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大军阀 >

第304章

民国大军阀-第304章

小说: 民国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需要外国朋友的时候,还是给他们让一些利好了。
    不过日本人的走私品可是没有这么大的面子了,赵仁杰在五月七日的时候就开始让各处关卡开始了征税,不过也不高,只是加征了百分之七而已。日本人可是不比法国人,他们对中国政府的影响力可是要大的多,要是征收的多了,到时候又是一番麻烦。
    日本虽然在西安没有建立洋行,但是他们的东西还是不会放弃任何市场的。他们的货物从天津,汉口等地发出,通过走私进入陕西,在专门的日货铺面或是其他铺面销售,每个月的营业额在数万银元。
    不过自从赵仁杰开始加强地方掌控之后,日本人的走私渠道基本被查清了,但是直到现在,赵仁杰才开始收税而已。
    赵仁杰看着看守仓库的武装护卫,笑着说道:“詹姆斯,要是我想施行持枪证制度,你觉得如何呢?”
    詹姆斯看了看他雇佣的武装护卫,耸耸肩,道:“随便,只要是全部人都能遵守的话,我也是会去报备的。”
    赵仁杰点点头,道:“感谢你的支持,不过现在还是让我看看迫击炮吧。”
    詹姆斯向他的手下吩咐了几句,一会儿之后他们就抬来了一个组装好的迫击炮,还有一发炮弹。
    赵仁杰看到这个迫击炮和他想象中的差不多,炮管,底座,支架都有。唯一不同的是炮弹,不是那种菱形的带有尾翼的炮弹,而是像大炮的炮弹一样,但是带有尾柱的炮弹。
    “怎么,不是你想要的?”詹姆斯看到赵仁杰眼中有些疑惑,立刻问道。他还记得赵仁杰给他提供的德国毛瑟手枪的改进方案,他觉得现在说不定也会有个发财的机会呢。
    赵仁杰可是没有当初那么鲁莽了,他摇摇头,说道:“没有,其实这个迫击炮我也是头一次见,以前都是听说的。看着还不错,你有多少?我都要了。”
    詹姆斯又看了一眼赵仁杰,才说道:“这次弄来了一百门,这是英国人的东西,不好弄呢。”
    赵仁杰无所谓的点点头,说道:“那就看看其他的吧。”
    之后詹姆斯的雇员就一箱一箱的把东西抬过来,赵仁杰每种枪械都看一下,那个MG08/1915,其实就是一个将水冷套筒桶缩小了一些的马克沁,加了一个肩托,握把和扳机也变成了手枪型的,把三脚架变成了两脚架。
    这个家伙让赵仁杰想起了‘撕布机’,不过一个是风冷的,这个是水冷的。作为一个轻机枪来说,这个MG08/1915还真是不太称职,比起他知道的捷克式这样的轻机枪,的确是太重了。而且还要带水箱,跟随部队冲击还是很不方便的,也许只能在战壕里比重机枪更容易机动而已。
    不过那个英国人的刘易斯机枪还可以,就是那个粗粗的散热桶让他看着别扭。还有英国的维克斯重机枪也不错,虽然也是和马克沁一样是水冷的,但是重量却是减轻了将近一半,这让赵仁杰很惊讶。
    虽然英国人的机枪口径是七点七毫米的,但是赵仁杰还是决定要各买十挺过来,不是为了装备部队,而是为了能够将来做研究用的。汉阳厂现在已经试制出勃朗宁重机枪来了,那将来挖几个专家过来造更轻的维克斯还有刘易斯不是更好?
    还有那个麦德森机枪也不错,可是却只有五十挺,弹药也用的是毛瑟步枪弹,于是赵仁杰也就全打包了。
 

第613章 为了钱
 第613章 为了钱
 
    赵仁杰选好了东西,詹姆斯就开始算价格。这个武器还真是便宜,毛瑟九八步枪外加一千发子弹,要价七十大洋。主要都是用过的枪械了,七八成新,而且里面还有一些损毁的,也就算在里面了,才这么便宜的。
    其他的机枪,大炮这些都算上,再加上额外的弹药,一共有五百万大洋。这可是把赵仁杰给吓了一跳,本来以为这个武器便宜,但是要的量太大了,所以总价才会这么高。
    现在赵仁杰最多能拿出两百万来,这还是从那些商家手里收了近百万的罚金,他才有这么多的闲钱。但是也不能都给詹姆斯呀,商洛的债券也是马上就要到期了,还有要准备出来政府开支,还有应对富秦钱局破产引发的问题。所以赵仁杰现在能拿出来的钱,最多也就能拿出一百万来。
    “詹姆斯,”赵仁杰悬着心问道:“你看我这次能不能分期付款呢?”
    詹姆斯疑惑的问道:“赵,难道你没有钱了?你不是刚刚发行了新的铜币吗?还有什么比发行货币更赚钱的呢?”
    “我这也是刚刚开始,”赵仁杰不得不解释道:“总是要过些时候才能见到收益。这样你也放心,我是有钱付给你的,只是拖后一些而已。”
    詹姆斯摇摇头,遗憾的说道:“赵,对不起,生意就是生意。你有多少钱,就买多少东西吧,虽然咱们是老朋友了,但是不能影响到生意,你说是吧?”
    赵仁杰继续努力的说道:“你是知道的,我只是暂时没有那么多的钱而已。再说了,再过些时候,德国的装备会像垃圾一样运来中国卖的。德国的数百万军队,他们交出来的装备会被英国佬和法国佬全部卖给我们的,你现在锁定这一笔利润,已经是赚到了。”之后赵仁杰小声的说道:“我给你百分之一的返点,怎么样?”
    詹姆斯在听赵仁杰说服的时候一直就摇着头的,但是当听到赵仁杰说要给他百分之一的返点的时候,他停止了摇头,犹豫了一下说道:“这可不好办呀,毕竟我只是一个经理而已。”
    赵仁杰知道有门儿,于是立刻帮他想主意,帮詹姆斯就是帮自己呀。等法国人和英国人拉着战争剩余物资来中国叫卖的时候,还能轮的到他买?现在有钱的军阀多的是,靠海靠长江的省份那么多,那些物资还没到陕西呢,早就就被其他的军阀瓜分一空了。
    他出主意道:“你可以慢慢上报嘛,毕竟是这么一大批武器呢,也不可能这么快就都卖出去。我只要三个月就可以了,到时候咱们的海@洛@因生意也能做起来了,你还有什么担心的呢?”
    詹姆斯看着赵仁杰,开口道:“我要百分之二。”
    赵仁杰立刻回道:“咱们各退一步,百分之一点五,怎么样?”
    詹姆斯终于笑着说道:“成交!”百分之一点五就是七万五千大洋,也就是三万七千五百美元。当时的美元还是很值钱的,二十美元就是一盎司黄金呀,他得到的返利相当于五十三公斤的黄金呀,那可是一笔巨款啊。
    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赵仁杰先期支付一百万银元,剩下的四百万银元在三个月内支付完成。虽然赵仁杰有很好的信誉,从来没有赊欠过货款,但是这次毕竟数额太大,而且两人达成的私下的交易也不能形成正式的合同,于是詹姆斯还是谨慎的只让赵仁杰拿走一半的武器量,另一半只能在钱款支付完成之后再取走。
    赵仁杰也没有什么异议,毕竟这次交易的数量很大,而且他暂时也用不了这么多的武器,于是也就答应了下来。
    他现在考虑的是不是要引进一套设备,把现在的汉阳造做一下改造,让汉阳造能够发射毛瑟尖头弹,这样至少他的弹药就能自己解决了。现在他的步枪弹生产线,一个月能生产合格的子弹六万发,基本能满足部队的训练要求了。等后面资金宽裕了,还是得先建一个机械厂,要自己能生产机器才行。
    他的步枪子弹生产线制造的是毛瑟尖头弹,原来想的是能够全军使用毛瑟九八的,但是后来实在是找不着毛瑟九八了,就只好开始用汉阳造了。现在弄得,部队里汉阳造成了标准装备了,但是子弹生产的却是汉阳造不能用的尖头弹。
    不过现也只能想想了,毕竟没有钱来买设备了,更重要的是,陕西各地的民众现在都是在向富秦钱局的各处分点聚集,想要将他们手里的制钱兑换券换成制钱。
    因为制钱兑换新的铜元是一比一,而兑换券和新铜元的兑换比例是十比一。原来没有新铜元的时候,兑换券和制钱的比例最高是六比一。这一里一外的差距可就大了,虽然百姓们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人,但是这个账还是能算的清楚的。
    而且新的铜元制作精美,币值也有保证,现在大商家都是在接收甚至是鼓励使用新铜元来购买了,于是民众们也就开始跟风,想要将手里的制钱兑换券换成新铜元。
    但是制钱局哪里还有制钱,本来这个制钱局就是为了零钱流通不足而建立的,虽然兑换券上印着见票即兑的字样,但是制钱局里真的是没有制钱了。原来留着做准备金的制钱还被大股东们都给提走了,于是民众们就聚集在各地的富秦制钱局门前,要求兑换他们手中的兑换券。
    连着两天,制钱局都是关门歇业,没有人来向民众们做解释。而民众们的怨气也在聚集,渐渐的开始有人想要冲进去,但是最后的理智还有对官府的敬畏,让人们的心里还保持着最后的一点儿理智。
    赵仁杰一直都是在关注着这个事情,他既不能全盘接受下制钱局的烂摊子,用政府的钱来补贴那些股东们;也不能真的放任民众闹出什么事端来,否则的话刚刚安定下来的陕西又要经历一番摧残了。
    现在这个样子刚刚好,民众们心中既有怨气,而还没有突破对官府和律法的畏惧。既能用律法来压服民众,又能用民众的怨气来压服那些股东,两全其美。
 

第615章 转嫁损失
 第615章 转嫁损失
 
    第二天,各地的制钱局分店门口都是被贴上了封条,并且有士兵去看守。并告诉依然聚集到这里的要求兑换的民众们,富秦制钱局破产了。
    这下民众们就炸了锅,本来还是有一点点兑换的希望的,哪怕是十比一的兑换比例也好啊。就是不兑换也行,他们还可以拿着兑换券去兑换新铜元,也是十比一的比例。可是现在制钱局破产了,那他们手里的兑换券可就真的成了废纸了。之前制钱局就破产过,他们手里的兑换券都糊了墙了,恐怕这次也不会例外了。
    等民众们都在相互抱怨着要去省府请愿的时候,又来了一波人,宣布民众手里的兑换券依然可以兑换新铜元,但是兑换比例由原来的十比一变为三十比一。
    虽然民众们手里的兑换券又一次缩水了,但是总算是没有变成废纸,他们的心中还是充满了庆幸的。于是就再也不顾什么请愿和抱怨了,呼啦一声就向最近的兑换点跑去了。他们也知道这个废纸一样的兑换券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又变成废纸了,于是都想着赶紧换成新铜元再说。新铜元再小,那也是货真价实的铜呀,可是比这个纸张要值钱的多。
    果然,到了兑换点,他们就被告知,破损严重的不能兑换,伪造的不能兑换。所谓伪造的,就是让陕西本地印制局给印制的,这样就又消除了一部分兑换券,使赵仁杰的损失又降低了一些。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总是会有人受到损失的,既然赵仁杰不想承担这个损失,原来的股东们无力承担这个损失,那也只有让基数更庞大的民众和小商贩来承受损失了。这样的话,每个人损失的其实也不算太多,也是最好的办法了。至于损失的财产比例,那个赵仁杰就管不到了,也没有办法去管。只要他们努力工作,一时的困难很快就能过去的。
    于是在整个陕西,包括还没有实施新铜元兑换的榆林道,也都是在纷纷的想要将自己手中的兑换券兑换出去,就是兑换不出去,也是要先花出去。于是榆林道各县都是有人在县衙请愿,要求政府立刻在榆林也展开新铜元兑换,因为榆林道也是陕西的一部分,不能区别对待他们。
    各地的报纸也是开始联篇累牍的报道关于铜元兑换的消息,兑换政策,兑换比例这些东西。还有在报纸上说已经找到并开始开采铜矿的消息,使市面上的铜价下跌,让那些在地窖中藏着制钱的人家都是焦急万分,因为他们的财富在缩水。
    还有的报纸推测,将来制钱可能要完全退出流通领域了,呼吁民众们尽快将手里的制钱对换掉,不要将来悔之晚矣。当然这些都是在赵仁杰的受益之下发出去的,目的就是让民众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兑换,将窖藏起来的制钱都逼出来。
    而铜元局里,则是日夜不停的炼化制钱,而后压制成各种面额的铜元,再都兑换出去,在民众和商人们的手中流通花费。
    而各地的民众,也是在得到消息之后开始四处打听,而后就是成群结队的来到兑换点,将自己手中的制钱还有制钱兑换券都换成新铜元。
    各保的保长也是被集中到县城,被培训铜元的辨认方法,尤其是阿拉伯数字,更是重点,这也是要教他们的主要内容。铜元的面额多少,大小就是最好的辨认手段,不过这是将来为兑换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