。

  如果这个都不给满分的话,那可以说就没有任何花船能够得到满分的了。

  再者在相貌上面,额,或者说还要加上服装的加成上,李薇儿得得分也是最高的,比之第二的韩莹莹都要高出一些来。

  实话说,韩莹莹得相貌并不比李薇儿差,两人是春花秋月两种不同类型的,难分轩辕。

  甚至在媚态上,韩莹莹比之李薇儿是有超出的。

  当然,李薇儿得飒爽英姿,又是韩莹莹所不能及的了。

  总之两女是各有特色。

  但是在服装上,李薇儿却是超出韩莹莹很多。

  其实韩莹莹败的不算冤,旗袍可是后世中西合璧的结晶,败在旗袍上,虽败犹荣。

  接下来就看才艺展示了,如果李薇儿得才艺展示也不弱于韩莹莹得话,甚至只要比韩莹莹差的不是太多,那么这一届花魁争霸大赛的魁首就毫无意外地要落到李薇儿头上去了。

  恰在此时,月亮挤破云堆,顽皮地露出了笑脸。

  冷冽的月光飘洒而下,虽然让闪光灯的光亮减弱了些许,但是又增添了几分朦胧感。

  李薇儿移步到琴台前,开始抚起了琴。

  很快的,音乐声响起。

  不过这曲子的调子有些古怪,并不同于这时候曲子的起承转合,不过韵律很优美就是了。

  接下来李薇儿开启羞口,开始唱了出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今晚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演出,从来都没有一个歌唱类的表演,基本上都是舞蹈或者乐器。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这时代还没有扩音器材,如果是唱歌的话,声音根本就不可能被两岸的观众所听到,裁判当然也听不到。

  既然连声音都听不到,如何评判自然就更加无法说起了。

  而乐器不然,乐器的声音传播本来就比歌曲要远,还是能够让这些观众和裁判听到的。

  但是现在李薇儿一开口,听起来声音好像也不是很大的样子,但是却是能够让两岸的观众无不听的清清楚楚,着实令人惊异。

  不过很快的,那些文人骚客还有三十六位评审,就自动将声音的问题给忽略掉了。

  因为他们很快就被那优美的旋律,还有那绝美的词语所深深吸引住了。

  开头四句就非常优美非常新颖,因为这种提问式的开篇,还极少有过,更没有出过佳篇。

  但是这四句,却是一下子就将人给引了进去,让这些文人骚客情不自禁地就想要知道,他下面到底该怎么接下去。

  接着就听李薇儿继续唱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歌唱到了这里停顿了一下,也留给人遐思的空间。

  “这个归字当真是妙极啊,窃以为是点睛之笔!因为一个归字,就点明这首词得作者乃是流落人间的仙子!”


第四百三十章:可怜十月初三夜

  这首词唱道此处,顿时让欣赏的人觉得心旷神怡。

  因为旋律是非常优美的,同时也是非常之新颖的,此前从未出现过的旋律。

  至于这半阙词的内容,感觉上非常之优美,飘飘然宛如谪仙人,超凡脱俗不似凡间。

  很快的,伴随着音乐声,下半阕的词再次唱了出来。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如果说这首词的上半阕是优美的话,那么下半阕就是……就是直接将你的所有心思全部都沉浸到里面去了。

  这时候你根本就不会想什么词优美不优美的问题了,因为这时候你已经完完全全地被带入到这首词得那种意境之中。

  听完这首词之后,现场基本上所有的文人骚客都在喃喃自语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词了。

  这首词能够成为千古绝唱,尤其是末尾两句更是几乎家喻户晓,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完美的作品,无论放在那个时空,都注定是完美的!

  因此这首词一出,所有的文人骚客都沉沦了。

  就算是在楚江秋怀里的钱雨柔和吴纤云,也无不沉浸在这优美的诗词之中。

  当然了,就算是那些普通百姓,不太懂的欣赏这首词得妙处,也是觉得末尾几句是极好的。

  更兼这首曲子旋律优美,引人入胜,自是人人听的津津乐道。

  到了此时,楚江秋决定在帮上李薇儿一把。

  想到此处,楚江秋心里已经有了算计,不由高声吟哦道:“疑是仙音下凡尘,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这首诗本来是杜甫的赠花卿,诗的首句是锦城丝管日纷纷,不过用在这里并不妥当,所以楚江秋自己给改了一下。

  急切之间这么一改,平仄估计是对不上了。

  不过对于一首好诗来说,就算有些许平仄不合适,也是无妨的,这叫得意忘形。

  果然,听了楚江秋的这首诗,顿时惊醒了现场的无数文人骚客。

  这些文人骚客听到楚江秋的诗作之后,不由得连连赞叹,连称相得益彰相得益彰!

  楚才子不愧为楚才子啊,各种绝妙好辞简直就是信手拈来。

  不过说句真心话,这首诗虽然妙,但是比之刚才那位清倌人唱的词,却是差了不止一筹。

  不过好多人转念一想,刚才那首词,谁就敢说不是人家楚才子写的呢?

  因为到了明末这会,固然前有江南四大才子,后有四公子,但是始终没有出过诗词大家。

  像这种足以流传千古的词作,在明末的这些文人中间,还真的没有人能够写的出来。

  勉强能够对的上号的,也就只有眼前的这位楚才子了。

  于是有人忍不住问道:“楚才子,敢问刚才这位薇儿小姐所唱的这首词,可是出自楚才子手笔?”

  这首词本来写的就是极妙,再加上现在自己在文坛上的影响力真心不是盖的。

  想必只要自己承认下来是自己所写,也能为李薇儿加分不少。

  于是楚江秋就很痛快地回答道:“正是拙作,浅陋之极,未


  免贻笑大方了!”

  听到楚才子承认下来,四周更是一片赞叹声。

  到了此时,李薇儿这位正主居然被人给忽略掉了。

  不过李薇儿得演出已经结束了,此时观众转移了注意力,其实道也不算是坏事。

  李薇儿看着岸上热闹场景,不由得微微一笑,熄了探照灯和闪光灯,花船悄悄儿的顺流飘下。

  至于楚江秋那边,被人认出来了,逮了个正着。

  以至于好多文人骚客都围了上来,都想先睹为快。

  实在是现在的楚才子太过出名了,四为句,几首足以流芳千古的诗词,还有爱莲说等等。

  后面更有大败倭寇扬我中华国威的豪迈之举!

  正是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纵马定乾坤!

  对于如此传奇人物,几乎人人都想先睹为快。

  原本在楚江秋周围的那些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