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弃少之君临天下 >

第174章

弃少之君临天下-第174章

小说: 弃少之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阮长风和杜云两人素来政见不合,想不到联袂来了,皇上和韩非都是面现诧异,同时也预感到有大事发生了。

    “宣两位爱卿觐见!”

    阮长风和杜云依次走进御书房,两人的表情都非常凝重,韩非看得出事态严重,连忙退到侧厢,继续整理奏折,同时在注意两人说些什么。

    “启禀陛下……”内阁首辅阮长风双手托着一本奏折,面色凝重地说道:“陛下,西南发来急报,荆湖一带局势进一步恶化,白莲教徒煽动乱民已有暴动之势,朝廷派去宣抚的钦差大臣,已经被贼人袭杀了!”

    “什么?贼人竟敢袭杀朝廷钦差大臣?”皇上拍案而起,怒喝道:“他们这是要举旗造反了?”

    内阁次辅杜云躬身奏道:“陛下,贼人目前还没有到举旗造反的地步,不过新式也非常堪忧了,贼人气焰嚣张,当地县府只能紧闭城门自保,照此下去,局势要失控了,朝廷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这段时间,朝廷似是进入了多事之秋,皇宫中的恶性事件刚刚平息,西南的局势又进一步恶化了,皇上脸色极为难看。

    “两位爱卿,内阁对此事有何看法?”

    阮长风和杜云相互看了一眼,阮长风首先说道:“老臣之意,朝廷果断派兵围剿,尽快恢复当地秩序!”

    杜云说道:“陛下,西南之乱,主要是大灾之后百姓流离失所,加上官吏处置不当,才被白莲教徒煽动起来的,这其中贼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则是盲从的百姓,要想恢复当地生产,还是要依靠那些百姓。因此,老臣建议先进行安抚,否则兵戈一起,流血千里,只会积累更多的仇恨!当然,对于白莲教徒,也决不能心慈手软!”

    皇上是仁义之君,内心是偏向杜云的观点,但又担心局势会进一步失控,沉吟一会,说道:“两位爱卿先回内阁商议一个可行的方案,朕对两位爱卿的建议再考虑考虑!”

    (本章完)


………………………………

第三百二十八章 荆湖宣抚使

    荆湖一带是水米之乡,是大华重要的粮仓,攸关国家的根基。这两年,不知道得罪了哪路神仙,荆湖这个大粮仓多灾多难,先是连续两年大水灾,今年开春后又闹上了蝗灾,百姓衣食无着落,也就成了混乱的根源,再加上白莲教徒乘机兴风作浪,局势一再恶化,如今竟然袭杀了朝廷的钦差大臣。

    荆湖之乱必须尽快平复下去,但具体使用何种策略,皇上很是犹豫。最直接的法子,当然是派兵围剿,但是兵戈一起,生灵涂炭,后果也是极为严重的。若是安抚,又怕是久拖生变,不可收拾了。皇上没有忘记,大华太祖就是在楚地,借民乱之势起家的。

    “韩爱卿,你对荆湖之乱有何看法?”皇上望向侧厢的韩非,问道。

    韩非走到御案正前方,躬身道:“陛下,要想平复荆湖之乱,无外乎剿和抚,具体采取何种策略则要慎之又慎!”

    “嗯,韩爱卿,说说你的想法!”

    “陛下,请恕微臣直言了,荆湖之乱固然有天灾的原因,恐怕也有很大的人为因素!”

    “哦?韩爱卿,把你的看法都说出来,就当咱们君臣闲聊!”

    “陛下,那微臣就放肆了!”

    韩非略略停顿,组织一下语言,说道:“连续两年水灾,今年开春又闹上了蝗灾,眼看夏收无望了,百姓生活极端困苦可以想见,但还没有到暴乱的程度,之所以造成如今的局面,更多的则是幕后黑手的推动!”

    皇上颔首问道:“爱卿是说白莲教徒的兴风作浪?”

    “这只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个黑手则是当地的官吏!”

    皇上眉头一皱,急道:“爱卿为何如此说?”

    韩非叹道:“陛下,朝廷这两年调拨了大量钱粮赈灾,对荆湖地区的救灾力度也是非常大的,荆湖灾区总人口不过一百万人,而朝廷调拨的赈灾粮食累计有两百万担,银钱有一百万两,也就是说,每个人可以分到两担粮食一两银子,按照一个家庭五口人计算,每户就是十担粮食五两银子,虽说让灾民吃饱是不可能的,但挖点野菜捕点鱼,怎么着也能渡过这两年时光了!”

    “爱卿说的不错,朕为了赈济灾民,已经压缩了其他开支,连太上皇的万寿庆典都取消了,想不到灾民们还是闹起来了!”

    “陛下,百姓们若是有口吃的,怎么可能干这种掉脑袋的事?那只有一种可能,朝廷赈灾的钱粮根本没有,或者没有全部发放到百姓手中!”

    皇上一惊而起,喝道:“爱卿是说赈灾的钱粮被当地官吏贪墨了!”

    “极有可能!陛下知道民申报有派驻各地的记者,微臣曾经令金陵民申报总部派记者去荆湖查访,得到的结果却是百姓得到的赈灾粮食很少,有些灾民甚至不知道有赈灾粮食的事情,银钱则根本没有。民申报记者的查访受到了当地官府的重重阻挠,甚至有性命威胁,微臣顾忌到记者的安全,才令记者撤出荆湖地区。”

    皇上听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一拍御案,怒道:“朕对朝廷官吏一向宽厚,想不到竟然还有那么多奸佞之徒,该杀!”

    “陛下息怒,历朝历代都难免有奸佞之臣,只要痛下决心,去除这些毒瘤就好!”

    “朕知道了!爱卿对平复荆湖之乱有何良策?”

    “陛下,百姓们生活无着落,对官府又有怨言,才会受到邪教徒的挑拨,起来闹事。若是用剿,确实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但后果却是惨痛的。邪教徒到处流窜,抵挡不住朝廷的威势,就会逃走,最后遭殃的只会是盲从的百姓。杀戮之后,不仅无人恢复当地的生产,还会留下无法平复的仇恨。”

    “那么爱卿之意是赞成用抚?”

    “也不尽然,百姓的怨恨要安抚,要想办法,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大部分百姓就会顺从朝廷的管理,但对于少数顽固不化者,以及白莲教徒,要毫不留情的剿灭!因此,微臣之意是采用‘以抚为主,剿抚并用’之策,朝廷的安抚要有强大的威压做后盾!”

    皇上听完韩非的话,脸上的愁容逐渐散开,欣慰地说道:“爱卿之策,朕深有同感,你把刚才的话整理出来,朕与内阁商议商议!”

    “微臣遵旨!”

    韩非对荆湖之乱早就思考过,闻言,当即就在殿内一挥而就,然后把折子呈给皇上,道:“陛下,夏收是无望了,但不能误了夏种,微臣建议要立即派大臣平复此乱,否则,一旦秋收无望,局势只会更乱!”

    “朕知道了!”

    韩非把奏折交给皇上,算是尽了一份臣子的责任,那个宣抚荆湖的钦差怎么也轮不到他这个官场萌新头上,再说,皇上还指望他照应德妃腹中的胎儿,也不会放他离京的。

    韩非出宫后本打算去商业局看看,下人禀报师兄余世英已经到了京城韩府,急忙赶回府中。

    “师兄,小弟在宫里,亮师兄在训练特卫,也没人去接你……”

    “咱们弟兄,说这些客气话干嘛,你府上林管家已经出城十里迎接了。韩师弟,为兄初到京城,还没租到宅子,暂时要住在你府上了。”

    “师兄,小弟在京城里,这些琐事哪还需要你烦心?我已经给你买了一个宅子,离我府上也不远,就是小了点,你先将就着住,等以后遇到大宅子再换。”

    “韩师弟,这怎么行,哪能让你破费……”

    “师兄,咱们之间,见外的话就不说了,你不是又生了一个小子嘛,这个宅子就算送给小家伙的见面礼了!”

    “可是……”

    “别可是了,让林管家派人把你的箱笼先搬过去,你和嫂子侄子在这里歇歇,晚上咱们去恩师府上!”

    韩非和余世英到杜府无须通报,径自赶到书房拜见杜云。

    “世英明天进宫向皇上谢恩后,即可到都察院就任左佥都御史!”杜云向余世英点点头,又对韩非说道:“守正,下午皇上召集内阁大臣商议了你的提案,获得了一致通过,但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宣抚大臣人选,阮长风向皇上说,既然方案是你提出来的,干脆让你去,皇上对此很是犹豫,你怎么看?”

    稍停了一下,杜云又道:“宣抚荆湖危险重重,前任钦差就被匪徒袭杀了,阮长风推举你根本没安好心,为师不赞成你去!”

    “恩师,阮长风的用心,弟子知道,皇上的犹豫也只是顾忌到德妃娘娘的安危,其实心里恐怕也是希望弟子去的!”韩非坦然一笑,道:“既然势在必行,弟子明天一早就进宫接下这个差事!弟子本想低调混两年,阮长风哭着喊着要给弟子送功劳,又有什么办法?”

    “哈哈……”

    (本章完)


………………………………

第三百二十九章 领命平乱

    “启禀陛下,微臣愿意去荆湖平复乱局!”

    韩非和余世英一同进宫拜见皇上,余世英谢恩后退出大殿,去都察院上任,韩非随即向皇上请命。

    皇上犹豫片刻,说道:“韩爱卿确实是去荆湖平乱的最佳人选,只是……”

    韩非明白皇上顾虑什么,便道:“陛下无需担心德妃娘娘的安危,那两名女卫是微臣专门训练保护女眷的,她们不仅有不错的身手,还精通妇科医术,有她们贴身保护德妃娘娘,定然无虑,就算遇到疑难杂症,以她们的医术,也能延缓到微臣赶回来!”

    皇上沉吟再三,说道:“好,就偏劳韩爱卿去一趟,不知韩爱卿有何要求?”

    “微臣定然不负圣上的期望!”韩非想了想,说道:“此去荆湖有三个任务,安抚百姓、打击白莲教徒、惩处贪官污吏,因而需要有一定的实力做后盾,微臣请求皇上调派三个营的兵力……”

    “三个营太少了,朕给你六个营三千兵马吧!”

    “多谢圣上的恩典!微臣请求圣上派遣兵马是为了震慑冥顽之徒,有三个营兵马足矣,多了反而会引起乱民的疑虑,不利于安抚之策的实施。微臣此去重点放在安抚百姓上,但贪官污吏也不能放过,请求圣上派遣锦衣府协助调查,尽快破获案件。为了防止贪官利用当地卫军干扰微臣的行动,请求皇上赐予约束卫军的权利。”

    “朕准了!”皇上取下侧面上的宝剑,递给韩非道:“韩爱卿,这是朕的佩剑,持剑如朕亲临,荆湖一带官吏驻军皆听凭调遣,朕许你临机自决、便宜行事、先斩后奏之权!”

    “微臣多谢陛下隆恩!”

    皇上亲自扶起韩非,肃容道:“韩爱卿,对奸佞之臣顽固之徒,不好手软,你替朕杀了他们!”

    “微臣遵旨!”

    “好,爱卿能力,朕信得过,荆湖凶险,爱卿此去也要注意安全!”皇上沉吟片刻,又道:“爱卿对此行可有大致方案?”

    韩非左右扫了一眼,请求皇上屏退左右后,说道:“微臣此去荆湖,分明暗两手行动,钦差行辕以及三营兵马作为明面上,锦衣府的人在暗中调查收集罪证。微臣打算钦差车驾以及三营兵马缓缓而行,而微臣自己先暗中去一趟金陵,再微服去荆湖一带查访实际情况!”

    “爱卿转道去金陵干什么?”

    “陛下,灾民们现在最缺的是粮食,微臣在金陵商界有些薄面,先去金陵就是为了募集粮食,有了粮食,安抚之策就顺畅得多了!”

    “爱卿使思虑周全,朕没有看错你!”皇上大喜道:“爱卿放开手脚,大胆的干,朕不干涉你的行动,朕也会调集部分钱粮支持你!”

    “多谢陛下,朝廷如今的钱粮也不充足,暂时不用调拨了。朝廷的赈灾钱粮数目巨大,贪官们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运走,微臣估计那批粮食应该还在荆湖地区,微臣只要找到那些钱粮,足以赈济灾民了!”

    “好,朕就把荆湖地区托付给爱卿了,有什么需要,直接给朕上密折!”

    “微臣遵旨!”

    殿上说妥了,下午圣旨就到了韩府,皇上封韩非为荆湖宣抚使,掌钦差旗令,持天子佩剑,许便宜行事之权。也就是说,韩非到了荆湖地区,如同皇帝亲临,拥有生杀予夺之权。

    韩非接旨后,立即派人去京营,命三营随同出征的精兵做好准备,三天后出发。

    傍晚的时候,一名锦衣府千户赶到韩府,说是奉命过来听从差遣的。韩非也不客气,当即命锦衣府千户带人先行赶往荆湖地区,暗中调查赈灾钱粮的去向。

    安排好公务,韩非又来到府中一处独院,也即紫府秘密总坛,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说道:“玄武留在京城护卫家眷,朱雀赶去金陵待命,青龙和白虎率领紫府密探立即赶赴荆湖地区调查当地官员!”

    “遵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