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有坦克 >

第187章

北宋有坦克-第187章

小说: 北宋有坦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真要说硬实力,麒麟军也可以算做是硬实力啊,这是一场交易。走后门,买官卖官这件事在李初看来只需要管最后的所得利益者为谁就好。至于什么败坏风气,呵呵,成功当上状元才能叫状元郎,否则永远是个进士。
  这件事李初没有告诉杨康。
  甚至还对丁舞、李贺、柴进等人进行封口,严禁任何人将这件事给杨康泄露任何一点风声。
  恶人他来做,骂名他来担。
  ……
  太子也许是真的怕了,也许是真的对自身的位置非常的没有安全感。
  离开麒麟军落脚的府邸后,赵桓就急匆匆的跑去了皇宫求见宋徽宗。
  当然,在来之前他也跟自己的党羽谋士商量过了,甚至打算为了这件事可以再牺牲一点儿的利益。当赵桓把这件事跟赵佶一说后,赵佶的反应却是非常的平静。
  “这件事可以答应他,不过我却还有一个要求,他若是愿意把的曲子归为我所谱写,这件事就可以答应他,而且也不用等到六年,甚至这届的大比的状元就可以直接给他。”
  出乎赵桓的意外,赵佶没有骂他,反而讲起条件来了。
  赵桓有点小害怕了。
  他来之前都准好了被父皇痛骂一顿的准备了,结果啥事也没有,居然就直接这样讲条件了。
  赵桓立即欢喜的告退,又跑来寻李初了,把这件事告诉了李初。
  中午散朝后李初就让人把的曲谱送来了,他带着送去给了宋徽宗,没想到这宋徽宗胃口这么大,竟然打气的著名权问题来了。
  宋徽宗这样做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李初记得后世自己看到一个历史文献中说过,说宋徽宗下马有一个文学院还是画学院去了,里面很多画师作的画,宋徽宗只负责去添一笔赵佶绘于某某某就好了。
  行呗。
  既然这宋徽宗要那就给他装逼呗。
  这东西对李初而言目前没有一点儿的作用,如果能促成此事让赵佶点头的话值了。
  “那本殿下的那发电机……”
  这宋徽宗都已经提了一个要求了,赵桓这就尴尬了。
  “行,晚点我就派人去你那边看看,答应给你的不会少了你的。”
  赵桓心满意足的带着李初的答案去见了宋徽宗。
  得到李初的肯定后,赵佶也是兴奋不已。
  琴曲啊,这一直都是他的短板,如今能把归做自己所谱写,以梁祝这曲的精妙,将来生后大家评断他这位皇帝的时候又多了一样才华功绩。以后后人每每唱响的时候总会记得他赵佶的名字。
  划算,划算啊。
  只是付出了一个状元位而已,非常划算。
  第二天,水车做好后,李初亲自跑到皇宫大内给水力发电机进行布线和安装。赵佶得知这个东西只能带动几个大殿的光亮后,就从中间挑选出几个主要的大殿进行供电,李初一直在忙活着这个,一直忙到了快要黄昏的时候,这才将这几处大殿的灯安装完毕。
  此时天色已经昏暗了,大殿内也漆黑一片。
  随着电源开关的打开,原本漆黑的大殿瞬间一片明亮,到处都是光芒,就连一些边角落也透亮无比,不仅如此,这效果反而比那个大白天更加的亮了。
  大殿中安装了九个大功率的白炽灯,这光亮度自然非常的明亮。
  第一次真正看见电,赵佶那叫一个惊呼惊叹啊,只感此物之神奇。
  又是一个第二天,李初又给太子府上安装了电灯,太子府这边倒是好装,毕竟需要装电的位置就这么几个。同样在第一次看见电,看见如此,明亮的屋子后也是非常的震惊。
  麒麟军正名,上牌的事圆满解决。
  汝州一地科举的事情也得到了顺利解决。
  李初在这边也没有其他的事情需要再呆在这边了。
  当即在第三日,李初代麒麟军向朝廷方面请辞,离开东京返回汝州。
  杨康被留在了东京。
  昨日杨康就已经被招入了国子监内学习,李初在这边给他留了四个快速反应部队的士兵保护他的安全,生活这快有赵桓照顾着,也有赵栩暗中照顾着,倒也不怕什么。
  南熏门外三里亭,杨康带着泪水挥别了李初。
  别人不知道李初的真正身份,只把他当真麒麟军的时辰李定来看,可是他知道啊,这是他姐夫。
  面对东京这座雄城,亲近的姐夫又离去了,以后将由他独自去承受来自成长的压力了。
  李初给杨康留了很多的书籍。
  这些书籍很多都是后世的一些,并没有涉及到太多知识,这些书都是留给杨康在东京城里看的。
  国子监虽好,但是在教导四书五经的同时也把腐朽的思想也带了进去,这些书籍就是用来开拓杨康眼见和学识,活动思维用的。
  离去的路上,李初看着车窗外的风景。
  这次开封之行,肃王赵枢在这些事件上几乎没有帮到什么忙。
  反倒是这个以前跟李初有仇的太子,此时却是化干戈为玉帛,反而是帮了麒麟军很大的忙,这次能麒麟军正名,太子赵桓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赵栩,也就在朝堂上看了一看而已。
  李初在考虑,考虑是不是要更换一个合作的对象?
  他不介意日后谁当上皇帝,只是这件事对麒麟军是有益还是有害。原先是没办法才找上肃王,如今跟太子赵桓勾搭上线了,这一对比,肃王赵枢的劣势就全展现出来了。
  只是有一点李初想不通,那就是蔡攸。
  李初问过太子了,这蔡攸并非是太子一党的人,也并未向太子赵桓表示过效忠加入太子一党。
  既然没有的话,为何先前在朝堂上,他会主动站出来替李初说话?
  你要说蔡攸是专门故意去恶心蔡京的?
  李初却有点不相信,虽然这可能是其中一个理由,但绝对不是主要理由。
  PS:因为铺垫比较大,又或者有些东西大家没有猜到。
  我在这边慎重的告诉大家,麒麟军,李初不会真正的去投向宋徽宗,不会去做***的事。今日的蛰伏只为他日一朝升天!
  
第三五八章:时间不多了
  日月交替。
  李初也返回到了汝坟镇。
  当麒麟军被朝廷正式认可并册封的圣旨亮出在众人面前的时候有人欢喜有人担忧,每个人的脸色表情各不一样。
  反应最大的莫过于崔桥韩氏的子弟了。
  如今崔桥韩氏已经全族迁移搬迁到了汝坟镇,整个韩氏子弟也纷纷加入麒麟军中参与各种政务,可谓对麒麟军是上心上劲的很。
  虽然李初没在汝坟镇,但是施天逸对韩氏一族也颇为的关照,再加上韩氏一族人才也不少。
  韩氏族长韩唤还特意询问过李初北上的事,对于这件事施天逸没有跟他们透露太多,只是说过去办件事。
  可是他们万万也没想到的是,李初回来了,却带回了一张这样的圣旨。
  麒麟军归属朝廷,朝廷册封正式承认麒麟军的编制……
  韩唤的心有点凉飕飕的 。
  不仅是韩唤,这投靠而来的还有其他的几个别有目的的人,看到这张圣旨后心里浑身不舒服,不舒坦。有一股气憋在心里非常的难受。
  为什么?
  还能为什么?
  大家是为什么而投靠麒麟军的。
  结果等来的是什么?
  等来的却是这个……
  而欢喜的人,则是要么没有意识到麒麟军的性质,要么就是知道内幕的。
  众人的表情和神色李初都一一看在了眼里。
  这件事如果不跟大家好好交个底的话,只怕到时候整个麒麟军会分化成两派,甚至还有的人会选择离开。
  不过这件事也不能牵连太广,走漏消息。
  当即李初就跟施天逸把一些麒麟军的核心人员都叫到了一起,全部聚集在汝坟镇的府衙内,同时四周又派遣大量的麒麟军士兵严密防守,防止任何偷听和意外。
  汝坟镇的府衙已经全部建设完毕。
  里面的装修什么的也全部都弄好了,就等李初正式进驻挂匾。
  府衙中留给李初公版的大堂内,这些麒麟军的骨干和核心人员都来了。
  人不数不多,每个核心只来了一个。
  李汉、李宣、施天逸、杨志、卢俊义、朱武、丁舞、邓玉、韩唤、苏青、陈兕、还有襄城县吴家、沈家的两位家主。
  这次小会议上,李初重新拿出了这份朝廷册封的圣旨。
  “想必大家对我这段时间去开封府的事情非常好奇吧,长话短说,在这里我可以提前给大家透个底,大家既然看中选择和支持麒麟军了,那么麒麟军和我李初也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这份册封不过是一形式罢了,麒麟军依旧还是那个麒麟军。
  打天下易,治天下难。
  大家都是聪明人,后面的就不需要我多说了。
  今日找大家来,除了这件事外,还有另外两件事要说于众位。
  第一件事,我要临时改变麒麟军的方针了,首先军事一块,届时我将亲自负责。那西边的王庆,我希望可以在一个月内全部剿灭其势力。内政这一块还是由施军师跟韩先生多多出力了。没有多少时间留给我们了,必须得快加动作,还请各位在这件事上多多助我一臂之力。
  这第二件事,我向朝廷那边提议了增派官员的请求,到时候麒麟军军领地中将会有很多朝廷外派的官员过来任职。因为一旦吞并了王庆的底盘,到时候官员空缺又会很大,所以这件事我对大家就一个要求,希望大家尽可能的将这批外派到我们麒麟军的官员消化,把他们变成我们麒麟军的官员。”
  一个月内剿灭王庆?
  所有人大惊。
  这,怎么可能。
  而且现在马上就要农时了啊。
  先是科举,科举后就是农时,这个时间段那里还能出去打仗,而且还要一个月内剿灭王庆 。南阳一地一天平定也是打了王庆一个措手不及,主要是宛城破的有点运气太好,还抓了南阳大将刘敏这才有了这番连锁反应。再加上南阳一带地形开阔,乃是一个小盆地,这才能急行军一路扫荡过去。
  而王庆的其他地方不同啊。
  王庆乃是从房州起家的,那房州一带都是高山沟渠,跟延长县那边地形环境差不多,这种的地形这要一路打过去,这骑兵的作用就大大的减少了,而步军也从未在如此山林中作战过……
  真要算唯一好打的就是那襄阳,如今有水军在,襄阳城如探囊取物。
  施天逸抬头看了一眼李初,这件事李初没有找他商量。
  起先他跟李初一起确定的方针路线是先主要把中心放在农活上,然后把南阳地区消化完毕后才逐步的去蚕食王庆,如今去了趟开封东京城就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
  南阳一地尚未消化,一个月要要平定所有王庆的势力?
  李初话中的末尾有个时间不多了,这是何意?
  “各位放心,此事初也是详细思量过了,没有足够的把握是不会如此的。还请各位多多相助!”
  从府衙离开后,这群人中各有各的疑惑,越是聪明的人疑惑和不解更大。
  不过疑惑归疑惑,不解归不解,但是今天的会议李初已经把他们心中的担忧全部化解了。得到了最想要的答案,这就足够了,至于其他的,且看李初如何布置了。
  脑袋瓜没想那么多的人反倒是最轻松了。
  比如、李汉、李宣、丁舞等。
  他们不是愚笨也不是不聪明,只是在政治上这快不如哪些文人思虑的多,所以就没有疑惑和压力,在他们眼中,既然李初都这样说了,那么肯定就办得到,毕竟跟李初一起这么久了,对李初行事风格都了解熟透了。
  所有人都离开了,唯有施天逸却笑眯眯的站在李初身旁。
  “敢问主公,这时间不多了是为何意?”
  本以为施天逸是打算向自己汇报一下这期间汝坟镇的情况,没想到施天逸却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时间不多了。
  李初看向了北方。
  没去汴京之前,不曾感觉到什么,这次去了一次汴京后,这来自北方的压力是越来越大了。
  如今朝中正积极着海上之盟联金灭辽的事,知道历史走向的李初,这辽国一灭,到时候宋金之间就再没有缓和的余地了,到时候金国铁骑南下……
  他想改变的,不单单只是百姓水深火热,尸骸遍地的下场。
  而是一个汉人的耻辱!
  靖康之耻!
  如果因为麒麟军想自立而不管金人攻击大宋朝的话,那么这又跟历史上的靖康之耻有何区别?
  唯一的小区别就是在南方多了一个吞并大宋的麒麟军而已。
  那么他李初在这,又有何意义?
  
第三五九章:抽到火药了
  成立麒麟军的初衷就是想要改变靖康之耻啊!
  是改变靖康之耻,改变这个汉民族的耻辱历史,而不是自己当皇帝建立新的朝廷,虽然有心也想,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