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弃少之君临天下 >

第229章

弃少之君临天下-第229章

小说: 弃少之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行人回到大厅,贾府下人禀报迎亲的车队到了,瞬即鞭炮齐鸣,新人入府完成成亲仪式。接着,黄叶宣读了西宫太后贺喜的懿旨,并送上西宫太后赏赐的礼物。

    这看似普通的懿旨,却透露了一条重要信息,旨意中明确称呼贾宝玉为荣王世子。尽管大家都知道贾宝玉是荣王贾政的继承人,但明王韩非毕竟是贾政的儿子,没有他的认可,没有人敢称呼贾宝玉为世子,连贾家人也只能称呼宝少爷。

    所有人都知道太后的这道旨意,必是出自韩非之手,也就意味着韩非正式认可了贾宝玉荣王继承人的地位,从另一面又说明荣王这个封号能够世袭罔替,不管对贾府还是外人,都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信号。大家都明白,有了明王的权势才有荣王,而要保持荣王的存在,也就说明明王不会放弃既有的地位。

    仪式结束自然就是大宴宾客,第一桌安排的是明王韩非和京城主要大佬,而送姐姐来贾府成亲的安乐公则安排在第二桌。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尽管最近有很多传言,但毕竟还没有成为事实,安乐公还是闲散的小公爷。

    这时,韩非忽然亲自招呼安乐公坐在了自己身边,令某些人的神经骤然一紧,这是韩非看好安乐公的举动?

    安乐公神情振奋,捧着酒杯,起身向韩非敬酒道:“多谢明王殿下!”

    韩非站起身……韩非竟然站了起来!如今还有谁能让韩非站起身接受敬酒?所有人都愣住了,厅内雅雀无声,然而接下来韩非的话……

    “安乐公仁孝宽厚,本王很是敬佩,太后听闻后也非常欣慰,本王已经奏请太后册封安乐公为安乐王!”

    册封安乐王?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了,在座的大佬们都是目光一凝,若有所思。

    安乐公略显稚嫩的脸庞因为激动涨得通红,慌忙离席朝皇宫方面跪倒,高声道:“微臣叩谢太后天恩!”

    随即,安乐公又朝韩非一拜,道:“小侄永志不忘王叔的恩典!小侄将永远视太后如母,视明王殿下如叔!”

    嗯……这辈分似乎有点乱,但没有一个人敢取笑,大家都在盘算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对自家有何影响。

    韩非含笑扶起安乐公,举杯朝众人示意,道:“今天舍弟大喜,多谢诸位大人光临,本王还有要事,就不多陪了,诸位大人尽兴!”

    (本章完)


………………………………

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方反应

    韩非先去后院看望了老太妃贾母,然后在各方势力惊疑不定的眼神里,离开贾府回到皇宫御书房继续批阅奏折。

    灵儿匆匆走进御书房,屏退左右,说道:“王爷,您这时候加封安乐公为安乐王,恐怕令京城局势更加微妙了!”

    “如此甚好!”韩非淡淡一笑道:“既然他们闹腾得欢,本王就加一把火,让那些心怀叵测的人都跳出来!”

    “王爷,那奴婢该做些什么?另外,几位王妃的娘家人肯定会到府上打听,又该如何回话?”

    “内卫和锦衣府严密监控各方势力的动向,对那些急着跳出来的人调查清楚,年后再收网!”韩非平静地说道:“至于那么些打听消息的亲友……不做任何答复,以后院妇人不得干预政事为由,搪塞就是!”

    贾府喜宴上发生的事,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京城,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各方势力的视线都集中到了安乐公居住的梨花精舍。第二天上午,宫内传出太后懿旨,正式册封安乐公为安乐王,梨花精舍也升格为安乐王府。

    明王韩非在喜宴上的话,变成了现实,更如同一剂强效催化剂,让原本若隐若现的暗流呈现汹涌澎湃之势,逐渐浮出水面,京城越发热闹了,风暴的中心安乐王府更是如同安装了万能磁石,吸住了各方的表情。

    其实,皇位的归属最终的关键依然是明王韩非的态度,从目前看,似乎安乐王已经进入了韩非的视野,成了皇位的第一备选人。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京城里很多老谋深算的人,似乎从诡异的局面里看到了一些别的东西,不肯轻易做出最后的决定。

    内阁首辅杜云的书房里,杜云端坐在书案边,提笔在一张宣纸上写着什么,脸色凝重,似乎写的内容非常重要。

    “爹爹!”杜伟走进书房,望着杜云迟疑片刻,说道:“京城里主要家族都在与安乐王府攀交情,咱们杜府是不是也该送份贺礼表示一下?”

    杜云写好书帖,搁下笔,看了一下写的内容,淡淡说道:“伟儿,你想要说什么?”

    “爹……”杜伟对父亲的态度愣了一下,忙道:“爹,当今皇上已经……姐夫册封安乐王,明显有提携之意,恐怕就是要选定为储君了!”

    “哦?伟儿,你说说看,从哪里看出明王有选定安乐王为储君之意?”杜云看了杜伟一眼,说道:“你媳妇今天出府了吧,听到什么消息了?”

    “这……”杜伟喃喃道:“今天宫里下诏册封了安乐王,京城里都沸腾了,孩儿本想请母亲去明王府打听一下消息,但母亲说没有你的允许不愿过去,孩儿就让龚雪去找了姐姐……”

    “雪儿打听到了什么消息没有?”

    “姐姐说后院妇人不得干政,没有讲什么,可是……”

    “没有可是!”杜云肃容道:“伟儿,你这个浮躁的性子不改,以后要栽大跟头!兰儿说得对,后院妇人不得干政,你以后不许去向她打听朝政上的事,免得给她惹上灾祸!”

    杜伟神情一呆,张开嘴巴想要说什么,但看到杜云严肃的面容,急忙应了一声“是”。

    杜云继续说道:“伟儿,你是明王的内弟,杜家嫡子,身份何等敏感,在如今这个时候,任何举动都要慎之又慎,明王没有明确表态之前,不要做任何猜测,更不要莽撞行事,免得给家族带来大祸!在行动之前,一定要三思而行,要考虑清楚此事真的有可能吗?”

    “爹爹之意?”

    “安乐王除了得到了一个封号,府内增加了几个伺候的下人,宫里可有进一步表示?按理说,安乐王受册封应该进宫向太后谢恩,却被婉拒了,依旧居住在梨花精舍,安东王妃和小郡主的地位也未得到任何改变,这不奇怪吗?更重要的一点,太后和明王若是当真选定了安乐王,一定会安排他进上书房学习,至少目前还看不到可能!”

    杜伟张口结舌,好一会儿,才道:“那姐夫会选定谁,难道会是北静王的儿子?”

    杜云没有答复杜伟的问题,而是拿起书案上写好的纸,递给他,说道:“你觉得这首词如何?”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杜伟吟哦一遍,大赞道:“好词,好胸襟,好气魄,有帝王气象!爹,这莫非是前朝哪位帝王的大作?”

    “这是明王巡视长城所作!”

    “原来是姐夫……啊,是姐夫所作?”杜伟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脸色巨变,急道:“姐夫他……”

    “住口!”杜云郑重地说道:“明王胸有天地,岂是你能妄加揣测的?记住一点,杜家永远是明王之臣,一切以明王马首是瞻,辅佐明王成就功业!”

    “孩儿谨遵父亲教诲!”

    同一时间,威武侯王子腾、内阁次辅江枫、吏部尚书龚敬、礼部尚书徐文等等朝廷主要大佬的书房,也在议论相同的话题,各方的态度几乎与杜云相差无几,可见能爬上如此高位的人,都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角色。

    北静王府的书房里,对外称病谢客的北静王张水溶,此时正凝神贯注的在练习书法。

    一名中年幕僚走进书房,施礼道:“王爷,宫里正式册封安乐公为安乐王之后,各方势力都认为明王已经选定安乐王为储君,纷纷向安乐王攀交情……”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又是一年到

    灵儿将内卫以及锦衣府探查到的各方消息,逐一向韩非汇报,临了拿出数张纸,道:“王爷,这是内卫密探探查到的,昨晚北静王和幕僚的谈话内容!”

    韩非接过来,翻看了一遍,脸上平静无波,将数张纸塞进一个信封,说道:“派一个人去北静王府传达本王的口信,并将此物交给北静王!”

    灵儿愣了一下,瞬即明白韩非的意图,答应一声,匆忙退出御书房。

    北静王张水溶吃过早饭,便邀幕僚在后面园子里下棋,这时王府管家赶来禀报:“王爷,明王派了一名使者过来传信!”

    “明王的信使?快请,请到二进厅待茶,本王马上就来!”北静王放下棋子,一脸狐疑地望着幕僚,道:“先生可知明王此时派人来是福是祸?”

    “王爷多虑了!”幕僚叹道:“明王若是降罪,来的就不是信使,而是内卫或锦衣府的人了,或许有事与王爷相商吧?”

    “嗯,先生说的有理,咱们却去看看吧!”

    北静王带着幕僚赶到二进厅内,一名下人模样的中年人急忙起身参拜,“小的拜见北静王殿下!”

    韩非的信使态度恭敬,北静王顿时大为安心,含笑道:“起来说话吧,不知你家王爷有何事吩咐本王?”

    信使起身恭敬地说道:“启禀北静王殿下,我家王爷命小的传话,一首词而已,殿下不必过多联想,大华依旧是皇上的大华,我家王爷会竭尽全力救醒皇上,我家王爷一直视殿下如兄弟,对殿下淡薄名利的高尚情操,非常敬重,也非常珍视彼此的情谊,待得空闲时,一定过府与殿下畅谈诗词歌赋!”

    北静王听得出信使的似有所指,顿时与幕僚面面相觑,稳稳心神,道:“好,你回去代本王向明王表达谢意,本王随时欢迎明王过府做客!”

    “小的谨遵北静王殿下吩咐!”信使正要转身退出,像是突然想起来,从怀里取出一封信,呈送北静王,道:“这是我家王爷命小的转交殿下的,小的告退了!”

    韩非信使退出殿门,北静王一脸的疑惑,迫不及待的拆开书信,刚看几句,就惊骇得瘫坐在椅子上,手中书信也掉落地上。

    幕僚脸色大变,急忙捡起书信一看,也是吓得面色苍白,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地上,“王爷,府里,府里……”

    “咳咳……”北静王想明白了,韩非竟然知晓此事,却没有降罪,仅派人来婉转告诫一番,说明并没有触及他的底线,心下也安定了不少,“先生,咱们去后园接着下棋吧!”

    到了后园,幕僚左右张望一遍,见附近没有人迹,忙向北静王请罪道:“小可莽撞,差点给王爷带来大祸了!”

    北静王张水溶摆手,叹道:“先生不必如此,你也是好意,只是咱们太低估了明王的威慑力!”

    “明王的势力……以前有传言,捕杀叛乱的番王并不是锦衣府下的手,看样子是真的了,太可怕了!”幕僚忽又压低声音,道:“府里是不是要整顿一下?”

    “不必了,若本王猜测得不错,这些都是内卫的密探,内卫不是突然出现的,明王恐怕早就布局了,反正本王没有野心,不怕有人盯着!明王信使刚才已经把明王的意思说得很清楚了,只要本王没有名利之心,只专心于诗词歌赋,明王与本王的情谊就不会变,本王也不会有任何危险!”

    幕僚一阵沉默,脸上是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良久叹道:“明王声明大华依然是皇上的大华,足见安乐王只是一个可怜的棋子,或许不久,皇家又要少一支血脉了!”

    “天意如此,徒呼奈何?王朝兴衰更替,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但愿天下苍生少一点磨难就够了!”北静王决然道:“传本王令谕,北静王府即日起封闭,没有本王许可,不许任何人随意进出,也不再与各方势力往来!”

    北静王府内的变化,灵儿详细禀报了韩非,韩非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又过了几天,终于到了大年三十,朝廷各部衙门开始放假了,韩非安排好宫里防御任务,便也回到了韩府,准备过年。

    “王爷,老王爷派人来问,今年过年在哪里过?”韩府管家林全向韩非禀报。

    韩非沉吟一会儿,道:“太后母子在宫中太过冷清了,本王怕太后触景伤怀,有伤凤体,本王阖府进宫过年,贾府诸人就不必去了,明天让老王爷和王妃进宫朝见即可!”

    打发走林全,韩非便走进后院向一众王妃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大家都表示赞同,随即吩咐下人们准备车驾。进宫过年,也就是吃顿饭,陪着太后贾元春唠唠嗑,大部分人还是要回府睡觉的,也就不用带什么物件了,准备起来非常快。

    韩非带着妻妾儿女赶到慈宁宫门外,感觉冷冷清清的,完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