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弃少之君临天下 >

第238章

弃少之君临天下-第238章

小说: 弃少之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诚公?”杜伟大惊失色,急道:“父亲,你是说明王要扶持安诚公?”

    “荒唐,天下大势已明,明王怎么可能还会扶持安诚公?”

    “孩儿也觉得难以置信,父亲之意是?”

    “安诚公张水溶是大华皇家宗室,可说是目前张家的唯一代表了,明王顺应天命取代张家,得到张家的臣服是必要的,明王定然在等待安诚公的投诚!”

    “这……父亲,安诚公能甘心归顺明王吗?”

    “如今天下大势已定,安诚公不会看不清这一点,他先前亲自去宫中向明王请罪也表明他没有反对明王的意图,现在就看他能不能明白明王的心意了。他若是领会了明王的心意,及时作出正确决定,还能落个善终,否则,张家就要彻底覆灭了。”

    “父亲,咱们是不是该做点什么?”

    “不行,咱们杜家身份敏感,明王一旦登基,杜家就是外戚,这时候不要轻易与其他勋贵联系!”

    “孩儿明白了!”杜伟忽又兴奋地说道:“明王登基后,姐姐就是皇妃了,以明王与杜家的特殊关系,姐姐的地位不会低,父亲当年的决断太英明了,就是不知道会是什么封号!”

    杜云对当年执意将杜兰嫁给韩非为妾侍的决断,也是非常自得的,事实证明,随着韩非的地位越来越高,谁还敢把韩非妾侍当作普通姨娘看待?如今韩非要一步登天了,韩家的女人自然也就是金凤凰了。

    杜云面上依旧平静,对杜伟斥道:“混账东西,此话也是你能说的?后宫妃嫔的封赏,那是皇家的家务事,外臣不得干预,此后一定要谨记在心!”

    “孩儿谨遵……”

    杜伟的话还未说完,杜府管家匆匆赶来,禀报:“老爷,安诚公赶往明王府劝进了!”

    “好,大事在此一举了!”杜云站起身,又对杜伟喝道:“快更换朝服,随为父去明王府恭请明王即皇帝位!”

    京城有心人都在关注安诚公府动静,安诚公出门赶往明王府的消息,迅速传遍各方势力,大家都是明白人,纷纷动作起来。

    安诚公张水溶距离明王府十余丈远,便下车步行,走到明王府门前,不理会门子上前询问,朝明王府紧闭的大门跪倒,双手高举一本奏折,大喊:“微臣安诚公张水溶恭请明王殿下即皇帝位!”

    瞬即,京城大小官员也都赶到了明王府门前,同样跪地高呼促请明王登基称帝。

    京城的士绅百姓也闻讯赶来了,都一起朝明王府跪拜。

    明王府门前侍卫见此情形,急忙飞奔入府禀报韩非。

    不一会儿,明王府中门大开,韩非步出大门,朝臣民们躬身施礼道:“本王何德何能,敢僭越称帝?”

    在场的官员百姓,再次高呼,“天命在明王,明王若是不答应,我等决不起来!”

    韩非感叹一声,朗声道:“既然诸位大人乡绅父老们,如此拥戴,本王答应了!本王在此立誓,一定带领臣民们,把国家建成富强昌盛的美好家园!本王宣布,新朝国号大明,内阁和各部筹备禅位大典,在本王正式登基之前,各部衙门继续按照原有制度办公!”

    (本章完)


………………………………

第四百五十四章 登基前的准备

    明王韩非在当天就搬进了皇宫居住,他不想搬大臣们也不会答应,如今他尽管还未正式登基,名分上还是明王,实质上已是新朝大明开国皇帝了,岂能还住在宫外?韩非进宫后,也就直接搬进了皇帝的寝宫。

    跟随韩非一同进宫的是九公主张婉仪,她是理所当然的大明朝皇后,也直接搬进了皇后的住处坤宁宫。至于韩府其他的女人,因为还未定下正式封号,不便先行进宫,后宫中什么样地位的妃子住什么宫殿,都有严格规定的,没有册封之前,自然不好分配住处。张婉仪之所以先进宫,一来她的地位无可争议,二来也需要一个人进来清理后宫,好迎接新的主子。

    新皇登基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解决的,特别此次登基等于是改朝换代,涉及到的典章礼制更多,韩非特别指定内阁和礼部组成筹备小组。当然,这些事务虽然繁杂,但都有历朝历代的例子可以借鉴,筹备工作可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按照计划,禅位大典在年前择日进行,年后正式新朝改元。具体大典举办日期,那是钦天监操心的事。

    筹备过程再繁杂,也是臣子们的工作,不需要韩非操心,他只需要知道结果就行了,而且,杜云既是韩非的恩师,又是未来的国丈,有他督导,韩非完全可以放心。

    让韩非烦心的,是贾家的地位如何定论,以及西宫太后贾元春和小皇上张元朗的安置。按照前朝事例,一旦改朝换代,前朝末代皇帝大多莫名奇妙的死了,其中道理不言而喻。当然,韩非没想过要致小皇上张元朗于死地,一来张元朗是他的亲外甥,二来张元朗昏迷不醒,对他毫无威胁。

    如今天下人都知道,韩非是贾政的儿子,韩非称帝了,贾家自然成了皇族。但韩非姓韩,他不可能改为贾姓,也就是说,大明的国姓是韩,而且韩非不是在贾家长大的,那么贾家人的地位就尴尬了。以皇族论,贾家的主事人应该封王,不过韩非实在看不上贾家人的品行,不想把王爵给他们,若是不封王爵,贾家人定然寒心,可能会闹出什么动静,外面也会有非议,毕竟这时代家族观念根深蒂固。

    韩非想起这些就头痛,向那些大臣询问,都一个个以皇家家务事为借口,避而不谈。说起来也是这个理,清官难断家务事,韩贾两府是一体的,都是皇族,谁敢妄加议论?

    贾家的事务比较复杂,一时难以决断,韩非便想先把贾元春母子安置的事情落实了,他尽管有了一些想法,还是决定问问贾元春自己的意见。

    改朝换代已经定局,贾元春忽然又焦躁不安起来。她熟读前朝史记的,自然知晓,末代皇帝大多没有好下场,很担心自己母子是不是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她尽管对韩非很信任,但一旦坐上了皇位,想法可能就会不同了。

    贾元春听说韩非来了,急忙迎出慈宁宫,和韩非一同回到殿内,忙问道:“非弟,你打算如何安置哀家母子?”

    “这也是本王过来目的,你是本王的亲姐姐,朗儿是本王的亲外甥,本王希望你们能过得舒心!”韩非看得出贾元春一脸愁容,便扶着她坐下,宽慰一番,又道:“本王尊重姐姐的意见,你想住在哪里都行,本王会派可靠的人保护服侍你们!”

    贾元春见韩非一脸真诚,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了,颔首道:“多谢非弟的照应,这宫里,哀家不想再住下去了,非弟在宫外给哀家和朗儿安排一个住处吧,住在皇家庵堂也行,哀家只想有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照料朗儿!”

    “姐姐既然不愿住在宫里也行,别的地方,本王也不放心你们的安全,干脆住在大观园吧,本王下令把大观园改为皇家行宫,收拾好后姐姐再搬过去,也方便照应!”韩非沉吟片刻,又道:“姐姐太后的封号不合适了,本王打算尊姐姐为贤德长皇后,朗儿为贤王,你看如何?”

    改朝换代后,前朝后妃的封号必定要罢免的,贾元春明白韩非册封自己为长皇后,是极大的尊重,便含笑道:“非弟对本宫母子如此优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停顿一会儿,贾元春又道:“非弟,你对贾家如何安排?”

    “姐,说实在的,这也是本王头痛的地方,韩贾一体,贾家作为皇族不容置疑,但贾家子弟的能力确实有限,若是提拔得太高,可能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到时反而要出事故。番王叛乱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本王不会在搞分封制了,就算册封一些勋爵,也会留在京中。”

    “这些大事,本宫不懂,也就希望你不可太苛刻了,免得外面人非议,毕竟你也是贾家人!”

    “姐,本王明白,父亲太上皇的名位不会变,再加封几位郡王吧!”

    “也好,等行宫布置妥当,把西苑里先帝几位妃子也安置过去,给本宫作伴吧!”

    韩非回到御书房,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宫廷侍卫接管大观园,改名大观行宫,派工部人员加紧修缮,作为贾元春母子以及先帝妃子的住处,随后又命人召贾政贾赦贾珍进宫议事。

    韩非答应即皇帝位,贾家也正式晋升皇族,贾家人也都在期待着韩非的封赏,一接到韩非的传召,贾政贾赦贾珍立即乘车进宫。

    三人赶到御书房,除了贾政外,贾赦贾珍都是以君臣之礼参拜。

    “快快平身!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韩非招呼几人起身,并吩咐太监为三人加座,随后屏退左右。

    “今天让你们过来,就是说几件事,大观园改为大观行宫,西宫太后改封贤德长皇后,前朝末帝去帝号后改封贤王,和先帝几个妃子,一同迁居大观行宫,大伯父和大兄住在旁边,多加照应点!”韩非把与贾元春商定的事说了一遍。

    “微臣遵旨!”贾赦贾珍连忙答应下来。

    “嗯!”韩非扫了三人一眼,说道:“接下来,咱们商讨一下贾家诸人的安排问题吧!”

    (本章完)


………………………………

第四百五十五章 争议的解决

    韩非的话令贾家三人都是非常激动,如今改朝换代成了定局,韩非即将成为新朝大明的皇帝,贾家作为皇族,自然想分得一部分胜利果实。按照历朝历代的规矩,皇家亲族应该封王的,若是分封一个番王国,那更是尊荣无限了。

    “我等愿遵从陛下吩咐!”贾家人按捺住兴奋,小心的说道。

    韩非把他们的表情看在眼里,也理解他们的心情,含笑说道:“具体如何安排,本王还没下定决心,你们都是皇族的主事人,大家一起商量着办吧,总之要合情合理合法合乎礼制!”

    贾家三人见韩非亲自确认贾家是皇族,顿时安下心来,有了这个凭仗,贾家子孙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了。

    贾府大老爷贾赦咳嗽一声,说道:“陛下,贾家列祖列宗、老祖宗、荣王的尊号,这些按照礼制办就行了,至于其他人……新朝初立,各地还不稳固,可以仿照前朝旧制,分封番王镇守!”

    分封番王国,这种弊端严重的制度,韩非不可能再施行了,再说,就算要分封番王,也只会分封自己的儿子,不可能把贾家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分封到地方祸害百姓的。

    韩非嘴角露出一丝嘲弄的笑意,淡淡说道:“祖母尊为太皇太后,移驾寿安宫居住,父亲尊为太上皇,和荣王妃、赵偏妃一起居住在外东宫,即日就搬进皇宫吧,除了贴身使唤丫头,其余人等不得进宫。”

    这些安排都在贾家人的意料之中,虽然荣王妃和赵偏妃的尊号还未说明,想来也是在正常套路里面,至于下人,皇宫内有宫女太监伺候,一般的下人不可能进宫,贾家三人都表示同意。

    韩非继续说道:“列祖列宗会按照礼制尊皇帝号,供奉在太庙,不过,本王母族的列祖列宗也一同尊皇帝号,并列供奉在太庙,享用皇家祭祀!”

    “这……”韩非要求把母亲一族先祖和父族先祖同等看待,贾家人愣住了,愕然道:“陛下,这不符合礼制呀!”

    “礼制?哼,本王的意思就是礼制!”韩非沉声道:“本王是如何长大的,不想多说了,母亲一身兼任严父慈母,含辛茹苦十余年,有天高地厚之恩,你们贾家做了什么?”

    贾政闻言既尴尬又惭愧,贾家除了拥有一个父亲的名分,确实对韩非没有助力的地方。他忙道:“为父对不住你母亲,也对不住你,你说得对,你母亲对你的厚恩,没有人能比得了,你要尊母族先祖皇帝号,为父没有意见,为父也会以子孙的身份,拜祭韩家先祖!”

    这事贾政同意了,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了,就此成了定局。

    韩非颔颔首,又道:“至于大老爷刚才分封番王的提议,本王不准,前朝番王叛乱的前车之鉴,想必你们还没忘记,分封番王国这是给后世子孙埋下隐患,大明朝的皇子皇孙们都居住在京城,统一管理。”

    贾赦贾珍听了韩非的一番话,有些泄气又无可奈何,大华就是因为番王叛乱才致使皇家元气大伤,走向衰亡的,不然哪来的大明朝?这时候提分封番王,确实不合时宜。

    贾政如今是大明朝的太上皇了,自然也要以国家的安危为上,忙道:“分封番王确实弊大于利,长远看没有好处,不过,皇子皇孙们全部留在京城也不太好,应该让他们多历练,才能更好的治理国家!”

    “嗯,父亲说的是,等皇儿们成年了,会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