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大军阀 >

第4章

民国大军阀-第4章

小说: 民国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大总统压着,冯大帅早就把武昌轰平了,还能等他们群起响应?”说完之后,柱子拿起酒杯滋溜一声,把酒杯中的就干了。
    赵仁杰拿起酒壶给柱子续满酒,又问:“原来如此啊。那为什么北洋没有站在大清这边呢?”
    “这不明白着吗?”柱子丢几颗花生米在嘴里,边嚼边说:“要是站在大清这边,大总统现在还在河南老家养病呢,能是大总统吗?在一个,就是当初弄出一个内阁来,内阁任命一下来,全是皇天贵胄,就没一个汉人。早在洪杨匪乱的时候,八旗早就烂了,打天下的就是咱们汉人了。可是到了了,选内阁时候没咱汉人什么事儿了,又成了人家八旗共治天下了,你说大总统,还有咱北洋,能站在大清一边儿吗?”
    赵仁杰听了,想一想也是,没有即让马儿跑有不给马儿吃草的道理,汉人撑起了大清的天下,从民到官最后再到军,全是汉人的主力军,最后总理内阁制的时候又把汉人排斥在外。这不是自己孤立自己吗?要是那些眼高于顶的皇族大臣们没有那么重的满汉大防,也许这大清还能存在下去呢。
    “这么说来,那大总统还真不能站在大清的一边儿。”赵仁杰若有所思的说:“那直接把那些有异志的督军撤了不就完了?”
    柱子摆摆手,说:“哪有这么容易,那些家伙是听宣不听调啊。你要是给他们赏赐,他们就接了,你要是想削藩,调任,那可就不行了。一准儿联合起来又要闹什么革命了。他们把南方各省的赋税都截留了,自己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就是想做藩王啊。弄的咱北洋,现在扩军的军费还是从银行团借的。等咱们扩完军,把军队训练好了,那些家伙也就服软了。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免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
    说完就看见赵仁杰愣愣的看着他,柱子赶紧解释道:“你别这么惊讶,这些都是长官们说的,我在他们身边儿久了,也就听得多一些。这些军国大事,我也就一个大头兵,可说不出这么多的道道来。”
    赵仁杰点点头,说:“长官们说的也对,这民国的家,不好当啊。”他劝着柱子喝酒吃菜,之后又问:“刚才听到陆大少和冯团长,是怎么回事啊?”
    “哦,这个啊。”柱子索性放下筷子,说道:“陆大少,是第三团的团长,也是咱们京卫军统带陆老总的长子,是在东洋留过洋的。至于冯团长,他是第一团的团长,也是陆老总的内侄女婿。而咱们陆老总呢,则是大总统的心腹爱将。看看。”说着,柱子将立在桌子边的步枪拿了起来,在赵仁杰面前展示道“毛瑟98,德国原厂货,才刚到陆军部没多少日子,就被陆老总要来了一批。比毛瑟88好多了,汉阳造那就更没法比了。不过这枪也没多少,只有陆大少的第三团是全换,其他的两个团,每个团也就给发百十只。其他的都用的是汉阳造。不过汉阳造也都是崭崭新的,这下你知道陆老总的分量了吧。”
    赵仁杰看看那把步枪,没什么特别的,因为他之前只有在电视上电影看到过,也分别不出毛瑟98和汉阳造。只是他好像记得之后大大有名的‘中正’式步枪就是毛瑟98的仿制品,而汉阳造好像就是之后的‘老套筒’了。由此可见毛瑟98确实不凡。
    柱子显摆了了一下,看赵仁杰没什么反应,知道他太不懂这些。也正常,你跟一个平头老百姓聊军队的武器,那不是鸡同鸭讲吗。也就没有继续下去。放下枪拿起筷子继续吃喝起来,赵仁杰则陪了半杯酒。
    不一会儿,老板就托着托盘将点的两个菜和两碗热腾腾的大碗扯面端上来了。柱子没有动面条,而是继续吃菜喝酒,赵仁杰也就和他一样吃菜。不一会儿肉菜和花生米就见底了,最后的酒也在柱子的提议下干了,炒菜也吃的七七八八了。柱子端起一盘炒菜,将剩下的菜和油汁都浇在了面条上,拿筷子一搅和,油汪汪的,看了让人食欲大振。
    柱子看到赵仁杰只看自己,就指了指剩下的那盘炒菜,说:“别光看着啊,把那盘菜浇在面里,那才叫提味儿!”
    赵仁杰像柱子一样把剩菜和油汁浇在面条上,搅和一下。确实是提味儿,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他现在才反应过来,柱子要宽汁儿的,原来是要做油泼面加干拌面啊。
    这顿饭是赵仁杰在民国吃的最好,最舒心的一顿饭。
    吃完饭结账,要八角钱,还好不到一块银元。赵仁杰将刚领的五分之一的安家费给了老板,找了一把铜元出来。他索性将这些铜元都塞给了柱子,柱子还推辞了几下。
    赵仁杰说:“拿着喝酒,我今天能交到柱子哥这样的朋友,很高兴了。”
    柱子推辞不过就收了,说:“仁杰,你够仗义,你这个朋友我李柱子交了。以后再营里有事,找我就行。”柱子拍胸脯保证道“甭管什么事儿,我都能给你摆平喽。”
    赵仁杰知道这只是场面话,但还是感激道:“那就先谢谢柱子兄弟了。”
    之后两人就向着军营走去。
 

第6章
 第6章
 
    军营就在城南,离的招兵点不远,以前是九门提督巡防营的一个营地,现在就给京卫军的十一营和十二营用了。
    京卫军的各营都是驻扎在城内的不同地方,要不全军六七千人马,也没那么大的地方放。只是每一个月有一次全团合练,每三个月有一次全军合练。
    到了军营大门口,两个门卫远远的就让柱子和赵仁杰停下。一个在后面持枪看着,一个端着枪走过来。看见是柱子之后,到招呼道:“呦,这不是柱子兄弟吗。”有看看柱子身后的赵仁杰,接着说:“怎么把个花子带来了?”
    柱子回道:“王大哥啊,今天你当值?哦,这是新招的兵,王副处长让我把他领过来的。”
    “噢,这样啊。”王姓老兵说了一句,就没再问。挥了挥手,让柱子和赵仁杰进去了。
    进了军营后,柱子领着赵仁杰径直来到一座院子,院子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军需站”,院子门口有一个卫兵站着。柱子与他打了个招呼就进去了。
    “柱子兄弟,在军营认识的人不少啊!”赵仁杰在后面跟着说道。
    柱子一脸骄傲的说:“那是,经常来各个军营跑腿办事,都是脸熟的。”
    说着就带着赵仁杰来到正屋,屋里一个满面红光的胖子正喝着茶,看见柱子进来,赶紧放下茶杯,站起来满脸笑容的问:“柱子来了,王处长也来了?”
    柱子没有托大,给胖子敬了个礼,道:“唐站长,就我一个来的,王副处长没来。您坐。”
    唐胖子听到王副处长没来,也就坐下了。还不忘对柱子道:“噢,你也坐啊,别客气。这次过来王处长是有什么吩咐吗?”
    柱子没有坐,拿出来王副处长的那张纸条,递给了唐站长。然后指了指身后的赵仁杰,说:“王副处长让我把他送来,给他找身儿合适的衣服鞋袜,唐站长,您看方便吗?”
    唐站长双手就过条子看了看,哈哈一笑,豪爽的说:“方便,有王处长批的条子,还有什么不方便的。”说着,站起来,来到赵仁杰面前,围着他转了一圈。赵仁杰不明所以,冲着唐站长点头赔笑。
    “站直了!以后就是京卫军的兵了,不再是老百姓了。要有军人之表,要站如松,坐如钟。”唐站长突然冲赵仁杰喝到。
    赵仁杰一愣,心想,这是怎么了,刚才还好好的笑脸相迎,怎么一下子就变成教官的口气了,看唐站长的样子也不像是教官啊。没办法,他只好站直了身子。
    唐站长又看了一眼,然后出门对外面的士兵喊了一组尺码,让士兵找一套军装和鞋袜送过来。然后回道屋里,对柱子说:“等一会儿就好,我老唐的眼光,绝对没有问题。”
    柱子点点头,赞道:“那还用说,唐站长的眼光,那在北京城数第一。”说着还冲着唐站长挑了挑大拇哥儿。
    “不敢当,不敢当。”唐站长谦虚着,但是眉眼之间掩饰不住的得色。
    不一会儿,就有一个士兵捧着一套军装,大檐帽和鞋袜,喊了声报告送了进来。柱子冲着赵仁杰使了个眼色,赵仁杰就上前将军装接了过来。
    “那您先忙着,我这就带他走了。”柱子向唐站长告辞道。
    唐站长站起来,说:“好吧,你先忙你的,代我向王处长问个好。”说着将柱子和赵仁杰送到门口。
    柱子答应一声就带着赵仁杰走了。
    “那唐站长的眼光靠谱吗,着军装不用试试?”赵仁杰捧着军装跟在柱子身后出了院子,问道。
    “不用,唐站长投军之前是裁缝店的学徒,他那眼上的功夫可是得了真传的。”柱子解释道。
    之后赵仁杰也不再问什么了,就跟着柱子在军营里转。之后不久,就来到了十二营的营部,通报了一声让就进去了。
    进去之后,就看见一个留着八字胡的大汉,威严的坐在椅子上。
    柱子上前敬礼,道:“刘营长,这是王副处长让我给您带来的兵,要给三连二班的。”说着将那张纸条递给刘营长。
    刘营长皱着眉头接过纸条看了,才展颜一笑道:“本来这不和规矩的,但是王副处长开一次口,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说着叫来了副官,吩咐道:“给他上花名册,之后给他发枪。”
    “谢刘营长。”柱子向刘营长道谢。赵仁杰也捧着军装给刘营长鞠了一躬,表示感谢。就随那副官出去了。
    跟着副官来到旁边的屋子,副官让文书取出了花名册,将赵仁杰的名字籍贯等信息填了上去,从此赵仁杰也就是算是正式入了军籍,有军饷可拿了。
    赵仁杰一阵欣喜,总算是在民国有个安身之所了。至于在这乱世民国,士兵和老百姓的命一样不值钱,随时都有可能在一场不知所谓的战斗中被打死,他现在倒是没有想那么多,因为他穿越之前一直生活在和平年代,对战争的认识就只有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不过在影视作品里,主角儿是永远不会死的,这让他有一种死的一定是别人的错觉。
    那副官看到赵仁杰还是一身的乞丐打扮,于是指了指屋子的里间道:“你进去把你这身花子扮相换了。里边没人吧?”后一句是对着桌子后的文书问的。
    “没人,里边是一些档案和杂物。”文书赶紧回答道。
    赵仁杰听了之后,就到里间换衣服去了。还别说,唐站长的眼光的确不是盖的,衣服和鞋子都很合适。终于不用穿扎脚的草鞋了,赵仁杰感觉就像穿着旅游鞋一样舒服,尽管穿在脚上的是在穿越前不屑一顾的千层底布鞋。
    在换好衣服之后,他用一块布将那最后一枚银元和几个铜元紧紧的包裹住,放在口袋里。然后轻轻的跳了两下,并没有听到丁玲咣当的声音才放下心来。这点钱可是他在民国的全部身家了。
    出来之后,副官看到赵仁杰手里还拿着他的乞丐服和草鞋,于是没好气的呵斥道:“还拿着你的破烂做什么,扔掉!”于是赵仁杰四处瞅了瞅,终于找到了在文书桌子旁不远的垃圾筐,里面扔着几团废纸。于是他就走过去将乞丐服和草鞋扔了进去,看的旁边的文书直皱眉,但是也不敢说什么。
    出来之后,副官又带着他去军械库,叫人拿了步枪和全套的装具,有子弹袋,刺刀,还有五十发子弹。拿到这些东西之后,副官带着赵仁杰回到刘营长那里复命去了。
    回到正屋,柱子看到赵仁杰穿着军装,带着军帽,斜背着步枪,手里捧着子弹袋、绑腿和刺刀什么的,衣服口袋里鼓鼓囊囊的,每走一步都发出丁玲咣当的撞击声。这形象看的刘营长皱紧了眉头。
    “口袋里装的是什么?”刘营长生气的问道,“成何体统?!”
    赵仁杰把腰挺直了,来了一个立正,回答道:“报告,是子弹。”随着他的动作又是一阵响动。
    刘营长瞪了副官一眼,然后摆摆手不耐烦的说:“花名册也上了,装备也领了,以后就是我京卫军的兵了。现在把他带到三连二班去吧,让张大胡子好好训练他,看看现在是什么样子!”后面的话是对副官说的。
    副官还没答话,柱子就说:“刘营长,三连二班我知道在哪里,就不用劳烦顾副官了,我带他去就成。”
    “好了,那你就带他去吧。”刘营长挥挥手打发他们离开。
    出来院子,赵仁杰才松了一口气,对柱子说:“怎么回事?好像刘营长很不满的样子啊。”
    “没什么,这本来就不合规矩,新兵都是营里分配的,这次直接给你点了三连二班,犯了忌讳。”柱子小声的回道“还有,他是陆老总的马弁出身,在整个京卫军里,除了陆老总和陆大少,谁也得卖他面子。”
    “那我以后不是惨了?”赵仁杰紧张的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