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弃少之君临天下 >

第248章

弃少之君临天下-第248章

小说: 弃少之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婉仪听了韩非的话,依然摇头道:“圣上,‘后宫不得干政’,这条制度,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皇家所有的事务都是国事,都关系到大明的大政方针,臣妾身为皇后岂能明知故犯?在朝,圣上是皇上,在家,圣上是家主,臣妾的职责就是遵照圣上的旨意,管理好后宫,教导孩子们成长!”

    韩非伸手握住张婉仪的手腕,叹道:“皇后如此贤德,朕之幸,大明之幸,也罢,朕也就不逼你做犯戒的事了!”

    皇后张婉仪坚决不愿表态,其他嫔妃自然更不敢说什么了,韩非让后妃们退过一旁就座,然后把皇子们召到近前。韩非的儿子大小有十多个了,但超过十五岁的,只有虎儿、韩铖、韩镇、韩锠以及嫡长子韩金。

    韩非扫了儿子们一眼,望着虎儿说道:“虎儿,你是朕的长子,是诸皇子兄长,你对册立太子一事有何要说的?”

    虎儿神情镇定,恭立施礼道:“启禀父皇,儿臣没有什么要说的,不管父皇册立谁为太子,儿臣都会像效忠父皇一样,忠于储君!”

    “嗯!”韩非哼了一声,又望向其他几个年岁长的儿子,道:“铖儿、镇儿、锠儿、金儿,你们有何要说的?”

    “儿臣没有什么要说的,一切就皆由父皇做主,儿臣也会像效忠父皇一样忠于大明储君!”

    韩非颔颔首道:“你们都是朕的好儿子,是大明的希望所在,大明立国不久,要想使江山稳固,最重要的就是皇家的团结,你们以及你们的子孙要永远牢记,前朝番王叛乱导致亡国的教训!”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韩非将带来的地图就地铺展开来,把儿子们召到近前,说道:“你们都来看看,天下之大,大明只是一隅而已,大明的四周还有数不尽的国家,有些国家并不比大明弱,这也是大明的潜在威胁。你们身为大明皇子,眼界要放宽一点,不要局限于大明,要奋发图强,要有征服天下的雄心壮志!”

    诸位皇子听了韩非都热血沸腾,盯着地图观看,不一会儿,虎儿道:“父皇,以儿臣之见,目前大明最大的隐患可能来自西域或东北游牧民族,儿臣愿领一支兵马征伐西域!”

    这时,韩铖、韩镇、韩锠、韩金也急道:“儿臣也愿领兵出征!”

    “你们有此雄心很好!”韩非指着地图道:“虎儿为西域总督,领十万兵马进入西域,占领一地扎下根基,保护大明西边商路,并为大明西部屏障;铖儿去北海舰队,逐步占领倭国后,就任扶桑总督;镇儿是去南海舰队,以吕宋为根本,逐渐控制南洋诸国,就任南洋总督;锠儿为澳洲总督,率领远洋舰队,占据澳洲为根本!”

    “儿臣遵命!”虎儿、韩铖、韩镇、韩锠都明白韩非等于是将海外之地封为他们的番王国了,都是非常兴奋。

    韩金见韩非没有提到自己,急道:“父皇,儿臣去哪里?”

    韩非笑道:“金儿,你几位兄长为大明开疆拓土,你就留守大明,作为他们的后盾吧!”

    此言一出,大家都明白了,韩非要册立韩金为大明太子了,不过他是嫡长子,也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人选。

    韩非稍顿一下,又道:“金儿,朕暂时还不会册立你为太子,朕给你一个任务,你去大明各地走走,深入民间探查民情,以三年为期,没有要事不得回京!”

    (本章完)


………………………………

第四百七十四章 立下祖训

    一众妃子见韩非如此安排皇子,都是惊愕不已,但又不好多言,脸上却满是忧虑。此情也可以理解,哪有当母亲的,舍得自己的儿女远离身边,更何况还是去吃苦。

    皇贵妃薛宝琴不禁起身说道:“陛下,皇儿们都还小,可否过几年再让他们出去历练?”

    韩非回头望着薛宝琴,笑道:“爱妃还记得当年咱们在高淳县城的经历吗?那时候朕也就金儿这般年纪,咱们那种艰难的日子,不也过来了吗?”

    说到过去的日子,薛宝琴悠悠一叹,道:“臣妾怎么会忘记当年的日子?当年臣妾和陛下身无分文,流落街头,为了能买一个馍馍吃,陛下去给人家做苦工,一天下来,陛下肩上背上全是血痕,才赚十几文钱……若不是陛下爱护,臣妾早就饿死野外了!”

    韩非早年的经历,皇室成员都有所耳闻,如今再听到薛宝琴叙说出来,也都感叹不已。

    韩非见气氛有些凝重,便笑道:“过去的不提也罢,朕只是说明要想成为有用之才,必须要历练,诸位皇子都是朕的好儿子,朕何尝舍得他们这么小就出去闯荡?但他们身为皇家的子孙,注定与民间的富家子不同,他们的命运与大明的国运息息相关,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皇家这片基业,他们必须要尽快历练成长起来!”

    虎儿、韩铖、韩镇、韩锠、韩金一起跪拜在地,道:“请父皇和诸位母妃放心,儿臣不怕吃苦,甘愿出去历练!”

    “好,为父对你们有信心!”

    韩非环视了在座的皇妃皇子皇女们一眼,继续说道:“皇家培养继承人制度关系大明命脉,凡是皇家子孙,不管属地在何处,年满六岁必须送到京城统一教养,年满十八岁才可返回属地效力,所有皇家子孙愿意放弃政治权利,可以居留京城做个闲散王爷,愿意为大明做点实事的,就去境外开拓,开拓出来的疆土就是你们的领地,朝廷不干预你们领地的治理,但大明始终是你们的宗主国,你们领地内军政要事必须报备朝廷,要遵照皇帝的旨意,随时进京述职。这里,朕还要重申一遍,凡是选择做闲散王爷的,决不允许参与朝政,一经发现,轻则剥夺皇族身份,重则处决!”

    “遵命!”

    韩非停顿片刻,又道:“鉴于历朝历代的教训,对储君的人选必须慎之又慎,朕规定,大明册立的储君必须年满十四岁,以嫡长子为首选,嫡长子不堪大任时,从年满十四岁的诸皇子中择优册立,不论嫡子庶子继位,嫡母为皇太后,生母为皇太妃,不允许出现两个皇太后并存的事件!”

    皇后张婉仪迟疑一下,忽然说道:“圣上规定储君必须年满十四岁,确实有利于朝政稳定,避免幼主被权臣架空的事件,但是,万一后世之君大行时,皇子没有年满十四岁,怎么办?”

    韩非颔首道:“这就是朕为何要求所有皇子皇孙必须进京学习教养的缘故了,若是当时皇上大行时,皇子没有年满十四岁,或者没有皇子,则从同辈皇家子孙中挑选年满十四岁的贤能者继承皇位,这个选择权由宫内所有皇妃太妃等人投票表决,超过八成人赞成即成立,皇后皇太后无权否则。”

    这一规定,等于赋予了后宫妃嫔们一项重大权力,而且所有皇子的后代都有可能继承大明皇位,顿时群情振奋。

    “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明君在朝自然没有问题,若是一个愚昧荒诞之君,大明的基业就要被葬送了,因此有必要对皇帝加一个制约!”

    韩非不理会旁人惊愕的表情,继续说道:“宗人府成立一个皇族长老会,朕的儿子和你们继位人,以及太后太妃太皇太后即为长老会长老,遇到国家危急之时,即可召开长老会,长老会通过投票表决,八成以上即可罢免朝中重臣职权,凡是被罢免的重臣,皇上不得再次启用,长老会九成以上赞成票即可剥夺皇上的职权,由储君继位。”

    连皇上的权利都能罢免,这是闻所未闻之事,开历朝之先河。韩非立下这些祖训,作为后世之君的行为规范,此事传出皇宫后,天下轰动,朝野一片赞誉之声。君权是至高无上的,韩非自行对君权加以约束,这就最大限度避免了大明后世出现昏君乱国的事例。当然,制度是制度,关键还是看执行的人,后世具体会如何,韩非也关心不到了。

    这天早朝,大臣们一如既往赶到宫门前等候,不过今天情况有些异常,竟然连难得一见皇子,虎儿、韩铖、韩镇、韩铖、韩金悉数赶来了,大臣们预感到今天早朝有大事要发生了,联想到近来很多劝说皇上册立太子之事,大臣都兴奋起来。

    早朝准时开始,朝臣们先是呈奏了要处理的事务,还会静等皇上韩非的指示。

    韩非环视了一遍殿下群臣,缓缓道:“朕的几个皇子都成年了,他们想要为大明做点事,朕很高兴,今天对相关事宜做些说明……”

    随即,韩非把昨天坤宁宫的皇家内部会议简要说明了一下,按照昨天的安排,让虎儿率兵征伐西域,韩铖去虾夷岛谋划夺取倭国,韩镇、韩锠则率兵出征南洋一带。

    这些安排,既避免了前朝分封番王国的弊端,又把能够争夺皇位的皇子打发了出去,确实有利于大明。大臣见韩非没有安排韩金,明白韩金定是太子人选了,自然这也合情合理,毕竟韩金是皇后的长子,大明皇家的嫡长子,册立为太子,争议是最小的。

    韩非没有当堂册立韩金为太子,而是说道:“如今天下承平,看似一片繁荣,实则如何,朕与诸位爱卿恐怕都不是很清楚,朕命韩金代朕巡视天下,体察民情,三年为期,没有要事不得回京!”

    韩非把太子继承人选打发出京了,朝臣们都愕然了,精明的人瞬即明白了韩非的良苦用心,这是要韩金成为储君之前,先掌握国家的第一手资料,顿时对韩非此举敬佩万分。

    (本章完)


………………………………

第四百七十五章 风月使者

    大明皇帝韩非文治武功,天下归心,大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可谓是“万国衣冠朝冕旒”,四海番邦联合为韩非上尊号“天可汗”。大明的科学研究也在皇上韩非的督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蒸汽机已经运用到了小型发电厂、船舶运输等当面,各项基础工业的工艺技能进一步提高,武器研制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大明繁荣昌盛,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工业革命也展现了强劲的势头,整个社会呈现一种活力十足的景象。大明臣民感恩戴德,对韩非的崇敬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如今,不管在大明某个地方,若是有人但议论韩非的是非,不用官府出面,百姓们也会一起声讨他。

    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大明的影响力迅速向世界各地扩散,大明皇帝韩非的声望更是越发高涨。而且在皇子的开拓之下,大明领土面积也急剧扩大,到了大明立国三十年的时候,大明拥有的面积已经相当于建国之初的两倍。

    在大明百姓憧憬未来的好日子时,大荒山青梗峰采云坪上,一如往昔,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在那棵郁郁葱葱的凤凰松下,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也几乎每天都在下棋,嗯,还时不时争执几句。甄士隐深知两位大师的秉性,凡是看到两人要下棋了,赶紧躲得远远的,免得成了两人的出气筒。

    渺渺真人今天的气运不好,一连输了五盘棋,羞愧得面色发红,这盘棋是约定的最后一盘棋了,若是再输了,不说自己老脸没处放,也肯定要被茫茫大士奚落好几天的。

    茫茫大士见渺渺真人拿着一个棋子,犹豫不决的,轻笑道:“牛鼻子,你快下呀,再不下算你输了!”

    “老秃驴,你胡说八道,谁说本真人会输?”渺渺真人瞪了茫茫大士一眼,喝道:“没看到本真人在思考吗?开始又没说不准思考的!”

    “你——”茫茫大士为之气结,哼道:“牛鼻子,下次规定思考时间不准超过一刻钟!”

    “下次再说吧,反正这次没有约定时间!”渺渺真人得意的放下棋子,瞄了茫茫大士一眼,心说,就是要气死你这个老秃驴,不把这个老秃驴气糊涂了,本真人还怎么赢?

    茫茫大士狠狠瞪了渺渺真人一眼,却又无可奈何,忽然看到渺渺真人眼里狡黠的神色,顿时明白他的用心,便消散了怒火,淡淡说道:“牛鼻子要思考,行呀,本大师等着就是,看到底谁耗得过谁?”

    渺渺真人明白茫茫大士看透了自己的心机,不禁老脸一红,但此局棋已经处于下风,也不敢随意下手,反正本真人的棋子不落下,这盘棋就不算输,嘿嘿……

    “两位大师,太虚幻境传来了警幻仙子的法旨!”甄士隐沿着一条小路,一边小跑着一边高喊。

    渺渺真人见机会来了,当即把棋盘上的棋子全部打乱,嘿嘿笑道:“老秃驴,正事要紧,这盘棋没下完,算平局!”

    “牛鼻子,你太无耻了,竟然如此耍赖!”茫茫大士听到警幻仙子有法旨来了,也不好太计较,望着甄士隐,道:“可知警幻仙子有何事传命?”

    “弟子不知!”甄士隐向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施礼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