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势不可挡 >

第16章

势不可挡-第16章

小说: 势不可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了,出来了。”

    夏耀惊呼一声,就像农村的孩子头一次进城那副没见识的模样。

    在袁纵的悉心教导和示范下,夏耀终于找到窍门,一连挖了好几个。不知不觉天就黑了,学员们陆陆续续上岸了,夏耀提着一袋子藕往训练馆走的时候,脸上还带着未消去的红晕,一个劲地和旁边的学员显摆。

    “袁总让大家先别走呢,喝碗姜汤再走,预防感冒。”

    食堂的大厨正在熬姜汤,瞧见袁纵推门走了进来,直奔着灶台而来。

    “诶,这可用不着,我自个儿熬就成了。”大厨说。

    袁纵回了他一句,“你熬你的,我忙我的。”

    说着借着灶台的火点了颗烟叼在嘴角,拿出袋子里的藕,去水池边冲洗干净,又舀出半升糯米,在灶台旁利索地忙乎起来。


势不可挡  正文  43吃货。
章节字数:1545
    明天就是八月十五,按照惯例,每年的中秋节都会给学员发月饼,今年也不例外。学员们每人领一盒月饼,领完都会往夏耀那瞄一眼,看看小舅子的待遇和他们是否一样。

    有个胆大的还把夏耀的月饼礼盒抢了过来,看到也是稻香村的,这才肯罢休。

    其实,月饼盒一样,里面的月饼还真就不一样。

    夏耀归置完东西,去找他那袋藕,结果发现不见了。正纳闷着,袁纵提着一个大号的保温袋走了出来。里面是刚出锅的桂花糯米藕,香味从大老远就飘了过来。

    “带回去给阿姨尝尝。”袁纵说。

    “你怎么让厨子给我煮了?我爱吃凉拌的。”

    大厨正好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听到这话站住脚。

    “这可不是我煮的,这是咱袁总亲自做的。我在这干了一年多了,头一次见袁总下厨,这份人情你可不能不收啊!”

    夏耀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朝袁纵扫了一眼,就你这么个糙老爷们儿,做的东西能吃么?

    晚饭的时候,那盘糯米藕被切好端上桌。

    夏母尝了一口,当即瞪圆眼珠。

    “嗯,这个糯米藕味儿太好了,比咱家以前那个保姆李阿姨做得还好吃。”

    有这么夸张么?夏耀不相信,试探性的尝了一口。

    一股浓郁的桂花香扑鼻而来,莲藕香甜清脆,糯米绵软油润,口感极好。这是一道南方菜,做法精细,和东北菜的大锅炖手法恰恰相反。夏耀原以为像袁纵这样的东北彪爷们儿,干不了这种精细活儿,做的东西顶多勉强可以吃,没想到竟然是大师级的水准!

    以前夏耀不怎么爱吃这道菜,现在筷子夹起来都不带停的。

    夏母忍不住问:“这糯米藕从哪买的?”

    “就……路边一家店。”

    “明天再买点儿。”

    夏耀噎住,“那个……明天是中秋节!人家也得回家过节啊!”

    “哦,我把这个给忘了,那就等过完节再买吧。”

    夏耀原以为两三天过去,他额娘就把这事忘了。结果节后第一天上班,刚要出家门,夏母就把他拽住了。

    “别忘了买点儿糯米藕回来,还是那家店的。”

    晚上,夏耀随便找了一家熟食店,买了些糯米藕回去。结果刚吃一口,就让他妈识别出来了。别说夏母了,就是夏耀自个儿吃着都不是那个味。

    “你糊弄我是吧?”夏母瞪着夏耀。

    夏耀叹了口气,“他们家店只有周末才开门。”

    “那就周末买回来!”

    周末,夏耀刚一到袁纵的公司,夏母的短信就过来了。

    “儿子,晚上回来别忘了买那一家的糯米藕。”

    夏耀嘴角抽了抽,有个吃货妈真伤不起,不过……什么妈养出什么儿子。夏耀也没吃够,这几天只要一饿,满脑子都是那个糯米藕。

    但是怎么开口呢?总不能说我和我妈吃上瘾了,麻烦你再做点儿。忒没出息了吧?一个糯米藕都能惦记上,你们娘俩是有多馋啊?

    夏耀深吸了一口气,满脸纠结地进了更衣室。

    袁纵发现,夏耀这一天都在无意识地往荷塘扫。早上跑步的时候瞟两眼,喂鸟的时候瞟两眼,格斗训练的时候瞟两眼,就连上厕所提裤子的空当都往窗外瞟两眼……

    下午二三节课的休息时间,夏耀又习惯性地往荷塘扫了一眼,目光瞬间定住。

    偌大的荷塘里有个晃动的身影,尽管离得很远,夏耀依旧能辨认出来那是袁纵。只有他敢在这个季节赤脚下荷塘,不颤栗不哆嗦,行走在淤泥中步伐依旧那么稳健。他探下身体,健硕的胸膛几乎贴在水面上,十指深入淤泥中,一节莲藕被拽住。动作极其熟练,很快岸上就堆满了长短不一、粗细各异的藕。

    袁纵从荷塘跳出,赤裸雄健的小腿被泥巴包裹着,提着藕赤脚走在柏油马路上,印下一个又一个刚毅硬朗的脚印。

    一股秋风从窗口扫过,吹得夏耀心里抖了两下。

    
势不可挡  正文  44和我一起去兜风。
章节字数:1535
    下课之后,尽管袁纵没要求,夏耀也甚有默契地拖着没走。说实话,他还是有点儿不相信那道菜是袁纵做的。所以故意潜到厨房门口,顺着门缝往里面看。

    厨房里只有袁纵一个人。

    藕已经煮成红色,袁纵将其从砂锅中捞出。待到晾凉再熟练地削去外皮,切成圆饼扣入碗内。然后放入捣碎的冰糖、白糖和桂花糖,盖上网油上笼蒸……

    夏耀看得正入神,袁纵背朝着他,低沉的嗓音在房间内响起。

    “想看就进来看,偷偷摸摸干什么?”

    夏耀这才把门推开,颀长的身段斜倚在门框上,目光中颇有几分欣赏之意,开口时语气中夹带着说不清是嫉妒还是不服的酸味儿。

    “全才啊!”

    袁纵走到夏耀身边,有力的手臂支着夏耀头顶上方的门框,定定地注视着他。

    “谁让我碰上一个难伺候的。”

    夏耀故意忽略掉这句话暗含的意义,手在袁纵肩膀上拍了拍,客气地说:“谢谢了啊!”

    “谢我干什么?我说是给你做的了么?”

    夏耀眸色迅速暗沉下来,扣在袁纵肩膀上的手开始收紧发力。

    袁纵把嵌在自个肩膀上的手拔下来,攥握在手心,直视着夏耀的目光无比柔和。

    “下次再想吃就直接说,可怜劲儿的。”

    夏耀别扭的将手扯了回来。

    袁纵又问:“十一去哪玩?”

    “我们警察要值班,只有两天的假期。远地方去不了,近处都是人。也就能和哥们逛逛街,打打牌。”

    “逛街那都是妞儿干的事。”袁纵说,“我带你去个地儿。”

    说着把夏耀拽到楼下的车库,里面除了有两辆汽车,还有一辆摩托车。夏耀的眼睛一扫到那台哈雷高级定制摩托车,眼睛瞬间就放光了。充满镀铬与铝合金部件的车身裸露着冷酷的金属光芒,着色、抛光、钉钻、装饰等令整个重型机车熠熠生辉。

    早些年的港片里,经常有这样的镜头:一群文着抢眼飞鹰标志的男人,身着黑色皮衣皮裤皮靴,戴着皮手套,驾驶着十几辆高大威猛、威风凛凛的摩托车驰骋在街头。对于袁纵这种出生在八十年代初的人,对于摩托车有特殊的执恋。

    每个男人都有个哈雷梦,夏耀也不例外,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嚷嚷着要买一辆,但夏母管得严。这种拉风到了极致的重型机车太扎眼,心容易跑野了。所以夏耀只在俱乐部骑行过几次,至今怀念那种狂野的刺激感。

    “哥骑着它带你去黄河边兜风怎么样?”袁纵说,“这才是爷们儿干的事。”

    夏耀明显心动了,但嘴上不说,手在摩托车把上握紧松开,松开握紧。最后实在按耐不住心底的狂热,大长腿一跨骑了上去。

    “我先试一把。”

    袁纵把头盔和防风眼镜扔给夏耀,夏耀戴上之后感觉有点儿重,虽然遭罪但是很酷。袁纵站在训练场的空地上驻足观看,夏耀起步、加速、转弯、再加速,炫酷的身姿和身下的摩托车融为一体。在偌大训练场骑行一圈后,风驰电掣般地冲上了马路。

    几里地的骑行体验,夏耀觉得不过瘾,摘掉头盔的那一刻,胸口还是滚烫的。爱死这种无拘无束,酣畅淋漓的感觉了。

    袁纵已经趁着这段时间把蒸熟的糯米藕打包完提过来了。

    “怎么样?想不想去?”袁纵问。

    夏耀目光烁烁,语气中透着难以遮掩的兴奋。

    “我不和你骑一辆车,我要再买一辆。”

    “这辆车全都是我自己改装的,全世界独一辆,你去哪也买不到这么棒的配置。”

    夏耀斜了袁纵一眼,“吹吧你就。”

    “到底去不去?”袁纵晃了晃那袋刚出锅的香味四溢的糯米藕,胁迫意味很明显。

    夏耀一把扼住袁纵的手腕,直接把糯米藕抢了过来,临走前甩了一句。

    “再说吧!”

    【明天的两章内容并到一起在晚上发。】

    
势不可挡  正文  45出发喽!
章节字数:3016
    十一期间是全民性的节日,也是警察最忙碌的日子。

    从1号到4号,夏耀每天都是朝六晚九,巡逻、反扒,安保……各种任务集一身。早上六点钟就到了天安门广场,中午随着人流转移到故宫博物馆,下午又跑到“欢乐谷”,傍晚整个刑侦大队又出现在北京远郊区县某个小商品批发市场……

    不仅如此,夏耀每天还要充当外地游客的“景点”。

    所谓“景点”就是全副武装,手持防暴枪在北京一些地标性建筑周围巡逻。游客朋友从他身边经过,尤其是女游客,几乎没有不盯着看的。

    “快看那个警察锅锅,好酷啊!”

    “嘿,我刚才看见一个警察,帅呆了,我带你去看看。”

    “啊啊啊,帮我把这个警察拍下来!”

    “……”

    夏耀不仅像动物园的猴子一样被人观赏,而且还进了无数个人的相机。近景、远景、借位……甚至还有他完全不清楚状况的“合影”。

    晚上,夏耀在后海一片转悠,突然想起宣大禹托付给他的事,便直奔着那天聚会喝酒的私人会所去了。到了那把当天晚上会所外面的监控录像调了出来,想通过录像了解王治水的外貌特征,以便查询档案的时候明确身份。

    夏耀把录像拉到当天晚上十点多,大概是他们离开会所的时间。客人三五成群地往外走,夏耀看到彭泽上了窦烨的车,汽车缓缓驶出监控范围。接着两个人重叠的身影出现在会所门口,夏耀的视线瞬间定住。

    这不就是他和宣大禹么?

    不对啊!既然就是宣大禹把他背出来的,怎么后来又跑到袁纵的背上了呢?

    夏耀正想着,突然两个人影一晃,等他再看的时候,自己已经趴到了袁纵的背上。就是那么一晃神的工夫,他竟然没看到自个儿是怎么换位置的。

    于是夏耀又把录像倒了回去,这次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看。

    目标人物已经出现,晃晃悠悠地朝宣大禹走。这个时候旁边的暗处突然闪出一个人影,再接着这个目标人物就爬上了宣大禹的背,而他也换到了袁纵的背上。至于具体是怎么换的,夏耀竟然又没看清。

    换人几乎就是转瞬之间的事,完全像变戏法一样,夏耀肉眼的速度根本赶不上袁纵下手的速度。姑且不说这人手法有多好,就说这人的力气,究竟是有多逆天啊?两个活生生的大老爷们儿,竟然就这么在手底下飞转运作。

    夏耀感觉自个儿就像在看鬼片,脊背丝丝冒凉气。

    他把视频放慢了十倍,看清楚具体的过程之后,凉气全被心头的恼火逼出体外,整个人怒不可遏。

    混蛋,竟然这么玩老子!

    顾自运了一阵气后,夏耀又把思路收了回来,事情都已经过去了,这会儿再矫情也没用了。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调查王治水,这才是看录像目的所在。

    于是,夏耀又把录像倒了回去,慢放后定位,调整像素,基本掌握了王治水的相貌特征。

    然后打开公安局内部的人口档案信息,搜查叫“王治水”的,然后一个个拿出来对照。根据视频的显示和宣大禹的描述,在夏耀可调查的范围内,没有看到符合条件的。

    第二天,夏耀就把这个调查结果告诉了宣大禹。

    “不可能啊!”宣大禹说,“他北京话说得倍儿溜,听口音应该是北京本地的,怎么会查不到呢?”

    夏耀问:“是不是打小从北京长大,然后把户口迁到外地了?”

    “不可能!”宣大禹特别果断的口吻,“就他丫那副德行,能有个北京市户口算捡大便宜了,他还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