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有坦克 >

第277章

北宋有坦克-第277章

小说: 北宋有坦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再次抽奖。
  这次砸落时,落下了不少定制币,可是感觉还是不多。
  系统:恭喜宿主抽到了五千定制币。
  再来。
  系统:恭喜宿主抽到了三千定制币。
  再来,就不信邪了。
  系统:恭喜宿主抽到了一万定制币。
  有本事你继续再来个几千定制币啊!
  重新抽奖。
  系统:恭喜宿主抽到了一千定制币。
  李初:“系统,你赢了,我服您。”
  重新抽奖。
  系统:恭喜宿主抽到了一百定制币。
  李初:“……”
  就这运气,还抽个球子啊。
  他敢肯定,这系统肯定是下黑手了,黑手了,不然怎么都是几百几千。
  此时的抽奖资格,还剩下三次。
  三次,抽定制币要两次抽奖资格,也就是说还能再抽一次定制币,以及一次其他的。
  来吧,反正二十多次都抽了,这三次他也不准备剩下了。
  “系统,你要再出一百定制币那就一百吧,哥认了,反正这次已经赚翻天了,你爱给不给!”
  重新抽奖,类别指定为定制币。
  李初扔出骰子,这一出运气特好,直接出现了六个一样的数字。
  六个六!
  六六大顺,还是个豹子。
  三十六点!
  一个巨大的金币从三十六号箱子里飞了出来,砸落在李初脚下,瞬间蹦出了无数的小金币,看得人眼花缭乱的。
  系统:恭喜宿主抽到了两百个定制币。
  哈哈哈哈哈。
  这一刻李初很想笑,很想来一个金馆长哪一种带有魔性的笑。
  当真是时来运转啊。
  多么熟悉的一幕,多么熟悉的画面。
  每次总是在最后一刻进行了一个大逆袭,蹦出了一个好的结果,抽到了大奖。
  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次的抽奖,一共抽到了定制币:五百六十一万九千两百个。
  再加上之前还剩余两百七十万的定制币,如今李初的定制币已经高达了八百三十一万九千两百个。
  这么多的定制币,看的李初又有点心痒痒了。
  咱们是不是应该去买点武器炮弹啊?
  比如买点冲锋枪什么的?
  或者买点炮弹?
  或者再买几个大口径的火炮?
  有了这些东西,这打仗起来谁人能是麒麟军的对手?
  很快,李初就摇了摇头,否决了这个提议。
  如今麒麟军装备的复合弩,在如今这个朝代下已经是当世无敌的,要不要冲锋枪,无非就是消灭敌人早慢而已。
  冲锋枪虽好,但是却不是目前所急需的。
  这件事暂时押后吧,等以后再看情况是不是增设一匹机枪营。
  不过现在嘛,还剩下一次抽奖机会。
  系统,我要抽奖,这次抽奖的类别给我指定为:民用民生类。
  三十六个格子重新刷新,六颗骰子出现在李初的手里。
  “去吧,给我将结果带回来吧。”
  骰子落地,三十点。
  三十号格子里飞出来了一个箱子。
  箱子打开,一团金色的光芒出现了。
  系统:恭喜宿主抽到了……
  
第五三三章:迁都的选择(上)

  第五三三章:迁都的选择
  系统:恭喜宿主抽到了电视机工厂
  摆在李初眼前的就是一台彩电。
  这是一台后世那种大脑门的彩电,55寸的。
  李初:“……”
  这叫什么?
  这叫心想事成。
  本来,以为抽到了两百万定制币就是最后的逆袭了,没想到在这最后最后居然还又逆袭了一次,直接给整出了一个电视机工厂。他立即查看了下这个工厂的信息,里面包含了各系列的电视机生产设备技术。
  还不仅仅是这样简单,除了这个大脑门的生产技术外,还有后世的那种液晶电视,超薄的技术都有。
  牛逼吧?
  当然牛逼啊。
  因为电视机这个技术就不仅仅是简单的电视机技术了,比如,液晶显像管技术……
  是的,这所谓的全套生产设备,以及技术不仅仅是单独的电视机,也包含了电视机中的任何一个零件设备。
  在后世,零件有零件设备厂,可是在北宋没有啊,想要制造电视机,光电视机的技术肯定是不行,不然你没零件也只能看看图纸,可是这次的抽奖连零件技术也一同给你了。
  这才是让李初无语,对系统佩服的原因。
  这就是一套彻底的大放送啊。
  表面上是抽到了电视机工厂,可是实际上抽到的全是相关的整个行业技术。
  发达了!
  有了电视后,至于电视上播放什么的东西跟内容,李初也想好了。
  没有电视剧,没关系!
  李初有花鼓戏。
  后世的那些电视剧是肯定不能放上去给大家看的,尤其是都市剧太惊艳惊奇了,至于古装剧比如三国演义,或者西游记之类的,倒是可以放放,毕竟都是古装古人不会说什么。
  至于花鼓戏,这年头就流行这个呢,无论是从定制系统里购买花鼓戏的片也好,还是临时现场拍摄都可以,闲暇之余给大家乐呵乐呵。
  至于广告,现代有广告,这边也可以搞啊,只是没得现代那么精美而已,有点粗糙罢了,但是也能用啊。
  至于新闻。
  现在不是弄了个麒麟报么,把麒麟报上的内容拿一些去弄个新闻播放也可以啊。
  唯一需要费心思的就是这设备问题了。
  设备问题的话,狠点心可以用定制币购买定制。
  至于如何播放什么的,天上不是还有一颗卫星么。
  这颗卫星,一能够发射无线电,让江南地区的收音机得到信号,可以收听信息。这第二嘛就是可以弄成有线或者无限信号,弄一个机顶盒进去给各个电视机,这样电视机也有了信号。
  至于机顶盒,这个玩意技术含量不太高,李初准备直接在定制系统里定制购买一个生产线。
  至于一些零件什么的,这些在电视机工厂里都已经包含在内了。
  所以,可行性还是非常高的。
  如此一来,今天的抽奖就算是圆满完成了。
  已经达到了李初对这次抽奖的预期,得到了很多民用民生这类的东西了。
  综合一下这次抽奖的奖品,有:九齿钉耙、自行车工厂、一盒黑人牙膏、第三代核电站、一个‘苍蝇拍’、一床加厚的棉被、三辆全自动通用数控车床,以及最后这个电视机工厂了。
  看到了这床棉被,李初又想到了一些东西。
  如今的天气正在入冬了,然则大家身上的穿着却是……
  棉花这个东西,李初对他有印象,大概是记得这个东西原先是在印度那边传入到中国的,至于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好像是在南北朝时期,不过这个时候的棉花自然传入到了中国,但是种植大都是在新疆那边少量的种植。
  等到棉花真正大量的传入到内地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宋末元初的时候了。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江南这边是没有棉花的。
  在没有棉花的时代,有两种填充保暖的方法,一种是填充蚕丝,相当于现在的蚕丝被,只不过这个只有贵族富商才穿得起。
  另一种是用麻絮,将麻或者葛进行一系列的工艺完成脱胶和蓬松,成为“联微”的絮态,才可以作为保暖填料。大多数的平民就是穿着这些过冬的。
  不过,这麻絮哪里有棉花棉被棉衣来的暖和?
  为此,李初又向系统定制购买了大量的棉花种子。
  棉花因为这个时候有,所以定制的价格就非常的低廉,李初一口气定制了许多种子,待到来年的二三月,春耕忙完后李初就打算让百姓都闲暇之余中上棉花,自己则定制棉花设备,让人去开个棉被棉衣场。
  这些东西技术含量比较低,所以可以开放给商人们参与。
  李初找来了纸笔,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到时候交给施天逸,让他给工商局那边处理。至于到时候是那些商人能够得到棉被生产的权利技术,那就得看工商那边的选择了,肯定是优先给对麒麟军有功劳的商人们,毕竟贡献值摆在那边嘛。
  自行车工厂的话,李初想了想,绝对还是放在江宁。
  因为江宁这边的交通非常的好,南有铁路,西有长剑,北有淮西的京杭大运河。
  电视机的工厂,李初也准备放在江宁。
  可是,这样一来的话,这边又会牵扯到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很早就出现了,一直摆在李初面前,只是李初到如今还没有进行选择。
  那就是,迁都!
  这件事拖了很久了,自从打下了两浙路后,这个提议就拿了出来。
  麒麟军的发源地,是在汝州的汝坟镇。
  可是现在这边壮大的,并且控制区域,经济中心却是在江南。
  汝坟镇,距离江南一带,太远了。
  其次,汝坟镇距离北宋的京师开封府又太近了。
  如今,麒麟军的重心都准备往南迁移,而且也做好了跟大宋决裂的准备了。
  到时候如果要划江而治,那么汝坟镇这个地方显然是不行了。
  迁都,势在必行。
  只是,往哪儿迁呢?
  一、江宁。
  毕竟现在的江南临时治所就在这个江宁,再加上南京也确实是一个龙升之地。
  二、杭州。
  毕竟历史上南宋就是在杭州这边建立都城,这边也是一个繁华的中心。
  三、上海。
  这个位置是后世的魔都,如今这边什么都没有,可以放心的大型建设,同时正因为什么都没有,投入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钱财。
  麒麟军现在在这边也比较穷啊。
  除了这三个地方以外,也有人提苏州。
  提苏州,也是因为苏州也都是一个古城,位置也挺不错的。
  然后还要人提,不如直接在新建吧。
  新建,乃是后世江西的南昌所在。

第五三四章:迁都的选择(下)

  ps:这章跟上章都是提前设置好自动更新的。
  ……
  跟历史上那些迁都的例子比起来,麒麟军这边的迁都还算是比较轻松和谐的。
  历史上,北宋也曾经想过迁都。
  把都城从开封汴京迁移到洛阳去,结果朝中的那些大臣们都不怎么愿意,赵匡义更是提出了什么江山固在德而不在险,赵二为什么会这样说,有什么目的这个旁人不得而知,反正第二年赵匡胤就死了,然后赵匡义做了皇帝。
  他们两兄弟之间争权夺位的事暂且不谈,就说这朝中大臣吧,为何大家都不同意?
  为啥?
  因为大家的田地啊,产业啊什么的,都在汴京这边。
  老赵家的天下,是夺了后周的天下,是通过兵变而来的,而老赵的文臣这些打都也都是原后周的臣子,这些臣子在汴京数年,数十年,在原先后周的时候,汴京就是都城。作为一个都城,这四周的土地也自然是寸土寸金的。
  这些大臣们花了各种高价钱在都城四周购买了土地啊,田产啊,商产什么的。
  回头你皇帝一句迁都,谁能答应?
  为何?
  这四周的田地为何会这么贵?
  因为这是在都城附近啊。
  可若是迁都了呢?这边的东西岂不是就跟一文不值差不多?
  而且这既然都迁都了,谁还会买你汴京一带的产业?这不是找亏么,这边产业卖不出去,回头到了新都城后还要重新购买产业,到时候新都城那边的田产田地什么的又会炒出一个天价,个个都在争抢,他们这些臣子哪里还有那么多钱来购买?
  就算购买了新都城四周的产地,那么现在的这些产地怎么办?
  这些产地的价格都够他们家族百分之7o、8o的银钱了,这个亏损谁来承担?
  显然,朝廷是不可能给他们赔偿的。
  没有人会损失自己的利益答应迁都的,所以最终宋王朝的迁都洛阳计划就搁置了,直到如今也没有谁站出来提过。
  宋王朝的迁都,是个失败的例子。
  但是也有成功的例子。
  比如后世的大明朝,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移到了燕京,也就是后世的北京城。
  可是真要来算的话,朱棣这边之所以成功,也还是因为利益。
  因为什么利益?
  因为既得利益的那群人不在南京,而是在北京啊。
  朱棣的老巢都在北京呢,朱棣是一路打过来的,最后打到了南京城,他的党羽,他的党派根基都在北京那边,一旦这边迁都了,他们的田产那就达了,各种上涨呢。
  反观南京这边,别说田产了,跟着允文帝干,如今被打败了,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继续当官都还得看朱棣的脸色呢,这个时候他们都是最没话语权的,朱棣要说迁都,他们谁敢否定?
  再加上朱棣身边的功臣红人都是在北方,于是这迁都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
  这事情到了李初这边,却又不同了。
  麒麟军是在汝坟镇展起来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