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有坦克 >

第59章

北宋有坦克-第59章

小说: 北宋有坦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汝坟镇军营。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所有士兵都不知道要在这里站到什么时候。
  整个军营,变得十分的安静,任何人不许交头接耳,而这次出去执行任务的四个队,在回到军营之后,也被下了禁口令,没有李初命令之前,不得与任何人说出今日发生在姜店镇的如何事情。
  回来的四个队的士兵,看到校场前方那三十副棺材,心情都变得十分沉重。
  而未出行的其余十二个队,也亦感到十分的沉重,三十副棺材深深的刺激着他们,谁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有三十副棺材,再看那些回来的士兵,个个脸色沉重,有的还带着一丝悲鸣,这更加进一步刺激了这群人。
  不少人在心里头猜测,可猜测了半天,也不见有任何人来告诉大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整个军营里气氛变得很压抑,不少人脸色带着点狂躁。
  这种沉默,这种压抑,还有心里头不断胡思乱想的猜测,让这群士兵的压抑状态更加的浓烈。
  李初已经离开了,军营他交给了李汉暂代处理,没有他的命令,所有人都不许解散,不许吃饭,小解、大号都不许。
  他回到了小院子中,杨承也跟着李初一起回来了。
  这孩子还太小,此刻军营中那种气氛不太适合和利于杨承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李初此刻却是在担心杨康。
  这孩子一大早就送去了县城柳夫子处继续学习,如今爆发了这起事情,在知道是连晋的手段后,李初就非常担忧杨康的安全,尽管已经悄悄的派人潜入襄城县,将杨康带离,可到如今也没个消息来,这让李初内心很不安。
  这件事情,也不敢跟阿秀说,怕让阿秀也跟着的担忧起来。
  大表姐文茹他们,李初让他们呆在清风徐来大酒店的工地中,等候李初最终的选择。
  走出院子透透气,大老远就看到了前方来了一辆马车,待近后,发现这赶马车的人是严隽。
  却是严家老太爷严叙和严家家族严平到了。
  PS。大家粽子节快乐,8号就一章了,欠下的这张,9号或者10号这两天内补上。
  感谢书友:窗口下的流氓、其宏、烛光VS灯光、狮王sw、游荡的战狼、狮子高新的打赏支持。
  
第九十九章:谁为黄雀?
  严隽上前给李初介绍了一下老太爷严叙和家主严平。
  李初点了点头,一番寒暄客套后,李初请他们进入正堂。
  屋里就只有一张四方桌,李初坐主位,严叙和严平做两旁,严隽站在一边候着。杨承回了屋子,阿秀也进了西厢房,小阿宁在阿秀的吩咐下,提了一壶茶,拿着三个杯子进来。
  李初给严叙和严平倒了茶,起茶后,在严老太爷的示意下,严平直奔主题而来。
  “不知李指挥消息灵通否?”
  “还成。”
  李初淡淡的看了严平一眼,心想你这不是明知故问么,从今日那血书一事,不难猜测到那刑狱司的甄端跟严氏一族往来亲密,估计是有什么血缘上的关系,不然,这给甄端送口信的人,会是你严家的人?
  既然你们跟甄端关系那么亲密,一些事情都能猜得出来,何必再摆到明名上来问?
  “那李指挥使可否知道,县尊大人在得知今日李指挥使之事后,已经秘密的派人去了趟梁县?”
  梁县?
  李初有点听不懂了,这关梁县有什么事事情。
  看到李初居然没一点反应,严平不由一愣,心道你这是早就知晓了?真要震惊于李初这份波澜不惊时,却发现李初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随即,严平想到了一种不敢相信的可能性。
  “难道,你不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李初摇头,他只知道这梁县乃是汝州的州府衙门所在,却听不懂严平这话中意思。
  看到李初一副茫然,严平摇了摇头,可一想到李初的出身,随即也就释然了,详细的跟李初解释道:“朝廷在襄城县西北设有一营禁军,这梁县的贺州尊身上还兼任着汝州安抚使一职。如果你不明白安抚使是何职的话,我现在就告诉你,这安抚使可以调动襄城县禁军!
  我这边得到最新的消息,连县尊现在已经派人去梁县见贺州尊,请贺州尊调动襄城县禁军对你进行围剿,如今你乡兵指挥使一职已被革去,最多一日,待禁军一到,不知李指挥使有何应对良策?”
  禁军,八十万禁军?
  这个李初还是知道的,北宋朝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这要真请动禁军出面了,那这就是个麻烦事了。
  这严平话都问到这个地步了,李初也只好顺着他的话配合下去。
  “这一块,李初暂不知如何应对,看两位信誓旦旦,想必已经有了解救法子,不然也不会在这种局面情况下来见初,不知,能否告之?”
  这李初道是个明白人。
  严平和严叙对视一眼后,严平问李初:“不知李指挥是想继续留在汝坟镇当一乡兵指挥呢,还是更进一步成为一厢、或者禁军指挥,乃至更上一层的都指挥、军指挥呢?”
  李初来了兴趣,不禁问:“这乡指挥如何,这禁如何?”
  “这乡指挥的话,怕是做不得了,难不成李指挥还能力抗禁军?”
  意思就是乡指挥是没戏了?
  这乡指挥都没戏了,那更上一层的禁军指挥、都指挥又从哪里来?
  “那禁军指挥、都指挥呢?”
  严平笑了笑,说了几个字:“那就看李指挥有多大胆量了。”
  “怎解?”
  “禁军固然无敌,可这禁军调遣作战,这传令也需要时日,就看李指挥敢不敢在禁军命令之前,组织兵士将这襄城县给打下来,再诛杀连晋!”
  “两位说笑了,攻打县城,诛杀县尊,这可是造反啊,初乃守法公民,却是不能做这种大逆不道之事,再者,这又与那军指挥,都指挥、军指挥又有何干?”
  李初算是看出来了,这严叙跟严平,可不是个安分的主啊,没想到是来教唆李初造反的。
  可惜了他们嘴里的军指挥,都指挥、军指挥,这些东西太让李初心动了,不是心动职位,而是心动可以通过这个,将今日之事消弭,毕竟,两中二小舅子,一个要当大将军,一个要东华门唱名,李初尽量去努力争取。
  严平和严叙再次对视,这李初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过,这试探了半天,两人已经算半摸到了李初的性格,不是那种冥顽不灵之辈,关键是能给予他多少的利益。
  当即,严平沉声道:“李指挥多虑了,我等并非是造反,只是替朝廷除恶罢了,你只需要将襄城县打下来便可,其余交给我等处置,禁军那块你也不用担心,我等也能处理好,只要你能拿下襄城县,届时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你们能解决禁军?”
  “不错!”
  “我很好奇,你们为什么会有如此想法?”
  严平沉默。
  李初:“我凭什么相信你们?”
  屋子里,再次沉默了。
  莫约半响后,严家老太爷说了一句话:“你还有别的选择吗?”
  呵呵,李初笑了。
  “对,我是没有别的选择了,但是我凭什么要选择相信你?我手下八百带甲之士,禁军来了也不一定能真的吃定我,再不行,大不了我西投王庆,你们又能奈我如何?
  反倒是你们,凭你们一张嘴,就要我去攻打县城,诛杀县尊,还口口声声跟我说这不叫造反,你们真当我李初是傻子,好忽悠,好欺负不成?”
  说完后,李初从系统中临时定制了一把匕首,取出到手里,猛的一下扎在桌子上,怒气冲冲的说:“今儿个,你们要不把话给说明白了,你看你们三个还能否活着离开这个屋子!”
  一见匕首,侯在一旁的严隽就要来攻,被严老太爷严叙给拦住了。
  “你现在的胆量,足够知道这件事了。”
  严叙示意了一下严平后,后者这才将事情的始末道出。
  这个结果和理由,李初听罢后又是震惊,又简直哭笑不得。
  不作不会死,这人呐,太贪婪了,只会给自己的死亡埋下大量的种子。
  李初也被连晋这吃相给吓到了。
  襄城县,九大家族,其中洛氏已经被连晋逼的已经灭亡,家主被杀,族中大量人员被流放,家中所有钱财全部归进了连晋的私人腰包。
  PS。书友群:,想进来的书友可以加下,小狼在群里名字叫“清风徐来”。
  另推荐一本朋友的书《窃花》,这是一本历史香艳文,窃取各类漂亮姑娘的菊花……
  感谢书友:ZDan、低调小术士、雾霾中的电驴子、雨伞下得罪恶感、乌辰的打赏支持。
  
第一百章:靖康耻
  洛氏在九大家族中,属中流,洛氏的灭亡,也怪其平日间太过张扬跋扈,以至于被连晋抓住了把柄,硬生生给逼没了。
  余下八家中,有两家已经被连晋拉拢,剩下的六家,也被这连晋不时时整出一些事情勒索了大量银钱,就单严氏一族,这短短十几日间,就被连晋撬走十万贯。
  十万贯啊!
  这是一笔非常庞大的巨款了。
  关键是,这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这简直就是在吸取大家的骨髓!
  严叙找过颍昌府的郑慈,郑州尊,严氏与郑慈有点儿关系,故而郑慈直接跟严叙坦白了,这个结果,让严叙绝望。
  连晋,是太子的人,而且还是深得太子信任的红人!
  就连郑慈,有时候也得因为太子而看连晋的脸色。
  想要搞倒连晋,除非是开封来人。
  襄城县九大家族,也仅仅是局限于襄城县,倘若拿出去跟外面的一些大世家相比,却是什么都不如,又哪里有开封府的关系?更何况,这连晋还是太子的红人,谁能轻易扳倒?
  最终,余下六家一起合计,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造反!
  先造反诛杀连晋后,然后再等待朝廷招安!
  招安!
  李初双眼一眯。没想到这襄城县六家,居然是打的这个主意,想法倒是非常好的,最少李初是没想过还可以这样,只是,这事能成吗?
  “你们有什么底气能判断,朝廷会选择招安你们,而不是派遣大军镇压?”
  此子,不足与谋!
  在李初问出这句话后,严老太爷第一时间就在心中给李初打下了这个烙印,这李初就是一莽夫,也难怪,一泥腿子,眼光眼见又能高到哪里去。
  不过,老太爷还是让严平认真给李初解释了一下。
  “如今朝廷正在对辽国用兵,意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且西北又与西夏交战,更别提还有一个金国在,朝廷的注意力都在北边,哪里还有精力和空暇来处理我等造反,定然会选择招安一途,以求息事宁人。”
  严平的话,李初只听到一半了,就分了心,开了小差。
  辽国?
  西夏?
  金国?
  李初的眉头,皱起了老高,脸色一副深沉的模样,这让严平也看愣了。
  李初闭上了眼睛,眉头反而皱起的更加厉害了。
  金国!
  宋辽金?
  北宋,北宋末?
  金?靖?
  靖康?
  “草,靖康!”
  李初瞬间瞪大了眼睛,站起身来,于此同时一股气流从脚底上涌,直冲头府,整块头皮都发麻了,李初的手在不停的颤栗,脚也在发抖。
  这一下,他瞬间明悟了,瞬间知道了自己所处的时代了。
  竟然是北宋末年。
  这,这……
  “今年,是那一年?”
  李初突然的问向了严平。
  李初突然的变化,看呆了严平,他下意识的回答:“宣和元年?”
  “不对”李初摇了摇头,又换了一个问题:“当今的皇帝,叫什么名字?”
  “这……”严平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看了一眼严叙,见严叙点头后,这才回答李初:“当今官家,名讳一‘佶’字。”
  佶?
  不是宋徽宗吗,这佶又是谁?
  李初很着急,又连忙换了一个问题再问:“那,那朝中可有蔡京、高俅、童贯等人,都是大官?”
  严平纳闷了,这李初是怎么了,怎么感觉像是在说胡话一样,不过沉吟了一会后,还是回答了李初的问题:“是,如果宰相、太尉和国公算大官的话,那就是。”
  “金国,建立多少年了?”
  “金国乃政和五年所建立国,算算时日,于如今,已经有四个多年头了。”
  噗通,李初一屁股做在了凳子上。
  想起来了,全想起来了。这一刻,前世的一些关于北宋朝的历史,他全部都想起来了。
  本以为,这宣和元年乃是北宋中期,或者初期某个皇帝的年号,没想到这竟然是北宋朝倒数第二个年号,这宣和之后,就是靖康!
  靖康,靖康啊!
  靖康之耻!
  这是汉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