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锦衣之下 >

第21章

锦衣之下-第21章

小说: 锦衣之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夏没法,只得退出去。
  “关门!”里头又是一声。
  她轻手轻脚地掩上门,特地留了条小缝,把眼睛凑到缝上,瞧见陆绎双目眨也不眨地看着这缝,正对上她……
  没奈何,她老老实实把门关掩饰了,朝杨岳打了个手势。杨岳会意,顺手从桌上拿了两个瓷杯,抛给她一个。两人挨着杯子贴门上,屏息静气听里头的动静。
  “你们怎能……”高庆探手就要把他们扯开。
  “嘘!”今夏朝他急打噤声手势,压低声音道,“里头可是乌安帮的上官堂主,你就不担心陆大人的安危?万一出意外怎么办?”
  高庆总不能说不担心,可他们这种做法又实在有点不合时宜,正自踌躇,那厢两人早就继续贴门上去了。
  这时里头传来陆绎的声音:“高庆,他二人若有越逾之举,就替我把他们丢入湖中去喂鱼虾。”
  “卑职遵命!”
  高庆沉声应道,利目缓缓扫过他二人。
  今夏杨岳亦十分识相,讪笑着挪开几步,把瓷杯放回桌上。
  碧青的茶水,随着船身起伏,也微微荡漾着。
  “我查阅过乌安帮这些年来的卷宗,至少面上做得很干净,你这个堂主功不可没啊。”陆绎风轻云淡地抿了口茶。
  上官曦微微一笑:“我们本来做的就是正当生意。”
  “不过据我所知,你们从盐帮那里还分了一杯羹,加上江宁、扬州、常州三地的地下钱庄,似乎也并不那么干净。”
  “这其中怕是有些误会吧,乌安帮家大业大,难免招小人妒恨,造谣生事。”上官曦望着陆绎,含笑道,“大人初登扬州地界,莫要听信小人之言。我帮对朝廷向来忠心耿耿,这种触犯律法的事情是不会碰的。”
  “这种事情,只要没人查,总是风平浪静的……”陆绎温颜以对,似乎想起一事,“对了,有样东西要物归原主。”他自腰带小囊中掏出一物,放到桌上。
  浑圆光滑的珍珠,上面带着一小截绞银丝——见此物,上官曦也不去拿,面色虽还如常,眼风却瞬间锐利起来。
  “少帮主的功夫不错,就是脾气急了些。你与他自小青梅竹马,又同在一处拜师学艺,感情笃深,这些我都能理解,”陆绎慢条斯理道,“……不过,炸了提刑按察使司,还是有点过了。”
  上官曦眸色暗沉,硬梆梆道:“大人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既然你听不懂,不如我还是把你们少帮主找来谈谈吧。”
  陆绎毫无勉强之意,翩然起身,就要出去。
  上官曦背脊僵直,片刻之后,骤然起身,出手自背后探向陆绎肩头,疾声道:“且慢!”
  早闻身后动静,陆绎侧身避开她这一探,衣玦翩然,旋身擒向她的手腕,被上官曦反掌推出……在小小斗室之内,两人你来我往,拳掌交错,因陆绎存了心要试试她的武功深浅,并未使出全力,反而如放套下陷般,引得她将武功一步步使将出来。
  交手数招,上官曦已知自己绝非他的对手,只是又脱不得身。
  “这套小朴拳使得倒挺俊,可惜你身为堂主,挂心之事太多,这招青鸟红巾使得还是不够快。”陆绎右手一翻,赫然就是那招青鸟红巾,手屈成拳,拳眼如凤,往她太阳穴处击去。
  拳风凌厉,上官曦避闪不及,撞翻了桌子,茶杯茶水撞翻了一地。
  陆绎的手堪堪刹在即将触上她额角的那瞬,另一手及时捞住她的纤腰,免得她跌倒在地。                        
  

☆、第二十七章

  听见里间杯盘落地的清脆响声,高庆尚在迟疑,旁边的今夏已经不管不顾地冲过去,把门砰得撞开,然后急刹住脚步——
  陆绎的手捞着上官曦的腰,使得两人贴得极近,最要紧的是上官曦面有惊色。
  “这个……陆大人,上官堂主可是良家女子啊!您这样太不合适了。”今夏皱着眉,正气凛然。
  高庆和杨岳虽未开口,但从各自眼神看来,显然也都以为陆绎是意图对上官曦用强。
  饶得如此,陆绎还是颇平静地松开她,皱眉道:“我不过是试试上官堂主的身手,你们大惊小怪地冲进来作什么。你,把地上东西收拾干净了。”末一句吩咐的是今夏。
  上官曦也已站好,神态迅速恢复如常,道:“早就听闻陆经历身手不凡,今日一见,果然不虚,民女甘拜下风,佩服佩服。”
  真是在切磋武功?
  今夏狐疑地将两只眼珠子滴溜溜地在两人身上打了几个转,也没看出些许端倪来。
  “还不快收拾,收拾完了出去!”陆绎看着今夏,语气已有几分不善。
  没奈何,今夏只得把碎瓷片收拾了下,也没地方摆,便拿衣裳下摆兜着,一股脑全丢进湖里头去。
  听见碎瓷片落水声,陆绎唇角一勾,不再理会,伸手仍把门关上,转身看上官曦,含笑轻叹道:“可惜你家少帮主身上还带着内伤,不然以他的身手,那夜在船上倒是可以和我好好较量一番。”
  见上官曦不吭声,他又接着道:“说起来他倒也算是有情有义,在船上救不成沙修竹,伤未好就敢闯提刑按察使司,差点把自己也陷在里头,想必你为此也颇头疼吧。”
  上官曦抬眼看向他,不承认也不否认,道:“既然经历大人还肯邀我相谈,不如就直接开个价吧。”
  “上官堂主果然见惯风雨,爽快!”
  陆绎赞许地微微一笑。
  戴着顶青斗笠,今夏百般无聊地在站在舢板上,打量旁边那艘乌安帮的船。船头一年轻船夫穿蓑衣带斗笠,腰间还别着把鲨鱼吞口短刀,见今夏老盯着船看,便冷眼将她瞪着。
  今夏毫不畏惧,索性对上他双目,连眼都不带眨,就这么肆无忌惮地和他对看。
  实在是没见过这样的,过不多时,那船夫不甚自在地将目光挪开。今夏晃晃脑袋,又继续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他一番,这才算完。
  “好歹也是个姑娘家,这么盯着人家看,容易让人误会。”高庆在旁将此景全落在眼中,忍不住摇头开口道。
  今夏转身看向他:“误会什么?”
  她一双眼睛黑白分明,盯着人时连眨都不带眨,如此近距离高庆被她看得直发毛,连忙转身走开:“你什么毛病,眼睛不酸吗?”
  “是有点酸。”今夏连眨了几下,放松下眼球,“头儿说,当捕快就要有一身正气,最起码的一点,与人对视绝不能闪避退缩,输人不输阵。你转过来,咱俩来试试!”
  “不要!”
  高庆坚决拒绝。
  杨岳在旁也劝道:“别跟她玩这个,她那功夫,都能熬鹰了。”
  熬鹰是驯服野鹰的一个必须步骤,驯鹰人与鹰对视,切切不能有片刻回避,如此对视一天一夜是基本,三天两夜也是寻常。
  他们说话间,上官曦已从舱内出来,神色如常,只是眉间微蹙,朝今夏与杨岳含蓄地微微一笑,不待今夏开口相问,一个旋身便跃回了乌安帮的船。年轻船夫得了她的吩咐,将船驶离,一圈圈水波漾开来。
  “你刚才看见那小子没,他面色发红,喉骨与寻常人不同,是打开的。”今夏捅捅杨岳,“是个内家拳的高手,腰上所别的刀崭崭新,估摸就是个装饰。”
  “内家拳高手……”杨岳啧啧道,“那你还盯着他看?”
  “看看而已,又不会少块肉,为何不敢。”今夏凑近他的耳畔,“带这样的内家拳高手,至少她是有备而来,咱们都替她多操心了。”
  “没打一场你是不是特遗憾?”杨岳笑道。
  “那倒不是,我猜想,说不定陆大人占不到她便宜特遗憾……”今夏嘿嘿笑着,晃晃脑袋,眼角余光瞥见的正是陆绎衣摆上精美的刺绣,反应甚快,立时改口,斩钉截铁道,“但陆大人绝对不是这种人!方才的事情,我仔细思量反省,竟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在太不应该了!”
  杨岳只诧异了片刻,凭着与今夏多年默契,随即明白过来,高声教训她道:“你知道就好,再不可这般猜忌陆大人。”
  今夏头点得如鸡啄米一般:“是是是,你说的太对了。像陆大人这样的人,风姿卓绝,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
  高庆没听懂她满口念的是什么,陆绎听得明白,双手抱胸,点头插口道:“九歌的云中君,想不到你倒也读过些书。”
  “大人,您怎么出来了。”今夏此时方才转过身,看着陆绎,故作惊讶状。
  陆绎也不拆穿她,悠悠然问道:“云中君最末两句是什么?”
  “思夫君兮……”
  刚念出口,今夏就察觉不对劲,本能地刹住,后两句是“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仲仲”,形容因如此思念他而悠声长叹,且每日忧心百转神思不安。
  陆绎似笑非笑地望着她:“莫非,你倾慕于我?”
  今夏的脸僵住,现下她恨不得咬掉自己舌头,夸他就夸他,还咬文嚼字地念什么九歌,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依着她的性子,此时冲口而出的应该是“做你的春秋大梦,爷能看上你吗!”,但杨岳及时地冲她胳膊狠掐下去,疼得她把这话噎在嗓子眼。
  “大人年轻有为,京城之中,倾慕大人的姑娘又岂止她一人。”杨岳笑着替她作答。
  “是么?”
  陆绎微微倾过身子,偏偏还要问她。
  今夏干瞪着他,憋得快吐血:“……就算是吧,您欢喜就好。”
  陆绎作思索状,片刻后叹道:“徒增烦恼而已,没甚可欢喜的。”
  他摇摇头,施施然转身进舱,身后留下已然七窍冒烟的今夏。
  香船继续在烟雨中缓缓前行。
  杨岳身披蓑衣,以手搭棚,极目远眺,诧异道:“怎么还没动静,翟兰叶的养家不会是对陆大人没兴趣吧?不能够呀……夏爷,咱们能不能歇会儿?……你个败家孩子,再揪下去这蓑衣可就不能穿了。”
  满腹郁闷无处发泄的今夏正逮着他,起劲地一根一根地往下揪蓑衣上的棕条,船板上落了一地的棕毛。
  “他不就是投胎时准头好,替自己找了个好爹么,凭什么人家非得看上他?”她嘀咕着。
  “话不能这么说,平心而论,”眼看蓑衣就快被她揪秃了,杨岳躲开几步,“且不谈家世,陆大人的相貌人品也是不俗,你没听衙门里头聊闲篇的时候说起来,便是卫阶在世,也不过如此。”
  今夏鄙夷道:“那个生生让人给看死的卫阶?男人要么能文,要么能武,长成个小白脸有什么用。”
  “关键是人家又能文又能武。”
  今夏一时语塞,低声嘀咕道:“那又怎样,小爷我也不差。”
  渐渐的,湖面上隐约有丝竹之音传来,被风吹得时断时续,但仍可听出不止一家。今夏细听一会儿,分辨方位,估摸出他们这条香船的附近至少有八、九条船。
  “哪条船上才是翟兰叶呢?”杨岳直张望道。
  今夏慢悠悠道:“我打听了,翟小姐颇通音律,擅弹古琴。”
  不多时,一艘楼船缓缓自烟雨中驶出来,雕栏画栋,甚是华丽,内中琴声清幽,直透过雨雾传过来。再定睛望去,船上挂的灯笼上书着个“翟”字,想来便是此船了。高庆忙进舱向陆绎通报,又得了吩咐出来,命船夫驶船靠过去。
  船才靠过去,高庆朗声道:“我家大人听闻琴声优雅,甚为赏识,不知可否一见?”
  片刻后,一个圆圆脸的丫鬟探头出来道:“我家姑娘向来以琴会友,若要见面,请先弹奏一曲如何?”
  不待高庆回答,今夏已忙笑应道:“使得,使得,等着啊!”
  她连窜带跳地回舱,浑然已经忘了之前的尴尬事,朝陆绎禀道:“大人,这位翟姑娘真不是一般人,她要以琴会友……您赶紧弹一曲,让她听听。”边说着边手脚麻利地把旁边的琴搬了过来,放在他眼跟前。
  素来只听闻陆绎武功高强,却从未听过他习得琴艺,今夏料想他多半是不会,存了心要看他的笑话。
  毕竟年少,还是孩子性情,她这番心思情绪尽皆写在脸上,又怎瞒得过人。陆绎只瞥了一眼,见她笑盈盈的模样,便已知晓,也不拆穿她,低首望琴,直过了半晌也未抬手抚琴。
  

☆、第二十八章

  “陆大人,翟姑娘可等着呢。”今夏摘了斗笠放在一旁,提醒他。
  陆绎方抬首,非但不抚琴,反倒扬声朝外间的高庆道:“去告诉翟姑娘,我已一曲奏毕。”
  “……”
  明明没有任何琴音,怎得说已奏毕,高庆楞了楞,以为自己没听清楚,诧异地探头进来。
  “去啊,说已奏毕,请翟姑娘赏评。”陆绎复道。
  高庆不明其意,仍领命出去。
  “翟姑娘又不是个聋子。”今夏莫名其妙地看向陆绎,奇道:“这样也行?”
  陆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