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有坦克 >

第8章

北宋有坦克-第8章

小说: 北宋有坦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道菜,堪称辣系的代表,有很多个名字和做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这道菜,最通俗经典的一个名字,叫辣椒炒肉,最正宗的名字,则叫:农家小炒肉。
  不但是名字区别,就是这个做法,也有很大的区别。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于,这道菜,太辣了!
  也不能直接说辣,而是辣中带着辣椒的甘甜,甘甜之中又带着辣味,然后辣味中又混合着猪肉的肉香。
  正宗的农家小炒肉,先将辣椒和肉切片,然后锅烧热,不放油!
  没错,就是不放油!
  两种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这一步,农家小炒肉,是不放油,锅烧干,直接下辣椒干炒,放入食盐,中火炒制六到七分钟,将辣椒炒出辣味,炒出植物纤维本身中含带的甘甜,炒出辣椒外皮略有膨胀,带丝虎皮。
  辣椒捞出,然后锅里再放油、下肉,肉先用食盐抓盐搅拌,然后半煎炸半炒,再捞出,加入蒜、姜,这里面还可以选择放一点点郫县豆瓣,也可以选择不放,然后再将肉片、辣椒一起混入,炒制。
  炒制的过程中,倒入一丁点水提嫩降火,然后倒入酱油,就可以完工了。
  这是最正宗的炒法,这种炒法,尤其是干炒辣椒的时候,香味可飘百米。
  但是这道菜,能敢去品尝的人,不多,原因在于,太辣了。
  不喜欢吃辣椒,或者常年很少吃辣椒的人,很难承受这种辣味,可一旦能承受住这个辣味,那么这道菜中的美味精华就全部展现,刺激味蕾,直接升华。
  那个感觉,简直就是一个字,爽!
  而辣椒炒肉,这道菜的出现,是因为正宗的农家小炒肉,太辣了,美味的门槛太高,于是就有人研发了这道阉割版的农家小炒肉,也就是辣椒炒肉。
  在后世,有农家小炒肉的餐馆越来越少了,因为这道菜的特殊性,逐渐的退出了餐馆,只有一些农家里,或者厨子自己,才会炒制,也只有在这些地方,才能吃到真正的正宗农家小炒肉。
  而餐馆、酒店,因为要面向客户,尤其还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客户,所以都用辣椒炒肉替代了农家小炒肉,因为这样才能满足大部分的口味,也许菜单上印的是农家小炒肉,可实际上端出来的,只能是辣椒炒肉。
  以后世那种全球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估计用不了多久,正宗的农家小炒肉会渐渐的失传,也许也不会,但是以后想吃到正宗的,除非自己会方法,否则很难了。
  而辣椒炒肉,作为阉割版的农家小炒肉,他的最大特点是,不辣……
  没错,就是不辣!
  或许,这是个讽刺!
  后世培育的辣椒品种有很多,判断一种辣椒是否辣不辣,首先看颜色,颜色越偏向深绿,则越辣,颜色越偏浅绿,青绿,则不辣,个头越大越不辣,个头越小越辣。
  大部分的餐馆,选用的都是那种浅绿而且个头大的辣椒,作为辣椒炒肉的原材。
  除了在选材外,炒制的方法,也是掩盖辣椒辣味的一种。
  首先是锅里放油炒,在油的作用下,炒制出来的辣椒,辣味会被破坏,导致辣味降低。
  再者,便是用到味精!
  炒制辣椒的时候,放味精,味精也会掩盖和中和辣椒的辣味。
  结果就是,炒出来的辣椒炒肉,已经没什么辣味了,虽然也保留了一丝的辣椒纤维甘响,也延续了部分农家小炒肉的味道。
  但是其美味程度,大大的降低了。
  可反倒是这样的一盘菜,却被五湖四海大部分的人所接受,因为不辣,或者是微辣,导致很多人都能没门槛的吃到这道菜,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的餐馆都用辣椒炒肉的原因。
  不求特别吸引客户,只求不得罪客户。
  而且受众也高了。
  而现在,李初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用辣椒炒肉,而不是农家小炒肉,主要还是宋朝的时候没有辣椒,虽然看他们吃相似乎不怕辣,可对于农家小炒肉那种辣的级别来说,李初还是有点担心的。
  好不容易开张了,看样子还是一个超级大客户,可不能吓走别人。
  这边准备辣椒炒肉的材料,同时,也将压力锅里的冷了的米饭盛出,重新淘米煮饭。
  从定制系统里购来的辣椒,是属于中等辣程度的,这种程度还是可以勉强接受,在切的时候,李初还特意横切的薄一点,这样有利于辣味的中和。
  青椒红椒一样切了一点,红椒的辣味低,而且带些甜味。
  上锅,倒油,大火爆炒。
  北宋时期,第一盘辣椒炒肉出来了。
  相比之其他的菜,辣椒炒肉更内敛了一些,农家小炒肉能香飘百米,而这个阉割版的,却香味内敛,只有在盘子边上才能问到香味。
  都是油把味道遮掩了。
  李初之所以会选择辣椒炒肉,主要还是这道菜算是炒菜的一种代表了,把炒字用的淋漓尽致,让古人感受到炒的魅力!
  金针菇、豆芽,这都是能在北宋经常吃到的菜,老人和紫衣青年只动了一点,而肉片则一片也没有了,两人显然也意识到,后面还有几道菜,这一开始就吃都这么饱,还怎么拿胃去享受后面的?
  “咦,这道菜用的是什么食材?”
  “停,你先别说,让我猜猜看。”
  走南闯北吃了这么多食物,什么食材老人没见过,可眼前这道菜嘛,这肉片他知道,可是这肉片旁边的是什么呢?
  这一次,紫衣青年没在抢食了,他现在还在嘴里回味水煮肉片的香。
  老人夹起了一片辣椒,筷子抬高放在眼前仔细的观详,一两息后送入嘴中。
  味道很特别,有一丝甜味,还有一丝麻苦味,还带有一股热火上涌,这种味道……
  老人又夹起了一块肉片,这块肉片上沾着几粒辣椒籽,老人误以为是一种调料,想也没想就直接放进了嘴中,而前面那片辣椒他还没咽下。
  这肉片一入口,老人就发现了不同。
  其他酒楼中的肉片,都是煮出来的,有点硬,而且味道淡,先前那道水煮肉片的酥软,已经让老人痴迷了,可眼下这道的肉片,更是别具风味。
  唔,老人的脸色变了变,辣味在他的口腔里爆发了……
  之前的小米辣给了老人太深刻的印象了,各种辣的恐惧,又来了,老人快速的往去拿水杯,正要喝水,却停了下来。
  刺激性的辣味没了……只剩下淡小的辣味,这种辣味,特别的提神。
  还有,这酱,好香的酱。
  这道辣椒炒肉,李初盐放的稍微多一点,光吃菜的话,嘴里的味道会很重的,这个时候,高压锅里的饭已经煮好了。
  老人沉浸在辣椒炒肉的奇妙味道里,李初已经盛了两碗饭端了过来。
  而这盘辣椒炒肉,只剩下不到一半了……
  李初一笑,将米饭放在两人身前,然后回到灶台边。
  
第十一章:第一桶金
  (这更是定时发布的,下一章定时在下路3点。各位有推荐票的,求赏几张票子,感谢,好人一生平啊。)
  前面三道重口味的辣菜,虽然上了米饭,但这个时候该来道清淡的菜了。
  同样是炒菜的代表菜——炒青菜!
  名字非常的普通而简单,没错,就是炒青菜。
  而且还是清炒,没有炒菜以前,青菜对于古人来说,几乎就只有一种吃法,那就是煮。
  不管是什么青菜,一律是煮,有时候煮不好,多煮了一会,菜就煮烂了,味道口感急剧下滑,而且上味也难。
  再加上,古代食盐中含有太多的杂质和异味,这煮出来的青菜嘛,呵呵。
  李初先在锅里烧小半锅水,水里放入丁点儿油,沸腾后将波菜放进去烫个几秒钟,然后捞出,倒掉水,锅里放油,放入切好的大蒜头,再将波菜放进去大火爆炒。
  调味料只放一点点食盐,然后起锅。
  将波菜端上去后,李初开始切火腿肠和猪肉。
  火腿肠是瘦肉肠,李初准备来一道汤,瘦肉鸡蛋火腿汤。
  敢在宋朝玩汤,李初自然有自己的底气,首先一点前面就说了,食盐的问题,李初的食盐都是后世那种加碘精制盐,无其他异味,这是一锅好汤的基础。
  其次嘛,就是味精了。
  味精和鸡精的作用,是提鲜,尤其是对汤类,放与不放的差别大了。
  可惜没有多余的定制币去搞紫菜了,不然能做的汤品更多。
  剩下的一道菜,李初想了想,最后做了后世非常经典的鱼香肉丝。
  北宋的时候,胡萝卜还没传入中国,李初用白萝卜代替,味道效果没多大区别。
  ……
  饭桌上,四个盘子两个大碗,除了水煮肉片那个里面还有许多汤料剩余外,其他的盘子已经空荡荡了。
  老人和紫衣青年,捂着肚子,打起了饱嗝,脸上仍是一脸享受的舒坦……
  好吃,美味!
  尤其是紫衣青年,这已经超出了他吃过的任何一道菜,或者说,吃过今天这个人做的菜后,他才发现,原来自己以前吃的,都是猪食!
  没错,猪食!
  这全新的菜肴风格,这美妙绝伦的味道,已经深深的印进了他的脑海,烙在了他的味蕾之中,只要一回想,那种美味就会再次出现。
  而老人,他觉得自己可以无憾的去死了。
  哦不不,绝对不能死,这要死了,以后还怎么吃到这么美味的菜肴?
  这一次,可不比之前在那私人庭院,那是一个达官贵人的朋友局所,能有幸进入一次享受已经是非常难得了。而眼前这里,这小哥儿的炒菜,不但味道比那私人庭院要美味数倍,更关键的是,这里是个饭肆,则代表以后只要想吃,就能来到这里吃到。
  更别说,这里还有那么多他从未见过的调味料,以及先前唱出的那么多菜名,老人还想以后找个时间,一一把上面的美味都吃个遍。
  这时,老人的车夫,阿福回来了。
  “三爷,人醒了,没多大碍,给了钱解决了。”
  “事情解决了,就行。”
  老人点了点头,然后看到了桌上这空荡荡的盘子,这才尴尬的发现,他跟紫衣青年两人为了美味,吃的急,居然把阿福给忘了,也没给剩下饭菜。
  “三爷,送那小哥在医馆时,阿福已经吃过了,这边随时可以出发。”
  那行,老人整理了衣衫,起身,向李初道:“小哥儿,午时这饭菜钱,几何?”
  谈到钱了,李初笑眯眯的过来,给这位老人盘算价格。
  “您一共是六道菜,两碗米饭,这第一道菜,名为:红烧冬瓜,计价200文,第二道菜为水煮肉片,计价320文,第三道菜为辣椒炒肉,计价360文,第四道为炝炒菠菜,60文,这第五道为汤菜,瘦肉鸡蛋火腿肠,计价330文,最后一道为鱼香肉丝,这道最贵,计价400文。
  再加上两碗米饭50文,最后一起总额为:两贯多180文。”
  哗……
  两贯多180文!
  街上围观的街坊邻居再次炸窝了,这次炸的更厉害,他们没听错吧,就随便吃了六道菜,竟然就要两贯多180文……
  初哥儿啊,别看人家是外地人,就这样故意黑宰人家啊,这也太不厚道了。
  前面就说了,一个青壮的劳动力去做苦工,一天也就30多文的收入,你这随便动了动勺子,就喊这么高的钱,抵得上人家做工两月!
  “两贯多180文,我估计那老头绝对不会给。”
  “我看也是,你瞧那位站在一旁的年轻小郎君,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身,绝对不是好惹的,初哥儿怎么犯这种糊涂啊,就人家那架势也不是他能得罪的起啊,两贯多180文,我的天啦。”
  “怎么可能会给,那个老头我认识,经常在这条线上跑,好像是京畿那边的大药商,可不是一个好惹的人。”
  “小初也是,好好做买卖不行,偏偏要行这下作的事,今天这事要悬。”
  人群中,有人小声嘀咕了起来。
  肉香肉丝、水煮肉片、辣椒炒肉、红烧冬瓜……
  这名字,又形象,听起来又让人嘴馋,再听这价格,居然只要两贯多180文,老人大感意外,要知道,那私人庭院里,可不是一般人能进去享用的,哪怕你给百金,若是没机缘和关系,都不行。
  今儿个,还得好好感谢那位撞在马车的是小哥,要不是他,老人也不会发现这里。
  老人还没说话,那阿福就先愤怒的站出来了。
  “两贯多180文,你有没有搞错,你这是在抢劫,六道菜而已,就你这种小饭肆,200文已经是顶天了,你居然敢喊两贯多。”
  阿福气的不行,他是后面来的,不清楚前面发生了什么事,他只看到桌上有六个菜盘,而且就这种街边小饭肆,都是那种廉价,他想不明白三爷今天为什么会在这里吃。
  而眼前这位,看起来仪表不凡,没想到内心却是个奸诈贪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