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皇帝全传 >

第83章

中国皇帝全传-第83章

小说: 中国皇帝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徽二年(公元474年)五月,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举兵反,直逼京师。朝廷重臣齐集中书省议事,众人皆愁眉不展,退敌无策。只有萧道成说:“昔日讨伐叛逆者,皆因行动延缓而致败,刘休范必会接受以前的教训,乘我不备,轻兵直下。今应变之术,不宜远出,若某支偏师失利,必会大沮众心。因此,宜屯兵新亭、白下拒敌,坚守宫城、东府、石头城,以待贼至。刘休范率一支孤军远道而来,军需粮米不继,求战不得,自然瓦解。我请求屯兵新亭以挡其锋,征北守白下,领军屯宣阳门为诸军节度。诸贵安坐殿中,我必然破贼解围。”说完,索笔同坐者下议,众人签名注“同”,萧道成的建议被一致通过。独有中书舍人孙千龄因私下与刘休范通谋,建议:“宜依旧遣军据守梁山。”萧道成一听,正色道:“贼今已近,岂能到得梁山!新亭既是兵冲,我欲在此以死报国。平日对你我可委曲相从,今日万不能从!”说完,从座位上始起,对刘缅说:“领军已同鄙意,不可改易!”当日,萧道成加平南将军,率前锋兵出屯新亭,张永屯白下,沈怀明戍守石头城,袁粲、诸渊入卫殿省。

萧道成率军至新亭,立即修治城垒,尚未完工,刘休范前车已至新林浦。萧道成先是解衣高卧以安军心,随后派将率水师与敌交战。刘休范舍舟登陆,派将丁文豪攻台城,自率大军猛攻新亭。萧道成率众全力拒敌,敌军攻势越来越猛,将士皆惊慌矢色,萧道成鼓励大家:“贼虽多却乱,我们不久就将破贼!”不久,他用越骑校尉张敬儿诈降之计,杀了刘休范。刘休范大军此时不知刘休范已死,其将杜黑骡率众猛攻新亭,刘休范的内弟、主簿萧惠朗率敢死之士数十人突入东门,来到萧道成所在的射堂之下。萧道成闻喊杀之声越来越近,亲自上阵,经过几个回合的肉搏,才杀退敌军,保住了城池。当天夜里,天降大雨,将士们多日不吃不睡。人疲马乏。突然军中马惊,城内顿时陷入一片混乱,马嘶人叫,东西奔走。萧道成秉烛正坐,厉声呵斥,才稍微稳住阵势,如此一夜达4次之多。

后来,杜黑骡舍新亭渡秦淮河,右军将军王道隆抵挡不住,弃众逃还台城,被追兵杀死。于是道路上纷传“台城已陷”,白下、石头的将士皆散走,张永、沈怀明逃还得免。这时,宫中又传新亭亦陷,太后拉着小皇帝刘昱的手,哭着说:“天下败矣!”

褚渊弟褚澄开东府门纳南军,中书舍人孙千龄开承明门出降,南军长驱直入,朝廷军心涣散,莫有斗志。南军又诈称刘休范在新亭,士民惶惑,前往新亭垒投名刺求见者达千人。萧道成命人将名刺全部焚烧,登北城告众:“刘休范父子昨已被杀,尸在南冈下。在下是萧平南,诸君仔细认认!名刺已全部焚毁,请勿忧惧。”为解台城之危,萧道成派陈显达、张敬儿率将士入卫宫省。袁粲慷慨激励诸将,陈显达引兵出战,大破杜黑骡于杜姥宅,张敬儿等又再破杜黑骡于宣阳门,斩杜黑骡与丁文豪,进而攻克东府。

萧道成整军凯旋归建康,百姓沿道聚观,纷纷称赞:“保全国家全仗此公!”由于在平定刘休范之乱中立下大功,萧道成威望大增,被任为中领军、南兖州刺史,留卫建康,又与袁粲、褚渊、刘秉一起,轮流入值决事,当时号为“四贵”。从此,萧道成以中领军的身份逐渐掌握了朝政。

二、废旧立新清除路障

后废帝刘昱凶狠残暴,以杀人为乐,朝廷内外人不自保。萧道成因功高权重而遭其忌恨,几次险遭杀害,故深为忧虑,遂起废立之心。他先与袁粲、褚渊商讨,袁粲听后反对说:“主上幼年,微过易改。废立之事不易轻举。纵使成功,亦终无全地。”禇渊却默不作答,他早已同意萧道成的主张,只因袁粲反对才不作声。

这时,那些不满刘昱的人纷纷投靠萧道成。越骑校尉王敬则主动为萧道成打探刘昱的行踪,每晚不辞劳苦,身穿黑衣伏在路边观察刘昱的举动。萧道成对他的忠心非常赞赏,特命他暗与刘昱的左右联络,伺机行事。

元徽五年(公元477年)七月六日晚,领军府员外郎桓康等偷听到刘昱在府门外一句“我今晚有一去处,这里等明晚吧。”萧道成不觉紧张起来,以为小皇帝要在明晚对自己下手。

第二天晚上,萧道成在府中难以入睡,忽听门外有人大喊“开门”,大门被拍得嘭嘭作响。府内顿时陷入一片惊慌,不敢开门。只听门外又喊:“我是敬则!”有人听出正是王敬则的声音,忙问:“有什么事情?”只听王敬则讲,刘昱已被左右杀死,速请萧公入宫主事。萧道成听后仍不敢开门,怕是刘昱设计骗他。王敬则急了,隔墙扔进一件东西来,府内人急忙捡起一看,原来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萧道成用水洗净后,清清楚楚地看出正是刘昱。于是,萧道成换上戎装,骑马直奔皇宫。来到承明门,对门内诈称是皇上回宫,呼门声甚急。待门一开,众人蜂拥而入。平时刘昱回宫时,守门卫士怕惹祸,皆低头屏息,不敢仰视,所以萧道成一行顺利进宫,无人怀疑。殿内人们见萧道成全副武装入殿,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后听说刘昱已死,皆欢呼雀跃,高呼万岁!

天一亮,萧道成以太后令召袁粲、褚渊、刘秉入宫商量大事。萧道成先向三位通报刘昱被杀之事,然后先转向儒弱无能的刘秉问:“君是国家重戚,今日之事,将如何处理?”刘秉看了一眼萧道成,只见他须髯尽张,目光如电,不由地把目光移向一边,嗫嚅着说:“尚书众事可以交我处理,军旅处分,一委领军。”萧道成又让袁粲拿主意,袁粲也不敢当。王敬则拔出明晃晃的刀,在床侧跳跃咆哮:“天下事皆应归萧公,敢有开一言者,血染敬则刀!”又取来一顶白纱帽,戴在萧道成的头上,嚷道:“今日谁敢再动,作事须趁热打铁!”袁粲刚想说什么,被王敬则厉声呵斥止住。褚渊说:“非萧公无以了此事。”又亲手将事权授给萧道成。于是,萧道成作主,备法驾往东府迎安成王刘准入宫即位。

袁粲、刘秉眼睁睁看着萧道成把迎立大权抓在手中,还没来得及表示意见,只听“咔嚓”一声,几把长刀已架在他们头顶,二人吓得脸色大变,仓皇出门而去。

当天,萧道成以太后名义下令,历数刘昱罪行,诏立安成王刘准为帝。萧道成出镇东府,任司空、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军国大事一手包揽,又在朝廷内安插亲信,控制大小军政部门。刘秉与袁粲徒有虚位,不得预政。

荆州刺史沈攸之在宋明帝世战功卓著,成为雄据一方的大员。他本与萧道成关系很好,且萧道成的长女嫁给他的第三子为妻,是儿女亲家。然而,萧道成迎立刘准为帝、专权朝政后,沈攸之开始不服气起来,认为自己当年的名望地位都比萧道成高,理应由自己入朝掌权。升明元年(公元477年)十二月,沈攸之假称接太后手令:“社稷之事,一以委公。”随后勒兵移檄,派兵东下。又写信给萧道成,指责他不与诸公密议,不请示太后,而是交结少帝左右,亲行逆弑;又在朝内移易旧臣,布置亲党,专擅朝政,有亡宋之心。

萧道成得知沈攸之举兵反,马上调兵遣将,布置讨伐事宜。然后,亲自到石头城去见袁粲,以与同谋,没想到袁粲竟推辞不见。原来,袁粲见萧道成有篡位之心,便欲与刘秉等人除掉萧道成。袁粲准备停当后,欲将起事之谋告诉褚渊,众人认为褚渊与萧道成关系密切,不应告诉他,袁粲不听。褚渊听了袁粲的计划后,马上报告了萧道成。萧道成听后并无惊慌之色,原来他已预有所闻。于是,萧道成加紧部署,派将助袁粲守石头城,又以王敬则为直阁,与卜伯兴共掌禁卫兵,实为监督防守袁粲、卜伯兴等。

袁粲密谋矫太后令,让领军将军刘韫与卜伯兴领宿卫兵于朝堂攻杀萧道成,黄回率军自新亭接应;刘秉、任候伯等赴援石头城。

起事之后,刘秉整天惶惧不安,未到约定时间,就忙着打点行装。临出发时喝了口汤,竟因两手不住发抖,全洒在胸前。天还未暗,他就用车载着全家老少妻妾一大群上了路,后面还跟着几百名部曲。袁粲见刘秉提前而来,大吃一惊:“为何这么早就匆忙而来?今日必败了!”刘秉惊魂未定,气喘吁吁地说:“得见公,万死何恨!”

萧道成很快得到消息,马上秘密派人告诉了王敬则。王敬则先发制人,杀死了刘韫和卜伯兴。萧道成的军队与袁粲的军队在石头城展开激战,很快攻占了城池。刘秉与二子逃走,于路上被斩。袁粲下城,列烛自照,对儿子袁最说:“我本知一木不能止大厦之崩,但以名义理应如此。”戴僧静逾墙而入,持刀向前,袁最以身护父,被砍伤,袁粲抱着儿子,自豪地说:“我不失为忠臣,汝不失为孝子!”说完,父子俱被杀。兵士见状,莫不流涕。

为全力对付西线沈攸之的压力,萧道成移屯阅武堂,以黄回为平西将军,将重兵西上作战,又派心腹随之同往。黄回平常与同谋反萧的王宜兴不和,怕王宜兴向萧道成报告他曾参与谋反,就借由斩了王宜兴。诸将皆言黄回手握重兵必反无疑,萧道成却非常自信,对诸将说:“卿等有什么可疑的,黄回不会有大作为,放心好了!”

沈攸之率大军从江陵出发,在郢城与柳世隆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30余日未克,士卒离心,逃跑者日日增多,只好弃郢城,率众过江,至鲁山,军队溃散,诸将争相逃走。待他率残部赶回江陵,方知江陵已被雍州刺史张敬儿攻占,兵士顿时四散。沈攸之走投无路,与儿子沈文和在栎林中自缢身亡。

平定沈攸之叛乱后,萧道成觉得黄回总是靠不住的,便有意伺机杀掉他。但黄回手下有部曲数千人,若派人去抓他,恐会引起乱子。于是,于升明二年(公元478年)四月,召黄回入东府。黄回到后,萧道成并不见他,派桓康带数十人入内,历数其罪状后杀死。

自杀死黄回后,萧道成的主要反对派就被全部消灭光了。从此,他加紧了代宋称帝的准备。

三、四处活动受禅即位

萧道成要代宋称帝,就需大量网罗有识之士和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时贤参赞大业。如王僧绰之子王俭,虽只有20余岁,但好学博闻,神采渊旷,少有宰相之志,颇被时论所推重。萧道成以他为太尉右长史,太尉府中大小事都委任他办理,把他当作重要助手和智囊。再如出身名门望族的王僧虔、王延之等,也为萧氏所用。除琅邪王氏外,萧道成还很看重在江南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另一支世族高门谢氏。谢庄之子谢朏为名门之后,在当世有重名,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所以萧道成想取得他对自己称帝的支持。无奈谢朏不管怎样启发诱导,只是一言不发。

萧道成还利用一切手段争取褚渊的支持。一次,他到褚府造访,说了一大套闲话后才道:“我做了一梦,梦到我应得官。”褚渊答:“萧公刚加太尉、都督,恐怕一二年间不容移官,况且吉梦也未必应在旦夕。”见褚渊不答应,萧道成无奈而归。后来,萧的亲信任高摸准褚的脾气施压,褚才不敢反对。

升明三年(公元479年)三月,萧道成又进为相国,封为齐公,加九锡。封他齐国的官爵礼仪全模仿朝廷而设。

四月,萧道成为齐王。不久,刘准下诏禅位于齐。司空兼太保褚渊等奉玺绶,率百官至齐宫劝进,萧道成辞让不受。百官又再三恳请,有人进符命说,“六”是亢位,东汉历196年禅于魏,魏历46年而禅晋,晋历156年而禅宋,宋自永初元年至升明三年,共60年。历代皆以六终六受,这就是天命。因此,他们请萧道成顺天时,膺符瑞称帝。在群臣的再三恳请下,萧道成才答应,择日于南郊举行了即位大典,回宫后宣布大赦,改元“建元”。齐朝正式建立。

四、力戒前车融睦亲情

萧道成在群臣拥戴下登上皇位,颇为踌躇满志。忽一日接到一份上表,原来是裴岂页在表中列数他废宋称帝的罪行。为树起新朝威望,萧道成下令立杀裴岂页。不过,萧道成并非一味滥杀。太子萧赜状告谢朏藐视新朝,是否将其斩首示众。对谢的罪状,萧道成非常清楚。但他知道,新朝初立,基业不稳,暗中反对禅代的还大有人在,谢名重望高,杀了影响不好。因此,他对太子讲:“若杀了谢朏反而会使他成名,正应容之度外。”过了一段时间后,才找了一个借口,把谢朏免官废于家。

为了稳固基业,萧道成广开言路,要群臣议政。大臣们有的建议废除宋时苛政细制,有的建议停止讨伐交州,有的建议减免宋时的苛捐杂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