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活色生枭 >

第309章

活色生枭-第309章

小说: 活色生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般准备。
  太守听了宋阳的吩咐,不理会他们,由着他们去准备。至于绕城杀奔燕子坪的敌军和奉命去狙击敌人的蝉夜叉,到现在也没太多消息,只听说双方已经接过了几仗,但具体情形不明。
  自番兵现身第四天开始,对方终于开始攻城,这次他们手上没了火油,只能用那些常规战法。要知道现在城内,青阳本地守备、收拢来的散兵游勇、请调来的援兵和以前驻守燕子坪的兵马,只南理军人就超过万人,再加上封邑中的‘野人和猛兽’,实力着实雄厚,守城方比起攻城的还强得多,番子能占便宜倒奇怪了,敌人发动几次攻势就吃几次大亏,两天打下来番子吃足了苦头,攻势渐渐变弱,从发狠猛攻变成了不断滋扰,看样子应该是在等骑兵部的消息。
  青阳方面仍是不予理会,不管是猛攻还是佯攻他们都一样对待,反正只要看到敌人就毫不客气……如此又过了七天,下午时分番子重新发动一次攻势,宋阳和刘太守一起正在城头督战,本来守在驿站的罗冠忽然从城下上来,对他低声说了句什么。
  宋阳闻言面色惊愕:“当真?”
  一旁刘太守心里有点发慌,不知这位大宗师是不是带来了坏消息,但很快他就放下心来,因为罗冠笑了起来,对宋阳点头道:“本来我们都不信,可军报上说得明明白白,这次不由得大伙不佩服他们了。”
  宋阳哈的一声笑,转回头对刘太守道:“刚刚家里收到郑纪传报,蝉夜叉大捷……番子骑兵还没看到封邑的影子,就被蝉夜叉歼灭了。”
  刘太守也傻了,忍不住追问道:“全歼?”
  七千对四万,即便小捕的分析很透彻,这一仗有的打,在大伙看来‘打胜’的概念也不过是成功拦下、逼退敌人,让他们不能去占领封邑,可谁也没想到、更不敢想的,蝉夜叉竟把这支敌兵给吞掉了!
  宋阳的笑声响亮,跑跳着下城,不久之后青阳城中号角连绵,最近今天一直‘游手好闲’的山溪蛮、石头佬等封邑各武装迅速集结,旋即城门大开,刘家军一马当先,各部武装紧随其后,虎狼之师,洪水猛兽……


第四卷 朔时月 第一一二章 元帅
  激烈有余,但精彩不足的战斗。
  番子也在拼命,可他们以前都是骑兵,没有了马匹的支持,单兵战力甚至还不如新入伍的步兵,而泰坦鸟又是什么样的怪物?当年宋阳武功初成、踏入天干丁字时,和这种猛禽一对一,全靠龙雀宝刀的锋利才能获胜。
  何况猛禽身后,还有身体、力量都远胜于普通人的大蛮、石头佬;何况野人身边还有数千南理精兵相助、其中半数都是骑兵。
  番子本就不够整齐的阵势很快被冲散,失去战阵依托后,个体的强大和青阳骑兵的优势也就越发凸显了。
  战斗并没持续太久,前后不过两个时辰多些,到天色擦黑时,番军再一次从青阳城前崩溃,把数千具同伴尸体丢在了战场,余者如鸟声轰散。
  至此,抵抗敌人先锋的战役终于告以段落。
  番子的先遣军团败亡,一支近十万人的大军,前后还不到一个月的功夫里就被彻底剿灭,在青阳城前被抹掉了建制,南理也迎来了吐蕃东侵后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大胜。
  不再是青阳大捷,而是南理大捷。
  杀牛宰羊、开仓放粮、再给各个大营分配些度数低不致大醉的果酒,青阳城中一番欢腾热烈的庆祝。
  四天之后,蝉夜叉班师回城,刘太守等一众城吏随宋阳出城相迎,礼仪与寒暄自不必说,但是在见到蝉夜叉的军容后,刘厚忍不住瞪大了眼睛……看了好一阵子,他低声问身边的葛司马:“我记得,蝉夜叉一共七千人,没错吧?”
  葛司马不明所以,点了点头,又尽职尽责地补充道:“上次他们随侯爷冲番子的油罐阵,事后再追击敌军,折损了些人手,具体数字咱们不敢过问,不过总数应该是不到七千了。”
  “那可就怪了。”刘厚伸手揉了揉眼睛,继续盯住蝉夜叉的队伍使劲看。
  葛司马不耐烦了:“哪里怪了?有什么不妥?”
  “走的时候不到七千人、又和番子打了连串恶战,如今再回来……蝉夜叉人数反倒更多了。”刘厚到底是武将,以前青阳兵多将广,他也见过大场面,现在一打量队伍的规模,就能看出个大概:回来的蝉夜叉人数或许不到一万,但绝非五六千的样子。
  葛司马‘啊’了一声,语气中满满疑问:“你看错了吧?”
  忽然身旁一个声音响起:“较真算起来,蝉夜叉不该算是一支军队,他们是一支深山隐族。大人以前见到的七千人,只是族中的精锐战力。但蝉夜叉全族,人口将近两万。”
  开口的是齐尚,多嘴的毛病与生俱来,是无论如何也改不了的,但这次插口齐老大脸上没有了平时笑嘻嘻的神情,从目光到表情都郑重得很。
  遁出世外的蝉夜叉一直把‘全族’人口数量限定在一万七千人,世世代代都不曾改变过,其中八千善战雄卒,余众为工匠、女人、孩子,或负责劳作或负责生养、延续群族,但这并不是说其他人都不会战斗,正相反的,蝉夜叉中无论男女、无论职业,都接受过严格的军训,不过专职的士兵要更刻苦、也更精锐得多。当初南威为蝉夜叉打造武器,铸了八千柄陌刀装备战队,獠牙鬼面具却足足打造了两万枚,蝉夜叉人人有份。
  这一次蝉夜叉出击对付番骑,郑转传令封邑中的族人,除了十二岁以下的娃娃,余者无论老弱或者妇女,全部披挂出征、配合主队行动。
  没有陌刀无妨,只要有遮脸的鬼面便足够了,郑纪没指望他们真能杀敌,只要他们能迷惑、能虚张声势、必要时能诱敌便足够了,由此蝉夜叉摇身一变,从不足七千化作一万四千之众;在大方向上,一路从侧面截杀另一路迎面堵截;具体战术则灵活多变,时分散时凝聚、滋扰有之强袭有之;最后还是靠着那只老弱迷惑了敌人,让番子误信他们才是主力……
  蝉夜叉一去一回,前后将近二十天的功夫便吞掉了三万多番骑,能打得如此干净利落,这其中固然有小捕说过的那些道理、但也绝离不开‘老弱夜叉’的功劳。
  如今消灭了绕城的番子,郑纪也就没让同族再返回燕子坪,而是一起带来了青阳城,是以比起出兵时,队伍规模非但没有减小,反倒更大了些。
  但是真要说起伤亡的话,蝉夜叉主力折损不多,那支从封邑中新调来的‘疑兵’却伤亡惨重;十者去其六,八千人的队伍从封邑出征,进入青阳时还不足三千人。
  杀灭数倍于己的番骑,不可能不付出代价的。蝉夜叉已经重见天日,山坳中的繁衍、生存格局也随之打破,以前必须保留的一些人、必须坚持的一些事情、必须维护的一些规则,现在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战中郑纪心硬如铁,他有他的选择。
  蝉夜叉独立成军,在外作战不受君命高度自由,四天前宋阳刚听说他们打了胜仗的时候,并不知道其中具体的情形和过程,更不晓得郑纪动用了‘同族夜叉’来诱敌,否则宋阳当时也不会这么开心。
  后来详细的军报传来,他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宋阳不想矫情,但货真价实的有些唏嘘、也很有些心疼,在蝉夜叉入城、安顿之后,宋阳特意找到郑纪:“你当明白,不必要如此的。真让番兵攻入封邑也没什么大不了。”
  “的确不是非此不可,但很值得。”郑纪笑了笑,卸甲后的将军只是个脾气随和的中年人。
  随后一段时间,青阳城太平无事,再无番军滋扰,城中由火道人亲自设置、维护的烟火风雨难扰,一道红烟直冲苍穹,滚滚不惜,方圆百里清晰可见,召唤四方兵马来投同时,仿佛还在告诉吐蕃:十万番军远远不够,想要来战此城,再提重兵相见!
  直到二十天后,两道消息几乎同时从前方、后方分别传入青阳。
  后方来的是圣旨。宋阳出兵驰援青阳,前后三战剿灭吐蕃十万铁骑,大捷的消息传入京师,朝野上下一片沸腾,几位辅政大臣连夜拟旨,对青阳城奋战各部大加褒赞,自宋阳之下青阳城中所有将领军校都有封赏,宋阳领‘镇军大将军’之衔,受任征西元帅、统领西疆战事,授战中专主独断之权,随着圣旨一起被送到青阳的还有任命状、将军印和帅旗。
  圣旨上的褒奖和封赏都是虚的,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也并非没有实惠:最近这段时间左丞相东挪西拼,又从后方凑出了四万五千兵马,此刻已经启程,急行军赶来援助援助青阳,大军正在路上,半个月内便能抵达青阳。
  等援军一到,青阳城内的常规士兵将近六万,再加上宋阳手上一万多的蛮子、夜叉,加在一起能凑足七万之数,依托于青阳的坚城厚墙,足以和番子周旋一番了。
  朝廷的援军终于快要到了,这才是真正的好消息,可是还不等大伙相庆,前方的军情就传入了青阳:番子的主力已经完成了集结、修养,最近几天里唐楼城中号角不断,军马调动频繁,且城前被番子驱赶着、聚集起越来越多的‘奴隶’,看情形对方主力出征在即。
  现在敌人大军仍在城内,前哨还探不出敌军的规模,但是不难想象的,番子用十万骑兵做先遣,主力至少会三倍以上。
  援军要十几天才能抵达;番子兵出唐楼的话只需五天就能攻到青阳城下……刘太守与葛司马对望了一眼,两位青阳长官的脸上没太多表情,但心里同时叹了口气,跟着两个人不约而同、一起把目光投向了宋阳。
  宋阳只是对他们笑了笑,没什么表示。
  该来的总会来,击溃先锋不过是段序曲吧,决战青阳的大戏此刻才能算是真正开锣……如果青阳之战能够被称为决战的话。
  阴霾已起,风雨摧城。
  ……
  青阳城头上下忙碌、为了迎接自建城以来从未有过的恶战,而积极准备的时候,身处中土另一端的瓷娃娃席地坐于自己的帐篷中,她最习惯的姿势:双头蜷曲、双手抱膝、下颌搭在膝盖上,面色平静不知在默默想着什么。
  与瓷娃娃的漠然鲜明对比的是,帐外的沙民个个喜色充盈,有人笑有人唱,气氛热烈得很:他们打赢了。
  回鹘、犬戎、沙民三方参与、规模空前的边疆大战结束了。狼卒全线溃败,且因是回鹘、沙民的夹击,想要逃回后方的败军又受到沙族的凶猛狙击,最终伤亡惨重。
  即便犬戎是北地强国,也受不了这么沉重的打击,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以再组织大军发动有效反击,更毋论收复失地。
  正如瓷娃娃当初和宋阳说过的:如果这一仗打胜了,回鹘和犬戎就要重新画一画边境线了。
  得了这样一场辉煌胜利,自然人人兴奋,唯独谢孜濯,一如既往的冷清。大仇未报,还有……宋阳不在,没什么太值得开心的。
  一阵脚步声传来,帛夫人在帐外咳嗽了一声,跟着挑开门帘,提醒道:“大可汗就快到了。”
  大战时狼卒被两面夹击处于劣势,但犬戎兵马也不是普通的强悍,着实坚持了一阵,直到最后回鹘大可汗御驾亲征,三方展开决战才将其彻底击溃,如今打过胜仗就该认一认亲戚朋友了,回鹘人生性热情、日出东方更不讲究什么,没如大国君主一般召沙王去觐见,而是直接跑来沙民营地来看朋友。
  瓷娃娃点点头,起身走出帐篷,汇合和白音王、右丞相等人,一起去迎接日出东方。
  大可汗并不以皇帝身份自居,完全是一副探望朋友的态度,还未入营时就翻身下马大步走来,阿夏紧随心上人身后,俏丽的回鹘女子一身戎装更显英姿飒爽。
  两家王主见面,场面上的礼节、寒暄必不可少,跟着白音王为大可汗一一引荐身边人众,在指到瓷娃娃的时候日出东方‘哈’的一声笑,对白音王摆手道:“这个不用介绍,虽然初次见面,可早就听阿夏提过了,她是我亲戚。”说着,转目望向瓷娃娃,继续笑道:“你是我小姨子,也是我小弟媳妇。”
  阿夏和谢孜濯都拜奉白音王的娘做干娘,还没正式行礼但这门亲戚已经做定了,两个女子现在以姐妹相论,瓷娃娃长像显得小,日出东方也不问年纪直接就把她当成了‘小姨子’,至于那句‘也是我小弟媳妇’,则一下子把谢孜濯给说得笑了起来。
  不隐瞒、不羞赧,被日出东方认作是宋阳的妻子,谢孜濯真就那么开心、打从心眼里泛起的笑容:“大可汗是宋阳这世上唯一兄长,也就是谢孜濯的兄长。”
  说笑中众人来到王帐,落座后少不得又是一场寒暄,双方互赠礼物,谢孜濯也请小狗把早就准备好的礼物抬上来送给大可汗:那头金色狼王的皮子制成的马鞍。果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